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快门快乐的个人空间 http://bbs.photofans.cn/?60396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那时青海之恋

已有 2335 次阅读2009-7-27 22:00

时光隔着七天历历在目的那时青海。
离开青海整整一个礼拜了,时光在无声无息地前行,然而我却返回了工作的福建东南地区。
今天上午面对电脑,双手在键盘上游走时,无意间发现拿相机的右手背有小小的脱皮了。西北那个地方,终于在我的身上留下了一些印迹之恋。
在青海的日子里,认识了很多喜欢摄影的不错的朋友。有些人,也许今生不会再见,记忆里他们的身影,如同那些不可能重逢的风光和人文,这些朋友被距离天各一方,彼此执着自己的爱好和幸福追求。
我的相机是06年4月买的佳能30D,镜头是同时买的一个18—200mm适马水货。我算混在这个摄影团里做了6天开心的摄影人。无论何时总爱拿出一个笔记本,很张扬地记些东西。
其实片子差,其实文字也不好。
然而感谢清水幻像对我的信任,甚至没有看过我写的一个字,就说发到我们这里来。
希望看到这些片子和文字的佳友朋友,多提意见!先感谢!

——
快门快乐
2009/07/27



13日——
7点50分,汽车从西宁的酒店开出不久,道路两边就出现了油菜花。太阳正从东边的山后爬上来,光线从山峰上散射下来,有些光从两山之间,打在黛黑色的山下村庄里。
一路上的油菜花令人止不住的兴奋。尤其北方的摄影人,更是如此。
三月去婺源拍过油菜花,但没想到今年会来到青海继续拍油菜花。
当地人穿着南方的七月不可能穿的厚衣服,那些骑摩托车的人,自然更不用说,他们一律穿得严严实实,有的还穿着军大衣,有的用围巾把脸裹着,只留下一双眼睛方便眼观四方。

走之前,天涯一位要好网上的朋友跟我说,青海没有夏天,要多带些衣服,还要防晒霜。本来只计划带一个可以装换洗衣服等东西的户外相机包,听这样一说,就专门带了一个大包装衣服。
车子在我们千呼万唤下,停到路边一处地方开始拍摄。这时已到9点半了,月亮竟然还高高地挂在湛蓝的天幕上。
大家初看到这大片的油菜花时,压抑的声调中是掩饰不住的兴奋。
待到真的下了车,面对的这些景色,我才发现找不到真正的兴奋点。但还是有人慎重其事,端着三脚架下来拍,这种敬业精神,委实令我敬佩。
昨天下午还下着阴冷阴冷的雨,今天却阳光灿烂。可是天地间还是有些凉意。
拍了一会,领队手里的喇叭响起了“世上只有妈妈好”召唤声,这支烂曲子一直陪伴了我们6天。

汽车继续前行,翻过一座山,在黑泉水库的路边停了下来。水库对面的金黄色油菜花像用一把大排刷刷过一样整齐,黄花交杂在同样整齐的翠绿色青稞间,倒影在静静的水面上,成为一副难得的印象派画作。
山背后升起来的云,不断地变幻着形状,然后散开。
我跑离大部队去另一个地方取景。不一会,跟过来一位女摄友,她架好脚架,对好焦取好景,我趁她按快门时,以她的背影拍了一张包含这些风光的照片。
路两边的山,开始高得需要贴近车窗玻璃去看,看到后面已望不到山顶,只见云在山腰间像绸缎一般飘舞。

旁边座位上的一位广东摄友用掌上电脑随时查看我们经过地方的实际高度,他那台掌上电脑提供的信息,为我们后来的计划安排,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到3100米时,路边出现了电视电影里熟悉了很多次的毳牛,毳牛们穿着厚厚的毛衣,在路两边的草地上埋头吃草,毳牛对经过的我们的汽车是一副司空见惯的表情。
还有山羊,不是出现在车的左边就是右边,有人开始用便携机拍这些可爱羊们了。
有一次上百只羊穿越马路,这些羊们穿着脏兮兮的一团团或黑或白或交杂着黑白颜色的衣服。汽车鸣着喇叭慢速从它们身边擦身而过时,有一只羊抬起头,用漫不经心的目光望了眼车厢里的我,我突然恨不能下来和它打个招呼。

10点42分,车子载着我们爬到了3792米的地方。
然后开始下山,在大坂山的半山坡上停了下来,许多人许多车已经停在那里了。
从山上鸟瞰下去是百里的油菜花海,目光极远处的山峰顶上还有白白的积雪,白云在山顶间纭绕,山下就是一望无际的金灿灿的油菜花,这样大面积的波澜壮阔的油菜花,像一块巨大无比的黄色地毯,让我的相机广角直接变成了中焦,只有用鱼眼才能把整个场景一扫而光。而记忆里南方的油菜花顿时黯然失色。
我穿着长袖衫在大坂山上拍摄,没有阻挡的风有些冷,风吹起我有要加衣服的想法。
高原的风,在后面几天让我有了更切身的体会。

在青海七月阳光下的汽车里,必须开着空调。然而一旦走出汽车,在背阴的地方,哪怕是一丝丝的风,都会让人感到一些凉意。也难怪在南昌开往西宁的绿皮火车上,没有空调,卧铺车厢却还配着厚棉被,而不是南方列车上通常所见的毛巾毯,仅仅因为进入青海后会冷,而这种冷也只有半个晚上。

中午在一家小店吃饭,花卷是没热透的,米饭是夹生的,菜全是辣的,有青椒羊肉、西红柿炒蛋等,最后上来一碗汤,叫服务员回头送勺子来,等了很久,勺子一直不来,大家愤而不吃离席。
这期间,我向店里的人打听,有没有懂那种少数民族的文字,可是找来找去也没人懂。
午饭后已一点多,我们到酒店去休息。有一个50多岁的女摄影师可能有高原反应,坐在大厅的沙发上说,拿不动行李到二楼的房间。
进房间后首先想到洗脸洗手,把水龙头打开后,感觉自来水管是直接从雪中引出来的,流出的水冰得让我无法忍受,是南方的夏天体会不到的刺骨。接下来想方便解决问题,坐到马桶上,人被冰得差点要跳起来。

室外一派艳阳高照,阳光亮闪闪的刺眼,看上去很毒很晒,来来往往的本地人则穿着厚外套,穿短袖的一般都是外地来的游客。给人的感觉穿长袖不热,穿短袖也不冷。
没装空调的房间里,倒像是开足了空调,穿着长袖衣服还能感觉到一些冷。
在青海摄影之旅的几天里,住的房间没一个有安装空调,被子却全是厚厚的。

感谢版主和各位老师的支持和指点!
图片计划上几十张,其中会包括人文方面的图片,文字还在陆续整理中,已经有6000多,估计会超上万字。

下午去了门源的城郊,下车后,我们开始各自找拍摄点,我遇到了几个人,非常高兴地让我给他们拍照,拍好一张,正好过来一个他们之中的一个家属,叫喊着,我没有拍,也要给我拍。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非常好接近。看到拍照的人,如果是孩子,他们会在你的旁边若即若离的距离有意识的表演,如果拍了一张他们中的人,他们就会很开心的指着这个孩子叫喊什么。

我爬上一座山坡,上面有一幢房间,在房子门前,给一群孩子拍照时,围观的大人们都其他后来的孩子推进来,孩子们笑得很开心,脸上的高原红像成熟的红苹果。
这户人家的主人大概有50多,不知从哪里找来一个小望远镜,他站在自家门前,举着望远镜好像做出遥望远方的样子让我们拍照,这位主人认真的样子,使我油然而生一份敬重,老人的真情表露,是世故的城里人不可复制的。
帮他们全家拍了好些照片,然后和刚才一样,我用随身带的纸笔记下了他们的地址,告诉他们,照片会尽快寄到他们手中。
(照片已全部洗出来并已经寄出了)

随后,我们又转到另一处油菜花地去拍照,车子把我们送到油菜花地,从花地望开来,远处的山顶有积雪,山下还有村庄,看起来好像并不远,但每个人的经历都清楚地知道,如果要走到山脚或者村庄里,可能会把人的那点期待全都走散掉。
可惜没有高视点,所以我们全都老老实实呆在路边的油菜花地边转来转去,想进入油菜花地,却又没有一条路,没见有人进入到那一眼无际的油菜花地一百米的地方去拍照。
随着日头渐渐西沉,二个多小时的大好时光,在望不到头的大面积油菜花地外,大家的想拍到好片子的心情同气温一起渐渐冷却下去。



到晚上8点30分,太阳还没有落山。风在空旷的油菜花地上空肆意地走来走去,我那没经历过高原的铝合金三角架被吓得全身发冷,脚管握在手里感到很冻手,而放在地上的矿泉水,可能是跟泥土接触在一起的缘故,却有些温热。不知随后几天早起晚归,需要使用脚架慢速拍照时,该怎么办?
上车后,有摄友在议论手套的事。这样的季节,在我来的福建等南方地区,只会有防暑降温的内容。关于手套关于防冻的话题,可能会换来别人的翻白眼。
8点40分,太阳才在油菜花地的尽头沉落下去。




呵呵!不仅同一辆车,还是隔座邻居。祝你开心!
14日  祁连
早上5点就起床了,东西装好车,半小时后出发。
车把我们送到了祁连的青石咀圆山,早上的阳光好极了,沿着一条小路往上走。北京一位编辑去年九月去了青海塔尔木,得知我要去青海,打来电话说,“千万别激动,行动要慢一些”,他去年就因为这二个原因,第二天得到了躺在床上起不来的回报。
为此,在去之前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我天天起早,每天跑3000米,自认为足够了,事实证明那些天的跑步带来明显的效果,使我在随后几天能够轻松应付急速找景。
这天早上的太阳和云层,好像就是为我们准备的。
刚上山时,还是艳阳高照,但拍了大概有一个小时左右后,风把一片片的云带到了这里。

从不高的青石咀圆山上望下去,大片片开阔的油菜花地里,就像一个巨大的舞台,阳光就如同追光灯一般在云层的安排下,认真的表演。
我下到了半山腰的一块油菜花地边,那里似乎没有路,所谓的路也是被人踩出来的。还未经过太阳的烤晒,土地还很湿润的,我的鞋底很快就沾满了不安分的泥土。我每走一步都感觉多了些负担。
可是拍得兴奋,我一个人在山腰一块平坦的坡上,跑来跑去,一会儿是偏振镜,一会儿是渐变镜,一会儿裸镜。根据光线的变化和场景的要求来控制整个拍摄过程,这种千载难逢的瀑布光,从开始喜欢摄影来,第一次遇到了,这种拍摄于是变得舒服而惬意。
我带着的冲锋衣就扔在一边不远的地方,阳光离开我所在位置时间稍长,整个身体就会感觉有些冷,但我顾不上去穿它保暖。
害怕在拍摄中错过集合的时间,我把手机的闹钟时间调好,直到闹钟响起,才收拾东西,一步一回头地离开。
返回时迎着坡往上爬,从正面吹过来的风,有些冬天的凛冽。

9点40分下山后,才发现四个小时都没有方便下,首要任务是送给厕所一块钱解决问题。
在山下,才看到刚才从头顶飘过的热汽球,每小时竟然只收100块,几个摄友都说没看见,否则就可以坐一次。
汽车载着我们前往下一个拍摄点。
祁连山连绵的草原好像没有尽头,远远的草原峰顶被拉成了一条平线,上面放养的羊群像珍珠一样点缀其中,不由得使人想起了《动物世界》里的那些远镜头。
路上有人剪羊毛,一大群羊被圈起来。圈外的三四个男女一个抱一头羊,并把羊压在身下,给它们剪毛。
也不知道,脱去了厚衣的羊们会不会冷,会不会着凉,会凉时,又应该怎么办?
草原真宽啊!车子一直奔跑,好像也没有挨到边。

有人躺在草原上晒太阳,躺着晒太阳的还有那些毛牛——感觉此时的它们,也比坐在车里计划到下一站去拍片子的我们还幸福,它们的姿态,不由得使我想到了“暖洋洋”的词组,多好的词组呀。然后我又想到了这些日子热播的《喜洋洋与灰太狼》,好像这个动画片从早播到晚,儿子守在电视机边,好像不用吃饭,刚喂这些没完没了的故事就完全可以长大。
我还想到了要是在这样宽阔的草原上办所幼儿园真是非常不错,一大堆孩子们可以毫无阻碍地在草地上跑也跑呀,那种跑,我更愿意理解为飞,他们的全上带有明显的高原红,可是那多可爱啊。
不过,以每小时80公里速度行驶的汽车,往往需要开出十几二十分钟,才会看到有零星几个人在路两边的草原上放牧。所以草原上的幼儿园,招孩子都是问题,基本就是乌托邦。



车子开了二个多小时,宽阔的草原上看不到树。不像看过的北方坝上那些风光片,树成了一张好照片中不可或缺的道具。
汽车在路上走了几个小时,遇到前面在铺沥青路面,车子停了下来。可能一时半会好不了,前面一辆中巴车上的人,下来几个男的,在路边站成一排开始方便。
车子继续前行,偶尔能看到经幡,很陈旧的在风中飘摇着。
11点20分了,汽车在不知不觉中,越过了3762米。
外面的风很凉,手机没有信号,骑车的人把自己装在厚衣服里,云很低,感觉像是戴在那人的头顶上。




感谢版主,你要多指点,下次我帮你夹菜!呵呵
就这样到了卓尔山下,那一派油菜花地在丹霞地貌前面,可是天终于忍不住要下雨了,乌云在天空压得很低很低,是那种气势很足的风雨欲来景色。雨来之前,都是打了几点,算是对我们这些远方的客人,打过一个招呼。
车子继续往前开,爬山,到了卓尔山是售票处,领队过去回来说,车子只能开到这里,送到山顶的车,单程每人十块钱。雨大起来了,有近半数的人冒雨坐车上山。我坐在车上,期望外面的雨能停下来。
雨反倒是下大了,雨在车窗玻璃上流着,水斜斜的往下流,心情也往下落。
也不知怎么回事,突然就小下来,竟然还停了,我带着几个人爬山抄近路,仅仅上了一半,天又开始下雨,网兜的徒步鞋湿了,水已经灌进了鞋子里,到了山顶,前面过去有一个坡,坡上是烽火台,站在上面显然可以看到更远的地方,但一点也不想爬到那个山坡上去了。
坐在那个停车位置的房子里,看外面的雨从山上的地面上扫过去,打起一层层一阵阵的雾。
而接送的汽车跑了一趟又一趟,把山上的人往下送,虽然每往返一趟还不到十分钟,却像是得等很久。
晚饭时用纸巾吸鞋子里的湿气,感觉好些,但效果并不大。
据说整个县城都停电,回到房间黑灯瞎火,袜子全湿了,已经不能再穿,我打着手电去洗,水是刺骨的冷,冷得让人实在无法忍受,我洗一道水就要停一会,让手温暖些。洗东西变成了一种受累。


18号西宁


这是这次摄影之旅的最后一天,同往常一样,我们5点半就上车出发到黄河大堤去拍日出。


汽车开出县城,拐过一个弯道,我看到车灯打在公路上,把两边有规列的堆着的一个个装粮食袋子照亮了。偶尔能看到有人在摆放那些袋子,他们准备利用今天的晴好天气在公路边晒粮食,好像他们并不担心今天会不会下雨,也不知他们喜不喜欢用电脑来提前查看天气情况。


汽车把我们拉到黄河边的一个大水车下,水车足够大,但却司空见惯。我离开水车往下游方向走,一位女摄影师跟着我也往下走。我突然想起第一天在黑泉水库,也是我们俩离开其他人到另一个景点去拍摄,我们在距离水车也距离其他人100米左右远的地方架好脚架,静静地等朝霞等太阳从东边冒头。


其实我对拍日出始终没有兴趣。一位朋友是市登山协会负责人,我们聊天时,我说,我不喜欢登山拍日出,因为所有山上的日出都大同小异,拍出来的日出照片,无法佐证此山的日出跟彼山的日出有什么区别,这种微光下的日出相同甚至可以此山是彼山。


太阳还在黄河东边的山底下蓄积力量,山际边的天空上,用我们熟悉的词汇来形象就是出现了鱼肚白,鱼肚白下面是起伏没有层次的山,山下更是黑成一团,只有靠近我们的弯曲黄河水才有些暗亮。我拍了一张就收起了相机,这样的照片,实在是可以在任何地方得到。


我注意到隔着宽宽的黄河对岸的景色,岸上是一排黛黑色的树丛,树后往远方起伏的群山在树梢上露了出来。我调转相机对准了这片景色,从相机包里找出一片滤镜迅速装好,开始调整光圈,并且构好图对好焦。在等太阳升起来的时间里,轻松地看着旁边不远处的那位女摄影师抓拍太阳升起前的每个瞬间。



从黄河边拍完往回走时,相机的镜头盖找不到了,我实在想不起是在哪里落下的,去了刚才走过的地方,拿出寻宝的精神,也没有找到。于是镜头就大张着眼睛被我塞进了相机包。


吃早饭时,同桌的宋嫂提醒说,会不会在口袋里,再找找。


结果在被翻过的冲锋衣左口袋里,镜头盖竟然就真的出现了。


花卷上来了,吉林的摄影师扫了一眼说,这花卷是现蒸的。北方的吃面食吃出了经验,昨晚的花卷,他们一眼就看出是冷的剩花卷。


稀饭还是老样子,是剩饭的副产品,所以煮出后,盛在碗里,饭是饭汤是汤,它们之间好像结有冤仇,在锅里和碗里始终是谁也不卖谁的帐。


吃过饭收拾好行李准备离开时,才发现贵德县大街的西边竟然是一座很高的山,印象里,去过的地方好像只有贵州的镇远是这样。


大街上三轮出租车开始跑了,尖头的三轮出租车,有电视里国外改装车比赛的那种怪异模样。


汽车重新走过昨天的千姿湖湿地和七彩峡谷等地。



所谓的七彩峡谷其实就是丹霞地貌。虽然我所在的南方经常可以看到丹霞地貌,但这里的丹霞地貌具有着被风侵蚀沧桑感,不像南方的丹霞山体基本都是圆润的。



今天的太阳丝毫不比昨天弱,汽车爬过坡后,就一直下坡,车在山坡间弯曲行驶,没多久停下来,给刹车弄水降温。


不远处的路边停着一辆小车,车上的人正对着几丛小花拍得起劲,那情形跟我们刚进青海时有着差不多的激动,但在昨天我们就开始对沿途的景色有些疲乏了,那些激情随着日日面对大同小异的景色,激情渐渐地被消耗了下去。


一路上不是“又是油菜花啊,走!”,就是“丹霞地貌啊,走!”的声音。


坐在我后面三排的11个人,在座位上睡得东歪西倒,展示着非严肃的自然睡姿。


1116分,我们出了上新庄收费站,去上厕所,发现正对着的被雨渗透下来后斑剥的墙面,竟然像极了一副黑白的西域壁画,便毫不犹豫地拍了下来。


一路往西宁前行。路上遇到一辆拉羊的汽车,羊们应该也是从小到大没有出门见过什么大世面,它们齐刷刷地站在被分成二层的车箱里,一路领略着公路两边的风景。如果给它们一部相机,它们取的景,应该比我们的还要好。


中午时分,我们到了西宁。



吃过午饭后的整个下午时间,全部安排在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


塔尔寺又名塔儿寺。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它座落在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连花山坳中,距西宁市26公里。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它既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也是藏区黄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尔寺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塔尔寺依山势起伏,是由大金瓦寺、小金瓦寺、大经堂、大厨房、九间殿、大拉浪、如意宝塔、太平塔、菩提塔、过门塔等许多宫殿、经堂、佛塔寺组成的一个气势宏伟,藏汉艺术风格相结合的古建筑群。寺院殿宇相连,白塔林立,整座寺不仅造型独特,富于创造性,而且细部装饰也达到了高超的艺术水平。



塔尔寺内的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称为“塔尔寺三绝”,具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很高的艺术价值。遗憾的是塔尔寺内的每个寺都无一例外的挂着禁止拍摄的牌子,在这些地方拍摄变得非常困难。那怕是在寺外给朋友拍照留念都会被禁止,拍僧人更是绝不允许,如果被他发现,他会用非常严厉的口吻,要求当场删除。


塔尔寺的游人非常多,有的寺还安装有专门的验票系统,进去必须使用刷卡的电子门票。尽管如此,一些寺门前还是排起了长队,游览的人群在酷热的太阳底下慢慢地往寺内蠕动。即使到了寺内,也是人挤人,脚步似乎是被人群夹裹着往前移动。


我不知道该怎样来形象塔尔寺。对于进拜过各地不同寺庙的人来说,塔尔寺的规模特征和意味,以及它浓厚的宗教氛围,都不是我所看过的寺庙能够相比的。


2009年7月的青海摄影之行,就在圣地塔尔寺结束了。


(完)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客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