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沧海粟的摄影博客 http://bbs.photofans.cn/?77456 [收藏] [复制] [RSS] 色们,您的每次光临都是我们的缘分!

博客

皖北掠影——林涣茶客(一)
2012-12-16 13:35
从林涣回来已经近二十天了,作为这次皖南行的最后一站,林涣的茶馆、街道以及古朴的民风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次的林涣之行,正赶上细雨蒙蒙。凌晨3点与影作品、田丹从合肥出发,7点多到达林涣,雨一直地下着,丝毫没有停的意思。10点多开始返回合肥,在林涣共拍了3个小时的时间。 前不久看了海不扬波老兄的有关 ...
3611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皖北掠影——林涣茶客
2012-12-16 13:35
皖北掠影——林涣茶客
从林涣回来已经近二十天了,作为这次皖南行的最后一站,林涣的茶馆、街道以及古朴的民风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次的林涣之行,正赶上细雨蒙蒙。凌晨3点与影作品、田丹从合肥出发,7点多到达林涣,雨一直地下着,丝毫没有停的意思。10点多开始返回合肥,在林涣共拍了3个小时的时间。 前不久看了海不扬波老兄的有关 ...
1619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感受皖南(2)——徽州遗韵(九)
2012-12-3 17:45
很多的有人对他的字画很感兴趣,更有一些内行顺便购买字画进行收藏。 收藏也是吴老先生的一个爱好,家里收有很多宝物,在这个简陋的斗室,他给我看了几样宝贝。 引用: 原本由 毋庸 发表 欣赏,学习 谢谢 ...
3996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感受皖南(2)——徽州遗韵(八)
2012-12-3 17:45
《歙县》县志上对这段历史专有记载。 这位就是程灼如的孙子程先生,已退休。 谢谢观看,待续。 引用: 原本由 新安江畔 发表 看着亲切 谢谢江办的关注。 引用: 原本由 发表 精彩拍摄,欣赏佳作,问好老师! &nbs ...
3938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感受皖南(2)——徽州遗韵(七)
2012-12-3 17:45
在参观渔梁坝博物馆时,在门口竟看到这个东西孤零零地立在一边。问起当地人这是什么物件,一旁的人竟告诉我说是消防用的,类似今天的消防车。 渔梁是徽商兴盛数百年的重要水路码头,至今还保存着古代街衢、水埠和码头的原始风貌, ...
4016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感受皖南(2)——徽州遗韵(六)
2012-12-3 17:45
引用: 原本由 老八一 发表 古香古色!!影调美!! 谢谢老八一老师的鼓励和支持。 引用: 原本由 毋庸 发表 老师的作品每次都给我很深的印象。尤其在老师的字里行间仿佛走进了徽州。学习,欣赏 谢谢毋庸老师的鼓励。 引用: 原本由 sy18 发表 徽州还是有雨的好&nb ...
3917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感受皖南(2)——徽州遗韵(五)
2012-12-3 17:45
洋坑古木桥,全长75米,17段桥面,全面与桥桩用铁链相连。 昌溪自古以来就很重视生态,不仅四周山水生态好,而且村中水口外古树多,有周邦头水坝口的众多古树(有樟树、槠树、枫树等)有吴家水口庙坦前的千年龙凤古樟树,古庙屋后的千年银杏树等。 昌溪发源于天目山脉西侧,有昌、华源。昌源 ...
3941 次阅读|0 个评论
感受皖南(2)——徽州遗韵(四)
2012-12-3 17:45
待续。 引用: 原本由 逍遥津 发表 片子拍得精细漂亮.后期制作精良, 谢谢逍遥津老师的点评。 堂樾的古牌坊,周围伴以古祠堂、古民居、古亭居、古亭阁、在广阔的田园风光、秀丽的山光水色映照下,使棠樾牌坊群成为天然的一道独特风景。 棠樾牌坊群旁有两座祠堂,一 ...
3940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感受皖南(2)——徽州遗韵(三)
2012-12-3 17:45
作为徽派建筑的典范,罗东舒祠被誉为“国之瑰宝”、“江南第一祠”。罗东舒祠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明万历三十五年续建,到万历三十九年完工,前后耗时八十七年、花费白银逾四万五千两。罗东舒,宋末元初隐士,罗氏子孙为祭祀他在此兴建家庙。该祠堂按孔庙格局建造,整个建筑包括照壁、棂星门、左右碑亭、仪门 ...
3986 次阅读|0 个评论
感受皖南(2)——徽州遗韵(二)
2012-12-3 17:45
接着游呈坎: 去呈坎的那天,是个雨后渐渐放晴的日子,绵绵细雨也在太阳出来之前不知不觉的褪去。呈坎被誉为“中国易经•八卦古村落”,宋代理学家朱熹称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当代的刘海粟说“登黄山不可不去呈坎”。 呈坎村口的风景很不错,导游先给我们讲解了这个村落名 ...
3929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2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