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美丽的新疆,我的家园。 http://bbs.photofans.cn/?100288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接片方法

已有 15547 次阅读2006-8-11 23:14

接片的方法有多种,如佳能相机带的光盘里的PhotoStitch软件和PS里的Photomerge,都可自动完成照片的拼接。它们的优点是自动拼接,在拼接过程中会自动调整变形,使两张照片拼接的天衣无缝。但这两个软件的最大缺点是不会去调节曝光量和色彩差异,如果两张照片的曝光量不一致或色彩有差异,就不能用上述软件来接,而只能改为用PS手工拼接了(如两张片子的密度和色彩没有差异,可用PhotoStitch接,省事)。本人基本使用手工接的方法,不用上述两软件。下面按步骤简单介绍一下接片的方法。
1、准备素材:
打开要拼接的原图,将图缩小到12.5%或更小,按顺序拼放一下,用色阶或曲线将两张片子的曝光量尽量调一致(图1)。

2、新建一文件,宽度为6500像素,高度为2600~3000像素(这两个数据要视接片数量、横接还是竖接而改变),分辨率为300像素/英寸(扩印机的精度要求),背景内容选背景色(事先将背景色调为黑色或白色)。(图2)

3、用移动工具将素材按顺序拖到新建的背景文件中(图3)。

4、对接缝:将背景层放大,将图层2的不透明度设为50%,以方便看到图层1。用移动工具移动图层2,使该层的某一点与图层1的此点完全重合(图4),然后再将图层2的不透明度改回为100%(图5)。如两个片子的重合处太多,可将多余的重合处裁掉,只留下约一公分的重合边就行了。

图5

5、再次用色阶或曲线精确调整两个片子的密度,使其完全一致。
6、抹接缝:选工具栏上的橡皮擦工具(图6),将图层2设为当前层,用橡皮擦沿接缝上下抹(图7),如痕迹较明显,证明两个片子的密度有差异,可再做微调整,也可以将橡皮擦的不透明度和流量降低到50%左右(图8),将接缝全部抹掉。
图6

图7

图8

抹完后将背景层放大到100%或200%,再观察一遍有无接缝痕迹,如有,再仔细的抹掉。这一点很重要,在背景层较小时接缝看不出来,但一放大接缝就曝露出来了。
7、裁剪:如两个片子上下错位很小,可直接裁剪。如错位较大(如本图),可用工具栏的矩形选框将图层2的天空上部选取一部分,再用自由变换命令Ctrl+T将选中的矩形框的上沿向上拉动,使其与图层1的上边对齐,按回车确定变形(图9)。图层1的下边可视情况处理,也可用上述变形方法拉齐,但这种草地最好不用此法。因为拉变形后,一放大就可看出变形的痕迹。对于此片因图层2的右下角刚好有牲畜,不能剪裁,所以可用复制图层1下部草地的方法来补齐。粘贴后的边缘痕迹还是用橡皮擦来擦。
最后再将多余的背景裁剪掉。
图9

8、按Ctrl+Shift+E合并图层。
9、最后完善:最后再对整体做对比度、亮度、色彩饱和度和锐化处理(图10)。

完成后的片子。这两张片子就是手持拍摄的,故上下错位还是较大,边上重合很少。


接片步骤就这么多。
前面忘了拍摄接片时应注意的地方。首先要有一个较稳的三角架(当然熟练后手持也可),正式拍前多比划几次,找准对接点和水平点。我的经验是用佳能机子取景器内的最右面的对焦点来确定两个片子水平的对接点,拍第一张时记住最右面的对焦点的方框的上边或下边在景物的什么地方,然后平移相机对第二张取景,这时将取景器内的最左边的对焦点的上边或下边对准上一张的水平点,然后再平行右移一点(以免重合的太多)。拍竖片接片的方法也一样。
当然有一个好的带三维水平泡的三角架拍接片更准确些。
以上的取景方法熟练后不用三角架也可拍出上下误码差很小的接片来。
其次,每张片子的密度(不是曝光量)要一致,尤其三张以上的片子要根据光线的位置在个别片子上做些调整,以免后期调整的难度太大。

此贴是为石岩和秦军写的,希望对他们有点帮助。

哇!已经接得非常好了。
拍接片就尽量避免用28以上的大广角,否则镜头的变形后期很难处理。其实拍接片就是为了以较大的焦距让主要景物大一点,以免像用大广角那样,天地太多,中间的主要景物太小。
所以拍接片时镜头焦距最好50 mm在以上。
好久没来此版了,在此一并谢谢大家的支持和浏览!

好长时间没到此地,迟复为歉。
拍接片一般是在原地不动,将三角架架水平后,除水平旋转外各调节处固定,拍摄时水平转动相机就行了。正式拍摄前多试几次。

一般都是采用手动曝光,密度不一致可后期在PS里调整。
本文已被《摄影与摄像》2007年6月刊用。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