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casinoking的个人空间 http://bbs.photofans.cn/?108527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灌水:俺玩过的135单反镜头感受(四)

已有 241039 次阅读2007-4-8 22:37

呵呵,真是抱歉,20-35  28-80  80-200这三支第一代L变焦集体俺可没玩过,不过据说相当不错,玩过的朋友能否介绍一下。

复 竹兄:俺的EFS18-55是二代非USM版。

抱歉,没用过EF50/1.2L,无法说......
俺手头佳能标头只有EF50/1.0L和EF50/1.8 I二枚。

曾经关注过EF50/1.2L,据无忌有一帮专玩超大光圈牛头的DX介绍,EF50/1.2L的全开有点软,f1.4已经很锐,f2.8后达到理想。这点与EF50/1.0L的表现接近,f1.0并非传说的那么糟糕,成像虽有点软,但完全可用,只是景深极浅,而在f1.1时就很好,收至f1.2时的成像比EF50/1.2L的全开强不少。
对比二镜的结构,50/1.0用了二片非球面与四片高折射镜片,而50/1.2则是一片非球面与二片高折射,表现自不待言。

因成色好的EF50/1.0L实在不容易找,EF50/1.2L当然成了L级标头的不二之选。

相对而言,EF200/1.8L的实用性远没有这二枚广。
EF50/1.0L与EF85/1.2L的身材太接近了,有时机身装着50却总被人误以为是85!
相对而言,佳能新出的EF50/1.2L就小巧多了

徕卡现代顶级镜头的代表,玩这枚徕百微基本可以体验90%以上的ROM镜味道。
完美的成像,不论f2.8抑或f22,还是中央或者边缘的分辨率,都是高度的一致性,体现双高(高反差与高分辨率的再现)原则,除了焦外稍微硬一点点(其实是与蔡司百微相比而言),以及未能达到1:1的微距,确实是一支傲视100mm微距的神镜。
俺觉得,用徕卡R60微距体验中古徕味而用APO R100体验现代徕味已经足矣。除非您想继续狂烧下去

蔡司T* F-Distagon 16/2.8极为罕见,不仅成像难逢对手,价钱也非常牛,Contax停产时报价高达47万日元。

这支鱼眼镜头秉承蔡司广角一贯的优秀特点,全开光圈的表现已经非常突出,成像锐利,色彩浓郁,分辨率及紫边控制表现直迫超广角之王——Distagon 21/2.8。数字时代,鱼眼镜头不仅可以体验独特的180度的鱼眼变形效果,而且还可通过鱼眼 + Capture NX(或其他校正软件)达到14、15mm超广角镜头极富冲击力的图片效果。

如推荐超广角,蔡司T* F-D16/2.8 + T* D21/2.8堪称完美绝配的解决方案。

俺用过俄产500/8折反、佳能FD改EOS口500/8折反和尼康500/8折反,感觉蔡司T* Mirotar 500/8折反的表现最突出,精密细致的做工,优异的成像和蔡司浓郁色彩,称得上是500/8规格折反镜头之王。


有人比较过,APO R100的ROM版与非ROM版表现很接近,仅仅表现的味道略有差别,非ROM版的层次与反差二者很均衡,铁杆徕迷更喜欢。而ROM版则锐度表现出色,色彩更迷人,更适合数码摄影。

这句话最耐人寻味
如若在几年前看到,俺就买部小DC!
可惜太迟了,往后是捉摸如何出手,想起来就一个烦字
Only Zeiss!


复 版主:
这个俺就谈不来了。因为俺对机身的要求实在很低,只要快门能动、卷片不卡、带测光(其实没有或不准也不要紧,俺有测光表)就行,或者用佳能胶片机+转接环代替也成。
Contax Y/C卡口的蔡司镜头是最经典的135单反镜头,可以转接到佳能EOS卡口上用,用Y/C-EOS转接环。
下列品牌的转接环都是最精密的接环,其中右下的宫本接环是最好的,超过千元。


三只Elefoto分别代表三代版本(黑色的那款是网购的,据卖家说是正宗的)。左上的Elefoto环是第二代,新老Y/C镜头均能轻松地装上。右上的是第三代Elefoto环,用在早期Y/C镜头上容易装上,但在晚期不锈钢卡口的Y/C镜头就比较紧,有时装卸比较吃力。而左下的第一代环是铝材质,环容易磨损,但新旧Y/C镜都很好安装。

宫本转接环是托朋友从日本搞的,也是唯一带PCB板的接环,因习惯构图后对焦,故很少用合焦提示。宫本转接环为铜材质,黑色涂层紧密结实润滑,类似特氟珑,耐磨且能够保护镜头及机身卡口,装卸特别顺,新旧Y/C卡口通吃。

另,台湾还出产有一款PCB版,可调光圈值以便记录在Exif中,而普通PCB则固定光圈值。

宫本的环现仍有售。
常见的日产转接环有宫本、近代(kindai)和Elefoto,三种环的光轴精度与厚薄都不存在问题,但谈到做工精致、精细程度与涂层,Elefoto就不如另二种。俺觉得买上述三种品牌都可以,如追求极致的话,宫本、近代更值得拥有。

台湾的那个可以记录光圈的PCB板在无忌上似乎只有Aminlee玩过,大陆暂未见发售。

这个问题绝非愚蠢,而是很高深
保留一只的话,找不到能包含大光圈、移轴、微距的镜头。
保留三支的话,无非从焦段方面各选一支。
而保留五枚的话,回旋余地就大很多。

各有各的所爱,五支比较合理。
其实每枚镜头都有特点,很不好选择,估计会保留:
蔡司Distagon 21/2.8
蔡司Distagon 35/1.4
佳能TSE45/2.8
蔡司Planar 85/1.2
徕卡APO-Macro-Elmarit 100/2.8

M42口的用M42-EOS,百佳的P6口也有接环,但俺没用过。

CY口的做工比CZJ强很多,东德头的做工不敢恭维,但光学镜片不错。

其实328用途很广,扫街也不错,接上1.4X、2X仍有很棒的成像!

手持就328,不太累,再挂上遮光罩绝对吸引眼球,很唬人!
上架就EF600/4L IS

蔡司Makro-Planar 100/2.8可以用在5D上,但镜尾的光圈拨叉会划到EOS卡口电子触点侧的塑料件,划痕深约0.5mm,请慎重考虑。蔡司Y/C中长焦以上镜头大都如此,TT300也一样。

蔡司TT300/4须上脚架仔细调焦才能拍出不糊的片子,就像S180/2.8一样。俺觉得长焦还是佳能AF+IS镜头爽!

Zeiss MP100全开光圈柔中有锐,偏柔,收小光圈就很锐,但1:1微距时手持对焦比Zeiss MP60困难,MP60全开很锐利,只是焦距短了点。
100mm焦段适合兼顾人像微距,如不考虑价格与1:1微距,徕卡APO R100是转接数码的绝好之选。

百微焦段有很多选择,AF有原厂EF100/2.8及腾龙适马威达等副厂镜,MF有福伦达125/2.5及一批能转接的镜头,关键是价格与如何个玩法
关键是掌握D25/2.8的视角,俺总用不好,更习惯28mm焦段,拍风光收到f11-16时中央及边缘均有很高的分辨率,建议选68*****以后号段的,成像更通透黄调更淡。
AEG镀膜紫红而AEJ绿蓝,二者结构一样成像差别不大,AEG款色彩稍浓郁、层次的过渡更多点,立体感也略显强点,AEJ则成像锐利点。二者的差异远没有D35/1.4日德版大。
上张AEG蔡百微的反转底扫片子:


这枚D25/2.8 AEG属后期版的,我以前曾有类似号段的一枚,转接到5D上相当好,尤其暗部表现。但后来出掉了,换成71*****的MMG,成像更通透性。
这二枚应该没问题,关键是成色与价钱......

复版主:
缩写是要指蔡司镜头吧?
关于蔡司Y/C口单反镜头,由于存在德产与日产的关系,以及支持AE与MM测光模式,这样组合起来就有四类镜头,简称AEG、MMG、AEJ、MMJ,其含义是:
AE——表示仅能实现光圈优先和手动设定的镜头类型。从1975年开始被用于几乎所有Y/C卡口Carl Zeiss的镜头;
MM——表示除实现光圈优先外,还能作快门速度优先和程序曝光调整的镜头类型,MM的原意来自于[Multi Mode]。1985年随着Contax 159MM相机的推出而开始采用。识别标志为光圈环上最小光圈数字印刷色为[绿色],与通常的白色区别;
G——意味着该镜头在德国制造,在镜头对焦环下部印刷有白色字样[Lens made in West Germany];
J——意味着该镜头在日本制造,在镜头对焦环下部印刷有白色字样[Lens made in Japan]。

关于德产日产的蔡司Y/C口镜头,最早是德国生产居多,自1975年起,一些大众化及廉价的镜头仅有日本制造而没有德国制造,如D28/2.8、P50/1.4、P50/1.7等;而另一些高价甚至特殊镜头的规格就仅有德国制造而没有日本制造,如D15/3.5、F-D16/2.8、PC-D35/2.8和很早停产的D28/2、P135/2等。后来,相当多规格的镜头均有德产与日产,而且价格差别不大。1989年,Y/C卡口镜头除极少数品种以外,基本停止在德国制造,只维持日本制造。而在90年代中期,一些全新开发的品种,如Distagon T*21mm/2.8,Aposonnar T*200mm/2和一批变焦镜头等,仅有日本制造了。

蔡司Y/C镜头的生产持续了三十来年,同规格的最早期与早晚期镜头味道差异很大,这固然与采用的光学玻璃有关,但更多还是与时代潮流密切相关。俺掏二手Y/C镜头以德产为主,因为那种影调浓郁、柔美、层次细节极为丰富而且略为泛着中世纪色彩的成像风格更为吸引人。蔡司镜头全开光圈柔和兼顾锐利,收小光圈后就极为明锐的特点,不愧为最顶级的摄影镜头。
曾把蔡司ZF D25/2.8转接到5D试过,感觉影调偏暖,略偏红,全开边缘分辨率比Y/C口D25/2.8强不少,很锐,焦外稍硬,其吸引之处是最近摄距16cm,很不错的镜头。

上张蔡司Y/C口 D25/2.8 MMG的RVP50反转底扫:



版主辛苦
这点不成文的东东还要劳动版主大驾,真是惭愧。
算是最后一次折腾......

日产标准变焦第一镜——Olympus Zuiko OM Auto-Zoom 35-80/2.8 ED:
全开光圈几乎就有最佳成像表现,无论中央还是边缘都是如此,只是感觉边缘紫边控制仍不很理想,但相对于佳能EF24-70/2.8L与28-70/2.8L还是强不少:


OM35-80/2.8 ED的成像锐利,感觉比尼康还要锐点,影调色彩更接近自然,有点脱离奥林巴斯OM镜头的特性,更难得是焦外很柔,也很油润。这枚镜头在反差与分辨率的平衡方面下了不少功夫,而且各个焦段的成像表现很均衡,广角略有桶形畸变、中间与长焦段基本没有畸变,变焦与调焦手感非常舒服,不愧为奥林巴斯全力打造的顶级镜头,二手市场极为罕见,成色极佳的恐怕过万元。如论成像,恐怕只有徕卡Vario-Elmarit-R 35-70/2.8 ASPH macro能够全面超越。



这个编号差不多是最后期的AEG,价钱不错。
广角的蔡司,长焦的徕卡!这是骨灰级玩家对德镜的最好评价。

蔡司的长焦很少采用APO设计,故不要期待太高。此外,手持长焦镜头时的对焦(尤其f4或更小光圈)与晃动比较郁闷,所以宁肯上带IS的原厂长焦。
对180mm以上的长焦,建议从徕卡R镜中挑。

说得对,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尝!想玩透蔡司YC,不拥有15枚以上而且细细把玩是无法理解其精妙之处的。同理,想知道奥林巴斯OM镜头的滋味,至少也得玩上并拥有10枚以上。佳能、尼康就需要玩更多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