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喜讯摄影书店 http://bbs.photofans.cn/?119452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瑞典]艾琳•孔(Irene Kung)《看不见的城市》

已有 782 次阅读2014-4-4 16:45 |个人分类:摄影书店| 瑞典, 艾琳·孔, 看不见的城市, 摄影书店, 建筑摄影

[瑞典]艾琳•孔(Irene Kung)《看不见的城市》
 

艾琳·孔,瑞典女摄影师,1958年生于柏林。在其定居于意大利之前,曾作为平面设计师、画家和摄影师在马德里和纽约工作和生活。2012年艾琳·孔在北京举办了其摄影作品个展,展出的是她 2011 年在中国游历时拍摄的照片,她拍了长城、大雁塔和平遥等古迹,也拍了极其现代的国家大剧院、鸟巢和上海金茂大厦。

没有哪个艺术家像艾琳· 孔一样,将城市作为自己全部艺术创作的中心。艾琳的兴趣并非记录城市变迁,而是专注于城市中那些不朽的标志,那些属于昨天或今天的城市象征,穿越时光,向世人诉说一座城的往昔岁月。艾琳的拍摄不是到此一游般的短暂驻足,也从不挖空心思选取新奇的角度,她的作品均是采用我们最熟悉的角度拍摄的全世界最负盛名的建筑,相同的视角在任何一本旅游手

册上都能找到,仿佛并无过人之处。对于罗马斗兽场、米兰大教堂和卢浮宫,对于那些已成为丰碑

的建筑,那些我们自认为孩提时代便已熟知的景色,看到艾琳的作品,我们才意识到自己从未像她一样剖开建筑的表面深入探寻其内里,也无法从这些建筑已被高度符号化的形象中体会到任何戏剧性的意味。

为了留下一个永恒经典的注视,艾琳将这些建筑从语境中抽出,严格过滤,只留存形制、结构和空间特征,使之兼有超越真实与超现实主义的特质。艾琳的创作手法执着而有条理,她从不剔除任何细节,反而坚持通过充分强化这些细节重建她所理解的建筑的本真,为作品灌入令人炫目的冲击力。罗马、米兰、都灵、佩萨罗、纽约、布宜诺斯艾利斯、伦敦、巴黎、北京和上海,这些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如今都已成为旅游景观。艾琳抹掉了背景中的城市,通过在世人司空见惯的角度展现了肉眼无法看到的细节,从而令这些建筑有了不同寻常的新维度,场景和细节就这样成为艾琳作品中毋庸置疑的标志。我们越是无限地探寻城市,就越是会失去它们的真实面目,艾琳细腻全面的解析拨开迷雾,让我们看到明暗、曲直、方圆,犹如拉开大幕,让难以计数的细节在黑暗的背景中,上演建筑的今世今生。

艾琳在建筑身后拉起厚重的大幕,将城市封存在夜色的记忆里,台前只留下这座城市的象征,孤零零的,却仍牵连着历史,牵连着城市的风雨。这些建筑属于城市里的每一个人,它构建了公共记忆,并成为访客眼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内在特质。摄影师导演着光与影,现实与想象的梦幻舞剧将影像的意义向外延伸,目的是将建筑从其作为旅游景点的职能中解救出来,还其以文化尊严。

艾琳的作品为这个循规蹈矩、随波逐流的世界动了一次手术,扫除了我们心中那些自大的妄

想,带领我们超越形式、超越现实,重新发现那些我们自以为熟知的景致。看不见的城市来自我们的视而不见,有了艾琳,我们才看到城市最亲切而隐秘的内在。

梦之城

弗朗辛· 珀丝(Francine Prose)
那些出现在我们梦中的城市,或是初次造访,或是故地重游。有时,我们醒来以后才能

判断梦之城的所在;有时,却能凭借梦境中的某个情景嗅出故地的气息。一时,我们在梦中

的长廊或小巷中徘徊,却不知身处何地,更不明去往何处;一时,即使在梦中,我们也能真

切地感知到梦境中周遭的信息,就算大脑告诉我们梦中的城市与我们在现实世界中无限神

往的城市无一处相同—其实质的形态绝无任何相似,我们也能凭借梦中的信息对所处时

空作出判断。

出现在梦中的也许是一座我们阔别已久的城市,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能发现梦境与现实

之间不存在任何交集。能够帮助我们认知梦之城的往往是更久远的梦,是梦中不断浮现的于不

明所在的城中漫步的情景。我们始终无法辨认出这座城,它却不断出现,陌生却又有一种怪异

的亲切感扑面而来。我们在城中乱闯,最终还是无法走出这座城,就仿佛以往梦境中我们一次

次地迷失一样。记忆中迷宫般的街巷百转千回、崎岖蜿蜒。要是我们能记起走出这座城的路线

该有多好;要是知道因何身在此处,要去向何方,或者能搞清楚周遭究竟是何所在该有多好。

最怪异也最难以捉摸的莫过于所谓的“即视感”(déjà vu)。当我们真正造访一座城市,

无论那座城市近于咫尺或远在天边,充满异域风情或仅仅平淡如常,我们常会产生一种记

忆幻觉,认为此情此景似曾相识:一丝故地重游的熟悉感浮上心头。当然,这种感觉是不真

实的。无论是喀布尔还是京都,我们不过是在梦中,用某种虚幻而奇特的方式探寻过眼前

的这座城市。

我年幼时最痴迷与亚特兰蒂斯之类的奇幻城市有关的神奇故事—那些历经了辉煌和覆灭

的城市,那些有幸谋面却无缘再见的地方。最令我魂牵梦绕的也许是与城市的传说一同被掩埋

的、谜一般的寓言。那些寓言记录了城市的过往如何被时光与记忆封存,在我们的背影中被重

塑为梦中的城市。这梦之城没有一刻不在变化中,无法复原,也不能重访。我们幼小心中那座

城的形制,以及曾在儿时旧梦中闪闪发光的神秘气息已全然不在。在小孩子心中,每一座城市

都蕴藏着化作梦之城的潜质。而这梦之城莫过于朝晖夕阴,四季更迭,莫过于一次冒险跨越邻

邦坚实边境的邀约。暮光降临,阳光下城市安然舒适的一切渐渐变幻为令人悸惘的夜色迷宫。

在波兰作家布鲁诺· 舒尔茨(Bruno Schulz)的小说《肉桂色铺子》(Cinnamon Shops )中,

男孩夜晚出门寻找父亲遗失的钱包,却发现自己熟悉的城镇在夜幕下完全变了样子。“在这样

的夜晚,将如此急迫而重要的使命交给一个小男孩实在有些失虑。在昏暗的光线中,街道迅速

繁殖,成倍增长,纵横交错,令人迷惑。在城市的最深处,那些映射出的街道不断延展,与真

实的街巷相互交杂,难分彼此。想象力像被施了魔法,描画出让人误入歧途的地图,平日里再

熟悉不过的那些街巷各得其所,被标上一个个平淡无奇的名字,被黑夜无穷无尽的创造力赋予

崭新的、虚构的轮廓。”在舒尔茨笔下的另一个故事《鳄鱼街》(Street of Crocodiles )中,

男孩在父亲的书桌上翻到一张古老的地图,地图上描绘的正是他们居住的城市:“……雕版师

精心刻画出错综复杂、密密麻麻的大小街巷,飞檐、额枋、拱门缘饰和壁柱的轮廓清晰精致,

样样都在暗金色、阴云密布的午后泛出光辉,建筑的转角和凹陷浸沁在深褐色的暗影里。阴影

露出方形和菱形的棱角,让街巷显得更加错落起伏。这半边巷子被暖色笼罩,房屋之间的间隙

也清晰可见。形状与色彩用浪漫主义明暗对比的艺术夸张手法奏出这支用建筑谱成的高难度复

调音乐,和谐动听,充满戏剧化。在那幅按照巴洛克式全景画风格制作出来的地图上,鳄鱼街

地区是一片闪光的空白,这空白往往是用来标志极地,或未经勘探、不为人所知的国度的。”

艾琳· 孔(Irene Kung)的摄影作品细腻神秘,为我们展开一幅幅城市的地图,白天平凡

无奇的城市到夜晚在她的手中化作暮色里的梦中之城。在那些虔诚的、没有任何建筑或工程学

基础的人眼中,艾琳的大教堂变成了天国神圣的宫殿。这些纪念碑般的地标建筑物特色鲜明,

将这个世界不断抬升,渐渐进入无意识的领域。当建筑摆脱含义与目的的束缚,便犹如虫蛹蜕去干硬的外壳,成为奇妙非常的抽象体。清真寺的圆顶像一个来自天外的飞行器小队,在夜色中低空盘旋,为漆黑一片的地球带来遥远星际的信息;我们反而可能会搞不清圣心堂(Sacré-Coeur)仿若清真寺的螺旋式圆形屋顶上那个十字架的含义。

艾琳不过是在用光线和特殊光度变魔术,融化掉现实与想象间看似坚实的界限,使观者

如在梦境中一般,自愿欺骗自己的眼睛。当我们看到巨大的蜗牛和由两只狮子拉着的战车上

端坐着的身披长袍的女神,人的理性会告诉我们这是尊雕塑:大地女神喷泉。但只要凝神沉

思片刻,我们就能意识到,这尊雕塑的形状已印在我们的脑海里,永远都无法彻底抹去。那

些来源于实体的幻觉,那些运动中的生物,被水流和薄雾的灵包裹围绕着,闪闪发光。英国

议会两院的建筑看上去像是一个披挂整齐的武士,骑在马上只待出征。尽管我们都知道金字

塔是用大块的石料自下而上一层一层垒起来的,但艾琳的照片却让我们相信这个大家伙是在

别的地方建造好,再运到这里来,整体安放在地面上的。

阳光下的建筑犹如清晰可辨的文字,述说着尘烟过往与蹉跎时光。然而,艾琳的这些照片

却轻描淡写了往昔与未来的边界,“时代”与“风格”则仿佛梦境的切线,与造梦者的世界擦

肩而过。是不是也有人像我一样,想象着巴黎圣母院的扶壁和尖顶定要等到夜幕降临才恢复它

们原本的模样,变成一支火箭冲上云霄。

尝试对拍摄主题所承载的记忆发挥一下想象力,我们便可依稀忆起自己心爱的艺术品的

真实模样,这并不是因为艾琳的照片记录了拍摄主题的原貌,而是因为她唤起了只有摆脱清

醒的现实才能拥有的自由。因此,艾琳拍摄的马德里马约尔广场(Plaza Mayor),与其说像

是西班牙首都市民每日悠然漫步经过的公共空间,不如说更像是让我们向往已久的约瑟夫· 康

奈尔(Joseph Cornell)的电影场景。巴特西(Battersea)电站则像一件张牙舞爪的邪恶礼

物,像弗里茨· 朗(Fritz Lang)的电影《大都会》(Metropolis )一般,为我们展开一个奇

幻而惊悚的未来。我们好像在某部科幻电影中看见过艾琳拍摄的米兰的维拉斯加塔楼(Torre

Velasca),但又无论如何想不起是哪一部。这问题的答案像是个爱捉迷藏的小家伙,与五花

八门的答案一起跳进我们的梦境,一溜烟又不见了踪影。

奇怪的是,越是我们平日熟悉的景色或建筑,当我们看到它们在艾琳的摄影作品中展现出

另一副面孔,就越发感到惊讶。每日行过连接台伯岛(Isola Tiberina)的古桥,对此地此景

早已不觉新奇。如今通过艾琳的全新视角,我才发觉这里与亚特兰蒂斯竟如此相似。一座幻城

在台伯河岸边崛起,却也随着急急南逝的河水飞旋而去。我在帝国州(美国纽约州的别称)的

阴影下长大,对熨斗大厦(Flatiron Building)和克莱斯勒大厦(Chrysler Building)并不陌生。如今在艾琳拍摄的照片中看到这些建筑,我还是忍不住想在寂静的深夜冲到街上,潜行到大楼附近,像个孩子在黑暗中不断膨胀的想象里偷偷溜进大人的世界,探寻他们的秘密。

 

淘宝网销售链接: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686.1000925.1000774.19.CawJz9&id=37628725094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