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外八庙之一的普乐寺,是在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正月开始动工修建的,至乾隆三十二年八月竣工。它是乾隆在避暑山庄外,继普宁寺、安远庙之后又建的第三处佛教寺院。气势宏大,风格独特。
乾隆普乐寺碑
别的庙御制碑都安在进门处,大殿前面,明显突出的位置,以显示皇权至高无上的优势。而普乐寺的御制碑,却放置在宗印殿的背后,玛尼噶拉廊西边,通往闭城的过道门殿中间。
普乐寺碑拓片
乾隆三十一年初,乾隆皇帝在咨询过章嘉活佛之后,在棒槌山脚下修建了一座坐西朝东的普乐寺,寺庙于次年八月竣工。与前面两个寺庙不同,普乐寺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直接相关的模仿对象,而是章嘉活佛根据佛教经典给出的建议。寺庙同样是汉藏结合式,在最主要的建筑旭光阁中立有十五岁童子等身的上乐王佛像。其中男像面向东方,正对着棒槌山,而女像朝西,面向避暑山庄。乾隆在“普乐寺碑记”中说,修建这个寺庙的原因是踵普宁、安远之迹,让西域之人既宁且安,其乐斯在。乾隆后来在很多场合都将普宁、安远和普乐三庙并提,看来,这样的比附也未必不是出自他的真心话。至于具体原因,乾隆说: “惟大漾之俗,素崇黄教。将欲因其教,不易其俗,缘初构而踵成之。且每岁山庄秋巡,内外扎萨克觐光以来者,肩摩踵接。而新附之都尔伯特,及左右哈萨克,东西布鲁特,亦宜有以遂其仰瞻,兴其肃恭,仟满所欲,无二心焉。咨之章嘉国师云,大藏所载,有上乐王佛,乃持轮王化身,居常东向,洪济群品,必若外辟重囤,疏三涂,中翼广殿,后规阁城,叠磴悬折,而上置龛,正与峰对者,则人天成遂皈依”
乾隆在平定准噶尔胜利后的十年修建普乐寺,一是出于政治原因“无二心焉”,另一个就是对自己功绩的肯定“而命之普乐者, 既以自慰, 且重以自勉”。
民间传说,自从修建了普乐寺,清朝就开始江河日下了。普乐寺之所以会影响到清朝的气运,并不是它连接了棒槌山和金山亭,而是阻断了两者之间的联系。
普乐寺平面图
和其他庙宇不同普乐寺山门内是不置哼、哈二金刚的
山门旁的小门及院内的鼓楼
山门上的匾额
几张普乐寺的老照片
航拍普乐寺
山门前的石狮子和夹杆石
石狮子的后背,目前狮子正在维护没有拍到
普乐寺的鼓楼,鼓为清代作品
山门后与天王殿间的过道,远处为钟楼。内存款识为“ 大明万历四十四年岁次丁巳( 16 1 7年) 四月吉旦” “ 救赐宝塔寺住持胜宦” 的铜钟
山门东对天王殿,面阔五间, 单檐歇山顶, 布瓦绿剪边,脊饰1. 5米高的琉璃塔三座及浮云、吻兽,内置四天王、布袋和尚和韦陀像。
宗印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黄琉璃瓦盖顶,内供三方佛和八大菩萨。重檐叉脊底端均用朝风饰,正脊中设黄琉璃喇嘛塔一座,高约2米,塔基为须弥座,塔身为实心,塔刹由承露盘、相轮和日月组成。脊两端为二吻兽吞脊状,塔两侧用八条行龙驮着佛用八宝饰脊, 即法轮、海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罐、金鱼、盘长。此八宝带有不同的象征意义:法轮,取自佛经“大法圆轮,万世不息”之意;海螺,是古印度一种吹奏乐器; 宝伞,可遮阳避雨,消灾免祸; 白盖,与佛经《大白伞盖》中“张弛自如,曲复众”相呼应; 莲花,在佛教及佛教艺术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被奉为“佛门圣花” ; 宝罐,意为大智大悟,享尽幸福之乐; 金鱼,取其如金贵重,如鱼活泼之意; 盘长,是古印度的一种花纹图案。宗印殿的“八宝”饰脊在外八庙的建筑中是别具一格的,在全国的古建筑屋脊中也不多见,采用这种装饰不仅给人以构图严谨又灵巧多变的感觉,而且起到很强的装饰美化作用。宗印殿是普乐寺汉藏宗教建筑的分界线。
宗印殿的正前方,有一个三足双耳铁鼎, 高一百八十厘米,,直径一百一十厘米,如今被罩起来了。
宗印殿匾额
宗印殿内佛像
“后规阇城”,为普乐寺的后半部,面向东。阇者,城上平台也,这是普乐寺的主体建筑。实际上这就是个“镇山 的“法台”。阁城呈正方形布局。地基比伽蓝七堂加高一丈。四周为六十八间玛尼噶拉廊,围成方阵。面向西的门殿额日“真如镜“东西南北四面正中有门殿各三楹与玛尼噶拉廊衔接,每间廊悬挂一个玛尼桶(即经桶),共六十四个经桶(四个角的四间廊内无经桶)。每个经桶上镌刻着梵文佛教六字真言。以此构成镇山法式的外围部分。信徒们顺着围廊绕一周,挨个转动每个经桶,转一下就等于叨念一遍佛教六字真言(真言即咒语)。
阇城的西门
西门的匾额”真如境“
在阇城的第一层,六十八间玛尼噶拉廊及转经筒已不复存在。
在第一层仰望旭光阁
换个角度看旭光阁和遮亭
通往阇城第二层的西门上的匾额“卫舍现祥”,字迹以及模糊不清
通往阇城第三层的台阶
第二层为高8 米、边长44.4 米的正方形石台, 台顶周砌雉堞, 俨若城池。四面正中各辟拱门, 南、北两面的拱门是封闭式的, 门内设有佛龛, 用于悬挂佛像画轴。东、西两侧的券形门楣上方嵌有乾隆御书石匾, 用满、汉、藏、蒙四种文字镌刻, 面西书“舍卫现祥”, 面东书“须弥臻胜”。门内左右两侧各有石蹬道通往台顶, 蹬道出口都建有矩形遮亭。台顶东、西、南、北和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角共建有八座形状相同、色彩各异的琉璃喇嘛塔:正东为黑色, 代表水; 正西为紫色, 代表火; 正南为黄色, 代表土; 正北为青色, 代表风; 四角的四座均为白色, 代表空。《日经》称为”八叶中台” 。所谓“ 八叶” , 生物学上叫做花冠。
另一个塔
阇城第二层看宗印殿
第三层是高近7 米、边长约为32.8 米的正方形石台。石台四周正中亦有拱门, 但与第二层相反的是, 这层石台东、西两侧的拱门是装饰门, 做悬挂佛像画轴之用, 而南、北两侧的拱门内则有蹬道通往台顶。区别于第一层石台的是, 这层的门只在单侧设有蹬道, 分别在南门的右侧和北门的左侧, 所以台顶的矩形蹬道遮亭都朝向东方。第三层石台顶部四周饰以黄色琉璃瓦檐, 瓦檐上面沿台的四周装67 个石栏杆, 台顶正中便是普乐寺内安放木质曼陀罗模型的主体建筑旭光阁。
旭光阁,忘记拍匾额了,下次再补吧
旭光阁坐落在阇城正中一个直径达24米的圆形基础上, 阁的外观很像北京天坛的祈年殿。阁身直径21 米, 高24 米, 为重檐黄琉璃攒尖顶的圆形建筑, 面东檐下悬云龙陡匾, 上书满、汉、藏、蒙四种字体的“旭光阁”。阁的结构是以中国独特的柱梁斗拱构成, 有檐柱、金柱各12 根, 环布成两个同心圆。檐柱支撑下檐, 金柱支撑上檐。每层檐都铺有黄色的琉璃瓦, 顶部冠以巨大的铜鎏金宝顶。阁身下部周圈砌高一米左右的青砖石墙, 石墙内侧彩绘六菱形宝相花和夔龙图案。
进入阁内, 顶部为龙凤图案的藻井, 四面有御笔黑漆金字挂对联: 东曰“竺乾法示西来意, 震旦光圆东向因”; 西曰“化成层拱通乾坤, 属国环归过月氏”; 南曰“花凝宝尽皈真相, 云拥祥轮现化身”; 北曰“妙演梵乘超最上, 广臻法会乐无遮”。
旭光阁内顶部的龙凤藻井,是外八庙藻井中最精美的一个。藻井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中象征“天井”的装饰,一般都是方井倒悬一朵大莲花,称天花藻井,而旭光阁的藻井则是圆井倒悬一龙戏珠,井层中分布有龙凤,所以叫龙凤藻井。井深为七层,直径5. 70米,外层往里依次为浮云、斗拱、云龙、翔凤、双重斗拱和一团龙戏珠。龙似飞跃云天之际,叱咤风云,势震山河,雄壮意气,姿态盘旋矫健,须目贲张,真有凌驾九重天外的磅礴气势。龙凤藻井在国内已知的藻井中是不多见的, 虽经200多年的沧桑岁月,仍然光彩夺目。
40年代日本人拍摄的澡井
须弥座的局部
旭光阁中心是一个巨大的圆形石质须弥座, 直径9.68 米, 高1.75 米。这个巨大的圆形须弥座是由数块弧状石雕磨边对缝组成, 座周身遍刻纹饰, 上下精雕两周刻有云纹和二龙戏珠的条带, 中间是两周莲瓣分别向上、向下的莲花, 条带中央是吉祥卷草图案, 每个图案中间又有三个圆圈状轱辘草图案。须弥座整体的雕饰衔接自然、完整, 浑然一体, 给人以丰富、立体、美观之感。须弥座顶端围以高1 米左右的红漆木制围栏, 栏板为灰地上浮雕缠枝莲纹, 栏柱顶上的24 个柱头镂空雕金刚杵花饰。
石须弥座上安放着国内现存最大的木结构立体曼陀罗模型。这个曼陀罗造型非常独特, 从外观上看是由很多形状不一、大小各异的木块堆积而成的正方体, 但进入里面则会发现圆形的地坪, 圆形的天花, 圆形的须弥座, 正中供奉着上乐王佛, 所有这些构成了密宗修炼的神圣世界。组成曼陀罗的木块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弧形、梭形、花瓣形等不同形状, 它们相互结合紧密, 层层叠放, 错落有致, 变化万千。而在每块木头上, 几乎凡是能看得到的地方都精描细绘有人物、花卉、瑞兽等各种图案, 这些精美的图案使本来严肃、庄重的修法道场的气氛有所缓和, 同时这些简洁明快的线条仿佛冲淡了本来深奥、晦涩的密宗教义, 使其更具人性化, 更易被人接受。
木质曼陀罗中心的铜须弥座上供奉的是一尊男女双身结合的铜佛像, 即上乐王佛。上乐王佛又称胜乐王佛, 俗称“欢喜佛”, 是喇嘛教密宗修行的本尊之一。乾隆皇帝在《普乐寺碑记》中说:“咨之章嘉国师云, 大藏所载, 有上乐王佛, 乃持轮王化身, 居常东向, ……疏三涂, 中翼广殿, 后规阇城, 叠蹬悬折, 而上置龛, 正与峰( 磬槌峰) 对者, 则人天咸遂皈依。”故此殿中的上乐王佛正面向东侧, 共有四面12 只手臂, 发髻上装饰菩提叶和十字金刚杵形宝相花, 四面上饰用人头骨做成的五佛冠,佛面鎏金, 呈现三眼; 两主臂分持铃、杵, 交叉环拥女像佛母( 明妃) , 其余10 只手臂中各持法器; 右腿伸开, 象征传播教义, 左腿弯曲, 象征不住生死。佛母为红脸, 三目, 发顶饰十字交叉的吉祥花; 右手拿月形刀, 左手托充满魔血的人头骨钵; 红色裸身, 红发披肩, 头饰五骷髅冠; 全身佩有多种饰物: 头饰、耳饰、腰饰、双股项链、手脚二镯及人头串成的项链。
普乐寺中的木质大型立体曼陀罗模型虽因年代久远, 已是油彩斑驳, 榫头松动, 但当人们面对如此巨大、如此精美的曼陀罗时, 还是无不为之赞叹。姑且不论其巨大的圆形平面和圆柱计算之精准, 巨大的石质底座雕工之严丝合缝, 单就形状各异的木构件上的图案、色彩之丰富, 就足以令人叹
为观止。
整个“ 阁城” 是按一朵莲花所设计。六十八间回廊式房子象征着花尊, “ 八叶中台” 的八个琉璃塔, 象征着花冠, 而旭光阁及曼茶罗是花的蕊圈, 双身像是花的雄蕊和雌蕊。其理论根据是: “ 八叶悉圆正, 善好具须蕊, 十二支生句, 普遍莲台中” 。
普乐寺的修建,有着政治、宗教以及多种宇宙观、大一统、多元文化融合的多方面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