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材迷的个人空间 http://bbs.photofans.cn/?130692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马街书会见闻(陆续上传)(二)

已有 3080 次阅读2010-2-26 20:05

马街书会见闻-21(说者投入听者用心)

马街书会见闻-22(书场坐落在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河边)

马街书会见闻-23(古老的书场不乏现代的气息)


马街书会见闻-24(古老的书场不乏现代的气息)


马街书会见闻-25(古老的书场不乏现代的气息)




马街书会见闻-26(古老的书场不乏现代的气息)

马街书会见闻-27(古老的书场不乏现代的气息)

马街书会见闻-28(赶场听书人)

马街书会见闻-29(赶场听书人)

马街书会见闻-30(赶场听书人)

马街书会见闻-31(听书人)

马街书会见闻-32(听书人)

萧军 版主拍得好!一看熟悉的场面,就知道下功夫了!还拍到刘兰芳大师了!恭贺!
谢谢天师A200点评!
回谭老师:过去是说书人到会后,若没人写书,当地人免费管吃住!直到说书人被人请走。因为宝丰附近小煤窑比较多,所以窑主每年都有请说书的庆祝一番然后又被周边的人继续请。一般说书人,可以连续说上2-3个月。 现在,请说书的少了,由政府出面报销来回路费。附近村民管吃住。

谢谢xiaoyu和贝贝熊的关注!
QUOTE]原本由 谭小伟 发表
两位朋友都拍得不错。我们可以从中欣赏到这样的事件。我是很好奇这样的民间艺术,当地人很喜欢听说书的吗?是什么地方语言的?讲什么故事?  [/QUOTE]回谭老师:过去娱乐活动很少,当地在农闲时节,主要以看戏,听说书为主。请戏费用高,一般是5000——8000元一天;说书较便宜,一天为200-500元。价格可以谈的。所以当地有什么喜事,有钱的请戏,大唱三天。钱少的请说书,一般是3-5天。戏主要是:豫剧,越调;道情。说书主要是:河南话,有三弦;快板;梆子等等。故事很多,有《杨家将》《岳飞传》《七侠五义》《包青天》《三国演义》等等还有教人孝道的故事。个别还有黄一点的,像《十八摸》什么的。内容比较广泛,主要看客户的要求了!
只怕回答不清谭老师的问题,所以专门上网搜集一些书会的资料,汇集一起向老师汇报:


   马街位于河南西南部,伏牛山东麓,西依大山东临平原,现在隶属河南平顶山市宝丰县杨庄镇,离城7.5公里。这里原名马渡店,后又称过马渡街,历史上也是一个"商贾云集,物产集散"的繁盛之地。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河南各地以及安徽、河北、山东、湖北、陕西、四川等省成百上千的民间曲艺艺人,负鼓携琴,汇聚马街,说书会友,弹唱献艺。会上曲艺种类繁多,曲目丰富多彩,有河南坠子、湖北渔鼓、四川清音、山东琴书、凤阳花鼓、上海平话、徐州琴书、三弦书、大鼓书、评书、乱弹、道情等。这就是绵延600多年而不衰、被称为中国文化史上一大奇观的"马街书会"。
  【简要描述】
  河南省宝丰县的马街书会又称"十三马街书会",是全国曲艺行当的交易盛会。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到十五为书会的会期,十三为书会正日。书会在宝丰县城南7公里处杨庄镇马街村北应河岸边举行,届时来自河南省和外省市的说书艺人负鼓携琴,汇集于此,说书亮艺,河南坠子、道情、曲子、琴书等曲种应有尽有,规模壮观,形成全国民间艺术的奇伟景观。
  马街书会和山东惠民的胡集书会并列我国北方有两大书会。由于马街书会具有独特的民间艺术表演魅力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它被誉为"中国十大民俗"之一,宝丰县也因此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曲艺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起源】
  "十三马街书会"历史悠久。据马街广严寺及火神庙碑记载,这个古刹大会起于元代,盛于明、清。马街书会源远流长,不过论起它的起因则众说不一。
  一说是春秋时,应国大夫张舒喜欢弹唱,技艺超群。晚年定居马街,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张公在一年的正月十三离世,友人为纪念他,便于每年的这天聚集马街,以曲怀友,就这样延续了下来。
  一说是东汉前,王莽撵刘秀至马街村东的应河岸边,是日正月十三,正在火神庙祭祀的乡民艺人纷纷相助汉军竞渡,阻击莽军追兵。刘秀当了皇帝后,降旨免去马街一带三年皇粮,钦赐"三皇社"御牌一面,后来这里的人便以救驾之日为会期,年年起会,感谢皇恩。至今当地仍有"光武封、书会兴"的说法。
  一说是宋代末,马街有一位在南阳府当录事的朱秀才,常爱写些曲艺段子给人们演唱,结交了很多朋友。后来他告老还乡,在一年的正月病逝,各路艺人于十三这天赶到马街,摆起书摊,弹唱他写的唱段以示纪念,久而久之形成了今天的书会。
  还有一说是早年马街有一位叫马德平的老艺人,桃李满天下,每年正月十三,弟子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为其献艺祝寿。这样年复一年,渐渐成了传统。
  尽管书会起因众说不一,但艺人们代代相传,来马街说书的确实越来越多,而且自元以来竟无间断。
  马街广严寺及火神庙的碑文有记:元朝延佑年间,马街书会初具规模,每年约有千名艺人前来说书,清代同治年间尤为兴盛。曾在南阳府做过儒学教谕、告老回乡当上书会会首的文人司士选,在同治二年(1863年)算过一次到会的说书艺人人数。他让这一年赶会的艺人到火神庙里进香钱,香案前放一口大斗,每人只许进一文,下来一数两串七。也就是说,那年到会的艺人有2700人。
  【书会的魅力】
  正月十三是马街书会的正会。为了赶会期,来自全国各地的艺人因路途遥远,从初八就开始赶往马街村。每逢正月十三,马街村东头的田野间如同一个大都市,到处是比肩接踵的人群。
  凡到马街书会亮书的艺人大多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会场上的火神庙里烧香朝拜,然后规规矩矩地为神说唱一段,希望能得到神的保佑,能把书尽快"写出去"。火神庙位于马街村东北侧,应河桥北端的田野间,此庙是沙河、汝河流域中众多火神庙的总庙。
  在书会的艺人堆里,有名家大腕、高龄老人,也有四、五岁孩童。有三口之家组成的、也有几人联帮组成的说唱团,你拉,我唱,他演,配合十分默契。当然也有不少唱独角戏的艺人,他们有的在地上栽一根木杆,绑上一个小扬声器,便自拉自唱起来;有的干脆将小喇叭放在田埂上,坐在土地上或是站在田间自娱自乐。
  1、打擂
  每年的马街书会都要评出"书会状元"。"状元"都是唱得最好的,书价最高的,最受群众欢迎的艺人。这种民间的评选方式恐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马街书会无疑是众多艺人吹拉弹唱,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一种农民文化盛会。乐器种类之多,曲种曲目之繁杂,令人称奇。在这众多的曲种当中,最受人喜爱的就数"河南坠子"了。它的特点是说唱内容简捷明快,演技幽默传神,让听众听之易懂,过瘾。
  马街书会每年亮出的曲艺种类比较多。"河南坠子"是书会当中的第一大曲种,到会艺人的80%要说唱它。它形成于20世纪初,有东路、西路、北路之分,因地域性差别而形成三种不同的演唱风格。其特点:旋律悠扬、节奏明快唱腔浑厚、淳朴、高亢、畅快。但近年来,由于电子乐器的迅速发展,使传统的曲种形态发生变异,且风格的差异也在逐渐缩小。
  近年来,流动于马街书会上的曲种,除了"河南坠子"之外,还有:三弦书、大调曲子、大鼓书、评书、徐州琴书、道情、湖北渔鼓、凤阳花鼓、四川清音、山东快书、陕西快板、相声、小品等10多种。
  2、乐器
  在历届马街书会上都可看到一种极为普通的乐器,也就是河南坠子里说唱最常用的一种叫"简板"的乐器。该乐器宽3厘米,长30-40厘米,一般用梨木、红檀木制作,音色微颤清脆。(艺人在说唱时手中打节拍所用)。
  还有一种艺人们自制的土乐器,艺人在打简板说唱时,一边拉板胡,一边用腿上绑着的可拉动的木锤,击打木鱼似的木管,随着说唱内容,感情的变化,艺人可用脚牵动木锤可快可慢地进行敲击。这一独特的演唱形式,简直就像一个小说唱团。
  当然,书会上还有许许多多好玩的乐器。比如,艺人自制的说不上名称的大小古琴,一种是坐立弹拨式的古琴,一种是架在肩上用弓子拉的古琴,音色古朴、浑厚,据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还有的艺人别出心裁,在用唢呐演奏乐曲时,巧妙地用一个小铁碗,在喇叭口来回移动。有时加篾子,使吹出来的乐曲似人与人之间对话,生活气息十分浓郁,富有人情味。
  3、亮书和写书
  艺人在书会上说唱为"亮书",邀请艺人说唱为"写书"。"亮书"是指艺人们在浩瀚的书会会场上摆阵对歌,以展示自己吹拉弹唱的技能。而"写书"一词并非指著书立传,它是随着中原民间文化的发展,自然形成的一种文化交流现象。在乡下如果家里"过事",就来到书会上选择说书人,他们以质论价,即通过对演唱者水平的评估,选择自认为好的,便私下与说书人商议书价,或找经纪人在袖筒里比划价格,说定后就留下日子,请说书人家中演唱。书价一般是根据上年收成的好坏和艺人说唱水平的高低而定。小则一棚百十元,多则一棚几千元(一个说书摊为一棚)。有时,一个村竟能写回去十几棚。这样只好就街说唱,一摊挨一摊,争相亮绝活,形成了对台戏局面。
  在热闹非凡的书会上,观众除了看热闹,还要像相亲一样地把中意的艺人请回家中痛痛快快的说唱几天。他们当中有致富后还愿的,有盖新房图吉利的,有娶媳妇助兴的,总觉得这样办才会更隆重些、体面些。
  【传承价值】
  已被列入"河南省濒危民俗文化抢救工程"之一的马街书会是在中国农村土生土长的中国农民自发形成的文化盛会,被称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
  作为具有鲜明特点的民间曲艺交流交易场所和文化空间,马街书会的突出特点在于:1、规模大,居全国之冠;2、历史久,源远流长;3、说书"写书"(与艺人约定说书合同),形式独特;4、内涵丰富,影响力大;5、以书会友,艺乡情深。
  马街书会为艺人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切磋技艺的场所。每年书会期间,来自各地的曲艺艺人满怀虔诚前来"亮书"(展示说书艺术),以天当幕,以地为台,说、拉、弹、唱,以艺会友,代代相传。观众动辄十万人以上,影响辐射周边数百公里。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报:  

回谭老师:一般说书人被请走后,上午十点说一段(大概一个半小时);下午三点说一段;晚上说时间长一点。也是最精彩的。中间可以喝水,休息!大多数是三个人或者二个人,可以轮流说。 说的好的,吐字清晰,声情并茂,激动时悲愤填膺,痛苦是声泪俱下!很是动人!再加上剧情曲折,往往引人入胜,喝彩不断,掌声连连!只因为这些人太土,残疾人偏多,所以上电视的不多。再加上说普通话的几乎没有,就更难上电视。不过地方电视有。

我自从喜欢摄影以后,几乎不在用录像机!不知道生产相机的厂家为什么飞搞摄录一体机?让用户白白多出钱!谭老师如感兴趣的话,明年我真诚的要请您来一趟!我们热烈欢迎您的光临!
问的好:我感觉这些民俗的题材,一是历史悠久,用恢恢的或者旧旧的表现比较符合内容。二是现场比较乱;背景比较杂,用灰旧的颜色或大光圈能更好的突出主题!这是本人的浅见,不一定正确。还请指导!
谢谢老昆点评!
谢谢laz77113关注!
谢谢无妄 老师的热心!请提供一下地址!
书会小品-1

书会小品-2

书会小品-3

书会小品-4

书会小品-5

书会小品-6

书会小品-7

书会小品-8

书会小品-9

书会小品 -10

书会小品 -11

书会小品 -12

书会小品 -13

是的!我已看过,很有借鉴价值!下次我要学习这样拍了!
书会小品 -14

书会小品 -15

书会小品 -16

感谢东跑西颠老师的关注!很喜欢你的作品!最近很少见?请多多上传!好继续欣赏!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客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