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阿郎的个人空间 http://bbs.photofans.cn/?131360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窄窄的碛口—2010山西行之一

已有 1240 次阅读2012-5-19 18:17

窄窄的碛口—2010山西行之一
阿  郎
  知道“碛口”这个名字源于2007年正月初二影友的那一次的拍摄。皑皑白雪覆盖着苍凉的黄河,河边的古镇在蓝白相间的冷色中显得那么的沧桑沉寂。听着影友绘声绘色的描述,心中不免升起无限的憧憬………
    2010年的清明节,当计划着利用小长假出去放飞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去碛口。
我们一行四人自驾车经过一路的奔波终于在暮色降临的时候,赶到了静静守候在黄河边上有着“九曲黄河第一镇”之称的碛口古镇。
    影友老王熟门熟路地径直把我们领到中街口长兴客栈的老李家。简单的洗漱一下出来,外面已是夜色沉沉,街边店铺的灯笼招牌,在弯弯曲曲的街巷中显得格外醒目。老李热情的把我们引领到他家西边的一家农家饭店。店里已是热气腾腾,人声鼎沸,昏黄的灯光下,都是些外地来旅游的人们。几杯酒下肚,善言的老李绘声绘色的向我们娓娓道来古镇的悠长历史。 
        碛口位于黄河晋陕峡谷中部,临县城南48公里处,南临著名的孟门古镇,因黄河大同碛而得名,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碛口古建筑群是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河由北而来,湫水从东而至,卧虎山横亘镇北,黑龙庙雄峙河东,山环水抱,阴阳交会,山的气势,河的雄浑,凝成了“虎啸黄河,龙吟碛口”的壮丽图景。碛口凭借黄河水运,从清乾隆年间到抗战爆发,200多年间,一直是中国北方著名的商埠重镇。西接陕、甘、宁、内蒙古,东连太原、京、津,差不多吸引了大半个中国的商人,成为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历史的辉煌,留下了灿烂的文化。古镇有着数量丰富并且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建筑,主要有货栈、票号、当铺等各类商业性建筑和庙宇、民居、码头等,几乎包括了那个封建时期民间典型的漕运商贸集镇的全部类型。古镇依山势而建,那些明清建筑群以卧虎山为依托,分布在一条五里长街与十一条小巷中。建筑风格粗犷豪放,以晋西北黄土高原特有的“明柱厦檐高圪台”为主线,和自然的山形、水势浑然一体。若大的一个小镇,最多时就容纳过600多家店肆。那时候,船筏在黄河里穿梭,驼铃在山谷间回荡。商贾云集,店铺林立,一街灯火,昼夜辉煌,接不完,填不满,正所谓“水旱码头小都会,九曲黄河第一镇”。 说到这里,老李那因酒而兴奋涨红的脸上洋溢着不尽的自豪和幸福。
        出了饭店,我们在凹凸不平的老街上慢慢的走着,两旁的老店铺在黝黑的夜色中朦朦胧胧,显得那么神秘,那么迷茫。回想刚才老李的介绍,明天的古镇会带给我们怎样的一个惊喜?让人充满着无尽期待和想象……
        一觉醒来,天已放亮。在晨起的清凉中,我们匆匆冲出门外,急不可待的去领略那质朴沧桑的的古镇风情。我们首先奔向卧虎山上碛口古镇那座标志性的建筑—黑龙庙。黑龙庙建于明代,以后历朝多有修缮和扩建,规模壮阔,保存完好。正殿内供着黑龙大王,左右两耳殿分别供奉河伯、财神,其余仓官、金龙、庙童各得其所。庙的正中有雍正年间的戏台一座,据守庙人讲戏台的音效特好,不用扩音器,就能声传数里。每到庙会期间,戏台之上锣鼓铿锵,戏台之下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站在庙台之上环顾四周,只见黄河滔滔,湫水潺潺,古老的碛口镇尽收眼底。晨风徐来,细细品味山门上镶嵌的两幅石刻对联:“物阜民熙小都会,河声岳色大文章”,“山河砺带人文聚,风雨祥甘物气和”,且是多多符合了这里的山形地势!
    从山上下来,沿着老街细细打量,晨光中的古镇,依然古色古香,街口的“街巷简介”写着“碛口镇坐落在卧虎山下,湫河与黄河交汇之处。主街道东来北拐长达五华里,顺着卧虎山坡有11条排洪兼通行的巷道,连接着数以百计的院落。美国威斯康辛州大学环境设计终身教授董伟先生两次来碛口考察,对碛口街连街,巷连巷,巷巷相通,院院相连的建筑深感震惊,称这种立体交融式的乡土建筑,具有世界独特的建筑风格。”沿着这些古朴的街巷一路走去,脚下是些被岁月磨得光滑如玉的青石板路,两边是高高圪台,房檐连着房檐,店铺挨着店铺,窑院套着窑院,错落有致,楼上有楼,层层相叠,门对门,窗对窗。老店铺、老字号、老房子上那些明清风格的砖雕、木雕、石刻,处处都彰显着文化,遍地都体现着那些古老的传统技艺的精致与厚重。铺面店、院落、窑洞、青砖老屋、窗棂灰瓦、来往路人、细碎脚步,带给人一种古老、隔世般的梦幻感觉。
        与别处不同,古镇至今依然还是原始质朴的居民生活形态,是一个“活着的古镇”。窄窄的街,窄窄的巷,不在是一种记忆,一切都是这么鲜活生动,依然保持着一种恒温,岁月与生活突然变得那么让人亲近,那么温暖。徘徊在晨光中静静的五里长街上,城市的喧嚣和浮躁消失的无影无踪,在人们舒缓的生活节奏中,仿佛穿越了一个时空隧道,一下走进了历史,一切又是那么悠远、深沉、厚重。
     繁华落尽,商贾离散,“九曲黄河第一镇”的喧嚣已经归于宁静。千古黄河缓缓流过,这个因河流而灵动的碛口,伴着水运的衰落,碛口老了,终于完成了它商品集散中心的历史使命,终于慢慢地掀过了它璀璨的一页。前世的荣光散尽,换来的是满目苍凉的今生——一条古道,千重老屋,岁月为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留痕。
     当时光进入21世纪,2001年,碛口被确定为山西省第一个旅游扶贫实验区;2003年1月,碛口被山西省政府命名为全省第二个地质公园;11月,碛口镇西湾村被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公布为首批“全国历史文化名村”;2005年,碛口镇被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同年,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将碛口列入“世界百大濒危文化遗址”;2006年6月,碛口古镇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碛口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厚重的黄河文化,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认可。当下的碛口被人们称作是思想家的殿堂,旅游家的胜地,企业家的金库,艺术家的摇篮。随着古镇开发梦想的逐步实现,碛口古镇将以另一种形式再一次实现财富的集聚,重现昔日的辉煌!
                                              2012年5月12日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