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西部公社的个人空间 http://bbs.photofans.cn/?141847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行摄墨脱——广州人的地理故事100张陆续上传(三)

已有 19024 次阅读2007-5-17 18:07

在这一片的山林,没人干预门巴人的耕种方式-他们会明火烧山,在灰烬上埋下玉米种子,不用劳作,就等候收获地里长出的玉米棒,其间要做的只有玉米成熟前要看好别给猴子或野猪偷吃。这种耕种法,很少人非议,好象是门巴人的专利,其实对环境还是有害的。


这是快到背崩前的一处几十米宽的塌方区,是这一次经过“最危险”的路段,但我们感觉是小儿科的险状,下雨时有可能要绕路过去。在背崩可以看到塌方区的上端,距背崩一个钟头路程。


当我们看到背崩的房子时就被告诫将摄影器材放进包里,直到离开背崩别拍照。
于是,背崩的图片出现了空白。其实,背崩是徒步墨脱的顶峰。离开背崩就开始出现撤退的感觉,路好了,一直有人来人往的现象,风景也没意思了。
背崩的解放桥很壮观,遗憾不能拍照。这里距印度占领区直线不到10公里,雅鲁藏布江流出不远就到边界了。边防检查站就在桥头,查了证爬到山上,又要到营房里接受第二次检查,搞了半天住下,又有营参谋带人来进行第三次检查。参谋说,近来印度派了一些门巴族的奸细过来刺探军情,他们例行公事,有句话我很留意,他问我们是旅行还是拍照?没说的,马上回答:旅行的!我费事惹来更多的“检查”。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是昏暗的,我们就上路走向墨脱,摸黑走上村外的山坡,无意间回头突然发现月亮就悬挂在峡谷口的天边,一缕白雾横在雅江上方,大家赶紧掏出相机,靠在路边的石头上拍两张后,心虚虚的加快脚步溜之。因为,下面的就是营房,谁知有没有红外线望远镜正朝着我们几个不速之客呢。

离开背崩后,边走天渐渐放亮,气候不是很理想,没甚色彩,只好就着拍几张。



通往墨脱路上的钢丝绳桥

第一眼看到的墨脱。没有冲动,只想到可以吃饭睡觉了,当天走了38公里,路很好走,就是太长了些,没甚东西拍。图中最高的建筑是县委招待所。

一处山清水秀的私人旅馆,据说是全县最好的,那个老板说,你们广东的(挂职)许书记常在我这里开饭。
水塘边有几颗罂粟花,老板说可以做菜吃,于是我们的菜谱里多了一道罂粟叶清炖鸡汤,果然味道迥然不同,鲜甜之极,至今依然怀念。

紫色的罂粟花

晨曦墨脱

墨脱民居

走出墨脱——这个季节公路可以通到52K的嘎龙雪山下,但是租车费贵得要命,没办法,没人愿意再走了,包括一拨俱乐部的驴友也不愿走,于是都租车前往52K。2000元一部旧北京吉普,3000元一步4500丰田,但可以挤6-9人,只要你不怕挤,司机不担心超载问题。
我们5人加上5个民工租了两台车。路况是坑坑洼洼的那种,但坐车总比走路舒服啊!图片中的小镇称为80K,是一处中转站,小旅馆很多,还有淋浴的小店,汽车经过就卷起一阵灰土,大多时四川人在这里开店。

前往52K要经过的62K林场,位于将近3000米海拔的地带为茂密的林芝杉和松树林,穿过这片林带,我们就到达52K,一处只有几间木房子客栈的山坡了。

许多人说,80K是个热闹的地方,是进入墨脱的中转站,所以房子特别多,做啥生意的都有,都是四川老乡开的店。每年雨季,80K到墨脱县城的公路冲断了,但嘎龙雪山的公路就可以通车,于是,人们就要徒步从这走到县城;雨季前,嘎龙雪山的公路不通,人们就得徒步翻越雪山到波密。每年8月底到九月,全线通车,从波密一天就可以到达墨脱县城。最近政府会有投入资金修公路,届时公路通了,波密半天时间就可以到达墨脱,那时候,80K就要被人们遗弃,这里就会成为一处新的废墟。

5月4日,我们在80K看到的卡车上的这位仁兄网名叫“耳环”,他由波密进来,可能在52K搭上的顺风车(但要付费),与我们不期而遇,彼此对拍,他将此行的图片都贴上网了,包括互相拍摄的。现在进入墨脱的旅行者除了从派镇徒步进入的,更多人由波密进入,到了墨脱县城就原路退出去。在52K投宿的客栈,我们就遇上两个这类型的墨脱探访者,其中一位是北京老人家,70多岁。

这是一群背崩的儿童,他们徒步到县城,一路叽叽喳喳的走的好快,38公里路程,父母竟敢放他们上路,这是城里人不敢想象的。他们不携带水和干粮,天亮后才出发,比我们早一两个小时到了县城。

这是一位背崩的女孩,在墨脱县城读中学,门巴人,一点不象,比许多汉族女孩新潮。

这是一处中印边界战争留下的堡垒遗址,为我方军队修筑。根据资料介绍,目前印方还占据我国数十万平方公里领土。我们由派镇徒步进入背崩的小路相当“胡志明小道”,是当时战争的军需补给通道,直至近年还是部队的通道。可想象当时战争的艰辛,我们走了之后体会特别深。

根据当地人的建议,我们早上6点钟动身,离开52K的客栈朝山上走去。月亮明镜般为我们照明,路况可以大致看到,加之有向导,走起来没困难,只有累而已。月色中,嘎龙雪山不高,似乎不用费什么力气就可以到达顶上。



这是相当美妙的时刻,在你上气不接下气之际,回身一看,曙光就开始陪伴着你了,停下歇息的次数越来越多,但景色也很吸引人,让你忘却片刻艰辛。

嘎龙雪山分成几个台地,台地之间是陡坡,要在陡峭的雪坡上攀爬是一件很苦的事情,这让我们想起那些攀登珠穆朗玛者,他们远比我们艰辛,即使我们最想放弃时也比不上他们的艰苦状。

这是几个背着食用油到52K的四川人,他们负重100多斤,在4000米海拔的路段那种喘气状,我突然不觉得墨脱里头的东西过于贵了,10元一罐的红牛是需要那么一个价钱。

所幸的是,这段路不长,我们只花了3个小时就到达山顶,那时的喜悦有点象登上珠峰顶上,也有一点征服感。

其实我们到达的不是峰顶,只是一个山口或一道山脊梁,但积雪很壮观,遗憾的是光线不是我们需要的那种。

先上来的在观望着后头的人,看着后边的人艰辛状,庆幸着自己提前解脱了,但又没有力气下去帮帮人家。

山脊上的经幡稀疏,这里的老乡跟北边的逊色些,宗教气氛不够北边藏民的浓郁

几位藏族背夫在山顶上也十分兴奋,让我给他们留影

山口的冰凌

山下还有人陆续上来,是北京一个俱乐部的驴友

这就是我们向山下的路况,陡峭之极,令人头皮发麻

下山不花太多的力气,但会费腿力,走多了腿肚子象抽筋般疼




北京的驴友,比我们潇洒

我们很顺利走出了墨脱,但很难忘却那个过程


派镇路上的经幡

美丽的水流和色彩

一张对焦虚化的图片进行了艺术处理,用以代表一个行摄墨脱的回忆,因为,很多东西是不能完整的,只能蒙蒙胧胧叙述之。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