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门当户墩的影像空间 http://bbs.photofans.cn/?154533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蔚县民俗系列——暖泉镇“打树花”

已有 8817 次阅读2010-1-16 21:55

我很幸运,曾经近距离地拍摄过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焰火,在和鸟巢一条马路之隔的办公楼上,透过窗户玻璃,我们被眼前花样繁多,声势宏大的焰火所震撼。但是如果你问:“这是让你最激动的场面吗?”我可能会说:“不全是!”因为当我置身在蔚县“打树花”的铁雨飞花之前的时候,第一个感觉就是:这比奥运焰火还让人心醉痴迷!——“打树花”有着更加浓郁的民间色彩、原始的激情冲动,它更加的贴近你的心灵,这是真正的“勇敢者的游戏”!




蔚县的“蔚”字,在这里读音为“玉”,当地人口音为“雨”音,位于河北省大南山北的壶流河盆地,距离北京240公里左右,是连接华北平原和张北高原的要塞,这里曾经是游牧民族与中原民族交战的前线,也是不同民族之间文化融合的地区。因为战事边防的需要,自明代以来,逐渐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城堡。兼顾着防御和居住的功能,又分为官堡和民堡。其中暖泉镇是保存最完好的古堡之一,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古民居之乡”的美誉。

暖泉镇素有“三堡六巷十八庄”的称谓,三堡就是指暖泉镇上互为犄角的三个城堡:北官堡、西古堡、和中小堡。当中又以北官堡的规模最大,修建时期最早。北官堡的南堡门上盖有歇山顶的城楼(蔚县民修城堡的城楼绝大多数采用硬山顶),是蔚县现存村堡中绝无仅有的实例。这座城门现在已经成了暖泉镇的象征,因为就在北官堡南堡门前的小广场上,每年的元宵节,都会上演远近闻名的传统民间社火——“打树花”。

“打树花”又被称为“打烁花”、“打铄花”,就是将融化的铁水,洒到城墙上,炸开后溅射出耀眼的万朵火花,宛如“火树银花”一般。这项暖泉人民独创的古老习俗被完整地保留下来,至今已延续了300多年,北官堡的南城门墙上覆盖着厚厚的黑铁屑,向我们述说着历史的久远。打树花的形成与蔚县产铁,产煤有关,过去富人节间放炮,没钱的铁匠就把炉里的铁水泼到城墙上,用灿烂的铁花烘托节日的喜庆,这也许就是“打树花”的由来。以前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都要连打三天,引得城里人都大老远的来领略这乡土节日风情。



炼铁水的炉子和鼓风机

08年的元宵节,我们慕名而来,白天拍摄了城堡、四合院,等到傍晚就往北官堡南城门的广场上赶。没想到,刚到广场周围的胡同中,就被拥挤的人流给堵了回来,哪里还能挤得进去。这时打树花已经开始,情急之下,只好爬到了广场南堡门对面的民房屋顶上,眼见着树花在城墙上宛如雪浪般耀眼绽放,随着每次铁水的崩散,广场上就爆发出喝彩、赞叹之声,真是人头攒动,兴奋异常。站在瓦片坡屋顶上的我们又想跳脚欢呼,又怕掉下屋檐去,心理面还一直着急看不清洒铁水勇士们的身影。

正月十六,我们吸取了昨天的教训,早早就来到广场,于是“打树花”的一幕幕场景在眼前清晰地展现开来:从下午开始城楼上的喇叭里就广播着高亢的蔚州梆子,把人们的情绪一点点拉入了节日的氛围中来,城门的西南侧也摆放好了烧铁水的工具,有炼铁炉、鼓风机和“火砖煲”(耐火的陶瓷盆),洒铁水的柳木勺也浸泡了一天,放在桶中备用。烧铁水的大汉,将废铁、甚至铁锅铲进炉中,随着鼓风机的呼呼作响,炉中熊熊的火光吸引了多少围观的民众。

待生铁炼成铁水之后,天色已经变暗,广场又被挤了个水泄不通,南堡门楼上突然噼噼啪啪地响起了鞭炮声,把人们的激动情绪点燃,紧接着礼花弹从城楼两边齐发,把个天空照的雪亮。这时“供炉神”仪式开始了,好汉们在炼铁炉前上三炷香,放三个馒头三盘子好菜,再烧一份黄纸。

仪式结束后,“打树花”正式开始:烧铁水的大汉将滚烫照眼的铁水灌到火砖煲里,然后迅速地端到堡门前,此时,洒铁水的大汉上场,引来民众的欢呼声,只见他们反穿着羊皮大袄,腰扎粗绳,脚遮布帘,头戴草帽,走起来威风凛凛,好像古代的勇士上阵。其中一个迅速走到火砖煲旁边,用蘸湿的柳木勺舀起一勺铁水,跟着甩腰抡臂,抛出一道火红的弧线,撞击到城墙登时炸裂开来,化作万点铁雨火花,纷飞四溅,在距离观众仅十几米的眼前绽放,把城楼映得通红,呈现出任何地方都不会见到的极其灿烂的奇观!就在光雨纷纷落下还未熄灭之时,又一勺铁水划过夜空,迸发出更加炫目的流光飞火,就这样,一道道凤尾般漂亮的火弧线冲上去,一片片漫天的光雨落下来,接续不断;每个大汉泼十几下后走下去时,跟着另一位大汉上阵来。洒铁水是技术与力量的较量,充满了危险和刺激,每个汉子都尽力展示着不同的手法和绝招,一舀一舀泼起来又快又猛又有韵律,铁水泼得高,散的面广,居然能打到门洞上方的砖雕垂花门上。光雨映衬着他们粗壮矫健的黑影,好像枪林弹雨中无畏的勇士,他们都是世代继承下来的“打树花”英雄。崇拜他们的民众随着每一道火树的绽放,都爆发出雷鸣的喝彩声。大家又想往前冲,又怕铁花溅到身上,人群就像海浪般前后熙攘,好不热闹。节日的红火气氛就在这“火树银花不夜天”中达到高潮!

观众大多是当地百姓,这里的老人说起来都看了几十年打树花了,还没看够;而娃娃们被大人举过头顶,兴奋的小脸被树花映得别样生动。这项社火吸引着一代代的暖泉人过年回家,也吸引了一批批的外乡人来这过年。

比如像我,就因为没有拍摄尽兴,09年的正月十四又回到了暖泉镇,但是这次的地点,由北官堡南城门前广场改在了政府专门兴建的“打树花”广场上,老城门楼也换成了一片孤立的高墙。随着政府宣传力度的增加,热爱民俗社火的影友真是蜂拥而至,还没到时间,就已经拉开了架势,抢占有利地形,摩拳擦掌了。我也挤在其中,等到打树花一开始,就只听上百部的相机象机关枪一样的“咔咔”作响,和“打树花”的炸裂声,人们的惊叹声溶成了一曲最动听的节日欢歌。我为了能抓住勇士们挥洒铁水一刹那的镜头,奋力挤到最前面,还不能挡住后面三四层的影友,只好跪在地上,半趴着拍摄,任由火花溅到头上、身上。幸好我已经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只是围巾烧破了几个洞。洒铁水大汉们一勺又一勺地挥舞,我们一串又一串镜头记录下这精彩瞬间,无论是“打树花”的勇士还是我们这些无畏的摄影人,都是在演绎着一场“勇敢者的游戏”!









勇士们挥动着燃烧了的柳木勺,就像火龙狂舞。

作为“打树花”的勇士们,更加喜爱在北官堡南城门楼前打树花,在和我们交谈中,那种愿望表达得非常强烈。而我们这些民俗爱好者,又何尝不想在古老的“打树花”广场和勇士们一同领略民间社火的原汁原味呢?因为那里更能代表暖泉镇的地方特色,民众面对的是有着几百年沧桑的城堡,一树树火花的迸发,仿佛就是和历史的碰撞!一个个瞬间的定格,仿佛就是和祖先的对话。一年又一年的正月,一颗又一颗火热的心在这里聚集,愿这古朴的节俗永远照亮暖泉人的生活,永远传承我们的古老文化。

参考书目:罗德胤所著《蔚县古堡》,清华大学出版社。
照片是早就拍摄的,文章是最近才写的,也算是新鲜出炉了,呵呵,请大家把读后感告诉我,以利于我以后提高,谢谢!

的确应该去看看,年前这个时候我发此贴,就是想让大家心痒痒,哈哈!

您眼尖,的确不是一年拍摄的,文章中也提到了,因为我不很喜欢新广场的片墙,09年就只拍摄了打树花勇士的近景照片,全景和南堡门的照片都是08年拍摄的。
这次是因为要给杂志投稿,所以才总结了一下感受,把照片也整合了一起发表,嘿嘿,我的确很沉得住气,哈哈!

谢谢圣金老师关注,我在长城学会的活动上表演了三句半呀,呵呵,可能是我现在太墩儿了,和这张头像相去甚远的缘故,哈哈。

打树花的确让我痴迷,相信也会令每个见到这种壮观场景的人震撼!谢谢您告诉我您的体会与感受,谢谢鼓励。

您说得很对,会着迷的,每年都想去看看。

呵呵,就是照片发出来太晚了,很多影友拍的都不错呢。

痒痒就去看看吧,离北京很近呀。

谢谢米雪版主推荐照片。
不很危险,就是得把自己裹严实了,我介绍一下我的经验吧:
1.穿戴方面:要穿旧衣服去,免得烫出洞洞,心疼;要带帽子,不然铁花也许会掉到脑袋上;带上护目镜,保护眼睛是最重要的;带上口罩或者围巾,把脸包起来;带着手套,总之一切暴露的皮肤都得给包严实了,就没问题了。
2.设备方面,目前还没听说谁的相机给铁花弄坏了的。
3.提醒:带三脚架是最要紧的,拍的时候,可以先自动曝光一下,看曝光合适的那张是什么参数,完后最好用手动,这样可以保证每张的曝光都可以,不会过了或者欠了。每次轮换打树花的人,会有一点空挡的时间,赶紧看看回放,随时调整曝光参数,别过曝是主要的。一定要高速连拍,这样容易挑片子。
4.一定要早去,停车是个问题,人太多了。早去可以拍点炼铁水的花絮。
5.占位上看,正后面和左面角度比较的好。大场景和局部都拍点才好。
总之:要想拍出好照片,就得往前冲(做好趴下拍的准备)嘻嘻!但是会在比较安全的距离外的,近了也不好拍。远处看,就是看不到打树花的人,但是树花还是能看到的。



谢谢鼓励!

去年的确很拥挤,现场大概有不下200个拿着单反的摄影人,本村镇的民众也不少,要想去,就得有心理准备,大干一场吧!哈哈!

现在作为商业行为,蔚县的打树花会经常上演,询问当地的组织者,就知道什么时候有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