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牛棚碎语 http://bbs.photofans.cn/?154988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走马观花甘南行纪实(一)

已有 4838 次阅读2009-7-26 22:12

今年6月28日到7月7日,我们一行五人,根据朋友的推荐、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岗拉梅朵【雪莲花】旅行社的协助下,游览了甘南藏族自治州、四川阿坝诺尔盖草原和兰州附近的一些景点(以上统称:甘南,具体地点单独标记)。此行对于一个二十多年从未涉足过高原的人来说的确是一次历练。借此,按时间顺序逐一向各位影友做一简要介绍,还望不吝赐教。
    6月28日下午从首都机场出发,16:20到达兰州中川机场。换乘旅行社的车【金杯面包】前往“黄河母亲”雕塑“朝拜”。谁知在雕塑前遇到了江苏仪征“XTR世界屋脊之旅”的五位勇士【当时见到四位】,他们于5月28日从仪征出发,驾驶着国产摩托从西藏返回途径兰州,也来朝拜“黄河母亲”。与“五勇士”的巧遇也预示着我们甘南行的良好开始。特发几张照片,以表达我们对他们的崇敬。  


第二天(6月29日)清早,我们一行兴致勃勃地品尝了正宗、地道的兰州牛肉拉面,那叫一个香!牛肉拉面【简称牛拉】在兰州人的心中“地位高尚”,不可一日或缺。就在此行前不久,正好看到北京电视台《城市》栏目播出“兰州拉面”,当时把我馋坏了,口水流了一地。发誓今年要实现我的理想——吃一碗正宗、地道的兰州牛拉。可谓“老牛吃牛拉”,也算和谐吧。就好比去了一次“大城市——铁岭”一样。















吃完牛拉,饱含着拉面的余香,我们的甘南行就拉开了帷幕。
首站:临夏市与大拱北清真寺
    临夏市隶属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陇中高原西端,黄河上游谷地,因紧临黄河支流大夏河而得名。历史上曾称木包罕、河州、导河等。是丝绸之路南道的重镇,唐蕃古道要冲,是四大茶马互市的商埠之一。它曾经对伊斯兰教的传入、传播起过重要作用,故有“中国小麦加”之称,境内清真寺、拱北星罗棋布,其建筑融合中国古典建筑与阿拉伯建筑为一体,多姿多彩,风格独特各异,堪称陇原一景。
   


清真寺是穆斯林礼拜、宣讲教义、学习经文、沐浴和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临夏市的清真寺,从组织形式上大体分两种:



一种是纯清真寺。这类清真寺建在穆斯林群众居住区,各自独立,互不统属,每个清真寺都将周围(本坊)穆斯林群众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地区性宗教组织单位——教坊,或称“寺坊”(阿拉伯语:者麻尔梯)。


一种是拱北内清真寺。
    拱北主要指虎菲耶、嘎迪忍耶、哲赫忍耶等学派的门宦始传人墓庐,也称金顶,是维系门宦穆斯林教徒感情和举行宗教活动的中心。



此行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仅去了“大拱北清真寺”,遗憾的是没赶上做礼拜等纪念日。


    大拱北位于临夏市西郊,是伊斯兰教嘎迪忍耶大拱北门宦始传人祁静一(公元1656--1719)的墓庐所在地,并建有清真寺、花厅、客厅以及经堂室。教徒为伊斯兰教徒嘎迪忍耶大拱北门宦穆斯林。
   
大拱北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由大拱北第一代当家人妥化清(回族)倡修,祁静一墓庐称“永久之亭”,为中国伊斯兰教嘎德忍耶三大圣地之一(其一为四川阆中市蟠龙山麓,为“西来上人”,29代圣裔华哲·阿卜董拉希的墓地;其二为陕西西乡县狮子山麓的鹿龄寺,为祁静一归真后初葬之地),最初规模较小,后规模渐增,主要建筑有三层八卦墓庐和清真寺、牌坊、影壁、经堂院、碑厅、井厅、客厅、静室、花园等,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形成一座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成为河州名胜之一。民国十七年(1928年)毁于兵燹。1932年由当家人王永贞、马永观主持开始修复,按原有规模,重建砖木结构三层八卦墓庐、清真寺、花厅、客厅以及经堂室、学校等五院。1958年被关闭,“文革”中墓庐被拆毁,清真寺等其他建筑被机关占用,后改作红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宗教政策,1981年恢复宗教活动。被占用的清真寺等建筑交付拱北。后重建了三层八卦墓庐、牌坊式墓庐照壁和一字亭牌坊式大门、“一棵印式”便门、“舒海达依”(意为殉道者之陵园)厅等建筑,恢复了昔日肃穆壮观雄伟。重建后的墓庐一层为精巧砖雕,二、三层为飞檐翘角,亭顶为镏金宝瓶摩云,与日争辉。前有五间诵经殿,整个建筑雕梁画栋,错落有致,甚为壮观。拱北内砖雕林立,雕刻内容丰富,形象逼真,刀法细腻,令观赏者叹为观止。堪称临夏砖雕艺术宝库中的瑰宝,现该拱北总占地面积约1458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600平方米。其独特建筑艺术、历史渊源、重要地位及内涵,为内地人少有耳闻的。

  






  













节目预告:神秘、幽静的达宗湖;黄教六大宗主寺之拉卜楞寺。
第二站:神秘幽静的达尔宗湖
    达尔宗湖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城17公里,湖面呈狭长型,海拔3100米左右,东西宽百米,南北长约350米,面积有五十多亩。湖滨三面环山,地形开阔,百鸟云集,花草繁茂;周围怪石嶙峋,山上林木葱笼;湖面碧蓝纯净,清澈见底。
    达尔宗湖是水鸟群集的天然乐园。外围前塬是平坝草甸,三面环山,山上森林密布,林中百鸟群集。湖中鱼类繁生。湖畔野草丛生,百花盛开,湖光山色,令人陶醉。人们形容达宗湖像一颗镶嵌在密林幽谷里的明珠,在高山峡谷之巅放射着耀眼的光芒。
    达尔宗湖畔古松参天,藤萝缠绕,树林中栖息着雉、蓝马鸡、金钱豹等珍稀野生动物。春夏时节,黄、白色的“篇麻”(蔷薇科植物)花和鲜红色野杜鹃花开遍湖畔,各种鸟禽宛啭啼呜。6座插箭台和刻有佛经佛像的嘛呢堆、煨桑台错落排列,呈现出浓厚的宗教氛围。
    达尔宗湖是附近群众尊奉的“神湖”之一,每逢6月,各地香客络绎不绝地来到这里朝圣。这时,整个山峦香烟缭绕,海螺声声,响彻云霄。男男女女手转经轮,口诵经文,按顺时针方向统湖3周,然后投掷宝瓶,祭祀神湖,以求神灵保佑,五谷丰登,人畜两旺。
  














谢谢您的浏览。
第三站:佛教圣地——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城西1公里处,它与西藏的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扎什伦布寺、青海的塔尔寺合称为我国喇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其规模仅次于布达拉宫。拉卜楞为藏语“拉章”的转音,意为佛宫所在之地。
  拉卜楞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709年),寺庙的城垣均为红、黄两色,寺里有18座金碧辉煌的佛殿,万余间僧舍。前殿供藏王松赞干布像,正殿悬“慧觉寺”匾额,这里可容纳4000名喇嘛同时念经。寺中还有两座讲经坛以及藏经楼、印经院,其中珍藏文物数万件。
     拉卜楞寺还有“拉康”18处,“拉康”(佛寺)即全寺各扎仓(学院)的喇嘛集体念经的聚会之所。其中以寿禧寺规模最大,有6层,高20余米,殿内供高约15米的释迦牟尼佛像。拉卜楞寺治学严谨,寺内学者、活佛众多,不愧为藏传佛教的高等学府。拉卜楞寺每年农历正月和七月都举行大法会,场面非常壮观。
    关于龙凤山名称的来源,当地还流传着这样的一则神话传说。据说很久以前,这里原是水天一色的茫茫大海。又不知过了多少年,沧海桑田,海上生出了山川和陆地。有一天,一只金翅凤凰从天外飞来,落到了南面的一座山岳上,口渴难耐,于是就一口气吸干了海水。海水干涸,惊起了海中的蛟龙,它腾空而起,使凤凰吸水的地方涌出一股水泉。
    泉水越来越大,汇成了大夏河,蛟龙遂化为龙山,凤凰化为凤山。大夏河就在龙凤两山之间,由西而东缓缓流过,把山谷冲成一个橄榄形的盆地。半圆形的扎西奇滩犹如一只在河滩俯头饮水的雄师,卧踞盆地北部。“扎西奇”在藏语中是吉祥的意思,拉卜楞寺就建在这块吉祥之地上。











拉卜楞寺见闻   








拉卜楞寺见闻







拉卜楞寺见闻   








拉卜楞觉姆寺(尼姑寺)至今已有110余年历史。传说,四世嘉木样尕藏图丹旺秀时期,在九甲乡的兰木西尔村建立过尼姑寺。后从理塘(四川省来了一个叫“祁中华赤”的僧人,在拉卜楞上塔哇建起了一个尼姑寺,当时尼姑人数很少。
  第五世嘉木样丹贝坚赞时期(1916年--1947年),由青海来了一个叫贡曲卓玛的蒙古族尼姑,她经拉卜楞寺高僧拉考仓活佛同意,在山腰扎下帐房,定居修行。后来,由河南亲王贡噶环觉施舍地皮和资助,请拉卜楞寺格西•拉木慈成相地,在山腰辟地建起了尼姑寺经堂和部分尼姑僧舍,至此尼姑人数增至上百个。在八十年代初,尼姑寺又恢复了正常的宗教活动。
  尼姑寺佛事活动,清早五时起习经,每月初一、初八、初十五中午念经,初十集中念经。一月内集中念诵“嘛尼经”,四月初一至十六日集中念经和“守娘乃”(斋戒),是尼姑寺特有的修行形式。斋戒每月数次,每次第一天吃过午餐便禁食,第二天为守日,正月不食不语,第三天早晨开斋。坐禅闭观是尼姑们个人修行的重要内容。坐禅闭观变多于冬季在自己的经房内进行。坐禅时,独自端坐在室内避光处,不出门,不说话,不会客(门上有标记),数日到数年不等。此外尼姑们到野外泉边念经修炼,每位信奉者必须至少坐108个泉,才算功德圆满





未完待续。
甘加草原位于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城西北20公里,周围群山环绕,是一处典型的高原草地,理想的天然牧场。每到夏季,整个草原碧绿如茵,好似一块天然的绿色大地毯,鲜花盛开,繁花似锦,姹紫嫣红,争奇斗妍,牛肥羊壮,空气凉爽宜人,顿感心襟开阔,心旷神怡;蓝天、白云、绿草浑然一体,央曲河和央拉河蜿转流淌,犹如一条洁白的哈达飘落在草原上,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彩色油画。甘加之有名,不仅因诞生了拉卜楞寺创建者第一世嘉木样大师而闻名,更因在苍茫牧草中还隐藏着许多难以解读的历史奇观和自然奇景而蜚声。





八角城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甘加滩东部央曲河与央拉河交汇的台地上,距县城约三十三公里,是夏河县甘加乡境内的一座古城遗址。八角城实际上是一个空心十字形城。因为在一个空心十字的各角上有一个城墩,形成八角突出。城名由此而得。
    这里是古代甘青交通的要冲,也是历代中央政权与吐谷浑、吐蕃、西夏、嘶罗王朝剧烈争夺的军事重镇。现八角城遗址基本保存完整。1981年被列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角城八角城全长2193.4米,合2.2公里,城内占地300亩。城外有护城河、护城壕,还有外廓,南门外另有外城。从建筑工艺上看,该城系唐以前所建,建筑形式上突破了方形格局,十分独特。此城打破一般正方形成四个面和十二个面的常规,有三十六个墙面,加上八个城墩,共由六十个面组成城围,城外有护城河、壕等附属设施,东、西北均有瓮城。城北因依山而无门,东西瓮城内有“s”形通道,从西城经南门至东城筑有外廓,南门外并有外城。
    城墙墙体由一层土,一层砂逐层夯筑,中间夹以棍、柳条、苏鲁固络、坚硬无比,至今保存完好。城墙呈曲线形排列,墙面多,夹角距离近,均在弓弩射程之内,城下无死角,加之城门通道极小,无隙可乘,可谓易守难攻。该城在城堡建筑形式上式样奇特、在我国现有古城中是独一无二的。
    在八角城曾发掘出大量文物,如唐宋时期的金属货币、铜牛、方砖条砖、简瓦、板瓦。另外在八角城周围的平地、丘陵、台地上,无处不有古代弃耕的层层梯田,有的地方梯田一直修至山顶,昔日这里经济之发达、人烟之稠密,由此可见一斑









城外的山羊

待续:第五站,米拉日巴佛阁、则岔石林。
衷心感谢花果山、忙活、游走江湖、蓉儿版主、晨熙、科里等各位朋友的欣赏,尤其是蓉儿版主。这全是扫街片,就当作消遣吧。再次谢谢各位。


感谢您的欣赏!
【1】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佛阁
    米拉日巴佛阁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首府合作市。早在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被称为米拉日巴化身的洛桑达吉上师,在此地原有一座佛塔的基础上,仿照米拉日巴在洛扎亲自建造的九层楼阁的造型,新建了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佛阁。但这座古老的佛阁毁于文革。
    1986年,随着民族宗教政策的落实,米拉日巴佛阁于1988年动工重建。至1992年,这座总面积4110平方米,高40余米的九层佛阁竣工开光,重现昔日风采。佛阁的第一层佛殿中央塑有弥勒佛,左右两侧为文殊菩萨和金刚手大势至菩萨。左右两侧还有千手千眼大悲观音菩萨、米拉日巴、释迦牟尼、药师、白度母、尊胜佛母、无量寿佛、千手千眼白伞盖、绿度母、智度佛母、阿众佛、狮子吼等佛侮。
    米拉日巴佛阁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在安多藏区最主要的寺院,阁内主要供奉藏族民众中最富传奇色彩,妇孺皆知的米拉日巴佛。楼高共九层,供奉以米拉日巴佛尊者及其弟子为主的藏传佛教各派的开宗祖师,有以金刚为主的四密乘的众多木尊佛像、菩萨、护法神等各类佛像1270尊。反映藏传佛教内容的各类壁画规模巨大,绘画技法高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中国藏区共有两座米拉日巴佛阁。这座佛阁为安多地区藏传佛教名刹之一,建筑气势雄宏,金碧辉煌。
    大殿东西两壁,还有许多生动精美的塑像,有的是佛,有的是大成就者,也有著名藏王。 第二层佛殿中央是宗喀巴及其弟子克珠杰和嘉曹杰;第三层中央是藏族群众崇奉的师君三尊一莲花生、希瓦措、赤松德赞;第四层中央是密宗事部三怙主一佛部文殊、莲花部观世音、金刚部金刚手佛等。
    所有佛像中,有以米拉日巴及其弟子为主的藏传佛教各派的开宗祖师、以喜金刚为主的密乘四部的众多本尊佛像,一至九层,共有佛像总数为1270尊,佛阁大院四周的外围装有铜制的嘛呢经教130个,佛阁大院围墙顶部建有小佛塔1500个,每个佛塔高约两肘。九层佛阁前,又修建宝塔一座,与佛阁遥相呼应。

米拉日巴佛阁





世外桃源——则岔石林

  则岔在藏语中则岔意为羚羊寓,又是部落名。则岔石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南碌曲县,距县城50公里。是一处由地壳变化上升形成的硅灰岩石景观,经过长年累月的风雨剥蚀和流水的侵蚀,形成各异的奇峰怪石傲然屹立,有的似刀削斧砍,千仞壁立,有的像下山猛虎。其中高达数十丈的“石门一线天”,气势磅礴,蔚为壮观。其宽仅容一驮畜经过,潺潺流水穿石门而过,石门内修有近百米的木栈道供游客出入,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要,是进入石林的必经之路。据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则岔自然保护区内最高峰海拔4300米,最低处海拔2900米,落差达1400余米。该区特殊的地形地貌及气候,形成了独特的而又比较完整的原始植被垂直景观。最低处是疏林灌木草地,再上是圆柏、冷杉、紫果云杉林莽,再继续上又是温性灌丛和亚高山灌丛草甸,最后是寸草不生的冰封雪裹之顶。由于这些自然生态特点,高山森林动物和草原动物在这里同生共存,构成了山地森林草原动物群,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动植物研究开发源地。
  这里山势巍峨陡峭,石林屹立,流水清澈,林木葱郁,有珍禽异兽栖息出没,其景色之神奇秀丽令人叹为观止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