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记录的个人空间 http://bbs.photofans.cn/?174760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今日鄂温克印象

已有 1206 次阅读2010-1-23 11:06

今天,居住在内蒙古根河敖鲁古雅民族乡的鄂温克族人口243人,人口呈下降趋势,部分鄂温克人已与汉族通婚。在根河的敖乡看不到穿着民族服装的鄂温克人,重大节日才着民族服饰。
居住在几个猎民点的鄂温克人一年四季守护着自己的驯鹿,驯鹿走到哪里家 就搬到那里。
驯鹿以苔癣、蘑菇、树叶为主食,雌雄都长角,每年春季驯鹿的鹿茸大部被割下来卖钱,每副在300---600元之间。
也有少数猎民点为了提高观赏性,吸引游客不割鹿茸,让它自然脱落,近几年我去过三次敖乡拍驯鹿。看过原生态萨满舞、搭建撮罗子、喝驯鹿奶酒、吃鹿肉干、看现场割鹿茸。
目前,驯鹿的种群已经退化,个头越来越小已经拉不动爬犁载物载人了。近年他们从俄罗斯引进种鹿改良,希望种群质量好转。
敖乡的驯鹿都有编号,不可随意买卖和宰杀,但是每个猎民户每年都有失踪、意外死亡的驯鹿事件发生。
前来旅游的人们要想看到驯鹿,需提前一天与猎民沟通,没有电话信号的猎民点就得开车上去面告。最近的猎民点距根河市55公里,最远的200公里。
因为驯鹿是散放,猎民要在方圆20公里的林子里找到它们,把它们圈在一起赶回居住点,让游客观赏。
根据游客的需求表演项目,收取不同的费用。一般情况下在400---1000元之间。

大山里的鄂温克人有条件的住进了流动板房车,撮罗子立在一旁当了储藏室。
山下的鄂温克人与汉族人一样过着平淡的林区生活。真正的鄂温克手工艺品很少见到。
民族特有的东西越来越少。
政府采取积极的态度进行抢救,但实效缓慢。


[记录 编辑于 2010-01-24 23:15]
第一次去敖乡是2005.8.25日,拍完片买了两个鹿奶和面做的囊


鄂温克族人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讷河县和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人口2.6万多人(1994年)。在北纬52度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里,至今仍有鄂温克人的脚印与炊烟,其定居点便是有“北极村”之称的敖鲁古雅鄂温克猎人村。
    鄂温克族有自已的语言但无文字。鄂温克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鄂温克牧民大多使用蒙古文,农民则广泛使用汉文。鄂温克族的口头创作有神话、故事、歌谣、谜语等,还善于用桦树皮刻剪成各种工艺品。
    大部分鄂温克人以放牧为生,其余从事农耕。驯鹿曾是鄂温克人唯一的交通工具,被誉为“森林之舟”。
    鄂温克族信奉萨满教和喇嘛教。过去实行天葬(即风葬),后来多改为土葬。主要节日有祭敖包、阴历年和米阔勒节。
    1958年8月1日成立鄂温克族自治旗。
    日常食俗 在纯畜牧业生产区的鄂温克族以乳、肉、面为主食,每日三餐均不能离开牛奶,不仅以鲜奶为饮料,也常把鲜奶加工成酸奶和干奶制品。主要奶制品有:稀奶油、黄油、奶渣、奶干和奶皮子。最为常见的吃法是将提取的奶油涂在面包或点心上食用。主食以面为需,除烤面包外,还常食用面条、烙饼、油炸餜子等,食用时,拌上或抹上鲜奶或黄油。有时也食用大米、稷子米和小米,但都用来做成肉粥,很少吃干饭;肉类以牛羊肉为主。过去每户每年平均要食用二十来只羊和两头牛。冬季到来之前是鄂温克族大量宰杀牲畜储存肉类的季节。宰杀后的牛羊肉冻或晒干储存,食肉的方法常有:手把肉、灌血肠、熬肉米粥和烤肉串等。居住在北部兴安岭原始森林里的鄂温克族,完全以肉类为日常生活的主食,吃罕达犴肉、鹿肉、熊肉、野猪肉、狍子肉、灰鼠肉和飞龙、野鸡、乌鸡、鱼类等,食用方法也与牧区略有不同,其中罕达犴、鹿、狍子的肝、肾一般都生食,其他部分则要煮食。熟食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吃鲜肉,但不把肉煮烂,用猎刀削吃,讲究有“嚼头”,也有的将鲜肉切片串在木棍上,火烤熟后蘸盐食用;另一种方法是将肉煮到七八成熟晒干,食用时再用火烤或切成块熬粥(也可直接食用)。鱼类多用来清炖,清炖鱼时只加野葱和盐,讲究原汤原味。很少食用蔬菜,仅仅采集一些野葱,做成咸菜,作为小菜佐餐。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鄂温克族的主食渐被面食如:面条、烙饼、馒头等所代替。
    生活在嫩江流域和山区的鄂温克族早已开始农耕并兼事狩猎、采集等多种生产方式的经济活动,他们的主食以农产品为主,畜牧和狩猎的收获多做为副食,主、副食已有明显的区别,日常喜食熊油,猎到熊之后,无论冬夏,都要熬油,一般一只黑熊可熬出上百斤熊油。并开始广种蔬菜,主要食用菜有白菜、萝卜、豆角、黄花等。
    鄂温克族都以奶茶为饮料,制作的方法是在烧开茶水后,先滤去茶叶(一般都用砖茶)然后放入少量的炒稷子米和盐,适量地对入鲜奶,烧开后即成奶茶。饮用时根据个人的口味再加黄油、奶渣。此外,还饮用面茶、肉茶,面茶即将炒稷子米捣成面经油锅炒后加入奶茶;肉茶即把熟肉切成碎块加入奶茶。林区的鄂温克族还饮用当地特有的驯鹿奶,驯鹿奶呈灰白色,浓度大,味香甜,也可用来制作奶茶。
    鄂温克族传统炊餐用具别具特色,有用罕达犴骨做成的杯子、筷子,鹿角做成的酒盅,犴子肚(胃)盛水煮肉、罕达犴筋缝制的鹿皮盛粮口袋,桦木、皮制的各种碗、碟等。如今瓷、铝、铁、塑料制品已广为使用。
    节庆、礼仪食俗 除春节等节日与临近其他民族的节日一样外,鄂温克族还要在农历五月下旬择日举行的“米调鲁节”。米调鲁是欢庆丰收之意。节日期间,人们都要身着盛装,男人们要进行剪马鬃、马尾活动,届时牧民们家家都要备下丰盛的酒肉,宴请亲朋好友。鄂温克族好客并讲究礼节,到鄂温克族家里做客,主人把皮垫摆在哪里,客人就在那里落座,不得随意挪移皮垫。客人落座后,女主人随即端上奶茶,然后煮兽肉,肉煮好后,女主人拿出猎刀切一小块肉投入火堆里,然后再给客人们吃。如果来者是贵客,通常还要献上驯鹿的奶。鄂温克族待客必须有酒,除饮用白酒外,家家都能自酿野果酒。敬酒时主人要高举酒杯先往火中倾注点滴,自己先呷一口再请客人喝。鄂温克族认为:外出的人谁也不会背着房子走,如果自己不招待别人,自己出门后也不会有人照顾。

      鄂温克族的节日




[记录 编辑于 2010-01-24 22:16]


刚生下不久的小鹿
[记录 编辑于 2010-01-24 22:19]


第二次进敖乡是2006.6.17.猎民点距根河55公里
[记录 编辑于 2010-01-24 22:20]


现场搭撮罗子表演,
[记录 编辑于 2010-01-24 22:20]


祭火神
[记录 编辑于 2010-01-24 22:21]


跳萨满舞表演
[记录 编辑于 2010-01-24 22:22]


[记录 编辑于 2010-01-24 22:22]


喝鹿奶酒
[记录 编辑于 2010-01-24 22:23]


[记录 编辑于 2010-01-24 22:23]


现场割鹿茸,一行摄影人买了四架,最高价500元。


我买了一架小的300元
[记录 编辑于 2010-01-24 22:24]


那鹿茸割下来五个小时还热着呢
[记录 编辑于 2010-01-24 22:26]


第三次进敖乡猎民点是2009.12.20.距根河约75公里
[记录 编辑于 2010-01-24 22:27]


[记录 编辑于 2010-01-24 22:28]


[记录 编辑于 2010-01-24 22:28]


今日鄂伦春印象


[记录 编辑于 2010-01-24 22:29]


[记录 编辑于 2010-01-24 22:30]


[记录 编辑于 2010-01-24 22:05]


政府采取积极的态度进行抢救,但实效缓慢

链接相关报道---【鄂温克和鄂伦春生活习性相近,介绍一下】

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交接处的大小兴安岭中,特别是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
    使用鄂伦春语,属阿尔泰语系 满-通古斯语族 通古斯语支。
    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鄂伦春族人普遍信仰萨满教,崇拜自然物,相信万物有灵。盛行对祖先的崇拜。
   
    “鄂伦春”是民族自称,意为“山岭上的人”,或“有驯鹿的人”。 这一名称在清初的史料中就有记载。鄂伦春人长期以狩猎生活为主,采集和捕鱼为辅。几乎所有的男子都是优秀的骑手和百发百中的射手,他们对各种野兽的习性和生话规律了如指掌,有丰富的狩猎经验,20世纪40年代他们还是一个带有原始公社残余的游猎民族,猎获物在部族内平均分配,保存着一些原始社会共同消费和平均分配的习惯,老、弱、伤、残者不但分到一份,而且还要多一些。新中国成立后,鄂伦春族人一步跨入到社会主义。现在他们已经实现了定居的生活,告别了狩猎,成为森林和野生动物的保护者。鄂伦春人心灵手巧,能够利用桦树皮制作出精美的手工艺品----衣、鞋、盒、篓、桶、箱,甚至是轻巧的桦皮船。这些物品上有美丽的图案,轻巧耐用,精致大方。


[记录 编辑于 2010-01-24 22:33]
为了保护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鄂伦春自治旗成立了鄂伦春族民族手工艺坊,已出版《鄂伦春文化系列报道丛书》《金色的森林》《金色的岁月》等作品。目前,他们正积极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要将鄂伦春民族语言列入世界濒危语种。同时,这个旗历经数十年的积累、整理和筹备,将出版《鄂伦春语释译》一书,计划收集整理鄂伦春语词3万余条,并将录制语言光盘与典籍一并发行。此外,为了从源头上保护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这个旗还在民族中小学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双语教学,并以传统方式将萨满文化纳入到鄂伦春族传统节日篝火节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鄂伦春“桦皮制作技艺”2007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歌“赞达仁”和兽皮制作技艺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鄂伦春自治旗被内蒙古自治区命名为“狩猎文化之乡”,“鄂伦春民族文化保护暨远古彩绘岩画新发现成果发布会”于2008年在北京成功举办。在大力保护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的同时,鄂伦春民族文艺也有长足发展。鄂伦春族大型歌舞剧《猎魂》曾获内蒙古自治区“五个一”过程奖;鄂伦春三姐妹《兴安猎歌》专场音乐会曾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2006年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演出活动;鄂伦春大型歌舞集《兴安岭上》荣获自治区第四届乌兰牧骑艺术节集体金奖。鄂伦春博物馆荣获“全国十大陈列精品”提名奖。2006年首部鄂伦春语电影《最后的猎鹿者》译制完成,《鄂伦春语动漫系列光盘》的首张光盘也已制作完成。2006年,鄂伦春自治旗库图尔其篝火节永久性场地开工建设,该场地集传承鄂伦春民族历史文化、爱国主义教育、节日庆祝、旅游休闲为一体,建有5座鄂伦春民族“仙人柱”式浮雕墙及9个雕有鄂伦春民族传统神像图案的图腾柱,生动展现了鄂伦春民族原始宗教信仰和文化,是鄂伦春民族标志性建筑工程,是抢救传承鄂伦春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平台。鄂伦春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目前,人口仅8000多人。新中国成立后,居住在大兴安岭地区的鄂伦春族长期过着以狩猎为主、采集、捕鱼的游猎生活,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近年来,为了防止民族语言退化、民族文化失传,当地政府加大了对鄂伦春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另据了解,鄂伦春自治旗在产业发展上,努力探寻培育新的接续支柱产业,结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计划》,自治旗立足于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底蕴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计划以嘎仙洞旅游景区开发为核心,规划民族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开发产业园,建设库图尔其广场、大祥瑞寺、鲜卑民族发祥地博物馆、鄂伦春民族博物馆、鄂伦春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鲜卑影视城、鲜卑历史长廊、通古斯部落、世界地质公园等项目。2009年9月,在呼和浩特市举办的“首届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文艺汇演”中,鄂伦春自治旗乌兰牧骑演出的歌舞晚会《高高的兴安岭》荣获特别奖。   

[记录 编辑于 2010-01-24 22:34]
相关信息暂时报道结束,待续。
[记录 编辑于 2010-01-24 22:35]
应该是鄂温克。
--------------------------------------------------------------------------------

鄂温克、鄂伦春这是两个民族,因为他们生活习惯差不多,让外人很难区分。
--------------------------------------------------------------------------------


鄂温克、鄂伦春确是两个民族。楼主所发照片如果是在敖鲁古雅拍摄,那就应该是鄂温克民族无疑。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位于呼盟根河市最北部的敖鲁古雅河畔,“敖鲁古雅”为鄂温克语“杨树林茂盛的地方”之意。
敖鲁古雅鄂温克人是在300多年以前从列拿河一带迁到额尔古纳河流域的,当时有700余人。在列拿河时代,他们就开始驯养和使用驯鹿。后来由于列拿河一带猎物少了,他们便顺着石勒喀河来到了大兴安岭西北鹿的额尔古纳河流域。他们常年生活在深山密林,穿兽皮、吃兽肉,住“撮罗子”,受外界影响较少,在解放前基本仍处于原始公社末期氏族公社的阶段。
解放后,敖鲁古雅鄂温克人彻底结束了不分冬夏穿兽皮、餐风露宿的原始生活,在奇乾建立了奇乾鄂温克族乡人民政府。1965年9月1日,35户鄂温克猎迁到敖鲁古雅河畔安家,实现了定居。(转自呼伦贝尔是旅游局官方网站)


看了几位老师的回帖,经与敖乡冯书记核实,应该是鄂温克族,根河是鄂温克族三支之一【雅库特】使鹿族。

谢谢夜静人闲、一条金鱼老师纠整。谢谢d80惠顾。

[记录 编辑于 2010-01-24 22:40]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