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切磋的个人空间 http://bbs.photofans.cn/?175197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帕米尔记事

已有 965 次阅读2008-2-15 13:11

帕米尔记事

   早就听说,帕米尔高原是当今世界上最简洁的地域,塔什库尔干是天上一片没有被污染的净土。
 在人们的印象中,帕米尔高原是清寒之顶,天外绝域。那里有奇幻旖旎的风光,灵净通透的湖泊,憨态可掬的牦牛,古老迷人的传说,粗犷豪放的塔吉克人,路不拾遗的民风,艳丽独特的服饰,别具一格的婚礼……
 走进高原,你才会发现,帕米尔高原是一本静谧、永远读不厌的书,等着你去品、去读。
  人间天堂
 在帕米尔高原上行走,你会感到空气是透明的,雪山是透明的,湖泊是透明的,人的心是透明的;行在人间,却如同在天上。
 这里是地球上少有的地貌,天山、昆仑山、兴都库什山三山汇聚,托起了“世界屋脊”。
 这里是世界文明史的驿站,佛教、伊斯兰教、儒教在这里碰撞、交融,影响了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
 《汉书》曰:“车师前王庭,随北山陂河西行之疏勒为北道,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宛,康居,奄察。”《大唐西域记》也说:“自此川中东南,登山履险,路无人里,维多冰雪,行五百里,至羯盘陀国。”塔什库尔干就是古羯盘陀国之地。
 《圣经》曰:“神在东方的伊甸立了一个园子,神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有人按图索骥,终于在“万山之祖”的帕米尔高原—塔什库尔干,找到了神的故地—天堂。
   帕米尔高原位于亚洲中部,新疆的西南部,古称“舂山”、“葱岭”、“波谜罗”等,境内崇山峻岭,连冈叠嶂,蔚为壮观。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雄伟壮观,终年积雪覆盖,被称为“冰山之父”;还有海拔7719米的公格尔峰、7595米的公格尔九别峰,每年都吸引着国内外的登山爱好者和旅游探险者。冰山脚下高原湖泊——海拔4000米的卡拉库勒湖清澈如镜,湖畔绿草如茵,牧女红妆,三两群牦牛面对着雪山在吃草,别有一番高原风情。
 沿盖孜河进入帕米尔高原的塔县,路两旁是绵延不绝的皑皑雪山。塔什库尔干县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绝对不亚于青藏高原。红其拉甫达坂在海拔5000米以上,新开通的卡拉苏达坂,海拔在4500米以上,这里是雪山冰川的世界。
 盖孜河与塔什库尔干河的河谷,从北向南贯穿全县。夏季的雪山融冰,汇流成这两条主要河流,滋润着高山间的河谷与牧场。幽深的山谷间,有河流、湖泊、牧场和良田。
  因为高寒导致的人烟稀少,这里成了野生动物的乐园。雪豹、盘羊、北山羊、雪鸡、猞猁、藏羚羊、岩羊、秃鹫、金雕、狼、狐经常出没山川。从县城往红其拉甫达坂的一路,不时会发现火红色的旱獭三五成群地在露天晒太阳。汽车不停,它们一动不动地盯着。汽车一停,它们就谨慎起来。有人在路边走动,它们就蹒跚着往远处跑。
                           塔吉克人
  帕米尔高原的太阳很近又很远,天空立体而空灵;面对如此浩瀚广袤而凝重沉寂的高原,你甚至可以触摸到生命的古老,岁月的漫长。
塔什库尔干位于帕米尔高原东部,东西宽488千米,南北长329千米。西与塔吉克斯坦、西南与巴基斯坦、阿富汗接壤。总面积2.5万平方千米,现行边境线888.8千米。境内冰川耸峙,峡谷纵横。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原名蒲犁县,又名羯盘陀,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两千多年。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有3.5万人口,大概是中国人口最少的一个县。过去县城只有从山坡斜下塔什库尔干河谷的一条东西向大道,以及在中间与之相交叉的南北大道谓之雪山巴扎。人戏称,一个警察管全城,一家炒菜全城闻。现在至少有了四条东西大道和三条以上的南北大街。
  塔吉克是本民族自称,意为“皇冠”,或“戴王冠者”。塔吉克人属欧罗巴人种,本地民族语言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东部语支,地方口语为色勒库尔和瓦罕方言,官方用语为汉语、维吾尔语。信仰伊斯兰教伊斯玛依教派 。
  塔什库尔干风很大,但阳光很强烈,天空蓝得近乎透明,街道很宽阔,很干净;没有车水马龙,没有喧嚣,每一个路人的表情都很单纯,无论男女,面部平滑而有棱角,眼窝深陷,眼神冷硬中又透出柔和。他们的鼻子如勾,眉宇间颇具鹰的神韵,气质高贵。或许是高原上紫外线强烈的缘故,他们的皮肤有些黑红,但这令他们看起来更加阳光和健康。
 塔吉克人的服饰很有特点,男子大都头戴高统绣花毛皮帽,身着衬衫,外加长袍,系腰带。女子则头戴花圆帽,帽子的硬边上装有银饰,外面系上色彩艳丽的头巾,普遍结着长辫子。女子的衣裙很艳丽,外罩带花边的黑马夹,穿长筒靴,红色是她们的最爱。据说小伙子对自己中意的女子追求的时候,须看清她们的辫子,辫子上缀满纽扣的女子表示已婚,而辫子上没纽扣的女子则是姑娘。
 塔吉克族人相见,很有礼节。礼数的周到和问候的繁琐,堪为世人之最。男人见了面,互相亲切握手,并亲吻对方握着的手背,同辈人还互相拥抱。女子相见,长辈吻幼辈的眼表,幼辈吻长辈的手心,同辈人互碰鼻子,亲密者互吻嘴唇。平辈间男女见面一般行握手礼。
                           石 头 城
  塔什库尔干意为“石头城堡”,如今的石头城早已是一片废墟。
古羯盘陀国的王宫—石头城建在县城东北角一个藏青色的高岗上,气势雄伟,巍峨险要。唐玄宗天宝六年(公元797年)春天,安西副都护高仙芝奉命率马步军一万余人,从龟兹(今库车)出发,经疏勒、越险道,涉冰河,直指西部要塞葱岭,征讨阻断“丝绸之路”的吐蕃,在石头城“葱岭守捉”吐蕃首领。《大唐西域记》曰:“二千余里,国大都城基大石岭,背徙多河,周二十余里。山岭连属,川原陵狭,谷稼俭少,菽麦丰收。林树稀,花果少,原隰丘壑,城邑空旷。”
 沿一条布满高原柳棘的小道,气喘嘘嘘地攀上城顶,太阳撕破晨雾的面纱,万千条孤光照在呈椭圆形的古堡上,给人以古朴、庄严之感。古城墙石头为基,土块为墙,虽部分坍塌,但总体的轮廓较完整。城门、角楼、碟孔、女墙还清晰可辨。城内乱石颓垣,历历在目;城外石垣断壁,不绝如屡;城下石头垒的小屋,呈正方形,平顶,屋顶开着天窗。登上土石斑驳的角楼,放眼远眺,一条小河,名曰“徙多河”,“绕池一匝,入东北海”;《大唐西域记》载,唐僧师徒取经东归,因徙多河山洪暴发,淹死一头驮经的大象。阿拉尔草滩上,早出的牦牛悠闲地漫步河边,山羊星星点点,宛如繁星撒在黄缎子般的草滩上;河西岸,有星星点点的毡房,袅袅炊烟,仿佛置身仙境。
   帕米尔高原的东南部有一条巨大的峡谷,名叫卡拉奇古。峡谷尽头有三个山口,分别通向中亚、西亚和印度次大陆。在卡拉奇古河与红其拉甫河相汇处东北面一座山顶上,就是著名的公主堡。
 据《大唐西域记》说,古代的波斯王派使臣到中国求婚,当使臣带着一位公主回国时,因中途逢战乱,就滞留在一个叫羯盘陀的地方,将公主置于孤峰。有神从日中来,与公主相会,竟使公主怀孕,使臣吓得不敢回国,只好在羯盘陀定居;后来公主生下一子,立为国王,其后代子孙便自称为“汉日天种”,意即汉族和太阳神的后代。
 公主堡筑在位于卡拉奇古峡谷的谷口的一座山顶上,山前是和红其拉甫河汇合而成的塔什库尔干河,山后则是耸入云霄的数不清的雪峰。此山的三面被溪谷切断,悬崖绝壁,飞鸟难度。只有西面与一道大岭相接,形成一条陡坡,与山下平地相连,这是公主堡的古人们上下的唯一通道。城堡海拔4000多米,是我国目前所知最高的古代城堡。垣墙依山势的起伏而筑成,西高东低,形似椭圆。垣墙用黄土夹着植物枝条分层夯筑。垣墙突出部分有座“马面”俗称炮台 ,堡内有房舍、水池、马厩等建筑物的遗迹。一个坑中长着全城唯一的一棵松树,树矮而粗。大石块缝中奇迹般生活着许多螺蛳,乱石滩上间杂生着些不知名的植物,由于高寒缺氧,它们都贴着地面生长。
                        鹰 的 传 人
 在塔什库尔干县文化宫右前方,立有一座雄鹰的雕像,雄鹰气度非凡,翅指苍穹。
 塔吉克人是鹰的传人,鹰是塔吉克族先民的图腾,鹰文化在帕米尔高原上源远流长、奔腾不息,成为塔吉克族的灵魂所在,力量之源。
 鹰笛是塔吉克族舞蹈中一种必不可的乐器。2006年7月,文化部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新疆塔吉克族的鹰笛和鹰舞就在其中。
 在塔吉克民间有两个关于鹰笛的传说,其中一个是关于爱情的故事。从前,巴依家里有一对青年奴仆悄悄相爱了,巴依知道后大怒,要把他俩分开,这对恋人就趁着黑夜逃出来,巴依骑马追上他们,用箭射死了姑娘,在巴依即将向小伙子下毒手时,姑娘化成一只鹰,与巴依展开生死搏斗,最终啄死了巴依,但自己也受了重伤。临死前,她请心上人取下自己身上的翅骨做成笛子,每当小伙子吹起鹰笛,就象姑娘陪伴在爱人身边一样。
 还有一个有关鹰笛的传说是有喜剧色彩的:相传很多年前,帕米尔高原上的达卜达尔山谷里,住着一个猎人,名叫娃发。娃发家祖祖辈辈都是有名的猎手,受巴依(地主)压迫都悲惨死去。娃发唯一的伙伴就是那只活了100岁的兀鹰,周围的猎手都把它叫做“兀鹰之王”。奴隶主下令叫娃发把鹰王交出,用鹰王顶替猎物。娃发听说奴隶主要抢走自己唯一的伙伴,几乎气昏过去。这时,身边的鹰忽然说起话来:“娃发啊娃发,不要难过。你快把我杀了,用我翅膀上的骨头做一支笛。有了笛,你什么都能如愿,就不会受苦了”。娃发听到鹰王说起人话,又惊又喜。可他舍不得杀自己心爱的兀鹰。鹰王又说:“娃发啊娃发,你快杀我吧。你不杀我,奴隶主就要把我抢去了。”娃发无可奈何,只得含着眼泪杀了鹰王。他抽出鹰王翅膀上最大的一根骨头,钻了三个眼,做成了一支短笛。这就是第一支鹰笛。
 鹰笛吹奏技法很难掌握,但所吹奏出的音调非常别致、美妙。笛声一响,成群的兀鹰像是听到了召唤,黑压压地一大片,直往奴隶主的头上飞。奴隶主急忙向娃发求饶:“快把鹰叫开!你要啥我给啥!”娃发随口说道:“给达卜达尔的塔吉克人每家十只羊、十头牛、十峰骆驼!”奴隶主连忙点头:“行!行!要什么都给。”这时,娃发吹起鹰笛,鹰群飞走了。奴隶主忍痛交出牛羊,使塔吉克人第一次过起了好日子。
                          塔吉克婚礼
 塔吉克人的婚礼简直就是整个部族的盛典。
 塔吉克人婚姻生活中的重要人物是“婚姻之父”。婚姻之父是由女方选定,双方协商解决的。不论年龄大小,但必须是有声望、受人尊敬的。选定后双方就要像尊重父母一样一生尊重他。婚后若夫妻不和,是由婚姻之父出面调解。
 塔吉克女孩子,把绣了几个月的荷包和手帕悄悄送给心上人,传达给他一些爱的信息。收了荷包,小伙子赶着早就选好的角上系着红绸带的羊羔到姑娘家提亲。
 婚礼一般都在秋天举行。举行结婚仪式时,几位长者向新人肩头抛撒着面粉,这是塔吉克人最诚挚的祝福。新郎新娘互换戒指,同喝一杯盐水,同吃一块肉和馕,表示从此他们将共同生活。
 新娘羞怯安静,长长的睫毛低垂着,遮住了那双多情的眼睛;穿着一袭大红色的裙装,头上华美的银链中缀连着彩色的宝石,帽前垂挂着的“斯力斯拉”一排小银链 遮着姑娘光洁的额头。大红的丝穗和同样用宝石银链制成的辫饰沉甸甸地垂在长长的辫子上。新娘子走动起来的时候,耳环、头饰、胸饰,包括脖子上宝石和项链都似乎在发出悦耳的声响。一位长者出来,给新娘子脸上涂上矿石粉研制的颜料,描上象征吉祥幸福的图案。
 婚礼仪式结束了,“那艺鹰笛”响起来了,人们殷切盼望的舞蹈盛宴开始了。塔吉克姑娘和小伙子模拟雄鹰的姿势,两臂一前一后,时而振翅直上,时而展翅回旋,时而收翅降落,恰似雄鹰飞翔。
 鹰舞把鹰的矫健、智慧和神勇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塔吉克族在帕米尔高原自然风光陶冶下,磨炼成坚强的意志与诚挚朴实的性格,并把对自然、对人的深厚感情洋溢在舞蹈表演中。山民生活在高原,日照强烈、空气稀薄,行动不能急促,需要缓冲,形成深吸慢呼的规律;因常穿软帮平底高靴行走,膝部比较松弛、微屈,脚腕灵活脚掌平稳。所以,他们跳舞时膝部习惯性地保持微屈,步法沉稳有力,动作柔韧而富有弹性。经过千百年的演变,鹰笛和鹰舞渐渐成塔吉克人鹰文化的精髓,无论喜怒哀乐,婚丧嫁娶,各种文娱活动都离不开鹰笛和鹰舞。
 帕米尔是一本永远打开的静谧的书,等着你去读。  










奉上习作,以供切磋,请多指教。

只有7月底,8月初的10天内能看到开花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