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手工烟斗的个人空间 http://bbs.photofans.cn/?194303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我眼中的长城风景【长城五虎关】不断添加中...)(三十一)

已有 167511 次阅读2008-7-17 12:26


感谢雨滴老师支持!

既然有这个机会,就拍几张比对一下。
感谢!

谢谢虚惊老师支持!
(四)嘉峪关的石关峡长城
1、

2、

3、

4、

5、

6、

7、

8、

欢迎观临!


既然有这次机会,就整了几张。
谢谢你一如既往的支持,鼓励。
(五)长城第一墩

【长城第一墩】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也是长城沿线建筑规模最壮观、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军事关隘。长城第一墩,又称讨赖河墩,是嘉峪关西长城
最南端的一座墩台,也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一座墩台。长城第一墩于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北距关城7.5公里,墩台矗立于讨赖河边近56米高的悬崖之上。对于它的雄险,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先生曾经有过生动的吟咏:“嘉峪关,雄险画皆难,墩堡遥遥相互望,长城道道连关山,猿臂也难攀”。在一万多华里的明代长城线上,墩台无数,密如繁星,而嘉峪关长城第一墩与河北山海关渤海之滨的“老龙头”遥相呼应,共同构筑起中华长城“龙”的首尾,成就了中华民族“龙”的美名。如果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丰碑,那么长城第一墩就是这座丰碑崛起的地方。现在,这座墩台残高约10米,其底部呈不规则正方形,底宽14米,内部仍呈正方形,长宽均为6米。用黄土夯筑而成,夯土层厚10~20厘米。“长城第一墩”碑文由已故的西路军将领魏传统题写,字迹飘逸洒脱,清秀隽永。

不巧的是,此次前往时第一墩正在维修,整个墩台都被铁板遮了起来,拍摄角度不理想。

1、

2、

3、

4、

5、

6、

7、


谢司令夸奖、支持!

克侠老师好!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的支持。
谢谢目摄苍茫,好久没见到你了!期待长城上见!
谢谢老八一。

欢迎光临!

非常感谢老丁子大姐的支持!
第七十八组:南方长城

中国南方长城绝大部分位于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内,据相关历史记载。南长城始修建于明朝嘉靖三十三年,历时六十多年,于明朝天启三年才竣工(公元1554年——公元1622年)。长城南起贵州省铜仁市交界的亭子关,北到湘西吉首市的喜鹊营,被称为“苗疆万里墙”,全长三百八十二里,是中国历史上工程最为浩大的古建筑之一。
修建南长城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苗民起义,所以城墙每三五里便设有营盘、边关和哨卡。如比较有名的有:“阿拉关、靖边关、亭子关、乌巢关等”。虽然这些哨卡如今很多都已早毁坏,但仍然还依稀可见碉堡、炮台和边墙。
南方长城的修建,把湘西苗疆南北隔离开,以北为“化外之民”的“生界”规定“苗不出境,汉不入峒”,禁止了苗 、汉的商业贸易和文化交往。
据当地的老百姓说:“南长城是沿山靠水,就地取材建筑而成的,如果有石头的话,就用石头来垒起,没有石头的话就用黄土夯制,尽管南长城不那么高大,但是他并不缺少作为长城性质的军事防御工程所应该有的一切,并且他的军事建筑,象哨卡、堡垒关口等等。比北方长城更为密集。”南长城今天的遗存让我们震撼。
南方长城,是个实实在在的历史文化实体遗存,它表现了一个朝代的特征,涵溶了那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现象,构架了那个朝代治国方法的精神实质,是研究明清两代对边远少数民族征服统治鲜活的历史史料。


1、

2、

3、

4、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