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小老太太的个人空间 http://bbs.photofans.cn/?201206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走进呼中》花絮之一----手记:同行人物简介

已有 6806 次阅读2008-11-23 05:29

2008年11月14日,本人随同佳友在线一行十人开始了为期四天的《走进呼中》的采风活动。作为佳友在线发片不多、菜鸟级的我来说,能有幸被邀,与各位摄影大师、各位前辈一起往返于行程一千五百公里左右的呼中,我深感荣幸。虽然,到家已经近一周了,自己感觉虽然已很疲惫,但身心似乎依然融在那争脱了城市的喧嚣的银白世界里;身心依然融在那四日走进呼中的快乐中,每当回味起来,往往感到耳边还回响着大家开怀的大笑声,那曾经被感动过的每一个画面依然立立在目,每每回忆起来还忍不住开怀一笑……

采风花絮  (之一) 同行人物简介

我们的光版:★★★★★ 开心果

光版在整个行程中,话语虽不算很多,但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不感染着我们,特别是他的“明星头”成了我们镜头里另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因独特而美丽、因个性而美丽)每当我们的镜头对向光版的时候,他从来不会因其是晚辈或玩笑、甚至有时有那么一点点无礼而生气,虽是版主,但除了“开会”以外,他总是微笑示于我们,没有任何架子,以至于当时在松岭,小老太太给光版拍完这张照片后得寸进尺地想在其头上再撒把雪,想以光版“明星头”借周围之光景来突出兴安冬之魅力。

和光版的呼中行程的几日相处,对光版的摄影技术、人品、脾气、个性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还发现了一个小秘密,他有很多习惯动作,特别是在思考的时候,我抓拍了很多,不知道其他几位同行姐妹或老师们是否注意到,还有其他佳友是否拍过他的这类习惯性的动作,建议咱弄个光版个人习惯性动作类的专题,厚厚(曾经的小学启蒙老师,在QQ上,打出这二个字,其告诉我,这二个字代表调皮的笑)行不?光版?

我们的龙版:★★★★★ 老玩童

在这次采风之前,久仰其大名,对龙版也只有坛里贴中作品和回复的一点点“认识”虽在拍荷花的时候遇到过几次,但从来没有交流过,原以为,象龙版这样在齐齐哈尔摄影界声旺这么高的大人物架子一定特别大,甚至会有大多数艺术家都会有的怪癖,所以,头一天,一上车见到龙版在车上的时候,本来就不太爱说话的小老太太暗暗提醒自己说话得注意分寸。所以,在去的路上,前一天我几乎没怎么敢说话。接下来的几日的相处,龙版给我的印象有很大改变,龙版无论是创作还是与我们闲聊(包括给我们讲“故事”)的时候、他举手投足间,动作的调皮、滑稽、可爱,言语的诙谐总能时不时的逗得的我们大笑,看那动作,听那咳儿唠的,整个儿一个“老玩童”嘛。关于龙版引出的笑料、带给我们的快乐,很想一一例举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怎耐时间关系,只待以后慢慢与大家分享了。

其实,在这次采风往返的行程中,龙版一直在吃药,然而,那几日,无论是在登山的时候,还是在路途中即景拍摄的时候,他从来没有掉过队,甚至比我们这些年纪轻于他的佳友还有活力,所以,如果说龙版是老玩童,那么他更是摄影家们的一面镜子,他对摄影艺术的执着的追求还有那股韧劲令我对龙版、摄影人对摄影家更心生深深的敬意。


绘声绘色者老师:★★★★★ 真有才

嘿嘿,想了好久,没想出来什么“小名”更适合刘老师,否定了几十个,那些看似优雅些的词语,我觉得都不能完全体现出刘老师的才华,所以,最终,给刘老师起了这么个“实在”点儿的小名。

08夏日荷花池一次偶遇,让我最初认识了刘老师,也认识了佳友在线,如今也结识了佳友里这么多的影友,包括昨天的龙江之行,阿庆嫂姐姐、吴版、兴安狼、咔嚓一生、龙江黄老邪夫妇……还有其他很多龙江的影友们,能够与各位前辈相识,小老太太深感荣幸,因此,在此,小老太太对刘老师表以感谢。很多话,敬酒的时候,我都说过了,也不多哆嗦了,嘿嘿,不然有人说俺墨迹了。

觉得刘老师在丽姝姐的《林海腹地 兴安之巅--走近冬季呼中》贴中的一回复《难忘的呼中》写出了我们全体呼中采风影友的心声,我引用过来有二层含义:
1:此文也是我的心声,我可以偷偷懒,把走进呼中的感想永驻于心里,不用写出来了,嘿嘿。
2:我觉得此文不但使我,也会使齐站佳友们更近一步的了解到刘老师是位情才并貌之才士,在此贴中,在他的简介中,引用他此文,难道不是对他最好的介绍吗?

《难忘的呼中》----作者:绘声绘色者

日思夜想让我扑向的呼中,归来后让我魂牵梦绕的呼中。啊!兴安岭敞开你那火热粗犷的胸怀,在我心上蜿蜒流淌的呼玛河水吆;还有那巍立峰巅坚毅的青松。你们用皑皑白雪做成洁白的哈达,向我们这群顶风披霜拜谒圣地的摄影人,送上一份尊贵纯洁的友情。雪夜里王局长为我们洗尘,宾馆的女经理用美酒佳肴表达盛情。难忘松岭上路时养鹿场刘师傅朴素深情的叮咛:“司机师傅拜托你了,下雪路滑,开车慢行。你要把老师们安全送到目地”刘师傅啊,我们可是不曾谋面,素未平生!这句话烫的我血哽咽喉,泪如泉涌。还有你,小旅店里会表演的明星猫咪。清晨告别时我们也没忘了说声“咕的猫宁”。寒风刺骨我们去拍片,有王局长陪同;参观生物陈列馆有电视台小王随行。旅游局的赵小姐恳求我们“给我拍张照片留作纪念吧,我可是在齐市长大的;大家是乡亲。你们可要常来呼中".醉人的山水吆,淳朴的民风。别了!呼中。我们将登车归程!短短的几日采风,我们成了最好的朋友。谁能舍得离开你呢?呼中!难忘你呀!呼中!我们真正感受到了最美的山水在呼中。我们收获的最好作品是真情!别了!呼中!我们还会来的,呼中!难忘你呀!呼中!我们还会来的,呼中!


兴安一片叶老师:★★★★★ 我们的GPS----“活宝”

一开始听同车的517及其他老师称一片叶老师GPS的时候,对“GPS”这一词感到很陌生,不知其意。在路上,我们这车的司机小孙用对讲机问另一车上的一片叶老师距离我们的目地地还有多远的时候,一片叶老师每次都能够给我们说出例如:“还有168.3公里"的精确数字,每每到达目地地后,小孙都会惊讶而感慨的告诉我们:“太神了!太精确了!”,这时当大伙儿再感叹的叫他是我们的“GPS”的时候,我大概的体会到了这一词大概就是“活地图”的含义吧,后来与各位稍熟一些了抖胆问了几位老师“GPS”为何意,老师们告诉我,“GPS”即为“GPS导航仪”。回来后,在网上抽索了一下:简单地说,GPS导航仪就是能够帮助用户准确定位当前位置,并且根据既定的目的地计算行程,通过地图显示和语音提示两种方式引导用户行至目的地的汽车驾驶辅助设备。

说一片叶老师是“活宝”,

一,一路上老师们曾多次感慨的说:孟总(指一片叶老师)的GPS“功能”可是咱佳友在线齐齐哈尔在线的“活宝”啊!

二,一片叶老师的为人乐天;待人真诚、热情、随和、风趣、幽默,是我们大伙儿快乐的催化剂,亦为,我们的“活宝”。



师颜老师:★★★★★ 真“肉”----俗称:慢性子

同行十人中,与师颜老师认识最早了,他待人总是彬彬有礼,谦恭且温和,这也许是他从教多年练砺而成的吧,他为人沉静且淡雅,就如同他的摄影作品(他的爱好很多,一个典型的“烧包”所以各类爱好的作品也很多)的风格一样,总是给人一种特有的意境----淡雅而不失魅力;沉静而有时又蕴含着某种人生的哲理;除此之外,他作品的风格大多又给人以身处画境中的感受,而往往这画境又是那么的凄美,如同他在丽姝姐贴里发表的呼中风景作品前写到的:“灰色的梦境,慢慢地停留在棱角分明的刀锋上,有墨的迹象,骨的脊梁。 延伸的笔墨在视线中扩展,一场大雪之中,北国的神圣就书写在山峰、山人、雪松之间。”他的作品往往令人越品越有味道,有的摄影作品曾在省市乃至香港获得过大奖,他是其夫人和儿子的骄傲,家人为他而自豪,一次在其家中,他儿子在录制DV短片前,拿出父亲在香港某大赛的参赛作品和奖杯作以介绍的时候,他从书房出来冲夫人和儿子喊:“说这干啥?!”他的语气和态度,令人尤然倍加心生敬意,谦虚的师颜老师看到此的时候肯定要“骂”小老太太了,是的,他就是这么谦虚,总是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意,虽然对自己得过的奖章很珍视,但总表以不值一提,自己还需努力。

说到此,似乎没有说到“点子”上,没有体现出师颜老师的真“肉”----慢性子。但是,我真正要说的是,他:“肉”到点子上了,“肉”到每一张片子,每一次快门的按动,都是经过了细致入微观察。记得在路上的每一次的即时即景拍摄,第一个下车的总是师颜老师,最后一次上车的肯定更是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就是在松岭那天,我们队伍纷纷随拍,随走下山去,师颜老师落在最后,边往下走边拍,到山底二位版主清点人数,确定师颜老师还落在后边,放开嗓门冲落在不是很远的师颜老师大喊,喊了半天没有回音,急于赶时间,我们大伙儿一起喊他,按理说,松岭山不算高,从山底到山顶总共距离也不远,我们那么多人喊他,他早该听到的,可近十分钟了,他微笑着边拍二张山底下的栅栏边走到我们近处说他刚才没听到,并表示让我们先上车,他再拍会儿那几棵小白桦,哈哈,让人哭笑不得……回忆起来,他拍摄时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专注,无形中又给我上了一课,让我领会到,师颜老师作为一个摄影人,他之所以有那么多那么好的作品分享于我们,就是因为他“肉”到细致入微;“肉”到全神贯注。

想来,这次采风中,我的快门按动应该是最多的,每次按动都不加思索,拿起相机就“咔嚓咔嚓”的照相,现在看看自己的作品,再看看以上真正搞摄影艺术创作的老师们的作品,我十分概慨,并且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不能随便咔嚓了,要细致入微,要全神贯注,尽快走出“照相”的境界,尽快走进“摄影”艺术创作的队伍中。


采风花絮(二)地址:
http://www.photofans.cn/forum/showthread.php?threadyear=2008&threadid=92402&postid=1291424#post1291424












jxf517老师:★★★★★ 潇风

“潇风”是龙版在回程的车上给517老师新起的网名,虽然不知他因何原因还没有改网名,但在我们看来,“潇风”这个网名真的很适合于他,他的确是一位潇洒并具有诗风雅韵之士。

如果说佳友齐站有几大才子的话,517老师当属其一了,能文能“武”(摄影),这次的呼中之行,他的创作激情及作品都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感觉他作品中除了有一股浓浓的中国风的味道之外,还有一种与时并具的时尚感,我想,这同他个人对摄影艺术所具有的广博的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是分不开的。一路上,我们这一车,最能调节气氛的就是517老师了,他活跃的象一个快乐的大男孩儿,在不知道他年龄的时候,我还以为他与我同龄,甚至比我小,长的一张娃娃脸,与大家闲聊或说笑的时候,眼睛老是笑眯眯的,本来就长的年轻,这样一来,更显帅气、洒脱了。我拍了各位老师很多人像片子,517老师的片子中,他与我们闲聊时我抓下来的镜头和他在车下拍摄时的那股专注,对比是最强烈的,下边这张片子,就是在车下,他拍完一张片子后,眼神还在洞察中,也或是在思索中的镜头。

这次采风活动,517老师为大家的安全问题考虑的非常周全,驾驶经验非常丰富的小孙就是517老师找来的,他还提供了三个对讲机,在这次采风中,也起到了致关重要的作用,正是有了这几个对讲机,我们行驶在山路上的二台车,一直保有着最“紧密”的联系。正是有了这几个对讲机,在车上,山上,我们分开的三个小分队,一直也保有着最“紧密”的联系。


丽姝姐:★★★★★ 秘书长

大伙儿都亲切的称她为“秘书长”,丽姝姐气质高贵、热情、开朗、心思细密、处事沉稳、性情温厚可亲,她对待我们每一个人都象对自己家人一样照顾、疼爱,她是我们这次采风团队中“气氛的润滑剂”。一路上,我们的快乐很多,遇到的艰险也很多,然而,丽姝姐给我们的温暖更多,回忆起来,每当想到丽姝姐的时候,耳边不但响起了她的笑声、也响起了对讲机里传来的另外一台车上,丽姝姐为了给我们解闷唱起的歌声、眼前也浮现出了她美丽亲切又可爱的笑容、一个个我抓拍到的和没抓拍到的镜头同时也印入我的眼帘:下山时,龙版摔倒了,丽姝姐不顾自己的安危飞步过去扶起龙版、在宾馆她自己来不及休息吃饭,拿起针线为光版缝起了被树枝刮破的衣裳、樊总从山上滑下,她为樊总拍打身上厚厚的积雪、席间,她自己来不及吃一口,却先为我们大家一勺勺的盛着菜……回忆到这里,眼里有些湿润了。一路上,丽姝姐就是这样,她以她的方式关心着我们,陪伴着我们。有她在我们身边,我们心里就深感踏实,有她在身边我们就深感快乐,所以,我们这车上的佳友们一直在竭力“抢”她上我们这台车上。

丽姝姐摄影时特有激情,她总是特别活跃,精力充沛、她还是一个很谦逊的人,不知是谁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懂得谦逊的人是一个真正懂得积蓄力量的人”,总能看到丽姝姐在拍完一张片后,端着相机走到前面几位老师面前问他们,自己还需要做何改进,她对摄影的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不时的触动着我,她总是认为自己拍的不足,其实在我看来,她拍的已经很不错了。

心系自然:★★★★★ 秀秀


“秀秀”----在齐网民论坛习惯这样叫她了,虽然她在佳友在线的注册名是“心系自然”,但,当大伙儿问我因何这样称她后,也都亲切的称她“秀秀”了。

二个网名,就象她给我们的感觉一样,清秀、自然且实在。这次的采风,她比我们更加辛苦,首先要乘凌晨的火车从泰来到齐市,返程那天,到达齐市已经夜里十一点多了,虽然我们都诚心挽留她第二天再走,但她急赶于第二日的工作,不得不返回去,当樊总以最快的速度把她送到齐市火车站的时候,夜里十点五十的火车已经开走了,她等到一点多才乘上回家的火车;在采风路上,车上,秀秀就坐在我旁边,每到一个地点或每个即景拍摄后,她都会拿出个小本本,用笔细细的记录下来,她这一丝不苟的态度和习惯以及她对摄影的执着精神,着实令我敬佩。

还没有认识她的时候,就听说过她是一个酷爱拍鸟的人,当时我觉得很特别,首先,女士爱拍鸟的就目前为止,齐市各地方论坛里喜爱摄影的人里,女士酷爱拍鸟的我知道的就她一人,也许正因为此,对她,我一直都很好奇,当见到她之后,发现,她的确如“传说”中所云,每当拍摄的时候,有人高喊,“有鸟了!有鸟了!”包括在车上,有人喊:“前面有鸟!”她都会飞奔向前,高喊:“在哪?!”那激动劲儿虽然给人感觉有些失控,但,足见她有多么的喜爱鸟儿。




樊总:

说起樊总,我真是有道不尽的感激啊!

合影里,那个长的最丑的,穿着厚厚的男士羽绒棉袄的就是我。一开始穿上樊总暖暖的棉衣后,虽然感到暖呼呼的,但我还是不好意思和大伙儿一起合影,本来就丑,再穿上男士的衣服,作为虽丑也依然很注重形象的我来说,真怕有损于集体的整体的形象,所以总想着把给大伙儿拍合影的差事由我来做,可没想到大伙儿几乎异口同声的说:“谁也不能落队,让相机自拍!”。第一张合影,我几乎是无可耐何的参与的合影,并脱下了樊总的棉衣。当拍这张合影的时候,看着相架上,风雪中挂着的那件被寒风和积雪吹打着的那件棉衣,我心里很不是滋味,试问自己:“难道脱下了它,就真的美了吗?难道穿上它,就会更丑了吗?”当心里有了答案,自那之后,直到最后一天告别呼中,在室外我几乎一直都没有脱掉那件棉衣,不是因为我惧怕寒冷,而是因为我领悟到了,穿着它的温暖和感受到的其主人给的温暖是最美丽的!也是最珍贵的!穿着它的温暖和感受到的这个集体的温暖是最美丽的、也是最珍贵的!!!因为领悟到了这一点,之后的每一次合影,我都能主动配合大家,并以穿着这件棉衣为美。

樊总虽然没有在论坛注册,但他也是一位酷爱摄影的前辈,虽然他并不认识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但他依然一路卜辞辛苦的尽最大努力在确保大伙儿安全的前提下驾车、并能将自己的棉衣主动借给一个陌生的我,也主动将相机架借给没带的其他人,还将他个人事先准备好的面包、火腿肠等食物分发给大家……刺骨的寒风中,厚厚的雪路上,崎岖的山岭间,樊总给了我们这个队伍道不尽的温暖也给了我们数不尽的感动。在此,谢谢您:樊总!


小孙

小孙是我们这个队伍中最年轻最帅气的小伙子了,他虽年轻,但驾驶技术不得不令我们折服,山间崎岖的雪路上,他的驾驶技术时常令我们大伙不约而同的发出感叹声。听517老师说,小孙十六岁就开车了,怪不得这么厉害!

小孙年纪最小,心却非常细,在车下,他常常主动帮我们拿包包、拿相机架,而他自己却冻的手脸僵硬,一路上,每每临时下车即景拍摄时,我们常常惊呼于眼前美丽、壮观的景色,总是忘乎所以,而他,总是能在第一时间提示我们:“来车了,要小心!”这简短的六个字,早早的将我们一行十一人的心紧紧的维系在一起……

一行十一人的呼中采风活动,如果说一开始是摄影将我们维系在一起了,那么,如今我要说,不但是摄影将我们维系在一起了,也是爱----友爱、关爱,将我们紧紧的维系在一起了。是爱所传递的是温暖与感动将我们十一人的心紧紧的贴在了一起。

就是这样的十个人,算我十一个人,我们相互陪伴着,快乐相伴着,爱心相护着,一路走来,走进呼中……











那样的话,不是得顶好多贴吗?会有灌水嫌疑吧?哈哈,后边的,我就简单点用一句话概括整到图片上吧。
有什么办法一个贴子里发十几张片?


这张照片拍的我自己看着都害怕,哈哈。

把“小老”去掉了?是要打成“阿太”打错字了?哈哈,小心嫂子一会儿进坛里看到了不分三七二十一痛扁你一顿啊。

还说呢,这么多摄影大师,呼中之行中咋就不给俺也拍几张漂亮的照片呢,好容易有一张,还被517老师整的这么大的头,那眼神把俺自个儿都吓着啦!

感谢龙江的朋友们,我喜欢这张合影里的我,这才像我吧?嘿嘿。

师颜老师还弄二朵小黑花上去,愁死我了,我我我我……还没那啥呢呀!!!!


这张片子本来就够有“个性”的了,你还弄的那么吓人干啥?!再欺负偶,偶去告诉嫂夫人,5555555555555555555让她帮我修理你!5555555555555555555哪有这么欺负人地呀!



517老师,您太客气了,我该向您道歉才对,和师颜老师开玩笑时,可能上面的话太不尊重您了,对不起,我没想那么多,我绝对没有否定您的作品的意思,而且,我也没有因您作品所表现的而生气,在论坛里,小老太太无论是怎样的形象示于坛友,我都还是我,不会改变。而且,一个人丑也好,美也罢,在生活里对自己的人生也许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长成这样,在生活里我都很乐观呢,从没因长相而自暴自弃呢。我觉得坦荡作人才是最重要的!

嘿嘿,在论坛里,大伙儿知道我长成这样对于我来说没有任何心理负担,我报着一颗平常的心,随意而玩儿,又不想在这里招亲,美了、丑了又能咋的?!要是那么在乎的话,就不叫小老太太了是不?更何况,昨晚和丽姝姐聊了一会儿后(她很喜欢那张片子),学着丽姝姐,从旁边者的角度去仔细欣赏了一下,的确如你所言,有一种冷峻,也如丽姝姐所言,还有一种妖娆,嘿嘿,挺有个性的,虽然与我性格不大相符,但越看越喜欢,因为,从旁边者的角度看,我看的是作品,作品里所表现的个性。

517老师,您这么一道歉吧,我觉得特别扭特难受,我真的是在和师颜老师开玩笑的,如果真的觉得你给我拍的不好,那天你给我拍完后,如果我不喜欢会直接建议您删掉的,又怎么会那么高兴的让你回家后传给我呢?

你看这事儿整的((((


啊?删了?

哈哈,又弄二朵红花,我儿子看见了笑的前仰后合,说我象猫,那二朵花象骨头。

你就不能弄二朵生动点的花啊?

哈哈,这小家伙还笑呢,说我头上的毛象被电着了似的,根根都竖起来了。

这说明517老师拍的太生动了,能把小孩子逗成这样,这就是这作品的成功之处哦。

这张片子的原文件一定传给我哦。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