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水哥的个人空间 http://bbs.photofans.cn/?213044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新余水北黄坑古村

已有 4764 次阅读2009-8-29 21:27

新余市黄坑古村,坐落于新余、高安、上高三市(县)交界处,与蒙河相邻,傍山而建。只见这里成群的古屋错落有致,雕梁画栋,透出阵阵古朴清雅的气息。据村民介绍,黄坑村起于唐朝,盛世于清朝光绪年间,原有古屋130多栋,后因年久失修或拆废,80年代前有50多栋还保存得比较完整,酷似客家围屋。黄坑村古建筑群的传统建筑基本为清代格,原来保存完好的古民居有:世大夫第、余庆堂、大夫第、司马第、聚星里、四益斋等古建筑.可是现在这些古屋由于年久失修,村民保护意识差等原因,大部分都已残圭断璧、破败不堪。但我们逶迤行走于栋栋浸透着百年岁月的大屋间,古村昔日的繁华旧梦仿佛还在眼前。







黄坑的古屋以祠堂为中心,向两翼及后方伸展。走入古屋群,踩在溜光泛青的石板上,令人顿生古朴清雅清凉之感。村内小巷均为青石板嵌成,巷子深邃笔直,横纵交横。  



古屋外部全部用砖瓦修葺,由黄泥长的土墙上再砌上用柴林烧铸的青砖合成的外墙高高耸立,仅留有几个木制的小轩榭,酷似古城堡,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架势。进入古屋的每个外门上均搭建了一个由里向外倾斜的瓦檐,入屋的正门则由4块青石板筑成,门两侧的青石板琢有波浪线形的深痕,与门框齐高,上下两块石板与外墙同宽。正门两侧长2米余的青石均为未切割的整石条,用如此石条砌门,可见古屋建立时选料的精细。  




古屋内为木质结构,内设天井,布置精巧,结构大致相似,具有浓郁的江南民居特色。走进古屋,只见巨大木桩撑起大梁,客堂为主角,与天井、卧室、厨房、阁楼结为一体。客堂坐北朝南,宽敞明亮。天井位于客堂南端,呈风车漏斗形的屋顶,使雨水直接流入天井内。天井呈四方形状,四周青石相拼,光滑均衡,井有一尺见深,底铺卵石。天井四角设有暗道,便于排水。客堂左为卧室,面积不及10平方米,微暗,但清静舒爽。厨房则与客堂南墙相连,与天井相望,排水便捷。古屋阁楼雕栏相望,雕刻有丰富的图案,笔墨细腻,镂空均匀,虽经百年风雨侵蚀,但仍清晰可见,足可称之为艺术佳品。









令人称奇的是,迄今百年的黄坑古村有着当今都堪称先进的排水系统,古村的排水系统全为暗沟,互相连通,不仅排水顺畅,且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汇流后统一排入蒙河内。




  走在纵横交错、静寂通幽的古村间,踏入一栋栋各具特色的古宅内,缕缕怀古之情油然而生。黄坑的古建筑群虽然紧密相连,但各栋房屋各具特色。在每栋房屋的门框上,至今保留着各不相同、清晰可见的石刻图案和名称,如“大夫第”、“司马第”“养正斋”等。房屋的名称有的象征着屋主的身份及地位,有的则显现屋主的希望与祝愿。



是啊,当时找不到一个很好的高点拍,否则是会更好。谢谢寒江笠翁 的点评!
数十栋古屋中,最具特色的还要数村祠堂。祠堂共分前后五进,最里面有一个佛堂,佛堂顶部为一个八卦图。祠堂大门口立着两只石狮,据传一只为公狮,一只为母狮,祠堂的门框上还残存有各类木刻雕饰。据村民称,祠堂内的佛堂里曾供奉着一个金身菩萨,可惜“文革”时被损坏,至今已荡然无存。祠堂还保留有许多古匾,门口曾树立的一根高大旗杆树,现均未见踪影。   


黄坑古村紧邻的蒙河水,是于上世纪70年代初以数千年的颖江为本改建而成。颖江之水千古悠悠,唐朝李白之诗曾有记载。当时,在陆路不便下,颖江成为两岸的一条重要水运线,而邻水而居的黄坑成为当时的重要水运中转站。也许,这也是古屋祖先在此居住的主要原因。在离黄坑村不远的七星桥畔,曾有热闹繁华的黄坑墟水运市场,从各地水运至此的货物在这里分散到各地。由此可推测,黄坑曾是一个繁华的乡村,有着辉煌的过去,据传的黄坑古有当铺十八间,称誉“江南第一当”的美誉不是徒有虚名。

  黄坑古屋除外墙为砖石砌成,屋内均为木质结构,数百间房屋耗费的木材数量惊人。据村内老年村民讲述,古屋的木料均取自赣州,经赣江后转入颖江。以当时的交通条件看,从路途较远的赣州运数量巨大的木材至黄坑,要花费的钱财可想而知,这也证明黄坑人的财势。据村内上了年纪的村民介绍,清朝时期,黄坑曾有人在赣州从事棉花生意,生意做得非常大,基本上垄断了整个赣州。在赚了大钱后,有着光宗耀祖心结的人们便从山林树木多而优的赣州采购木材,从水路辗转数里,运回家乡建造大屋。
  黄坑的繁华还有例证,在黄坑周边流传一句甚广的民谚(黄坑)门前十八里,里里有黄金。据传,在黄坑,建房时只需要挖地基的钱,就有建房的钱。意思为黄坑自古中举做官,经商发大财的人多,许多人将钱财宝物埋于地底,数量大数目多,后人随处一挖便有财物可捡。








  在黄坑村后,一棵高达10余米,树冠如伞的古樟傲立,该树树径约2米,需4人才能合抱。根据村史记载,古樟约有200年历史。古樟位于村落与山林之间,似有采集山林之灵气传输于古村之势,庇佑古村兴旺发达。据村民介绍,古樟长势一年旺比一年,这也蕴意着黄坑一代旺似一代。有了古樟的庇护,黄坑村代代兴旺,人才辈出。远的不说,自恢复高考以来,黄坑村就有100余子孙考取大中专院校,出国留学的就有3人。





据该村的老人传说,解放初期,村子里就有一户人家在做房子挖地基时挖到了一担萝框现大洋!哈哈!
谢版主和莲江的点评!  


古村全景图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