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水哥的个人空间 http://bbs.photofans.cn/?213044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雨游乌镇

已有 1911 次阅读2010-6-19 22:13

江南水乡是我非常向往的去处。前段时间出差上海,冒着绵绵夏雨,顺道慕名漫游了这座位于浙江省北部的有着千年悠久历史的古镇。

镇的入口处像一座山寨门那样,把守甚严,游客排队鱼贯而入。进镇以后,确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一条笔直的青石板路贯穿全镇。

青石板路像久别的故人那样,把人一下子带回到几十年前的旧镇。这条青石板路有它自己的名字,叫作大东街。
由东到西大约有千余米,街的两旁是一些传统作坊和旧式平房或两层楼的民居,南侧的民居依傍着通贯全镇的东市河而建,水阁、廊棚,仅靠几根石柱依托而突出在河面上,民居的倒影在水面上晃动,与地面民居相映成趣。





这条千米小街似乎有一种不甚明显的区划,进镇后迎面见到的是街北一些传统作坊。这些作坊仍在按着传统方式生产并出售产品。有一家生产有当地特色的蓝印花布作坊,也是前店后堂,穿过店堂,还要走一段青石板的染店弄,方见有一座大院落。

高高的晾架上,飘荡着成匹的蓝印花布,好像电影《菊豆》里的场景。厅堂里展出着蓝花印布的历史和生产状况,让游客增长了不少有关蓝印花布的知识。





旁有一小屋,有人在为游客表演染前刮浆的工序。店堂里陈列着蓝印花布产品,据说这种蓝印花布制成妇女服装,颇有韵味。所以让不少人解囊,买一些回去,作为对亲友的馈赠和对家人的慰藉。

实洒落在绵绵的春雨中,褐色的石板路,石帮岸以及帮岸上廊棚,带排门的店铺,错落无序然而实则有序的青瓦面,由于岁月的关照,变成黑色深褐色。

沐浴在金色阳光里的现实,也脱不去历史的气息,雨是清新的,现实的,透出来的气息是历史的。无论你想到还是没有想到或不愿想到,历史永远和现实联在一起,无法改变。因此,在扑面而来的带着水乡特有气味的历史气息环绕周身的同时,心灵也被这中国乌镇的历史所震撼。 

乌镇的繁华,乌镇的灵秀,乌镇的深沉,全是乌镇历史使然。东西南北各长七华里的市镇,在杭嘉湖平原上,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这些小街上的每一块踩得凹下去的石板,都可以向每一位曾经走过或没有到过乌镇的人诉说历史的往事。我曾听一位北方来的学者说过,在乌镇,每一脚都踩在历史上。



在乌镇,看到的是历史,踩到的也是历史,所以得轻轻地走,静静地看。喧闹并不是乌镇的常态,而静谧才是乌镇的本性!

清晨,乌镇的薄雾,似蝉衣似纱笼,朦朦胧胧的现实意境,将整个水乡古镇变成人间仙境,让人呼吸着湿润空气的同时感到一种沁人心脾的美。

倘是春天的早晨,乡村的美和气息也随着晨风飘到镇上,弥漫到镇上角角落落。然而从清晨的薄雾里,隐隐约约能体味到乌镇的往昔。

续了千百年的茶馆里,依然人声鼎沸,满口的乌镇本地方言透出融融的乡情;河埠上提水洗衣的身影在晨曦里随着乌镇的历史晃动了千百年,依然那么矫健和朦胧;

小街上的人流仿佛走不尽流不完似的,一批一批,一代一代,世世代代的街坊乡邻都在小街上来来往往,早晨走来,走过黄昏,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更像黄昏,黄昏是从早晨走来的,品味过去,灯火阑珊,先民们的智慧,先民们的物质遗存构成了今日的中国乌镇,构成了今日中国的乌镇世界。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又是从今天开始的,太阳又从水乡晨曦中升起。 

站在乌镇的河边,坐在茶馆里喝茶,同时望着河里南来北往的船只,思绪会纵横万里,驰骋千年。寻觅着这个千年古镇的文化性格,欣赏着这个文化性格积淀下来的小桥、民居、河流,以及塑造这种文化性格的阳光和雨水

走进乌镇长长的石板小街,一道晨光和斜阳静静地泻在条石上,洒在排门上,洒在只有一步之高的石台阶上,让人感到温馨和宁静,谁也不愿去踩碎这和谐。置身在这样的小街,无论是风是晴还是阴,总是让人有种着落感,有种无法抗拒的亲和力!人生从幼年到晚年,只是倏忽之间,千年沧桑似乎从小街那头走来。

这个由众多小街、小河、小桥构成基本构架的古镇,鸟瞰起来,十分壮观。十字形的格局,连街带河一并展现,清朗得有点道骨风范。

在乌镇历史上,街巷众多,万历间有7坊58巷,康熙年间有8坊67巷,乾隆年间有8坊68巷,而今只剩39条巷弄了。自然,经济繁荣与否与巷弄小街多少并无直接联系,但与人们心情却有割不断的联系。

  



嘻笑无忌的儿童赤着膊在小街里奔来跑去的情景,让中年以上的人们羡慕不已。而躺在一张小桥边的竹椅上,摇着蒲扇乘凉看月亮的惬意,是躲在空调房里一个夏天不出一滴汗的时人所无法体会到的。小街上远远飘来的油炸臭豆腐干的香味,迟迟不肯散去,一直从小街的一头香到另一头,从上午香到下午,无论进镇的农民还是镇上的孩子莫不被它所引诱,垂涎三尺!小镇的风情有时是在气味里!

然而最具人文色彩的莫过于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他们穿行于人生之路,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共同走过这个小街演绎着人生的活剧。而这活剧主要在这些来来往往的凡夫俗子心里演出,悲剧、喜剧、正剧或者悲喜剧,倘若去每个行人的心里作一番旅行,可以演绎出许多精彩动人的故事。

街是乌镇的小,街是乌镇的长,韵味也是乌镇的足。感觉走在这样的小街上,听着各种不算大声的吆喝声,闻着店铺飘出来的诱人香味,熙熙攘攘把你挤进各种店铺,不买东西看看地方风物上特产也是一种享受,也算一种消费。惟有如此,仿佛才像进乌镇,才品味到、感受到乌镇的韵味。  

河,在乌镇,是血脉,是生命,是文化也是乌镇的性格!我们不用去翻乌镇的史籍,我们去乌镇“随便走走”,恐怕河的记忆会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乌镇的河,不多也不少,东西对应,北三条南二条。太密太多也会影响情绪,意大利的威尼斯,整个儿浮在水面上,给人一种不踏实的感觉;太少,也就缺乏一种灵秀,缺乏一种湿润,让人有种枯涩的味道。所以,看来看去乌镇的河,养育了乌镇这样一个中国古镇,这恐怕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在这些很有古典色彩的河港里,小船悠悠,的笃的笃的竹篙在石帮的支撑声,吱呀吱呀的摇船声,及每个人的心里千言万语的感受,构成了一部水乡交响曲,它不仅回响在宇宙天地间,而且回响在每个游过乌镇的人心里。

桥,是乌镇的一大景观,是一种无言以说,却又不得不说的一种景观。因为桥在水乡的地位,无论怎么评价,都不以为过,作为水乡来讲,基本上达到无桥不镇的程度,没有桥的镇还算不上一个真正的水乡古镇。
据史籍记载,万历年间乌镇有77座桥,康熙年间有124座桥,乾隆时有116座桥,至今仍有39座桥!桥、不仅连接河两岸而且连接历史,连接未来,边接人心!一座桥就是一段历史,一座桥就是一个故事,也是这些桥,经历沧桑,支撑起一个古镇,滋润着这些古镇的文化






无论是落日还是晨曦,无论是朗日当空还中细雨霏霏,无论是白雪皑皑,还是阳春三月,既使不换一种眼光,乌镇也是非常耐看的一个地方。看到的是一种经典的江南古镇,看到的是一种种水灵灵的精美,看到的是一种妩媚。



而假如换一种眼光走进乌镇文化性格,还能聆听到千年古镇的千年故事。一双眼睛就是一个镜头,镜头背后是一咱思考,无论是哲学的,还是文化的,是另类的,还是常规的,对中国乌镇的解读、理解、认识,公元一千年之后仍将延续着



发图完毕,谢谢浏览!


谢谢老师的点评!
谢海毛、梦影成真、赶路人、春风如意的点评!



谢谢李老师的指点!
并谢谢各位的浏览、点评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