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藏策的个人空间 http://bbs.photofans.cn/?219464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直击”的诗学——再论纪实摄影(节选)

已有 21271 次阅读2009-12-22 19:48

“直击”的诗学——再论纪实摄影(节选)



藏策


(原文太长了,只贴第五部分吧。原文见:http://zangce.blshe.com/post/3405/367140

摄影有别于其他文本形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记录性,纪实摄影又是最能体现摄影的记录性的,所以弄懂了纪实摄影,也就基本上弄懂摄影了。纪实摄影的生命就是“真实”,是一种可以打动观看者内心情感,甚至是震撼灵魂的“真实”。真实凝聚起一种视觉上的“直击的力量”,可以穿透我们的内心……用罗兰•巴特的话说就是:“它的某处击中了我,刺痛了我。”但如何“击中”又如何“刺痛”?其文本机制为何?就连罗兰•巴特本人也从没说清楚过。

“真实”又是如何凝聚起这种神秘的“直击的力量”的呢?“真实”的事情很多,我们拍下来后就会发现,其中绝大部分其实并不能打动人。难道是它们还不够“真实”吗?以往的摄影理论都还停留在探讨如何保证“真实”的问题上,比如抓拍/摆拍的问题、造假/打假等……但对于“真实”本身却没有进行深入研究。“真实”仿佛是种简单到了不言自明的东西,不用说大家也都明白。然而“真实”偏偏又是最为复杂的,古往今来还真没几个人能说得清楚。假照片也具有一定的“真实感”,为什么就不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光影修辞”的底线在那里?


现在必须对“真实”加以追问了,我们眼睛看到的,相机拍到的,就是“真实”的吗?可以说即是又不是。说是,是因为我们看到的只是表象的真实,用佛家的用语说,也就是“色”。“真实”的影像,达到的只是“色”的真实,或曰定格了有关“色”的记忆。然而“色”又是“色不自色”的,所以佛家讲“色空”。从这个角度说,我们看到的又只能说是幻象,并不能说就是“真实”。比如现在的那些“大片”,就可以说是“色”的盛宴,但它的“视觉冲击力”却只能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与心灵无关。


我发现在人类的最高智慧上,东方与西方其实往往是非常一致的,比如西方的许多后现代理论就都可以成为佛学智慧的现代注脚。《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皆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而解构主义理论则正是从学理上破解“一切有为法”为何“皆梦幻泡影”的。鲍德里亚的“类像”理论则印证了“色不自色”……

那么有关“真实”呢?


我从拉康的精神分析学里也同样获得了灵感。追求“真实”是人类的本性,然而“真实”恰恰又是逃避着我们的东西。在自我心理防卫机制的作用下,我们看到的往往是想象的“真实”,而当“真实”一旦超越了我们想象的极限,我们甚至会昏倒,以丧失知觉这种极端的形式来予以否认。当我们自以为看到了“真实”时,其实“真实”早已遁形,而我们所看到的,只不过是“真实”的替代物而已。


比较文学中的“主题学”研究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主题就那么多,诸如爱情、战争、成长等等。现代主义文学的策略是“陌生化”,并去精心构建一个“意义”的“深度模式”,以“智性”征服读者。因为主题虽然有限,但“意义”却是无限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策略则是以“戏拟”(包括我们所熟知的“恶搞”)去替代“陌生化”,并以颠覆“意义”为乐。“意义”无穷,颠覆亦无止境。那么现实主义呢?我发现,现实主义(包括纪实摄影)的策略是不在“意义”上兜圈子,也就是不在“主题内涵”上搞什么“深度模式”,也更谈不上去颠覆它,而是靠强大的“非主题内涵”去“直击”读者。有关这个世界的主题是有限的,而这个世界本身却是无限的。现实中不可能有两个同样的人,也不可能有同样的事件和场景,这就给纪实摄影提供了无限的话语资源,足以用“反修辞”的特殊方式去“陌生化”了。

物理镜像的“真实”,也就是所谓“色”的“真实”,亦即我用能指、所指与拍摄对象三者之间关系来判定的那种“真实”,是纪实摄影的“真实”的底线。如果连这个起码的“真实”都保证不了,也就谈不上什么“纪实”了。但仅仅有了这个初级层面上的真实,还是远远不够的,纪实摄影还必须以“非主题内涵”为载体,以“反修辞”为话语方式,以超越俗套化想象的图像符号,去“直击”观者意识深层的“经络”。一旦当这些携带着“物象记忆”的能指,穿透了观者内心中由已有的想象和象征构筑起的防护铠甲,而“击中”潜意识的某个“情结”甚或“原型”时,便为渴求“真实”的心灵提供了新的象征。于是所谓的“刺痛”也就发生了。


    这才是纪实摄影这种“直击的诗学”的深层奥秘。
呵呵,说白了就是纪实摄影绝不是把看到的真实的场景拍下来就行了。这样的照片每天有无数人,拍下无数张,但大多没什么价值。


纪实摄影必须要拍到能震撼人心灵的东西才行。但难就难在,你越是有意识的去感人,有时反而越不感人,因为拍摄者的心灵可能已经被模式化,被俗套化了。比如有人看见有一对母子在一起相依为命的样子,觉得很感人,但拍出来后,却并不感人,而是成为了滥调。相反,有时不经意拍出来的东西,因为携带了许多连拍摄者都没有意识到的信息,结果却很感人。这就是“非主题内涵”的力量。“主题内涵”是摄影者努力想表现的,而“非主题内涵”则是没想努力去表现,却携带进画面中的丰富信息,但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不是摄影师能完全把握的。

当然,我这里说的感人,不是发生在意识层面的,而是发生在潜意识层面的。发生在意识层面的感动,不是真正的感动,而发生在潜意识里的“刺痛”才是我说的“感动”。这道理和爱情很相似,一个人认为一个异性有很多优点,但却未必会去爱,因为这只是发生在意识里的判断;而一个人即使发现某个异性有很多缺点,但却仍然离不开这个人,这才是爱情,是发生在潜意识的情感,说不清道不明,意识、理智这时都做不了主了。
摄影和文学有一样的地方,文学是“写什么”与“怎么写”;而摄影则无非是“拍什么”和“怎么拍”。

1、“拍什么”:

拍什么从初级上说,是题材的选择,但从高级上说,是摄影家人文意识是直接体现。比如,初学者总想碰上个什么突发的重大事件之类,所以到处去找题材,实在找不着就往穷乡僻壤跑,以为拍些别人见不到的东西就OK了。而大摄影家不会那么盲目,首先他会在最日常的生活里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而这种发现中肯定会蕴藏着丰富的“非主题内涵”。摄影家有时也会去找题材,但那不是盲目地去找,而是建立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事先做好了计划的。比如杨延康拍的天主教村、麻风病村落等。但这种拍摄计划绝不是为了猎奇,而是有着深刻的人文关怀的。总之,不要去拍那些人云亦云的东西,不要去凑热闹,而是要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

2、怎么拍:

这实际上同样要靠知识与修养的积累,而不仅仅是摄影技术问题。初学者一般都想把画面拍“美”了,拍“漂亮”了,于是很有可能就拍成了浅层次的低俗的“美”,也就是糖水片。纪实摄影并不是不需要美,但绝不能去追求肤浅的“美”,以及视觉效果,而是要有高层次的内在的大美。然而这种内在的深层的美,却不是靠变换花样就能刻意追求得到的,所以还不如干脆不去花心思考虑什么“美”不美的问题,而是把心思花在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思考上。当你的纪实片成为一种影象档案,影象人类学的时候,这种“大美”、大的气象自然就出现了。比如,以前那些拍长城的,基本把长城当风光拍,当成民族、国家、龙的传人之类“超隐喻”的图解去拍,可以说基本上都是垃圾,我曾写文章把这类长城摄影骂得一无是处。但现在不同了,张家口有个许宝宽,他也拍长城,但却是按着人文地理的思路拍的,拍成了纪实,就非常有价值了。所以“怎么拍”更多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意识问题,是观念问题。


谢谢大海,谢谢大家!

也不知道我有关“非主题内涵”的事,说明白了没有。总之不要太刻意地去表现什么,以一种超越于世俗的心态,注意观察注意记录就是了。背景最好略丰富些,这样“非主题内涵”就会不请自来。



我看了文武兄的那组记录老百姓身边事的片子,比较喜欢其中有关塘沽市场里的两张:一个是理发的,一个是卖西瓜的。呵呵!
"纪实摄影的魅力不在于怎样去再现那种已被破译了的现实,而是怎样去“直击”一个有待破译的暧昧不清的现实。”


拍“已被破译了的现实”,其结果往往很直白,不耐咀嚼。而拍“有待破译的暧昧不清的现实”才会引发人们的人文思考。

有很多影友其实已经拍得很好了,就因为拍的太直白而无法提升自己的摄影境界。呵呵!

其实大家看到的现实都差不多,为什么有的人拍得直白,而有的人拍得有深度呢?其实奥妙之处就在于:有的人看到某个场景后,因为脑子里已经有了关于这一事物的直白的答案,按着这个答案的思路去拍,自然就直白了。而有深读的人,不会相信那些直白的现成答案,而是要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于是他从美里看到了丑,从丑里看到了美,从繁华中看到了破败,从废墟中看到了永恒……这就是发现!

当然,发现也不仅仅是从好的里看到坏,从坏的里看到好那么简单,而是需要一个自我的修炼过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一个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又是一种境界,再到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则又到了一种更高的境界。初级影友往往把器材烧到了最高境界,而对事物的观察与发现却只停留在第一个境界上,于是只能靠大光圈的“牛头”去营造“糖水”效果。呵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