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红篮子的个人空间 http://bbs.photofans.cn/?232732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回顾四年追踪历程:我看着你们长大,你们看着我变老

热度 1已有 953 次阅读2017-7-20 18:13

掐指一算,在这一带晃悠已超过四年。
自从2013年5月4日,第一次登上龙门山,进入山顶的边境小苗寨,一种深深的感触,浓浓的眷恋就一直缠绕着我。
我喜欢这里独特的民族风情,更喜欢这里纯朴的村民。
也记录了很多看似普通的画面,劳动、生活、习俗……
但我的镜头更乐于对准天真可爱的孩子们。
四年时间,不算长也不算短,不经意间,我见证了他们的成长历程,有些变化让我自己也感到惊讶……

这是人称“住在云上的民族”,高高的龙门山顶,长年云雾缭绕,这是水弄一队、二队所在地


五指山:弄苗、弄平村寨所在地


扁担山:红埃、百埃、百松、水头屯所在地


妖皇山:坡念、旧里、弄迪屯所在地


弄保山:上保、弄兴、晚朝屯所在地


对比几年前,路况已经好了许多,但山高路险依旧,特别是暴雨过后,到处都是滑坡险情。


无可奈何的悲哀,老人一个个离去


更多的新生命又在欢乐中诞生


一对新人组成了新的家庭,生活就是这样生生不息


最让我神牵梦绕的孩子们,他们自身的成长经历,就是一个个经典的故事






彩花小时候顽皮,曾掉到烧着的开水里,严重烫伤。
由于没钱医治,靠敷些草药保守治疗,效果不好,至今背后和脖子上还留有大片的疤痕,影响了美观,到了夏天还排不出汗,又痛又痒。
所以她读到初一就不愿上学了,她很自豪地说,到县城打了一年工,做电子零件的,每月有1500的收入,对此她感到很满足。
我也不知是应该点赞呢,还是应该为此惋惜。


麦中已上六年级,长得越南,穿着也越南,话不多,很害羞,但劳动是一把好手,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
她很想继续上初中,但"爸爸可能不给"。
上初中必须到乡里的学校,离家有30多公里,这是无法用双脚走完的路。
唉……人生就如这野菜,苦涩味道。


金花,虽然不是每次进村都能见到她,但她总是让人印象深刻。
因为她文静害羞,有着与乡村孩子不一样的白晰肤色。
五年时光,感觉她没长大多少,有时很时尚,有时又很邋遢,经常背着小孩,这让我产生一种错觉,是不是村里谁家有小孩都可以往她背上放啊。


秀英也就是春梅的妹妹,因为要带妹妹,很少有机会参加我们的拍摄活动,也很少出现在照片里。
但每次进村都能见到她,她也总是凑上来打招呼,很有礼貌地问候几句,最常说的话是:叔叔,家去呢(意思是叔叔去我家呢)。
她家背后不足百米就是524界碑,成了离国界最近的人家。
姐姐背弟妹,这是她的任务,也是她的责任,对此她认为天经地义,从来没有半句怨言。
其他小伙伴公认她唱歌最好,可惜我从来没听过……


菊月是水弄屯中最调皮,也是最活跃的女孩,只要有她在就会充满了欢乐。
今年姐姐帮买了新衣,所以也乐于拍照,不再躲着镜头。
我们玩累后,她妈妈总会主动做好饭菜请我们吃饭,虽然她的妈妈是越南人,但汉话说得挺好。


小苗仙的故事,已经说过很多了。
这个喜欢唱歌跳舞的女孩,十五岁结婚,现在将近十六岁了,孩子已超过半岁。
可以说,弄苗这个拍摄点,让我多年奔波不息,跟她的歌舞有很大关系。
我曾经劝她回学校读书,也给她设计了很多条道路,还有全国各地的很多朋友愿意伸出援手给她帮助,但她最终选择了自己的道路。
用她自己的话说,没有文化,没有能力,就应该走这一步,老老实实相夫教子。


这个叫阿由的大男孩,一直对我很有礼貌,今年初也娶了个媳妇。
象大多数当地的贫困青年一样,她的媳妇也是越南籍,虽然国籍不同,但双方同宗同族,语言和生活习惯完全相同。
据说这样能省下好多彩礼钱。


十五岁的菊英也出去打工,同样没读完小学。
前两年在村里下山读书的孩子中,她一直是老大,肩负着以大带小的责任。
这是个情窦初开的年纪,现在已经有一个三十多岁的“成人”在追求她。
男方家庭条件很好,她家里也同意,但她自己不愿意,一直外出打工回避。


这个叫“玛”的女孩,大名叫亲红,是我给起的。
以前是妈妈背着她,现在是她背着妹妹。
她的父母连续生了四个女孩,就是想要一个男孩,至今还不愿罢手。
在些不去置评计划生育的问题,这太复杂,毕竟这里是农村,按习俗女孩到了十五六岁都是要出嫁离开家的。
在社会保障没有覆盖到农村之前,农民们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


刷,总是悄悄地跟在大些的孩子后面去玩。
从光着脚丫到一双大拖鞋,直到今年有了一双象样的波鞋,这也反映了农村的生活正在改变。




玉碧,是我最早认识的女孩之一,第一次上水弄苗寨,就是她和堂姐春梅接待。我为此很感动,想不到这贫穷偏僻山村,有那么礼貌周全的孩子。
那时她们俩姐妹还在读五年级。
但只过了一年,她就消失了。
我问她父母,父母说是外出打工了,但其他村民悄悄告诉我,她嫁人了,她妹妹也很自豪的说“姐姐去要男朋友了”。
这是第一次感到当地早婚习俗的冲击,天!她才十三岁。
再过一年后,她逃婚回来,我才再次见到她,很惊诧地发现,她已完成从一个女孩到女人的转变。
这次逃婚,差点引发两个村寨之间的械斗。
关于她为何会从学校被带到外县嫁人,以及在夫家的命运,她跟我说了很多,很多……
这不是一两段文字能说清楚的,这里暂且略过。
好在她现在找到了新的归宿,嫁到山下平地的壮族家庭里,生活条件优越,丈夫年纪虽然大些,但懂得勤劳持家,没有不良嗜好,公公婆婆也善良,夫妻恩爱,家庭和睦。
这是我做为亲家人,常在那往来的印象。
今年春节期间,玉碧生下了个女孩,一家人都非常喜欢。


玉碧的妹妹“希米”,一个漂亮文静的女孩。
从看到她第一眼,就觉得她似乎不属于这里。
这样的女孩,放在任何大城市都毫不逊色。
虽然不是孤僻之人,但就是不太喜欢出来玩,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做些小手工,比如做些传统的刺绣、绣球,改装苗族小玩偶,心灵手巧。
但奇怪的是学习就是不上心,从认识她的时候就知道她在读三年级,现在还是在读三年级。
老师曾经跟我抱怨,全班20多个学生,10多个考试0分。
她宁愿在家放牛放羊,玩玩自己的手艺,也不愿意再去学校。
无名的惋惜。


春梅,也是第一次上山接待我的孩子之一,毕竟她读过书,懂汉话,也懂礼貌。
只要有她在,我的午餐就有着落。
她跟玉碧同年,月份稍大些,玉碧嫁人的时候,她还在留守家里照顾父母。
但是到了2015年,她也嫁到了小苗仙所在的村庄,我曾在那里见过她挺着大肚子的侧影,由于她不好意思地躲着我,我也不好意思去追着拍照。
现在她的孩子已经1岁多了,小俩口一直带着孩子在广东打工,很少回来。


海英,因为不太喜欢玩,家里农活也多,她的故事记叙得少一些,但也是个勤劳腼腆的女孩,母亲是越南人,所以长得也有越南味。
现在也在外地打工,今年春节时回来,有了自己的新手机。
其实这个村里并没有手机信号,要打电话得骑摩托到一公里外的山头上。
手机最显著的功能是听歌,看些下载的小视频。
这里的老老少少很喜欢听流行的苗语歌曲,也喜欢跳DJ。


虫子,最调皮的男孩。
小小年纪就会追女孩了,常常在村里,象老鹰抓小鸡一样,追得女孩们四处乱跑。
有人不习惯,觉得他很坏。
跟他外出劳作几次后,发现他其实也只是调皮捣蛋而已。
他的哥哥生了个孩子后,每天他都会去帮着抱一会,我拍过他抱着孩子的照片,能感到他那种深深的爱意。


麦帕,小苗仙的小伙伴,每次唱歌跳舞都少不了她。
在小苗仙出嫁那天,我看到她喝了不少的酒。
从那时起,弄苗屯大一些的孩子中,也仅剩她一个。
而且她也只读了二年的书。
我真奇怪,村头就有一个教学点,很方便,不用交费还有免费午餐,这些稍大些的孩子就是不愿意上学。
我问过她们,她们说听不懂,太费脑。
关键是父母还习以为常,并不强制她们去学校,宁愿留在家帮着带孩子,放牛。
看来要改变一个地区的面貌,还是得改变长辈们的观念,任重道远啊。


麦英,因为是捡来的孩子,性格有些孤僻。
但随着村里大一些的女孩不是嫁人,就是外出打工,她已成了我重要的“模特”。
天生就是一副劳动人民的本色。
只是不太听指挥,到了放牛的时间,我去找她说:该出发了。她偏不去,等我不耐烦了,转身离开,她就赶着牛群跑了……
呵呵!有性格!
今年她家里种麻,收麻,制麻,也就是要全手工制作苗族服饰,这是很少能见到的传统工艺,为了这个题材,一直往她家里跑,只是一直混不熟。


玉兰,很好听的名字。
三年来,感觉她没长大多少,上二年级了,还是那么顽皮多动。
她出生在广东,父母打工的地方,回到大山里很不适应,但又不得不回来上学,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社会现象。


阿笙,快十二岁了,才准备读四年级。
因为跟父母在外打工二年,耽误了学业。
曾拍过她的两部短片《山里孩子的假期》,《笙的小竹棚》,很配合。
其实我也不是要摆拍,只是希望我的小“模特”们,要干什么有特色的农活时能够告诉我,让我提前做好准备,能跟上他们的步伐。
只要跟着他们上山劳动,我就会寻找到自己想要的画面。
正因为她无意中说,在山上放牛时,怕下雨时淋着,自己动手搭了个小竹棚,才让我抓住了这个题材。


姬,是我追踪最久、最全面的女孩。
第一次见到她时,还是穿着没有纽扣的衣裳,跟姐姐在泥地里玩。
但每当我的相机对着她,姬都会表现出最好的姿势,最好的笑容。
她以自己可爱的一面,得到了朋友们的喜爱。
现在由一位爱心阿姨给她支助,她也不负众望,学习很努力。
从她身上,我看到了下一代的希望。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我不玩游戏 2018-4-15 19:23
事关情怀。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