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夜魅津城 http://bbs.photofans.cn/?254558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尔宝瑞和他的《历任奥委会主席》

已有 759 次阅读2009-10-25 20:48

借全运会的风,把去年的片子贴一组。

鬼斧神工 蜡艺通神
----------------历届奥委会主席蜡像展
今晚报记者 高 丽 2008年11月9日星期日

  在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二楼展览大厅内,观众被眼前的一切所震撼:罗格、萨马兰奇、顾拜旦……奥林匹克历史上八位奥委会主席“聚会”在了天津。这种穿越时空的场景原本只能在科幻小说中见到,如今却变成了现实。而创作出这次“历史性聚会”的“魔术师”,就是我国蜡像制作大师尔宝瑞。

  “快看现任主席罗格的蜡像,他刮过胡子的脸上胡茬儿还清晰可见。”一位大学生将自己的这一“重大发现”告诉给了身边的同学。“我以为我见到萨马兰奇爷爷了。”一位小朋友放开了妈妈的手,面对电视采访说了自己的感受。“看顾拜旦手背上的斑点太逼真了,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每走过一个人物时,观众们都会停下来仔细观看研究一番,不住地称赞蜡像艺术家尔宝瑞是位奇人。

蜡像皮肤“长”出汗毛孔

  在尔宝瑞的手上,至今已经诞生了200多位名人的蜡像。更令人称奇的是,全世界蜡像皮肤原本都是没有汗毛孔的,尔宝瑞却发明了新工艺,使人物皮肤上产生了清晰的毛孔肌理,并且随着表情和肌肉的运动,有大小深浅方向上的变化,可以经得起大幅照片特写放大。尔宝瑞将蜡像做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不仅仅是相貌,而且是神态气质,甚至是皮肤上微小的斑点都精确逼真,难怪他每一次办展览都会担心一个重大问题,就是观众都想伸手去摸一下蜡像。“国家博物馆的第一个蜡像是我塑的孙中山,他的手都被观众摸黑了,摸亮了。”

走出自己的艺术之路

  尔宝瑞认为好的艺术作品通常是两种情况下产生的,一种是底蕴深厚,一种是激情勃发。创作历届奥运会主席蜡像,恰恰是他二者兼备的成果。前后半年的创作时间,他完成了在外国艺术家看来简直是匪夷所思的艺术创作。这组作品在天津展出后,还将送往国内外57座城市进行巡回展出,最后永久保留在洛桑的奥林匹克博物馆中。

  昨天下午,来自京津两地的美术界知名人士就尔宝瑞的蜡像艺术进行了理论研讨。大家在发言中一致认为,作为中国蜡像艺术的代表人物,尔宝瑞以其作品和理论确立了中国蜡像的世界地位,走出了自己的艺术之路,他把蜡像艺术和超级写实主义雕塑在创作观念和工艺技术上重新加以整合,成功地独创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意义的蜡像工艺技术,使中国的蜡像在艺术上跃居世界前列。

“蜡艺通神”世界领先

  作为好友,冯骥才邀请尔宝瑞来到自己的学院举办故乡展,并定名为“蜡艺通神”。冯骥才评价认为,尔宝瑞的蜡像作品不仅是国内首屈一指,在世界蜡像艺术领域也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带给观众的将是梦幻而神奇的蜡像展。同时,为了强调展览的学术气息,冯骥才表示学院会将专家的理论研讨整理成论文集子,来帮助艺术家进行创作上的总结与思考。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