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光与影 http://bbs.photofans.cn/?262296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PS调色中曲线和锐化学习笔记

已有 2660 次阅读2009-12-24 10:38

7月入二手D80和一支腾龙17-50镜头,8月开始学PS,看书看视频理论指导实践,整理笔记权当总结。


学习之前,给自己提了些问题
  1.相片为什么要处理
  2.处理相片在PS中常用的技术是什么
  3.一些常用的PS处理手法的比较
  4.相片处理目的在PS中处理最优的方法有哪些
  第一,要知道处理照片的目的。我想一般是两个目的,其一是使照片看上去更自然,把我们眼睛所看到的还原出来。为什么照片拍出来的和我们所看到的不一样呢,因为人眼有主观性,人眼有同时对比效应和色适应效应;人眼观察物体时,它的对比度和色彩会增强,而背景则降低。而相机是客观的记录。一些色彩的反光导致的偏色,我们认为阴影是黑色的,其实是深红的,都会被其忠实的记录下来。因此要还原其我们认为的自然色调地。其二是把我们主观的想象的色调给调出来,给照片加以想象和思想。如加强暖色调、冷色调、怀旧的等等。
  第二,PS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曲线、通道混合器、锐化
  第三和第四个问题本身就是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


最重要的武器--曲线
  曲线在PS中有三种简化形式:亮度对比度、色彩平衡、色阶
  换句话说,曲线能解决的是设置高光和阴影,加强重要地方的对比度而突出细节,提高和降低亮度,改变色调。
  要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曲线则要分开来理解。
一、首先要认识曲线



1、曲线图构成之一-坐标,横坐标表示修改前(输入)阶调从0-256,纵坐标表示修改后(输出)阶调从0-256,图中主 曲线锚点输入色阶102,输出153,说明亮度由102提高到153,曲线上升,可提亮。
2、曲线图构成之二-曲线,曲线分为主曲线和通道曲线。
  图模式不同,曲线类型不同
  RGB模式由主曲线和红、绿、蓝曲线构成
  CMYK模式由主曲线和青色、洋红、黄色、黑色曲线构成
  LAB曲线由明度和a(红绿)b(黄蓝)曲线构成且色阶(0,127)为暖色红黄,(-128,-1)为冷色黄蓝。L(0,0)为中性灰
3、左上角手形点击后可在图上找到与曲线相应的颜色亮度(重要)
4、3支笔分别可在图上标出黑场,灰场和白场(正直高手不会用这个的)
5、左下角的三个标记第一个是可用锚点改变曲线,第二个是用笔画曲线,第三个是使曲线变平滑。
二、对比度和曲线的形状
  改变曲线角度就是改变对比度,越陡就意味着对比度越强,越缓对比度越弱。“S”曲线就是中间调对比度增强,高光部分和阴影部分对比度减弱。(有得必有失)
而关键的关键是
  现在如何找到图中的主体?你想表达的突出的(有主观性)
  主体部分在曲线上的位置?用手形点击
  何种模式下的曲线调整是最有效的?对10个通道要了解
解决了这三个问题,那么让你的主体部分的曲线(不单单是主曲线)变陡吧,主体细节便能突出。
三、亮调暗调和曲线
  好的照片是全阶调,必须找到高光和阴影,利用自动色阶是个不错的选择,但相机只会机械的找到图中最亮和最暗的部分进行色阶调整。但有时,我们为了突出主体要牺牲掉一些亮调和暗调。
  怎么调?利用通道曲线,一般不用主曲线,如是CMYK模式则黑色通道一起变化影响大。且用端点,为了突出高光和阴影的细节。
  调到什么程度?利用信息面板,如高光调到250,250,250;阴影高到10,10,10。



四、颜色和曲线
  颜色处理在曲线中最难,正直能运用曲线,首先要理解这三个方面。
  熟悉单色通道中颜色表示的原理。
  --由于计算机储存颜色的方式是记录如RGB单色的光的不同色阶数据,通过光学信息亮度来信息来显示(计算机是2进制,图是8位深度,2的8次方为256)。如R色,结合通道色阶0~255来显示256个不同亮度的红色。
  熟悉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以及LAB中的AB色。
  --光的三原色是RGB,对应的是发光体如显示器这一媒介来显示颜;颜料三原色是CMY,因颜料不可能纯度为100%,故CMY相加不能为纯黑,故CMYK以印刷或打印这一媒介来显示颜色;而LAB为显示大自然的的颜色。故色域范围为LAB>RGB>CMYK。一般图片处理模式转换这样是可行的RGB-LAB-RGB,CMYK-RGB-CMYK。当RGB-CMYK-RGB时,明亮色彩就有可能损失。
  熟悉三原色三补色在色环上的关系。
  --R与C互补,G与M互补,B与Y互补。第一在色环上,颜色三原色能够吸收与它正对的互补色。能够反射与它相邻的两种光。理解这个规律就能理解原色的相互关系。第二在通道上,理论上红色就是青色,RGB就是CMY。实际上,RGB通道要比CMY通道细节多。
 如何修正颜色,利用数值修正颜色,最有效的数值是什么。--中性灰
  数值方法是高光、阴影、中性灰、肤色(在人脸上,品红和黄色通常是等量的,有时黄要比品红多,但偏品红的肤色很少的)。
  如果对色彩感觉不好,其实用RGB和CMYK的数据来理解更好,更能清楚自己应怎么做。关键的关键还是对数值的理解。如CMY 25、40、90应是偏红的黄,25、70、90是偏黄的红。如金黄色天空的色调应该是偏红偏黄的,在RGB模式中就应提高R降低B曲线,水面的金黄色还带点少量的绿,通过蒙板还可提高的水面的G曲线。如果深刻的理解了数值和颜色的关系,则大师调色的照片也能参照个一二。

锐化
锐化要解决这四个问题:何时、何处、为什么、怎么做
1、什么时候锐化
------ 一般在色彩处理之后,因为锐化之后再处理色彩可能会加重亮晕带和暗晕带,也等于加大了USM锐化的数量。
2、什么地方锐化
------ 一般在通道中锐化优于全面锐化
(1)一种特别颜色---锐化红色、绿色
            原因:大面积的天空和水是蓝色的比较柔和,不需要锐化;
(2)多种颜色
   (A)RGB或CMYK模式---锐化整张图片  
   (B)LAB      ---锐化L通道,原因L通道有细节,A、B通道包含颜色信息,不会影响色彩的变化
规律:弱通道锐化,一般对主体颜色影响小,也就是说强化边缘,而不影响区域色块
   锐化黑色通道,几乎所有图片都是安全的,特别是人脸。
   通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但有时有细节损失,但一般人眼也看不出来的。



3、为什么要锐化
------强化边缘和过渡
原因:
(1)人眼是三维的,相机记录的是平面图像,物体和背景通过强化边缘产生过渡和层次
(2)像素是由点构成,理论上会产生齿状边缘,不能产生逼真边缘。
(3)人眼看到边缘会产生想象,相机不具备想象

4、怎么做锐化
------USM锐化


(上图中你能看出晕带吗,噪点吗,色彩溢出吗)
(1)数量(单位:百分比)也就是锐化量
---锐化是通过提高边缘像素的反差来实现
---数量越大,边缘明暗像素间的反差也就越大,且增加是倍数关系,增加100%就是反差色阶数值增加一倍
---(应用)处理时色阶没有溢出。即亮晕带和暗晕带不应超出片子的色阶宽容度。手法上一般满意后稍退一点。(上图中就产生了溢出)
2、半径(单位:像素)
---即从边缘开始向外影响多少个像素
---数值越大,边缘越宽
---(应用)传统锐化强化边缘,高反差,窄边缘---即大数量小半径
       反传统锐化,低反差、宽边缘。效果和高反差保留+叠加效果一样,但有阈值可以调节。
3、阈值(单位:色阶)
---像素间的差别到多少程度,就被认为是边缘像素而需要锐化。说得明白一点就是查找边缘的。
---值越大,图中被认为的边缘像素越少,只对主边缘锐化。大到255理论上纯黑和纯白边缘才需要锐化。
   值越小,图中被认为的边缘像素越多,色阶值差异小的就要锐化。小到0,也就是说同一亮度值的颜色不需要锐化,而只要有差异的边缘就会锐化。
---(应用)一般避免把噪点锐化,数码单反因硬件原因不可能避免噪点,阈值升高,通常是指排除噪点和周围颜色的差别。关键是跟据图片找到刚刚好能把噪点排除的阈值。噪点越大阈值越大。

锐化是把需的锐化的地方锐化。
锐化的关键是避免把噪点锐化
锐化的关键是隐藏晕带:方法有二种其一晕带变窄反差加大其二晕带变宽反差减小。
锐化的关键是如何找到适合的数值。
大图片锐化还有更好的方法。


锐化能走多远(变暗、变亮图层模式的应用)
锐化的实质是使边缘产生亮和暗反差,产生亮晕带和暗晕带
但亮和暗的反差程度是由USM中的数量控制且程度是一样的,如果想要精确控制亮晕带和暗晕带的不同反差程度,就可以通过图层模式变暗和变亮且通过不透明度来实现。
如下图理解(为了理解,锐化程度比较高)
图1---原图没有锐化



图2---用USM锐化



图3---变暗模式产生暗晕



图4---变亮模式产生亮晕


图5---暗晕和亮晕的组合


关键:暗晕和亮晕组合时,通过不透明度的程度可以精确控制锐化程度。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