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培根摄影 http://bbs.photofans.cn/?263645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松阳高腔

已有 1218 次阅读2013-3-19 20:29

发源于浙江省松阳县的“松阳高腔”是被戏曲界誉为“戏曲活化石”的瑰宝,虽然它已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松阳高腔的传承境况堪忧,前辈年高,后继乏人,其传承发展之路艰难漫长。

   今年春节期间,我与金山的影友来到了浙江的松阳县。有机会对松阳的高腔剧团举起了镜头,采了些皮毛。

松阳县西屏村舞台



松阳高腔起始于明代,以松阳地方杂剧为主,吸收昆腔等外来声腔的艺术因素而最终成型,在清代乾隆至光绪年间达到鼎盛时期。松阳高腔现在主要流行于以松阳为中心的浙西南农村地区,远及闽、赣、皖等地。







高腔曲牌丰富,唱腔优美,表演手法古朴而且风格独特,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起源于宋元时期的松阳高腔被戏曲界誉为活化石,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从传承人看,前辈年高,后继乏人。松阳高腔艺人年龄老化,年轻人又不热衷于这一古老的艺术,因此形成了青黄不接的局面,松阳高腔这种口传身授的传承方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几位健在的高腔老艺人,年龄最大的已83岁,最小的也近70岁,年轻的演员平均年龄也已在40岁上下,如今尚能从事演出的也只剩10来人而已。





虽然松阳高腔的传承艺人吴关群、吴发仲、吴永清等人都有带徒传授技艺的想法,但由于生计,他们既无时间也无精力。





演员们都分散在各个自然村落,他们既是演员,更是劳动者,繁重的劳动使他们很难在演戏上花更多的精力,一年当中也只是在春节期间或丽水松阳文化节期间有几场固定的演出,其他时间则都得外出打工谋生。







在资源储备方面,则是装备陈旧、资金短缺。今年80多岁的周安剧团团长吴大水说:“要把戏班里20多个人拉出去开演,要花很大的精力不说,开销也要一大笔。但如果再不出去演,松阳高腔就会在眼下的这一代人手里失传。







松阳高腔历来靠艺人‘口吐’相传,由于年代久远,原有的30多部剧本现在仅剩下20来部,有许多都已失传。趁现在几位老艺人还在,还能在戏路上给年轻人一些指点,若再过个三五年就很难说了。







现在仅存的两个高腔剧团,都还在其发源地松阳县玉岩镇的白沙岗村和周安村。海拔800多米的周安村,离玉岩镇还有十几公里,没有公路,只有一条蜿蜒而进的机耕路,自然条件十分差。

从周安村再往山里去的白沙岗村则更是人迹罕至。松阳高腔就在这样两个偏远的山村代代相传。







松阳高腔的传承方式是原始的、家族式的口传身授,演员一般都是其家庭成员,文化程度小学的居多,初中程度以上的已很少了。



松阳高腔虽然已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其传承发展之路依然艰难漫长,需要各方有识之士的积极参与和扶持。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