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摄影如同生命 http://bbs.photofans.cn/?267213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超远摄神器 奥林巴斯75-300mm II评测

已有 9739 次阅读2013-3-27 11:53

三月中旬,奥林巴斯在国内正式发布符合微型三分之四系统的可更换镜头M.ZUIKO DIGITAL ED 75-300mm F4.8-6.7 II。这款镜头是两年前发布的老款M.ZUIKO DIGITAL ED 75-300mm F4.8-6.7的升级版。相比老款镜头,奥林巴斯75-300mm二代镜头更加小巧便携。该镜头充分利用了微型三分之四系统的优势,乘以2倍换算系数,实现了相当于35mm相机标准150mm到600mm焦段。




采用ZERO镀膜技术


全新奥林巴斯M.ZUIKO DIGITAL ED 75-300mm F4.8-6.7 II镜头采用ZERO (瑞光超低反射光学)镀膜技术,极大限度的避免了眩光和鬼影对作品的影响,即使在逆光等不利的条件下,也具有优异的成像性能。


镜头内搭载MSC (Movie & Still Compatible)高速静音对焦机构,依靠先进的光学解决方案,只驱动少数轻量镜片,而不是使用产生运动噪音的齿轮,因此能够进行快速、安静的对焦。该技术使用亚微米级先进装配技术,利用金属轴和馈送螺杆推动镜片组。该镜头内采用MSC机制的内对焦系统,只驱动两个体积小、重量轻的镜片,无论是拍照还是摄像,均能确保对焦安静、快速、平滑地进行。虽然镜头本身未加入防抖,但是凭借奥林巴斯PEN系列及OMD系列机身内置防抖系统,能够出色的完成任何焦段的拍摄,尤其是搭配OMD-EM5的五轴机身防抖系统,可谓是绝配。



镜头结构图


奥林巴斯M.ZUIKO DIGITAL ED 75-300mm F4.8-6.7 II采用13组18片结构设计。其中包含了1片超级ED(超低色散)镜片和2片ED镜片,有效地消除了传统长焦镜头中降低图像质量的色散,同时还使用了3片HR(高折射率)镜片,不但显著地缩小了镜头的体积,还使得整个变焦范围内都能获得优异的画质。7片圆形光圈叶片也令焦外更加绵柔。



MTF曲线图


从官方提供的MTF曲线图来看,奥林巴斯M.ZUIKO DIGITAL ED 75-300mm F4.8-6.7 II在75mm焦段时20线对与60线对的中心成像均有着不错的表现(由于画幅原因,4/3系统的20线对,等效于135画幅的10线对),实线与虚线已经重叠。边缘成像,60线对略有下降,但是在25%以上,总体来说这款镜头在75mm F4.8焦段下的成像十分优异。在300mm焦段(相当于35mm相机标准600mm),中心成像依旧十分优异,但是在边缘成像方面,60线对实线与虚线距离不断拉开,虚线已经降至20%以下,相对图像反差低一些。总体上从MTF曲线图上来评估这款镜头的话,总体成像效果优异,只是在300mm焦段边缘略有下降。


为了更清晰的让大家了解新款奥林巴斯M.ZUIKO DIGITAL ED 75-300mm F4.8-6.7 II与老款75-300mm的区别,饼饼给大家准备了新老镜头的参数对比表格。






























































 


M.ZUIKO DIGITAL ED 75-300mm F4.8-6.7 II


LUMIX G VARIO 100-300mm F4.0-5.6


焦距范围   [35mm 相机标准]


75-300mm (150-600mm)


100-300mm (200-600mm)


镜头结构


13组18片,1片超级 ED 镜片,,2片ED镜片,3片HR镜片


12组17片,1片ED镜片


视角


16 - 4.1 度


12-4.1度


自动对焦系统


高速自动对焦 (MSC)


高速自动对焦


最近对焦距离


0.9m(焦距75mm) / 1.5m(75mm焦距以外)


1.5m


最大放大倍率


[35mm 相机标准放大倍率]


0.18x(35mm等效0.36x)


021x(35mm等效0.42x)


最小视野


97 x 73mm


 


光圈叶片数


7 (圆形光圈)


7 (圆形光圈)


最大光圈


F4.8 (75mm) - F6.7 (300mm)


F4.0 (100mm) - F5.6 (300mm)


最小光圈


F22


F22


滤镜尺寸


直径 58mm


直径 67mm


尺寸


直径 69 x 116.5mm


直径 73.6 x 126mm


重量


423g


约520g


外观细节


传统的600mm(35mm相机标准)长焦镜头都是体型巨大、份量沉重、且价格不菲,对于普通影友来说拥有一支大长焦镜头不太实际。而这一切都随着奥林巴斯M.ZUIKO DIGITAL ED 75-300mm F4.8-6.7 II的发布而改变,这款镜头充分发挥了微型三分之四系统的优势,实现了相当于35mm相机标准150mm-600mm焦距的同时,重量却只有425克,而整体外形尺寸也不过69×116.5mm,相比上一代产品从体型和重量上均降低了30%左右,携带起来更加方便。



镜头小巧轻便,搭配OMD-EM5机身



75mm端(35mm等效焦距150mm)



300mm端(35mm等效焦距600mm)


与老款一样,奥林巴斯M.ZUIKO DIGITAL ED 75-300mm F4.8-6.7 II采用伸缩式设计,当镜头调至300mm端时,镜头内筒伸出。



镜头型号、焦段标识


奥林巴斯M.ZUIKO DIGITAL ED 75-300mm F4.8-6.7 II采用塑料材质打造而成,手感轻便。整体设计简约,无任何按钮、拨杆。其搭载MSC高速静音对焦机构,只驱动两个体积小、重量轻的镜片,从而实现安静、快速、平滑的对焦体验。搭配OMD-EM5的五轴防抖系统,可以保持各焦段拍摄图像清晰。



对焦环特写



变焦环特写


奥林巴斯M.ZUIKO DIGITAL ED 75-300mm F4.8-6.7 II采用宽大的变焦环设计,对于用户的操作使用很有帮助。但是其变焦环与对焦环并没有覆盖防滑橡胶,虽然螺纹增加了一定的摩擦力,但是多少还是会影响到操作手感。



镜头金属卡口



最近对焦距离标识



镜头编号及奥林巴斯MICRO标识



采用ZERO镀膜技术


开篇我们已经介绍过,奥林巴斯M.ZUIKO DIGITAL ED 75-300mm F4.8-6.7 II采用ZERO镀膜技术,可以有效避免炫光和鬼影。这种镀膜不仅具有高透光率的特点,并且得益于真空镀膜技术,还具有很高的强度,不易氧化,且耐刮伤。


焦段展示


奥林巴斯M.ZUIKO DIGITAL ED 75-300mm F4.8-6.7 II在了微型三分之四系统下,可实现35mm相机标准150mm-600mm焦距。口说无凭,可能这个焦段的数字在大家脑子里很难用想象来认识到具体效果,那么大家请看下方的实拍图。



75mm焦段(35mm等效焦距150mm)



300mm焦段35mm(等效焦距600mm)


奥林巴斯M.ZUIKO DIGITAL ED 75-300mm F4.8-6.7 II可谓是完全发挥了微型三分之四系统的优势,在系数转换后能后实现150-600mm焦段,这对于拍摄鸟类、野生动物、体育题材的摄影师来说是极大限度的减负,同时价格方面比老款75-300mm便宜了一半,可谓是低廉+高画质双收。


暗角测试


在鱼眼或超广角镜头中,镜头的暗角(四角失光)现象比较常见,许多摄影师也充分利用暗角来拍摄很具视觉冲击力的纪实或风光照片。随着焦段的增长,暗角会相对减弱,但是暗角是不可避免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奥林巴斯M.ZUIKO DIGITAL ED 75-300mm F4.8-6.7 II在75mm端和300mm端不同光圈的表现。


75mm焦段测试



75mm F4.8



75mm F5.6



75mm F8



75mm F11



75mm F16


在75mm端,光圈F4.8、F5.6有明显暗角,但是从F8光圈开始,暗角现象开始减弱。


300mm焦段测试



300mm F6.7



300mm F8



300mm F11



300mm F16


在300mm端,我们从F6.7光圈开始测起,整体暗角表现从F11开始有所好转,而F6.7与F8均有着较为明显的暗角现象。


畸变测试:


畸变存在于各个焦段的镜头中,广角难逃筒形畸变,中长焦镜头会出现枕形畸变。奥林巴斯M.ZUIKO DIGITAL ED 75-300mm F4.8-6.7 II使用了3片HR高射射率镜片,不光缩小了镜头的体积,而且降低的畸变。我们分别对75mm端和300mm端进行测试,直拍砖墙。



75mm端畸变测试


75mm端仅有极小的枕形畸变,基本可以忽略,HR镜片对于畸变的修正效果十分明显。



300mm端畸变测试


300mm端镜头畸变同样控制的很好,只有略微的枕形畸变。


中央和边缘成像测试:


在官方提供的MTF曲线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奥林巴斯M.ZUIKO DIGITAL ED 75-300mm F4.8-6.7 II在75mm端的中心及边缘成像表现优异,而在300mm端中心成像优异,但是边缘成像有所下降。这支镜头的实际素质是否与MTF图所表现的一致呢?让我们实拍测试一下!


75mm焦段中央和边缘


在75mm焦段我们主要测试F4.8、F5.6、F8、F11四档光圈下中心与边缘成像效果。我们分别截取红框中的100%截图。



75mm中心及边缘成像效果测试



75mm F4.8 中心成像



75mm F5.6 中心成像



75mm F8 中心成像



75mm F11中心成像


在75mm中心成像方面,F4.8光圈时图像较锐,光圈缩小到F8时效果最好,而之后随着光圈逐渐缩小,画面也开始慢慢松散。



75mm F4.8边缘成像



75mm F5.6边缘成像



75mm F8边缘成像



75mm F11边缘成像


在75mm边缘成像方面,同样是F8光圈是效果最佳,随着光圈缩小,成效效果逐渐松散。这与MTF曲线所体现的基本一致。


300mm焦段中央和边缘


在300mm焦段,初始光圈缩小至F6.7,因此我们主要测试F6.7、F8、F11光圈下中心与边缘的成像效果。我们分别截取红框中的100%截图。



300mm焦段中心及边缘成像测试



300mm F6.7中心成像



300mm F8中心成像



300mm F11中心成像


300mm焦段中心成像效果可圈可点,当光圈缩小至F8时最佳,随后随着光圈缩小,画面开始变得松散。



300mm F6.7边缘成像



300mm F8边缘成像



300mm F11边缘成像


与MTF图表现的相同,300mm在边缘成像方面的表现较弱,F8光圈效果最佳,而其余光圈均有松散的现象。


色散测试:


我们将拍摄的测试图像放大至100%,并截取F4.8、F5.6、F8、F11光圈下图像的边缘。



色散测试



F4.8光圈



F5.6光圈



F8光圈



F11光圈


从以上几张测试图来看,奥林巴斯M.ZUIKO DIGITAL ED 75-300mm F4.8-6.7 II存在着轻微的色散现象,随着光圈的缩小,色散现象逐渐减弱。该镜头采用1片超级ED(超低色散)镜片和2片ED镜片,有效地消除了降低图像质量的色散。


眩光测试:



奥林巴斯M.ZUIKO DIGITAL ED 75-300mm F4.8-6.7 II采用ZERO (瑞光超低反射光学)镀膜技术,有效的避免了眩光和鬼影对作品的影响。我们在测试过程中发现,炫光还是存在的,通过逆光拍摄树枝树叶,紫色的眩光呈十字型扩散。


试拍样张:


经过多方面的测试,相信大家对这款镜头的最终成像效果十分感兴趣,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实拍样片来了解一下。



焦距75mm 感光度ISO200 光圈F4.8 曝光时间1/1600秒



焦距75mm 感光度ISO200 光圈F16 曝光时间1/4000秒



焦距75mm 感光度ISO200 光圈F4.8 曝光时间1/1600秒



焦距300mm 感光度ISO200 光圈F6.7 曝光时间1/500秒



焦距117mm 感光度ISO320 光圈F6.3 曝光时间1/250秒



焦距300mm 感光度ISO200 光圈F6.7 曝光时间1/1000秒



焦距75mm 感光度ISO200 光圈F6.3 曝光时间1/640秒



焦距179mm 感光度ISO400 光圈F6.3 曝光时间1/250秒



焦距300mm 感光度ISO200 光圈F6.7 曝光时间1/640秒



焦距221mm 感光度ISO200 光圈F6.3 曝光时间1/640秒



焦距300mm 感光度ISO200 光圈F6.7 曝光时间1/800秒



焦距208mm 感光度ISO200 光圈F6.3 曝光时间1/320秒



焦距300mm 感光度ISO200 光圈F6.7 曝光时间1/320秒



焦距150mm 感光度ISO200 光圈F6.3 曝光时间1/320秒



焦距300mm 感光度ISO200 光圈F6.7 曝光时间1/1000秒



焦距300mm 感光度ISO200 光圈F6.7 曝光时间1/320秒



焦距300mm 感光度ISO200 光圈F6.7 曝光时间1/1600秒



我们的观点:


相比老款的75-300mm镜头,奥林巴斯M.ZUIKO DIGITAL ED 75-300mm F4.8-6.7 II不光在体积上更加小巧轻便,易于携带,而且3000多元的价格也更具杀伤力,相比老款镜头定价便宜了50%。在测试过程中,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它的便携性,以及与OMD-EM5的完美搭配,五轴防抖系统可以令这支换算结果600mm的长焦镜头准确率大大提升,基本不会出现因为抖动而造成画面不清晰的情况。


得益于MSC (Movie & Still Compatible)高速静音对焦机构,奥林巴斯M.ZUIKO DIGITAL ED 75-300mm F4.8-6.7 II的对焦速度极快且非常安静平滑,真正的实现了超长焦,小身材,手持打鸟无压力的至高境界。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