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摄会观察 http://bbs.photofans.cn/?283331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忙里偷闲——给相机固件升级!

已有 423 次阅读2010-6-14 21:37

     总感觉相机哪地方有些不对,可又说不上来,听朋友讲去佳能维修站升下级可能会有所改善,所以,今下午找到西环广场的佳能维修站,顺利的升了级,那么升级后的好处是什么呢,查了一下资料,这不,往下看就是了:


  数码类产品的固件是指存储在数码产品硬件中负责控制硬件工作的软件部分。通常来说,只有那些担任着一个系统最基础、最底层工作的软件才可以称之为“固件”。对这一部分的软件升级称为固件升级。


固件升级三大作用


  那么,固件升级到底能起到什么作用呢?据《中国摄影报》报道,一些器材专家总结了固件升级的三大作用。


  其一,固件升级可以解决某些数码相机早期版本中存在的算法缺陷。


  对摄影器材颇有研究的专家陈曦认为,数码相机生成的影像都是由内部核心处理器根据当前版本的固件中储存的算法运算得出的。早期的固件版本可能存在某些算法问题,通过固件的升级,这类问题一般都可以得到妥善解决。例如最早的一批佳能EOS5DMarkII中,存在部分相机拍摄照片中有黑点的现象,之后佳能通过固件升级的办法迅速解决了这一问题,没有影响到EOS5DMarkII的市场表现和用户评价。最近富士公司也推出了一款相机的新版本固件,通过升级可以改善相机的色彩表现,解决之前的一些缺陷。


  其二,固件升级可以提高数码相机的性能,改善整体成像质量。


  数码相机成像品质一方面取决于感光元件的品质,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相应图像算法的合理性。同一块感光元件,使用在不同厂商的相机上,由于各自成像算法的不同,最终的效果会有很大差异。在同一款相机上,算法进步带来的画面改善也会是很明显的。摄影器材专家钱元凯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他是索尼α700最早一批的购买者,在最近升级过最新版的固件之后,钱元凯发现α700高感光度拍摄时的降噪能力得到明显改善。


  其三,固件升级可以给数码相机增加新的功能。


  这一点正体现了数码相机的开放性。既然是一台计算机,那么就有通过升级固件进一步开发新功能的可能。通用公司的数码相机G2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上市之初,这款数码相机只具备面部识别功能,但经过一次固件升级之后,G2在原有基础上又增加了笑脸识别和眨眼提示两项新功能,使得这款机型的市场生命周期得到延长,同时也赢得了早期购买者的好评。



正确看待固件升级


  既然固件升级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为什么有不少消费者对其不重视或存在误解呢?业内人士认为,往往是陈旧和错误的观念导致了人们在看法上产生偏差。


  有人认为数码相机出厂后,功能和性能就已经定型了,如同从前的胶片傻瓜相机一样,消费者拿起来用就可以了,至于固件升级有什么用处,基本上不去关心。有的人则喜欢拿胶片相机与数码相机进行对比,认为既然胶片相机可以几乎不出现问题,那么数码相机也应该有同样的表现。如果在销售之后出现问题而要靠固件升级解决,那么无论大小都属于设计缺陷,对相机而言就是质量问题。还有人虽然了解到固件升级的作用是哪些,并且也明白及时升级固件的好处,但是他们担心固件升级的操作会有风险,权衡之下索性放弃升级,以求相机平安无事。


  对此类观点,摄影器材专家钱元凯认为,要想深刻了解固件升级对于数码相机的意义,就必须先明确一个前提——数码相机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相机,而是一台具备计算功能的产品。在胶片相机时代,新品的推出速度远没有现在的频率高。钱元凯举例说,日本某相机厂商在胶片时代正式推出每一款新机型之前,至少进行半年以上的使用测试。那时,一款机型在市场上销售最长可达几十年。而到了数码相机时代,技术的不断进步迫使新品的推出频率越来越快,很多产品上市不到一年就被后来的机型替换掉了。如果针对所有型号都依然采用过去的方式进行新品测试,那么将会严重影响到生产商的市场表现,并最终因为被消费者遗忘而惨遭淘汰。像卡片式数码相机等小型数码产品,在结构上已经完全不同于胶片相机,更多的设计变化在于处理核心和与之配合工作的软件部分,而这一部分的技术进步速度快,相对的技术稳定期则短。所以这也成为厂商更加依赖固件升级来解决问题的原因。


  由硬件和软件共同构成的数码相机已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胶片相机,其可变性和可扩充性是过去的产品不可比拟的。相应的,固件升级作为产品长期维护的一部分,也是极其重要的。通过这一方式,数码相机不但可以解决更多的潜在问题,更可以从中获得进一步提升。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