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废墟手记 http://bbs.photofans.cn/?308369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细化了的产品线,索尼NEX-C3功能解析

已有 5377 次阅读2011-8-1 10:22

2011年6月,索尼正式发布了全新的入门级微单索尼NEX-C3。显然这款产品并不是针对于NEX-5C而来的。这大抵应该属于去年未在中国上市的NEX-3的后续产品。首先这款产品所带来的应该有两个信息,其一,NEX-5C的后续应该不远了,其二,索尼已经基本明确了微单未来会是多层级发展。



由第一条衍生出的另一个信息应该是这样的,如果你不追求新品的那么现在是时候考虑购买NEX-5C了。做为索尼去年在大陆发布的微单新品。NEX-5C尽管是第一代产品,但性能上还是中规中矩的。1400万的有效像素,加之现在随着NEX-C3而来的照片效果,让这款产品及时面对今年井喷式的新品也并逊色。当然并不是因为这款产品即将退市这样单纯的原因更为关键的还有价格,目前获悉索尼NEX-C3的套机售价约为4250元,而NEX-5C的售价约在4100元。这样倒挂的价格显然对于很多用户而言是诱惑的。该出手是就出手吧。



由第二条衍生出的一个信息则是,NEX-5C的后续产品应该不会逊色,此次发布的NEX-C3相比于NEX-3而言升级并不大,主要还是在像素方面以及外形上的变化。但是在连拍速度上有所削减。个人感觉奶昔5的后续机应该会有较大的提升,否则不足矣将其与3系区隔。


 


我们回到NEX-C3,作为NEX-3的升级产品,我们首先来看一下这款产品相对于NEX-3有哪些方面的升级。



首先从外观来看,NEX-C3问世时便号称世界最小微单,从这点便不难看出这款产品相对于老款一定会有所“缩水”。NEX-C3的体积为109.6×60×33(225g)而NEX-3则为117.2×62.6×33.4(297)从数据上来看宽度和重量上减少的较为明显。



从两款产品的正面来看NEX-C3相比于前代圆润了不少,而手柄握持处相对更窄,更贴合手的抓取,但是相对于NEX-5C而言还是显的不够深,没有NEX-5那么便于握持。



从机背来看,液晶屏的参数并没有发生变化,依旧采用了92万像素3.0英寸可折叠液晶屏,按键布局的变化也并不大,任然保持了初代的风格,只是用条状按钮取代了早先的原型按钮。这样的设计好坏与否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细致的用户或许会发现在新的NEX-C3模式拨盘中取消了连拍与定时拍摄的快捷键指示,实际也取消了这两个按键的设置,而将这两个按键的设置交给了用户,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自定义设置。个人感觉这样的操作设置相对人性化。




遥想去年,索尼NEX系列菜单设置曾被国外网站诟病,这一次的变化虽然主体并没有变化,但是一些细节上的变化还是相对人性化不少。



 


机顶部分的变化或许是产品周身变化较少的地方,其将开关位置进行了一个调换。个人觉得这样的变化并没有太大的意义,相对而言之前的设计会来的更符合手握时拇指的快速开启。




将卡槽或许是很多用户第一眼就能发觉的变化,这样的设置,让NEX系列产品更接近于一些高端单反。想来未来的NEX-5C后续应该也会沿用这个设计风格。同时也在不减少电池容量的情况做到了机身相对轻薄。从理论数据来看,NEX-C3的拍摄张数是400张,相对于NEX-5以及NEX-3理论数值增加了70张,差不多是一个用户小半天的拍摄量。




从外观来说,NEX-C3的变化多在细微之处,相对而言,其中一些变化还是非常合理的。相比于外观的设计,个人认为其颜色的变化或许会成为一些年轻用户购买的原因,之前尽管NEX-3色彩也相对丰富,但是一墨色的设计难免有呆板之嫌,而如今区隔化的设计相对更年轻悦动,或许引来更多年轻人购买。对于他们而言显然不会太多的去比较按键按键的布局与设置是否符合操作习惯。



 


性能,对于很多中端以上的入门级用户,性能的比较显然是难以逃避的。作为NEX-3的升级之作,我们断然不可能将其与NEX-5C进行一个直接的比较但是我们多少也可以从这款产品上面看出NEX-5C后续机器的大致性能。那我们就先行来比较一下这款产品与NEX-3的变化。夹带着猜测一下NEX-5C后续机型可能会是怎样一个性能配置吧。



从性能来说,NEX-C3相较于NEX-3有一部分的提升,但也有一部分的下降。个人认为这样的设置是为了区隔与奶昔5后续产品的定位。


首先,很多用户最关心的应该是像素,NEX-C3采用了一块面积为23.5×15.6mm APS-C规格的CMOS。像素为1600万。相对于NEX-3有200万像素的提升。在CMOS宽度上也有0.1mm的扩大。我们基本可以揣测出NEX-5C的后续机型的像素也应该定格在1600甚至有可能更高。




与像素相关的另一个性能则是图像处理系统NEX-C3依旧使用了索尼招牌式的BIONZ图像处理引擎。从参数资料上我们并没有看到”新”这个字眼,单纯理解应该说其与前代的变化并不会太大。




同样的在噪点方面也没有升级,从噪点的比较上来看尽管NEX-C3和NEX-3感光度峰值同样为ISO12800,从样图比较来看相差无多,像素的提升没有带来噪点的变化,应该说已经是在算法或者处理系统上有所改进了。至于NEX-5C的后续机型会否将ISO提升至25600。这一难以推断,不过,从目前索尼的单电来看ISO25600并不是什么难事。



一般来说,除外形以外,像素和噪点的控制已经成为很多入门级用户选择机器较为直观的因素。而对于连拍则是这类用户可能会考虑的比较少。NEX-C3相对于前者最大的一个削弱点应该就在于他的连拍特性上。NEX-C3从上代的七张连拍变成了现在的5.5张。推测原因可能是两种,其一是为了区隔NEX-5C的后续机型。其二是因为像素的提升。二者的可信度相对更高。因为同为新品的α35也在这方面有所削弱。并将连拍7张模式独立开,以降低图片尺寸来提升连拍速度,如果这样的推断,我们就很容易接受因为画质而降低连拍的可能性了。

 


相对于连拍性而言,对于用户来说,今年流行起来的滤镜模式或许更为有吸引力。去年没有在奶昔系列中增加这一元素的索尼,今年在新品相机上增加了照片效果,并且在这一基础上对于过往机型做了一个固件升级,让α55、α33,以及NEX-5C/NEX-3都拥有了这一功能。先不论这个模式操作是否便捷,至少在照顾过往用户这一点上是值得肯定的,之前索尼就通过固件升级让奶昔拥有了3D扫描全景的功能。在这一点上索尼给用户带来的增值服务,显然提升了他的好感度。


 


总体来说NEX-C3的性能以及外形上有些许的变化,但是实际的变化并不大。但这台相机的问世多少透露出了未来NEX-5C的一些基本参数。如果抛开性能从事定位来说,现在想来,索尼今年在中国大陆引入更入门3系而不是选在去年显然是明智之举。毕竟,对于当时还处于洪荒之年的微单市场来说初期太清晰的产品线也许并不会带来更大市场占有率。反倒有可能带来一些自相残杀,从实际情况来也确实如此,虽然索尼并没有在大陆发表NEX-3,但还是有很多用户通过各种手段购买了这款,而不去选择相对高端NEX-5C。如若当时两条产品线同时开放,一定会影响到NEX-5C的市场份额。



而现如今当微单产品越来越多,诸如三星、奥林巴斯、松下甚至是宾得都开始纷纷发力的时候,单一的产品或许会显得缺乏竞争力。尤其当奥林巴斯在去年连推两条产品线后今年开始发展三条产品线的情况下,更能说明这个市场的火热。4/3系统欲夺更多份额的野心也昭然若揭。此时不发力,显然会缺乏先机。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下市场的定位,从目前的定价来看,NEX-C3的价位并不高,相对而言反倒是要比4/3系统来的更人性化。如果从画幅尺寸及像素来看,选择APS-C显然是要比选择4/3来的理性。尽管目前4/3的选择性多,但始终不能排除其在传感器尺寸上的硬伤,外形显然要比性能更容易被模仿。倘若处于高阶索尼NEX系列开始发力,而诸如尼康、佳能这类主流厂商也在年底或明年初发力。那么今天奥利巴斯E系列可能就是明天奥林巴斯的PEN系列。通过其他几款竞品的价格定位,反观如今的NEX-C3,4250的套机价格显然是恰到好处。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