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废墟手记 http://bbs.photofans.cn/?308369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来者匆匆,粗说5Dmark III

已有 29689 次阅读2012-3-2 21:56

5D mark III终于还是来了,想来这次发布会的保密工作实在是做得非常之好,如若不是澳大利亚地提前泄露,或许一直到发布前一分钟我们都不会知道5DIII的具体参数究竟是什么。想来这次的5DMark III算是真正做到了横空出世,那么对于这款全新的产品用户会否放下手中的全幅,转投下一个时代呢?笔者就在这里为大家简单分析下这款产品的提升之处。



5D mark III


2230万有效像素的有限提升


关于5D mark III的像素提升想来应该不是这一次的重点,毕竟从2110万有效像素提升到2230万应该不会是唯像素论者所期待的。何况在这之前有一款像素怪兽尼康D800的阻拦。细细想来这样的角色转换多少有些有趣,多年来主打像素的佳能从1DX起开始不再这个点上做文章,而从D3开始走高感的尼康如今却开始在D800上走高像素路线。转换之快让人一下子难以接受。那么我们暂且抛开这样的转换,2230万有效像素是不是用户所期待的呢?在思考这个问题的同时,回归理性来想,2230万像素对于用户而言是否已经够用了呢?



新一代CMOS传感器



 


高性能DIGIC 5+数字影像处理器


处理器是一个亮点,佳能从1DX开始在单反上使用这枚DIGIC5+数字处理器,而在新一代5D mark III的身上佳能也同样使用到了这款图像处理器,从数据来看显像处理速度为DIGIC 4约17倍,这一提升使得新一代的图像处理器可以迅速的将CMOS图像感应器传来的约2230万像素的庞大信息迅速并恰当处理,(DIGIC 5+担负着相机内部的多项处理任务,包括图像生成、降噪处理、相机内RAW显像、此外还有6张/秒的高速连拍等需诸多信息处理的重任。)



DIGIC 5+


 


高速连拍的提升


从2005年5D的3.9张/秒开始,很多用户基本已经认可了连拍不是这一系列产品的强项。当2110万有效像素的5D Mark II问世之后,高像素头衔已然也将连拍这一问题一笔带过。然而如今像素依然,但是连拍却有不小的提升,这是新一代产品难以忽略的亮点。尤其是当其在对焦点、测光的多方面都有稳健的提升之后。这样的性能显然是会给这款产品加分不少。当然这一提升显然得益于之前所提及的DIGIC 5+数字影像处理器的支持。他让我们可以体验一把2200万有效像素的全幅连拍之旅。



6张/秒高速连拍


除此之外我们还看到了另一个亮点,最高3张/秒的静音连拍,或许很多用户并不会注意这个特色。但是,对于追求自然表现的摄影师而言这样的设计显然是考虑的非常周到。


感光度的提升


D800的高像素显然难以绕开,但是5D mark III的高感也是不可回避的。从ISO100-12800。5D mark III已经不需要扩展便可以让5D mark III的感光度达到ISO12800。这当然是还是那块新的图像处理器的功劳。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简单的理解,当5D III感光度不需扩展便可以达到ISO12800之时,我们脚下的这片2000万像素的全幅土地已经变得更为扎实,接下来就是看谁是后来者了。












ISO6400 ISO12800 ISO25600


 


自动对焦的全面提升


这或许是很多人意料到之中的,5D mark II的继任者一定会将自动对焦进行一个全面提升。这显然是当7D发布之后人们就开始坚信的事情。只是很多用户没有想到佳能会将1DX的这套对焦系统完全的交给5D mark III的继任者。如此而来,新一代的产品势必会在这一点上与前代产品有着非常之大的差异。即使在像素看上去变化并不大的情况之下,这也会成为用户考虑升级的要点之一。



按照下面佳能的提供的官方资料来看在对焦系统上5D mark III已然可以看齐1DX,从而轻松完成动感环境下的人像摄影,甚至是体育摄影。当然在中央对焦点方面5D mark III并没有采用斜十字而是采用了双十字,不晓得这是否是有意和早先的7D做一些区分。








 


EOS 5D Mark III搭载了新开发的61点高密度网状阵列自动对焦感应器,能够更加精确地捕捉被摄体。通过改良自动对焦感应器的像素构造,低亮度下的可对焦界限达到-2EV(比过去高1级),可强效应对夜间与昏暗场景下的拍摄。61个自动对焦点中有41点采用呈十字型配置的自动对焦感应器,而且61点全部采用双线错置方式。即使对于仅由水平线和垂直线构成的被摄体,对焦误差也很小,能够稳定地进行自动对焦拍摄。EOS 5D Mark III采用的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III代的算法与具备高捕捉能力的EOS-1D X相同。因为对动态被摄体的预测精度和追踪能力大幅提高,运动被摄体的速度、方向急剧变化时或多个被摄体交错的场景下,也能够连续捕捉主被摄体,能够轻松完成具有动感的人像和体育摄影。




 


全新的63区双层测光感应器


和对焦系统一样,在测光方面,全新的5D mark III也采用了和前代不同的63区双层测光感应器。(5D mark II为35区测光感应器)。从而可以使得曝光控制更为精准。从数据上来看,此次5D mark III所使用的iFCL智能综合测光系统与63区双层测光感应器应该和7D有些相仿。(高测光精度的63区双层测光感应器。将画面分成63区不容易受逆光和点光源的影响,从而得到稳定的曝光。63区双层测光感应器能够检测色彩信息,有效抑制特定颜色对曝光的影响。并和61点高密度网状阵列自动对焦感应器配合在测光时参照主被摄体的位置与大小,进行更加准确的曝光。测光方式有评价测光、点测光、局部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4种,可以根据被摄体和拍摄场景进行选择。)



其他的一些细节


说完了一些基本性能参数之后,我们来看一些细节上的变化。


视野率


从5D的96%到5D mark II的98%到如今5D mark III的100%着实不易,尽管对于很多用户而言或许在使用时并不会太过在意这些。但是对于一款高端产品而言,确实一个不可忽视的细节。








 


多重曝光以及HDR的融入


想来很多人也猜到了,9张多重曝光会顺理成章的被安置在这台相机之中,这多少也满足了用户多年的期盼。而不只是让这个特色只是呈现在上游。甚至我在猜测未来多重曝光会否下放,从而让更多中端用户可以享受到这样的乐趣。此次多重曝光的另一个特色在于其可以呈现4种不同的模式。从而丰富了多重曝光的拍摄感受。










简单叠加









平均化


 









明亮化









变暗


 



 


和多重曝光相仿,HDR的融入也让5D mark III在拍摄上有了不少乐趣。这貌似是1DX所没有的功能。主打高像素产品显然是比较契合。与多重曝光一样,HDR功能在这里获得了风格上的细化,5中HDR效果让用户可以不需要后期便可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还是那句话如果这些功能可以下放势必会带来掌声一片。
























自然 标准绘画风格
浓郁绘画 油画风格


 










浮雕壁画


两张图像显示


这也是5D mark III在细节上的一些提升,作为目前佳能的高像素产品,想来5D mark III一定会受到商业摄影师的期待,这一功能的实用性不言而喻。对于商业摄影师而言细节上的比较在所难免,尤其是高像素产品。两张图像显示无疑是考虑到这类摄影师较为实际的需求。从而不需要在电脑导入后破费周章的挑选了。






液晶屏的提升


5D III的液晶屏有所提升,从3.0"92万的液晶屏提升到了如今3.2"104万有效像素。虽然不大但是也算是提升之一吧。不知未来会不会融入翻转液晶屏的设计从而解放摄影师自如拍摄多角度照片的欲求。



快门的变化


5D III的快门寿命依旧是15万次,这点上略有些失望,不能够看齐于20万,融入静音模式之后快门设计上有所改变新的的凸轮构造有效地抑制了反光板弹起时的机械音,这样的设计让相机隐蔽拍摄上具备了一定的优势。



双卡槽设计


作为新一代的产品,如果没有双卡槽多少有些说不过去,5Dmark III也没有例外的融入了双卡槽的设计。这对于用户而言通用性上有了不错的提升。



电池的通用


很多细节上都有变化但是在电池5D mark III貌似还是采用了LP-E6,通用性上相对不错,但是,个人感觉倘若可以在容量上有所提升那应该会是更加吸引用户的亮点。



机身耐久度和操控性的提升


这一点是从数据上看到的,我并不能有一个直观的理解,姑且作为这一次的亮点吧。我援引佳能的原话。EOS 5D Mark III采用镁合金外壳(正面、背面、上面),带来高级感的同时具有高坚固性。镁合金在实用金属中的比强度(强度/重量)很高,因为具备优秀的抗磁性和散热效果,是作为相机外壳很理想的材质。内部构造采用了内里铸铝成型、外层玻璃纤维的聚碳酸酯材料和高强度工程塑料,兼顾强度与轻量化。并通过在机身底部三脚架接孔周围增加橡胶,提高了安装大口径镜头使用三脚架竖拍时的稳定性。











 


5Dmark III强化了机身各部分的防水滴防尘性能。在相机接缝处和部件之间使用高精度接合构造的同时,按钮上也实施了专用的密封处理,具有超越以往机型的环境应对能力。另外,手柄橡胶的紧密结构也大大提高了防水滴防尘性能。从相机结构上看,机身上部相对比较容易进入雨水,在快门按钮、模式转盘、主拨盘、电源开关等的底部使用密封材料,实现了防水滴防尘化,以防止相机内部进水。并且在背带环处也实施了密封材料等处理。这样的设计考虑到了在户外寻找最佳拍摄地点的风光摄影等情况。


总结:


行文最后做一个简单总结吧,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5D mark III,我想我不会用惊喜,用稳健提升或许更为贴切,并没有盲目追逐对手的高像素而是自顾自的优化一些细节是新机给我的最大感受。不知这样说是否过分,或许其更像是一台5D Mark IIs。其很好的在诸多性能上对于5Dmark II进行了有些的提升,而且都是相对比较关键的提升。但是如果要说划时代多少还是有些震撼不足吧。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