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云中龙的摄影博客 http://bbs.photofans.cn/?319991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韶山行——故居与南岸印象

已有 853 次阅读2013-7-23 09:29

眼前一栋普普通通的泥砖墙、青瓦顶的“凹”字型江南农舍,实在难与一代伟人联想起来,但这里却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的频频到访,这里就是令中国人民崇拜和世界瞩目的毛泽东主席的故居,平凡而又神奇的山旮旯农舍。
主席故居前有一口亩地左右大小的池塘,塘中有荷花,故又叫荷花塘,与之相毗邻的是南岸塘。荷花塘与南岸塘绿水莹莹,风过处,荡起缕缕涟漪。青山绿水、苍松翠竹、片片荷叶和如梭的游客,把这栋普通农舍映衬得生气盎然。

穿越时间的隧道,120年前也就是1893年12月26日的韶山,天生异象,虽已冬至,但这一天雷鸣电闪,风雨交加,一男子站在自家门前被一团发光的从天而降的火球吓愣了,接着不久一婴儿诞生在这男子家中。当地老人惊骇:只怕有真龙天子问世,天子降下日后必定大乱。这婴儿不是别人正是毛泽东,那男子就是毛泽东的父亲。是真是假,不是我等所能考证的,关于毛泽东的神话还有好多,人们一直就这样传说着,所以尽管主席逝世三十余年了,来这里瞻仰的人们依然源源不断,而且与日俱增。


毛泽东故居位于湖南省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土地冲上屋场,为"一担柴"式的房子,系土木结构的“凹”字型建筑,坐南偏东,东边是毛泽东家,西边是邻居,中间堂屋两家共用。总建筑面积472.92平方米,占地566.5平方米。东边13间小青瓦房为毛泽东家,西边5间茅草房为邻居家,居中堂屋共用,共有房屋十八间。很多到过韶山的人士,都听说过毛泽东故居为一担柴式的建筑,但为什么叫 “一担柴”,却鲜为人知。一担柴,湖南的谐音是“一担财”,一担柴为三合院,为了防止潮湿在前方之左中右各开一门。很多种房屋结构都能实现一担柴,例如一进式,单间堂屋左右各一间卧室,然后在卧室的另一边有一间横堂屋,横堂屋作为整个房屋之拐角,成直角形再安一间厨房,就成为一栋简单的一担柴了。

故居建于中华民国初年,毛泽东诞生于此,在这里生活了17年,1910年秋,毛泽东胸怀救国救民大志外出求学。1929年,故居被国民党政府没收,遭到破坏。1950年按原貌修复。堂屋大门上端挂着邓小平1983年6月27日题写的“毛泽东同志故居”贴金木匾。

   在故居的右前侧是湖南武警韶山支队某班的营房,担负着守卫故居的使命。

这里不准近距离拍照,只好退后站在故居的后山上,避过树叶的遮挡,用“胖白”拍了一张特写,隐约可以见到“毛泽东主席故居武警警卫班”的牌匾。


    毛泽东故居西面100米处,有一座掩映在几株大雪松下面的青砖青瓦白色粉墙的古建筑,这就是毛泽东读私塾的旧址——南岸。南岸私塾始建于清代,建筑面积几近400平方米,原为邹姓祠堂公产,右侧曾办私塾。1901年毛泽东八岁时曾发蒙于此,读书两年。塾师邹春培先教毛泽东《三字经》、《百家姓》,接着教《论语》、《诗经》、《孟子》等儒家经典。毛泽东刻苦攻读,并深受古代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私塾门前有一口面积约四五亩的大池塘,叫做南岸塘;隔了塘,便是韶山山脉的支脉象鼻山,私塾门前台柱上的一幅对联“湖堤南岸重关锁,虎踞龙盘气浩然”说的就是这里。门额“南岸”甚是显眼,其下的门联“三湘七泽,唯楚有才”,是引用了毛泽东早年说过的话:“湖南大国也,南阻五岭,北极洞庭,三湘七泽,惟楚有才。”目前,这里成了游人必到之处。

进入私塾大首先是一个门厅,竹帘照壁后面是一个天井,天井后面是一个厅堂,厅堂中间端放着一个大石头元宝,根据标签可以看见,这是在维修时在门前地下挖出来的,是韶山建房习惯,这里建新房都要在门前基础下埋一大个石头元宝,作为镇宅之宝。


厅堂右面,有很多房间,都是瓦木砖混建筑,有一屋是厨房,一屋是卧房,其余两屋一间供着孔子像,另一间作为私塾教学,其中有一阁楼,摆放了了三排课桌,暗淡的光线下,靠墙靠窗户那排第四张桌子上,摆放着一块木制标牌“少年毛泽东的座位”。


在南岸还专门规划了《南岸的历史沿革》和《毛泽东与儿女们》图片展览等, 1941年1月31日,毛主席写给儿子毛岸英、毛岸青的信,今天读来,意义仍旧深刻。

[attach]224754[/attach]


立于“结束语”前,人们沉思、人们爱戴、人们崇敬,韶山不仅孕育了毛泽东的生命,而且还塑造了毛泽东的品格,一代伟人永远铭记在人民心间。


参观南岸完毕,即将步出南岸之门,有一水晶人像制作坊,其精美的水晶人像无疑挽留了人们的脚步,工作人员在耐心地介绍……


       走在返回的路上,不时回想着故居屋内那些古旧的农家生活用品和农具,使人对毛泽东是农家子弟、是农民的儿子这一概念有了真正的领悟。也就在这时,路遇一毛泽东“粉丝”,左手举着“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旗帜,肩上披挂着“毛泽东思想永放光芒、为人民服务”的红色绶带,骑摩托车从外省赶来故居朝圣。
   
      “公者千古,私者一时。”诚哉斯言!这位粉丝的壮举不仅仅代表了自己,更代表了广大人民对毛泽东主席的无限热爱。开国大典上一个难忘的镜头,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人民挥手致意,高喊“人民万岁”的影像,此时立刻浮现在眼前,毛泽东之所以足以傲视历代帝王将相,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历史的亘古巨人,成为“普通人民的先知,革命的巨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世界人民的灯塔。”(美国专家李敦白语)就是因为毛泽东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始终是农民的儿子,始终是人民的儿子。一代伟人逝去,留下万丈光芒,照耀后世,光明世界,其斯圣哉!其斯伟哉!



谢谢关注。

谢谢浏览。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