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心民的个人空间 http://bbs.photofans.cn/?48821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谈RAW和JPEG的差别(通过实例)(一)

热度 1已有 171379 次阅读2007-11-16 11:16

(这里是佳友“新手上路”版园地,欢迎您光顾“新手上路”。“新手”的定义是:自我感觉拍摄水平中端以下、PS水平还不懂图层和通道的多种用途。我们将在这个园地多多交流。下面进入正文)

有影友说:“RAW在曝光过度两挡时,与JPEG一样,可调整的空间不大,细节很难找回来。所以建议摄影时少曝光2/3级到一级。曝光少了,后期可以通过软件提高亮度,还能找回更多的层次。”
——我不太同意这种看法。

我的看法是:

第一,        我主张曝光要尽量准确,但如果不幸过度了,RAW在曝光过度时,挽救的空间比较大。比起JPEG格式,可调整的空间真是大多了!

第二,        我知道后期提高亮度是可以做的,也好像找回了不少在暗区看不见的层次,但是提高亮度会增加噪点和杂色,而曝光多一些,后期压暗图片,不会增加噪点和杂色。所以我建议摄影曝光时,在高光不溢出的前提下,尽量多曝光一些。不过我的做法是,尽量不用“向右曝光”这种做法,很危险。所以,遇到高反差场景,我会拍两张(三脚架上)不同曝光的画面,后期处理时使用图层蒙版做影调合成。

下面的内容对于很多发烧级影友来说早已形成共识,若有不对之处,请高手见谅。



[心民 编辑于 2010-01-15 10:13]
这里有两张朋友拍的图片,使用佳能30D,多区测光,程序自动曝光。(画面不讲究,可是能说明今天的话题。)相信这类图片影友们也会拍到过,在蓝天白云的室外。见图片。

这是JPEG文件,未作调整,地面和白云同时丢失了层次。(图1)


[心民 编辑于 2011-04-16 10:15]


这里只谈白云(先不谈地面),通过软件(使用PhotoshopCS3的CameraRAW窗口)后期处理,压暗天空,见右侧的“曝光”调整,软件调整降低了两级曝光。显然当时云朵亮区的曝光过度了不止两级。
白云好像被挽救了,层次丰富起来了。其它设置全是“零”,仅仅通过软件调整了曝光(蓝天更蓝,不真实了,无所谓,不是这里谈的问题)。见下图(图2):


可是100%看云朵,哇!已经色调分离,斑斑块块,杂点无数!见下图(图3):


再来看同时拍摄的RAW文件(拍摄时选择了RAW+L),什么也不做调整,打开直接看,云朵就有着丰富的层次。因为RAW是12位文件,RGB每色4096级;JPEG是8位文件,RGB每色只有256级。这种信息含量的巨大差别,决定了RAW文件天生层次比较丰富。见图,色调+3也是原照设置,不是我调的,其它所有设置都归“零”(图4):


细看RAW文件细节,100%看图,云朵层次丰富、过渡细腻,没有色调分离,没有杂点。可见,有着这样巨大的图像信息量,我可以不用压暗天空,直接调整地面就行了。见下图(图5):


下面我调整了JPEG文件,软件调整没有降低曝光两级,而是一级,通过其它选项的调整,变成了下面的样子。我没有调整饱和度,色彩变得已经不自然了。见下图(图6):


下图是使用RAW文件作调整,影调自然,层次没有损失(图7):


再来比较一下调整完成后的两张图片,100%看图。

JPEG图片:JPEG的云朵仍然有色调分离。(图8)


RAW文件:RAW文件的云朵层次过渡自然、细节丰富。(图9)


上面已经说明了RAW可调整的空间比JPEG大多了。

再来看看另一张图片,说明RAW不能曝光无限制的过度。不过,即使RAW曝光严重过度,也比JPEG层次好得多。见下图:

JPEG原图,未作调整,天空亮区完全没有层次。(图10)


RAW直接打开看,未作调整,天空亮区层次多了一些,也缺很多层次。(图11)


JPEG软件调整曝光量减少两级,于事无补。(图12)


JPEG软件调整曝光量减少4级,还是于事无补!而且层次断裂,色调分离。(图13)


RAW文件,软件调整“曝光”减少2级,层次多了一些。(图14)


RAW文件,软件调整“曝光”减少4级,层次又多了一些,但是最亮的位置仍然是纯白,不可能找回层次了。(图15)


因此,不能依赖软件,RAW虽然比JPEG包含更多的信息量,但它也不是万能的,还要在拍摄时控制好曝光量。我这里总是说“软件调整曝光减少多少多少”,就是来区别实际的拍摄。这需要大范围的包围曝光,拍摄七八张不同曝光的包围也不为过,后期调整做图层蒙版合成,地面和天空同时达到视觉效果的良好平衡。可惜我的朋友当时没有做包围曝光。

结论:在曝光过度时,JPEG文件可调整的空间很少,而RAW文件有补偿的空间,但是不能无限制的曝光过度。

好啦,终于花了四小时写完。谢谢能从头到尾看完此文的朋友,不当之处请指出,我也在继续学习中。

看过就回帖吧,把帖子顶起来,帮助更多的人。



(补充)本帖是2007年写的,PS软件不断升级,调整方法在改进,但是,RAW比JPEG能调整出更好的效果,这是不变的实事。在重要的高反差场合,RAW的拍摄和后期调整是必须的;一般的生活照,JPEG就直接能用了,无需调整了。
引用:
原本由 华舟 发表
请问心民DX,我下载了CameraRaw插件,但只能打开CS3的窗口,而且不能打开RAW文件,这是什么原因?  


我好久没看这个帖子了,没想到还有朋友在阅读。以后我会常来看看,多多交流。

华舟先生,你说的问题有点不太清楚,首先你的相机是什么?其次你下载的CameraRaw插件是什么版本?如果是很新的相机,比如5DII,就不能在CS3里面打开。因为CameraRaw插件的版本针对了不同的相机,向下兼容,但是5.0版本之上就只有在CS4里面打开。如果你不是很新的相机,起码也该下载4.6版本才好用。5DII的RAW文件只能在5.2版本(或更高的版本)里面打开,同时当然要安装CS4。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CameraRaw插件不是双击安装的,而是“复制”/“粘贴”到恰当的位置。语言描述是:粘贴到Photoshop安装目录下的“文件格式”中。这个“文件格式”随着你安装的版本不同,可能是英文的“File Formats”,藏在了“增效工具”或者Plug-Ins文件夹中。

顺便说一句:该学着使用CS4了,它的操作比CS3方便,好用的功能也增加了。可惜,低端的电脑难于运行它。
引用:
原本由 小彭 发表
学习了,以前我还真不太信这邪.  现在看来在要求很高的地方还是要RAW稳妥些呀!
不过呢,楼主说高光溢出部分在RAW里得到了保留是因为它的量化位数大,这点我无法赞同。因为量化位数其实就是量化的细致程度,类似两层楼间的楼梯,RAW设置了100阶,而JPG可能设置了50阶。阶数多了,每阶就矮一些,迈步就可以省点力气,但无论楼梯有多少阶,二楼的高度是没有变化的,因为楼的高度主要是CCD的宽容度决定的,不是量化及存储方法。  
    对于楼主在实验的结果如何解释呢?其实这是由于JPG的压缩算法导致的必然结果。JPG是有损压缩,损的是什么?主要损的就是人眼不敏感的那部分信息。接近全白、全黑等信息,理所当然被认为是人眼不敏感的部分,被优先舍弃。所以,这类挑战过曝的比试本身就是JPG压缩算法的软肋。  



我们不是专门来挑战“过曝”问题,原因是过曝往往必然存在,所以我们是在解决天天面对的麻烦。即使你使用点测光表,测量的也只是你的主体,陪体严重曝光不当就往往出现。过去使用底片,我们只能舍弃不重要区域的层次,或者干脆在高反差环境不拍照。只有两种外景光不易出现曝光不当:一是阴天,没有光线的方向,平平淡淡影调不会出现“过曝”或“欠曝”,只能靠结构变化完成好的构图;二是均匀的顺光和人造光,随便的平均测光,也不会“过曝”或“欠曝”。

可惜摄影人偏偏喜欢高反差环境,比如曙光和夕阳、逆光和侧光。这些都是高反差,必然难免出现主体曝光恰当,陪体“过曝”或“欠曝”,RAW帮你保留更多层次,何乐不为?所以我除了普通的生活照,所有场合必使用RAW。

另,RAW通过软件调整并转换成JPEG,比相机自己生成的JPEG层次更细腻,即使不是“过曝”或“欠曝”的场合也如此。因而,有人说“如果相机生成的JPEG很好,我就直接用(指的是创作的场合)”,这也是遗憾的,因为相机生成的JPEG,不如专业软件在更复杂算法的情况下、按照摄影师的意愿转换出的JPEG更好!

(上面是2009年1月回复的,今天是2010年5月了,再看,发现回答不全面,没有回答影友小彭说的关于“楼高”与“台阶”问题。现在补充{:4_302:}
台阶是指层次细腻(也是色彩深度,位数);楼高是动态范围(能保留的最亮和最暗的差异)。RAW的动态范围比JPEG大很多。我们经过测试,不同相机的RAW有些不同,大致上比自己的JPEG要多接近正负两级半级曝光量(总的动态范围大了五级左右)。所以,RAW在高光部分能保证更多的层次,暗部提亮之后也不会产生那么多噪点。JPEG失去层次有压缩的原因,也有相机图像处理的方式不同产生的损失(相机对画面做了提高反差、增加饱和度、锐化等等手段后再压缩成JPEG)。

见下图,就是动态范围不同造成的画面差别。RAW能够表现更多的高光细节和暗部细节。





[心民 编辑于 2010-05-14 16:25]


引用:
原本由 风过有痕 发表
RAW格式这么好,我们平时都用这个不好吗?JPG与之不同的优势在哪呢?  


说的对,平时就使用RAW蛮好!但是JPEG有存在的好处,一是节省时间,不重要的场合,拍了JPEG直接用了就是,反正接受者不讲究(比如报纸印刷,根本印不出来那么多层次),新闻要快,丢了层次不是最麻烦的事,丢了发稿时间才是最糟的!老百姓生活照也是一样。

二是RAW浏览速度比较慢,如果同时拍摄了JPEG,快速浏览,快速选择。很多影人就是拍摄RAW+小S,那个小S就是为了浏览快速,挑选之后,再去使用RAW精细修整。

第三过去(一两年前)存储卡很贵,出门发现卡的空间不够,只好使用JPEG,它节省空间,占用相机缓存也少,使得连拍能够连续多张不停。——如今卡很便宜CF卡130元8G(SD卡更便宜,170元16G),相机的连拍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我说的连拍不是“速率”(每秒多少张),而是指连续拍摄的总数量,5DII拍摄JPEG能达到连拍310张(使用UDMA卡),RAW就不可能很多。
引用:
原本由 铁流千里 发表
RAW格式真不错,但是它的局限性太大了,只有在装了这种读图软件才能打开。它不象JPEG格式,任何一台计算机就可以打开读图。还在学习中。  


哈哈,说道局限性,其实小DC局限性更小,首先它的体积小,成像也不错,又能录像,何必买单反?还不是你想得到更好的图像品质?

想简单,大家都喜欢,但是现今技术来讲,还不能处处满意,想更好,就要更麻烦一点。我为了品质更好,只好忍了,大家都在忍!
引用:
原本由 jamespan 发表
请教心民老师:有个疑问,您上面的例子中,怎样将JPEG文件在CameraRaw中打开的?  


在Camera RAW窗口(下简称“CR窗口”)中过去只能打开RAW,从CS3开始也可以打开JPEG或者TIFF文件。

打开JPEG的方法是:在CS3软件界面下,点击菜单的“编辑”/“首选项”/“文件处理”,在打开的窗口中,看到文件兼容,第一个勾选就是“优先......”,如果勾了,就可以在CR窗口打开JPEG。

打开TIFF文件的方法:在cs3界面里的菜单“文件”,有“打开为”。在“打开为”窗口中的最下面的“打开为”选项里,选择CameraRAW即可以打开TIFF。见下图所示:


引用:
原本由 尤然 发表
RAW是比较麻烦,关键看来是正确曝光。  


我重复一遍上面说的话:RAW通过软件调整并转换成JPEG,比相机自己生成的JPEG层次更细腻,即使不是“过曝”或“欠曝”的场合也如此。因而,有人说“如果相机生成的JPEG很好,我就直接用(指的是创作的场合)”,这也是遗憾的,因为相机生成的JPEG,不如专业软件在更复杂算法的情况下、按照摄影师的意愿转换出的JPEG更好!

其实RAW比JPEG的好处可不仅仅是控制层次,在很多方面都是JPEG不能比的:噪点控制、白平衡控制、锐度控制、插值扩大的算法等等诸多方面。
[心民 编辑于 2009-01-06 14:45]
引用:
原本由 ycjeng 发表
请教一下楼主屏幕截图是用哪个软件做的?我用Print screen加画图效率很低。


截图我用“红蜻蜓”
引用:
原本由 q1ww2eee3 发表
然后不知道选项如何弄  


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
一是,你的Camera RAW(简称CR)的版本是什么?如果是你的版本足够高,我不知道哪一个版本可以兼容sony350的,这相机比较新,感觉上4.6版本应该可以打开它的RAW文件。版本对了,打开时直接拖入PS就能自动打开CR窗口,不需要选择什么“打开为”。

二是,“打开为”我前文(145楼)说过,是为了在CR里面打开TIFF文件时才使用。而且也不是您使用的“打开为Photoshop raw”,是“Camera raw”。平时不要用“打开为”,打开为默认的格式是JPEG。
我这个帖子用的是PhotoshopCS3,那是2007年11月写的,我是07年夏天开始使用CS3,如今慢慢转到CS4上来了(不过CS4用得不够熟练)。相信到今年秋天,大家都该开始使用CS4了。

CS3比CS2操作更方便,功能更多;CS4就更进了一步,窗口位置大幅调整了(更简单易用),功能也增加了。现在还在使用CS2的人赶紧觉悟吧!
[心民 编辑于 2009-05-05 08:48]
引用:
原本由 三小 发表
学习,不过我感觉用raw格式拍得相同的片子躁点明显比JPEG格式的片子多。  


RAW如果不处理,当然噪点会显得多,因为相机出来的JPEG是经过相机降噪过的结果。那么你的RAW当然也要做降噪处理。关键是,使用电脑的软件,RAW的降噪的结果会比相机的效果更棒!

重要的是如何运用软件降噪,这方面的知识可多了。
[心民 编辑于 2009-06-25 22:22]
引用:
原本由 tanking 发表
引用:
原本由 思叶 发表


获益匪浅,就是有一个问题需要请教各位,raw格式文件太大,硬盘又不够大,该怎么办,还有就是raw格式的文件转换成jpg格式太慢了,我用dpp批处理转换22张图片,现在转换了一个多小时了,还没完成,急死个人那。  



你这两个问题七八年前还是个问题,到了今天,硬件该更新了吧?

首先:硬盘不够大?多大?如今玩数码摄影的朋友们的主机里硬盘一般都是1TB的了,外挂硬盘再来几个T也不花多少钱。北京1T的硬盘600多元。见下图,我这一两年先后外挂了好几个硬盘,从200G到1.5T,再加上平时刻光盘,保存文件地方要多、要大,这已经是数码摄影的必然。

其次,你的电脑配置影响你的软件运转速度,DPP的确慢一些,但也没有那么可怕,看看你的CPU、主板、内存、显卡的档次如何,三年彻底换新是必然的。

还有,我从来不使用DPP批量转换RAW,批量转换我使用PS的Camera RAW 进行,速度是:我的2100万像素的5D2文件(每张60兆够大了吧),每三秒完成一张。一百张五分钟左右。

再说一个问题,想效果更好的转换RAW,DPP是功能很少的软件。Photoshop或者Capture One效果更好!  
[心民 编辑于 2009-07-03 09:26]


引用:
原本由 ttlook 发表
更加坚定了只选择RAW格式
谢谢心民老师提点  



我的意思不是“只使用RAW”,而是把RAW和JPEG同时使用。为什么?因为Windows系统下不能直接看到RAW文件的缩略图,要有JPEG图片作为“索引”,便于很快找到需要的图片。现在有通过软件可以在资源管理器里看见RAW缩略图,但是RAW是更新很快的;同时,如果只有RAW,放大浏览的速度会很慢(比如在ACDSee),所以建议“索引”还是要拍的,我使用最大的RAW+最小的JPG进行拍照。
引用:
原本由 亮猴子 发表
从今天开始使用RAW  


欢迎加入革命的正确道路!今天或许还不会处理RAW,或许还以为相机自带的软件才能解开RAW,这些问题慢慢会解决。目前我认为最好的软件是Adobe Photoshop的Camera Raw,以及同一公司出品的Lightroom 。Capture One 也是我很喜欢的软件。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宇宙. 2016-6-2 09:04
学习老师诲人不倦,精心育人,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赞一个。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