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心民的个人空间 http://bbs.photofans.cn/?48821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学摄影用胶片拍摄,效果更好!(有问必答,不断更新)(一)

热度 1已有 150883 次阅读2011-5-22 12:07

现在另一种想法值得有心者考虑:用胶片相机拍摄。

我在教学当中,就推荐学习摄影的入门人使用胶片相机。一千多元买一台(两三百也有)二手底片相机,不论是135还是120,都会使得摄影的乐趣变得巨大,学习的收获会更多,学习的效果会更好。等到一两年后,水平不错了,再考虑高端数码相机,那时候的数码相机又会升级了,两年前同样的钱,今天能买更高级的相机了。两年前即使买了高级数码相机,水平低的人没有充分发挥相机的作用,三年后或许要更新了,提前买高级设备也是浪费啊。

我在几个大学的广告专业教学过程中,常常建议没有相机的人从胶片相机入手。记得有一个班开学后还有一半人没有相机,于是建议其中几个人买胶片机,有人还用两千元买了佳能EOS-1n(磨损挺厉害)。结果,还真是这几个胶片人学习劲头最大,效果最好。数码单反的只有比例很小的人成绩很好。原因主要就是使用胶片拍摄过程中认真度更高,摄影能力提高的速度明显更快。

使用底片学习的最大好处是:认真了!

由于拍摄后不能马上看到结果,所以拍摄前的判断非常重要,认真的构图、认真的确认曝光、认真的确认景深(需要调整光圈和前后移动)、积累更多经验使用慢速快门产生动态效果。使得你再也不会有一种“拍了再说,坏了再拍”的不求甚解的拍摄态度,这样学习摄影水平提高得更快,能力一天一个样!

前几天,七十年代就玩相机至今的我们几个人凑到一起聊天,聊到今天的初学者学习的速度和效果不如底片时代我们那时候更好,其中原因就是:1、使用数码相机一般很难约束自己更加严谨,太简单、太随意、太快捷的过程使得认真动脑的态度不够了,即使拍出了好图,也忘了是怎么拍的。2、变焦镜头害了初学者。变焦的方便,会让很多初学者两脚站立不动,难以体会定焦头前后移动摄影距离带来的透视变形的魅力,透视变形可以让观众有强烈的“入画感”(好像观者进入了画面),可以产生很强的画面冲击力(见下面的两张图片,只是为了说明构图)。

买底片相机另一个好处是:摄影过程上产生费用,令你变得更加认真。每拍一卷国产黑白,冲出胶片然后扫描成电子文档,差不多要花将近20元。虽然比数码相机还是省钱,但是每天花钱的感受可是不同,你会加倍认真拍摄。

为什么说用底片学习更省钱?

一是,好的底片相机非常保值。买来多少钱,一两年后这种相机越来越少,你再去卖,没准儿会有人抢购啊(呵呵)。比如,你花4000元买一台蔡司135相机(蔡司G2加一只镜头),使用一两年再卖,还能4000元卖掉!当然,比蔡司G2好的相机很多。135的和120的都不算贵,比如禄来35系列相当有魅力,用两年再卖,即使有磨损,卖的时候也会更值钱。富士最近又出了新的120底片相机,魅力无穷啊!只要是经典相机,很保值的!底片相机几千到几万都有,由于保值,所以等于相机不花钱。

二是,上述理由基础上,相机不花钱但是胶片花钱,然而花得不多。国产黑白卷一卷12元,如果你每周都冲洗两次(每次冲洗两卷),使用国产冲卷浓缩液,那么,每卷冲洗成本不到一元。冲卷后在外面扫描,整卷收费大约10元。自己扫描更省钱(比如使用爱普生V700扫描仪五千多元,V500只要三千多元),扫描仪寿命很长,每次扫描也不费时间,也更随意。也可以这样理解,既然相机不花钱,扫描仪就是你唯一需要花钱的“照相机”,当然也可以到外面图片社扫描,初学者也不需要高的分辨率,能省钱。自己买扫描仪,高中低档很多选择,有钱人可以买高级的。但是一般爱好者,平板扫描仪凑合了,动态密度值3.4够用了。最低端的爱普生V300只卖860元,但是只能扫描135底片。还有一种扫描仪也因退市而很便宜叫做爱普生4870,可以扫描大底片。

每周拍摄四卷,那么两年下来,你的黑白胶片成本大约6000元。你的摄影如果这样用心、努力,这样的勤奋,加上底片给你的帮助,一般规律比起使用数码相机的学习者,你的水平会高一大截!花这点钱也值得。事实上每周拍四卷(120卷和135卷价格相同)实在少见,真够勤奋的,几乎没有人能坚持下来。

如果每周坚持拍摄一卷,这已经是很勤奋的学习者了,那么两年也就拍摄100卷黑白卷,两年费用1500元而已。如果使用进口黑白卷,那要等到你水平提高后,开始以创作为主要摄影目的了,那么一卷进口高端黑白底片也就是二十几元,进口的手工冲洗药液平均冲洗一卷4元左右。作为摄影师的你,绝对不会在乎。比数码相机的一次性高投入而言要节省。

扫描之后的事就和数码相机一样了,后期处理也要使用Photoshop,都差不多了。放大也是通过打印了。如果不扫描,就要进入暗室洗照片,针对一般水平的人,我暂时不推荐暗室放大了。等你的作品水平确实不错,再考虑直接相纸放大,那样的东西价值更高!冲黑白胶卷非常简单,一天就能学会。至于一般的生活照,照样可以使用数码相机,只有纯摄影的拍摄,才使用底片。

最重要的一点还在于:

底片本身的影调魅力也是不可抗拒的。黑白底片的味道也是数码相机难以模仿的。我这里不说画质的对比,而说“味道”。因为,数码135全画幅的画质确实很好,但是底片在层次方面的部分损失以及粗颗粒反而是底片的魅力。有人说底片的动态范围比数码更大,那是因为他不会使用RAW处理数码文件,因此科学上的画质再好,味道也不一定让你喜欢。就像有的人喜欢羊肉里面的膻味儿,有人就受不了!——这里还不是这么简单的个人胃口问题,而是国际上的影调地位。如果你使用胶片拍摄,你的展览价值会更高。

有一件事是个启发:有两个展览同时展出,一个是哈苏胶片机拍摄;另一个是哈苏数码3600万像素拍摄,摄影水平相似。结果,胶片机拍摄的几乎全卖掉了(最高的一图卖了好几万),数码的图片一张没有卖出去。买图片的人很多也就是普通老百姓(国外更多),并不是艺术品收藏家,但是都很看重胶片的作品。

早一些玩起底片,就会早一天认真体会到“味道”带来的影响力。目前,美国国家地理也接受数码文件了,但是如果使用反转片,将更受欢迎。确实要承认,数码的快捷和商业成功率无法比拟,等你水平提高了,或许再买高端数码相机做商业,日后花到今天同样的钱可以买到更好的相机。

当然了,数码相机用好了照样是很好的学习工具,关键在于使用者的态度和自我约束力。但是,胶片相机用过才知道有多么的适合初学者,别凭想象来否定我,你买来两百元海鸥205玩一个月就知道了。

以上也是我随想随写,不很严谨的表述自己的想法,也很想和初学摄影的朋友以及关心胶片的朋友多多交流。

(这个帖子半个月以来出现热议,我在72楼、79楼又有继续的阐述,请参阅。)


这个帖子在不断更新中,越来越多的新东西在这里聊着。

最下面的三张摄影作品是摄影家肯纳的作品(画册翻拍的)。

禄来35s相机是很经典的135相机,人文摄影师非常喜欢。但是我更喜欢康泰时G2,扫描仪需要根据你的底片大小,我建议直接买能扫描8x10大底片的扫描仪,我就有学生说“反正现在我只拍120底片,大底片暂时没想”。于是买了比较便宜的扫描仪爱普生V650,结果没多久就发现还是V700更好,也想要拍摄更大的底片了。哎,等于V650作废了!














引用:
原本由 识途老马 发表
请心民老师见谅,我的认为正好相反,先用数码学习基本的构图和色彩感受,等积累了一定的功底再用胶片去拍摄有价值的片子。
如今的数码时代,光拍出照片只完成了一半,后期的修饰调整也要同步学习,胶片相机扫描发图交流都是比较繁琐的事情,初学者可能会很纠结。
现在,一般的拍摄都能掌握,关键是拍什么?怎样拍?拍摄中的构图和选择拍摄主体很重要,构图的学问是一幅作品成败的关键。至于怎样拍,教科书的样片已经过时了,还是要发挥自己的主观想象力为主。
  



嘿嘿,果然来了吧,洛老师还没有做一做用胶片教学生的实践吧?千万别凭想象以为有一些摄影能力之后再来玩底片才更好。其实,早早玩底片没那么纠结。初学者收获却很大。当然,已经玩了一阵子数码摄影的朋友,今天再来玩玩底片,反而很纠结,觉得挺麻烦,不过玩过一阵子之后,摄影能力方面会很有收获!

构图用什么相机都可以,手机也可以,关键是认真的程度。如果自己能控制自己去做认认真真的事,当然很好,可是这,有点难。胶片能帮助你认真起来。
引用:
原本由 识途老马 发表
对于初学者最容易陷入的误区就是过于看重画质。画质的确很重要,它和镜头、机身、曝光组合、光线条件都有关系,但对于初学者,这些并不重要,画质说白了与器材有关但与个人的主观想象没有太大的关系,只要上述客观条件合适,手机也能拍出画质优秀的图片。
很多人在论坛里过分追求画质,但片子没“内容”,没思想,没手段,充其量不过是一张测试图。
追求画质还会带来更多的经济损失,被别人忽悠的到处买镜头,换镜头,最终花了钱没出成果。
相机和镜头就是一堆工具,关键是怎样用,用在哪。一个好木匠,用最简单的工具也能做出精美的家具,现代化的工厂只会成批生产单一的东西,有量,但没经典。
还是那句老话,经典的东西一定出自成熟的思考和最简单的过程。



初学者用底片,不是为了画质。而是......(上面说过很多了)。然而早一点体会到“味道”,没什么不好。
引用:
原本由 bkzs888 发表
前几天玩一个乌克兰的老机器,叫基辅88吧,真好玩,设计的复杂,反光版震动极大,操作复杂。除了不适合照相,其他都好。  


你这话可是过于那个了,为什么说“不适合照相”?说说道理呀?基辅机器操作要多简单有多简单(胶片机都不复杂),比起任何数码相机(包括卡片机)都要简单。只是太大、太重(和哈苏120单反一样笨重),所以这种相机是放在三脚架上用的,震动也没有干扰到画面质量(曾经有测试结论说“基辅的标头锐度”超过哈苏的)。初学者做构图训练每张照片到该使用三脚架。数年前很多人用它创作出了无数好作品,《摄影与摄像》杂志邮购业务卖了很多基辅120(基辅80),口碑在那摆着,没有经历过去的人,是体会不到过去摄影快乐的滋味的!当然,我现在不用基辅120(上世纪九十年代用过好几种120胶片机,钱紧的时候也买过基辅),我赞同使用120旁轴或者135旁轴。

我是数码、胶片都赞同,这个帖子只谈了一个问题:认真!所有不同意我的观点的人,都不谈“认真”,只说:摄影在于构图(我当然同意,非常同意!但是认真不认真地去构图,学习效果不同);还说:摄影不在于味道(这也无所谓,每人各有看法,但是我是说“认真”,我不拉扯太多其它的问题)。扫描麻烦,那是此人,不是彼人。玩胶片不是针对所有人来说的,摄影需要实力,更需要耐心,学会扫描没什么不好。对于学会操作的人,一点也不麻烦。没有耐心的、浮躁的人,很多都学不会。

当然了,用数码相机可以很认真(有很多人很有成就),但是约束力不如胶片,你很有“自我约束”的能力,但是大多数初学者没有。这是事实,是我亲身经历,我做了24年成人摄影教育,这体会真的很深,所以我有感而发,所以我建议如何如何(比如在数码时代建议使用胶片学习摄影),于是帮助了很多想认真玩摄影的人从中受益。

我知道会有很多没有大量的实践经历(探寻初学者到底适合不适合用胶片)的人,凭直觉来否定我啊。嘿嘿,讨论讨论当然好滴,但是别说那样的话“除了不适合照相,其他都好”。

说老实话,手工冲洗黑白胶片,一次冲洗两个,需要半个多小时(边看电视、边上网、边喝茶,边冲卷。黑白片很适合初学者),扫描也需要半小时。真是很浪费人生宝贵的时间啊!.........................可是如果通过强烈的约束力,使他摄影能力提高很快,那也算节约了更多人生宝贵的光阴呢!





[心民 编辑于 2011-05-24 08:49]
引用:
原本由 红绿蓝0009 发表
不妨弄一个,或者借一个胶片机。拍一段时间看看,谁难受谁知道。拍出来,找不着地方冲洗。冲洗出来,一点点小的画面还是反着的,看也看不清楚,找不着扫描仪。扫描仪抵挡的的还不行。扫描后,好要后期,不后期的没法看。等把X折腾出来之后,才明白,哦,和数码一个道理,绕个大圈子回来还不如数码!为啥?味儿?谁说的清楚“味儿”?楼主那两张照片比数码好?不也是数码化的吗?不过是胶片培训班的广告而已。



你不玩胶片,嘿嘿,将来没准儿后悔啊。我的胶片摄影培训班开不开不重要,我是帮助真的想认真做的人,我已经在给初学者讲授胶片的使用多年了。

你说底片需要后期,难道你用数码不做后期?所有数码作品必经过后期处理。绕了一大圈,最终都回到作品、最终是要挂起来或者印刷出来。但是,初学者的“认真”二字,胶片可以帮上很大的忙。
引用:
原本由 红衣主教 发表
同意马老师的观点,过去骑马很惬意,但已是历史,现在只能是娱乐!真正要到达目的地还是开车最便捷!说的不对的地方请海涵!  


开快车还是慢车那看你如何衡量了,如果是真的有提高,通过“认真”,获得更大的提高,这其实才是真正的“快车”!
引用:
原本由 bkzs888 发表
对不起,我说的有点绝对了,说走嘴了。
当年我也算玩过胶片的,先用一个红梅的国产的机器,拍照片,洗照片,都是自己来。那是还上学,我拿了我们专业的一等奖学金(就我一个,哈,自豪一下)买的这个机器,相当于当时一般人四个月的工资。胶卷就用黑白的乐凯卷,很便宜。在团委的小屋里用放大机放照片,每次都是到女生楼找女生借一壶开水。少年子弟江湖老,这样的日子,很遥远了。
后来也用过120的机器,就是双反的那种。
我用的最好的胶片机是理光10X,好像配的是一个标头。胶片用乐凯,别人给的,都是快过期的。重要的摄影用富士,用柯达比较少。乐凯还是不行,精度和富士差很多。拍的慢,的确是拍的慢,一个胶卷拍很长时间。也用过胶片的傻瓜机,镜头小,变形厉害。

基辅88应该是个好机器。我说不适合照相是开玩笑。这个机器我勉强能用。我看过别人用哈苏,这个机器好像是模仿哈苏的,操作复杂一点,顺序不能乱。这个机器是别人送我的,我当时是想拍点黑白的胶片,后来我发现我的扫描仪的那个扫胶片的小夹子弄丢了,也就死心了。感觉没必要再买一个扫描仪,就把相机还回去了。相机挺贵的,不好意思白要人家的,后来到五棵松问了问,这个机器过不了千,也不算贵啊。
胶片的特点是按一下就花钱,所以按快门之前要想想。想的多了,照片就拍好了。这大概是心民老师的意思。这个我很同意。
其实用数码也不省钱,你想想,三五年换一个机器,低端的四五千,中间的一两万,高端的更贵。就按低端的算,每年也要上千的花费。这个和买胶片是一样的。
慢慢拍,是一种态度。现在我越来越体会到这点,拍一千张平常的片子,不如拍一张好片子。  



心民回复:
你说的确实很中肯,我喜欢这样的聊天。数码相机确实并不省钱,很多相机出了几代新机后,手里的就是觉得不够用了。07年佳能30D用了两年还觉得不错,但是到了今天,它的800万像素其实还可以继续用,心理上也想换换了,换做7D?换做5D2?30D卖掉就太不值钱了。呵呵,莱卡胶片机用了十年也不想换的。老镜头用在胶片上成像非常好,但是数码单反来用,就要换了,数码优化没有做过的老镜头,用在数码单反上成像下降很多。而老镜头目前二手的成像不错的还很多呢!

所以用胶片的人,还是挺幸福的,可以花得钱不多,用很好的镜头。胶片机主要在于镜头好,底片可以也换好的,最好的反转片也不过二十几元,不花多少钱就到达器材的尖端了。尖端器材的使用也是一种享受,当然这也不重要,只是说说而已。

至于成像谁好、谁更好,不重要,关键是心情不浮躁,按快门不轻率,想好了再拍,对于认真学习摄影的人来说,这样做将来会更幸福!无数玩儿了三五年数码单反的朋友,越拍越没有成就感,原因就和轻率按快门有关。

我想起我过去的经历,做商业产品摄影,即使使用120反转片(6X7的相机),也用宝丽来先拍一张(4X5英寸座机更是如此,专门配了“波拉附件”),举着宝丽来片子好好端详,看看构图、曝光、光线位置,然后才使用胶片拍摄。因为很有趣的一个现象是:在取景器里面看上去不错的构图和光线,拍出宝丽来片子一看,就发现构图上或许有不舒服的地方,需要改进。......今天数码卡片机可以替换宝丽来,成本一下子低了下来,宝丽来一张十几、二十几元,如今商业摄影用大底片的人还很多,大家的痛苦越来越少了。

举一反三,如今拍摄胶片学习摄影,如果也通过卡片机检查构图,比取景器判断要更全面,然后好好按下快门拍下胶片,获益的方面会很多!这和直接使用数码单反先拍一张反复琢磨的效果相似,但是由于胶片的约束力,你认真的程度会更高。这就像让你十天每天看8小时书,你会随时懒得去做,但是把你投入监狱,寂寞的你,也许真的会天天看书不嫌烦,嘿嘿,开个玩笑。

胶片逼迫你每一张都不轻易按快门,道理和这差不多滴。因为,每拍一张120高级胶片要花三四元钱甚至更多,你如果不认真的按下快门,就和满地撒钱差不多吧?
引用:
原本由 识途老马 发表
认真是一种心态,不是一种状态。摄影的认真不同于工作的认真,有时甚至不需要过度的认真,过度的认真就是刻板。有些时刻,等你认真思考完了,所有的瞬间都消失了,还有一些情况,越是认真片子越没感觉,当一幅摄影作品平淡的如同一幅绘画时,虽然很美,但没有灵气,没有延伸,没有内涵,没有令人回味的空间,最终还是一幅用相机拍摄的绘画。
我们所讲的认真,绝大多数情况是日常生活中细致的观察,细节的积累,拍摄前的构思,拍摄中的构图,拍摄后的修饰,这些并不是所有拿着相机的人都具备的。  



非常同意
引用:
原本由 宋萌536班 发表
   老师,看完您的这个帖子感觉触动很大啊。我又从书柜里拿出了当年老爸用过的美能达X700。我几乎没接触过胶片,还没上小学的时候记忆中模模糊糊的有老爸教我洗照片的回忆。拿起那相机的时候曝光补偿和光圈快门全部由自己定,而且当时不能看到结果,虽然这给最后的冲印增加了不少的期待,但是这也将全部的过程交给了我自己。。没有了数码单反的各种测光方式和反光板预生。。。
   那么老师~问题来了:

1)对于几乎没接触过胶片的我来说,在刚开始使用胶片相机的时候,是不是最好用A档进行拍照?

因为相机的快门速度可选的不多。要是直接使用M档的话,会感觉一下子丢掉了拐杖。。。(数码单反用M档的话,都是点测光+参考机内的测光表)

2)在用A档拍照的时候要注意哪些要领?之后以便于向M档过渡?(以我目前的技术,过渡到M档的过程看来还有很遥远的一段路要走啊。。。用惯了数码的,换成胶片的以后技术档次一下就拉开了,变的直观了)  



自动曝光在使用数码相机还是胶片相机都需要,只是,胶片相机过去很少有智能的多区域测光(有多区的,不如现在的智能),所以,你使用胶片机的A挡(光圈优先)要小心:

1、要了解它的测光方式,一般是平均测光,你要注意测量的物体明暗分布,否侧这种老的测光方式很不准;有的是局部测光(比如康泰时G系)就比较好用。具体每种相机用什么方式,我也不都了解。我要查阅资料。我只知道我的相机,比如单反:佳能NewF-1,我使用局部测光(中央12%),安装了这个测光配件就不能随意更换。但是局部测光比较好用。

2、还要懂得曝光补偿,补偿多少要有经验,数码相机的自动曝光也需要曝光补偿,补偿多少也需要经验。原则是“白加黑减”,具体操作去看看书吧。

胶片相机最好的曝光方式就是M挡手动曝光,你最好使用外置测光表。我们使用数码单反拍摄风光和人像,也离不开外置测光表。机内测光表的工作原理是“反射式测光”,除了使用点测光和局部测光,多区测光和平均测光一般来说不太准。而,如果使用点测光,当然手持测光表的点测光更好用。手持表特别好用的还有“入射式测光”这个重要的功能,相机可没有。入射式测光,测光方式简单快捷,结论很靠谱。

使用手持测光表确实要花钱,但是更好用。初学者没有你说的“先用自动,以后再用手动”。我们七十年代学习摄影,不就没有任何测光吗?全靠眼睛估计测光、全是M挡。那样也学会了很好的技术。
[心民 编辑于 2011-05-28 22:19]
引用:
原本由 qingting 发表
说得非常好!N多年没有用过胶卷啦。请老师多推荐推荐现在都用什么胶卷,哪里冲洗好呢。十多年前经常跑中国图片社,老在那里吵架呵呵。现在的行情一点都不清楚。  


我们主要使用黑白,自己动手。如果使用彩卷,那也不去中国图片社。去晶丽达、捷成、祥升行之类。一般都提供冲卷并整卷扫描的服务。刚刚拍完的不必急着洗照片,用电子文件回家自己挑好的(可以先扫小文件,好作品再扫大文件做后期处理),做完后期处理,然后再考虑出照片。

目前各种胶片仍然很全,尤其是专业胶片,价格也还是十年前的老价格(没有降价,有涨价趋势),目前你要是去了胶片、药水、相纸销售和冲洗的店家,你会发现如今玩胶片“又变得很热闹”,嘿嘿。

我在五棵松摄影器材城遇到一位美国回来探亲的华侨,他叫“老亚”,他说他在加州参加一个摄影学会,好多人热衷摄影,其中一半人使用胶片


[心民 编辑于 2011-05-28 22:27]
谢谢大家的讨论,我从中学习很多。尤其感谢识途老马、红绿蓝0009 两位老师的严谨的道理,我从中又获得很多启发。同时也感谢bkzs888和锦瑟华年以及其他人冷静的语言来探讨。

我不想搞出一个特别出色的、完美无缺的、放之四海皆准的结论,我只做我的事。只做我自己在实践中映证了的、有效的事,有人做很好的理论分析,大家说得都很好,但是我只做实践证明的事。有人证明的和我不一样(他当然不是凭空想象),那他就做他选择的事吧。我只给出一个建议(不是强迫),我这个建议对于很多人很有效。实践中我手把手带着一大帮玩胶片的初哥,他们获益,我快乐。这帖子前面的回复中有人说我“脑子有水”,确实可能啊。

但是这个建议或许不适合很急躁的人(性格决定了很多),或许不适合平时时间很少的奔忙的上班族(很多上班族不奔忙)。其实做事确实要找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也一样。一个学习方法的建议,不会适合所有人。自己看着办么,干嘛要统一口径、统一方法?居然有人认为我的胶片拍摄建议是在害人?你是不是知道有人用这方法不小心害过初哥?让初哥提起摄影就如洪水猛兽,再也不玩儿了?我的经验怎么正相反呢?

我的实践证明,在我身边经历着胶片快乐的人占玩胶片人的绝大多数(当然本来玩胶片的人就不多,大都数还是数码单反),还真是没有人最终因为胶片麻烦、倍受打击而不再学习摄影。我把教学搞得生动快乐,把“胶片麻烦的过程”和“胶片缺点”搞得趣味盎然(当然我也把数码摄影教学搞得快乐有加)。我也曾经怕胶片的“麻烦和缺点”打击了什么人,可是真的、真的没有啊,反而激发了他们的摄影激情,难道是我幸运?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我的学员中(18岁到60岁,男女各半)胶片阵营平时拍摄非常勤快;数码阵营懒惰比例则比较多。也许偏偏我身边的这帮人儿有点怪,不合常理?我带过多组胶片人,这现象延续了六七年至今,不同的班里总有几个人愿意玩胶片,讲课的主线还是数码摄影,针对他们,我就额外教教他们胶片用法。今天批判我的人,应该来我身边的教学气氛里感受一下。

“华影锐视”教室里常用药水冲胶片,然后使用V700扫描。这些事当然可以自己做,也可以由工作人员帮着做。一到冲卷和扫描,学员们的气氛真是热闹呢!

在这里通过和大家的交流,我非常快乐,被批评,我也快乐,因为我又结识了这么多的高手朋友(语言严谨、思路敏捷),或者又一次聆听老朋友的话,绝对是有很多帮助和启发!(不是客气)

我可不赞同说“胶片最好”,也不赞同说“数码最好”,画面就是画面,无所谓使用什么媒介,印刷出来更多人也看不出来。我今天再也不对比画质,很多年前我喜欢搞对比,我这几年里最大的改变是不再追求极致的画质(包括生活中任何极致的好与坏,都无所谓了),而更关注画面的气氛、情感、味道。不知道什么是艺术。

这也是我那场大病从死亡边缘回来之后,想得最多的。慢慢的,脑筋明晰了(大水来了),不再犹豫,多多的做,就是了。快乐就好,人生很短啊!

红绿蓝0009说我在变化,可能啊,可能确实变化着.....







[心民 编辑于 2011-05-29 07:22]




再说胶片摄影
引用:
原本由 枯树印象 发表
看了这个帖子比较喜欢心民的总结,但老马等影友的观点也无可厚非。总之摄影是普通人接近艺术的最近途径,不能在器材上材质上过多的而且是无谓的讨论,用数码一样可以严谨的拍摄,用胶片也可能出现垃圾泛滥。内容在于人,在于题材的表现。各执一词也好,各抒己见也罢,摄影的记录功能,展示功能,社会效益,意识形态的表现跟器材无关,跟材质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区别。所以己之不欲,勿施于人的话还应该在加上一点补充,就是己之所欲勿滥施于人。对于影友还是摄影人之间更多的还是引导,交流。  


所有的建议都不存在“滥施于人”,建议就是建议,这是一个根本无需解释的词汇。

心里想实现的就一定能做好吗?很多人不用通过外力就能约束自己并把事做好,而很多人有一点外力的借助会更好。难怪自古就有“头悬梁,锥刺股”之说。这句古语的表面的意思就够了明白了。那些光靠心里的主观愿望,一点不借助外力的人,真了不起啊!因此,认真的学习摄影的人,完全可以通过数码相机学得很好,如果借助胶片的约束力,也会有不少帮助的。所以,用胶片学摄影,只是一个小小的建议。有人说这是“拉不出屎来赖茅房”,嘿嘿,茅房不好,也许有人就是阿不痛快啊!呵呵,说玩笑。

至于说,会不会变得“束手束脚”,会不会失去“探索精神”,我看,胶片摄影不可能产生这样的结果!拍摄并冲洗一张黑白135底片四五毛钱,还没那么恐怖!即使加上扫描,也不会增加很多成本,但是一张张花钱也许就不肯瞎拍,也许就不会满大街挥洒哪怕五毛钱的票子,于是也许会有很多人更加认真了。(注意,我使用好几个“也许”。)

学摄影当然是构图最重要(艺术氛围、画面风格和味道都更重要),但是摄影技术的画面效果还有纯技术部分,比如一个重要的技术就是“景深控制”。这一点数码卡片机是无法实现景深控制的!全画幅数码单反比非全画幅单反景深小,控制景深则需要很认真,用135底片的摄影学习正好和使用数码全画幅是一样的,和非全画幅单反有所不同。手动曝光、景深控制、精准测光,胶片摄影都可以学到。(有朋友不是说数码摄影不需要精确曝光吗?不是还发帖子“和心民商榷”,说用不着测光表那么复杂,后期处理可以解决曝光问题。我的看法是,后期处理固然很重要,但是曝光还是传统的技术不能丢。)

而且,很多爱摄影的年轻人,非常想认真学摄影,可惜钱不够,没有一次投入一两元的能力,那么先花上几百到一千元使用胶片机,就可以享受到所有摄影的技术训练。同样是一万五千元,加上镜头只能买到中档的数码非全画幅单反,那么今天使用胶片节省下的一万多元,可以逐月消费,没有一次性投入那么大的压力了。这样,钱紧的年轻人就可以拥有很高级的摄影器材并学到很高端的摄影技术了。能在三年内把今天省下来的一万多花完,那真是很认真的学习者了,细水慢慢流,年轻人可以承受,学习的效果也会很好!因而,这种一开始投入很小的做法,这也是对很多年轻人有参考意义的建议。当然了,这仅仅还是建议,一个小小的建议,一个小小的不同常规的思路。

胶片机两百元可以买到(135全画幅啊!嘿嘿,当然不是说画面品质),三五千元可以买到高端的135胶片机(比如康泰时G1),那可是蔡司镜头!总之,看他们年轻人的愿望,很多选择呢。三五千元如果买经典机,三年后卖掉,一点不赔钱,还是那句话:“等于相机不花钱”。有人总说“钱不重要”,(他说思想很重要,数码单反就是好....如何如何),但是钱,对于很多刚刚工作的青年人,就是很重要滴!

数码单反非常好的原因有人说可以做很多后期处理,我恰恰非常建议大家做后期处理的。把底片数码化之后,都要使用PS做后期处理。如果曝光失误很大,扫描后的文件后期处理空间变小了,如果是好的曝光,后期处理的方法和数码文件的后期手段几乎一样的。

黑白摄影照样可以学会摄影!这一点不用讨论了。黑白底片的动态范围确实没有数码那么宽,有人说,底片拥有更大的动态范围,那是和数码的JPEG作对比。但是,动态范围也是可以通过冲洗过程和扫描的技术来扩大的,那就是需要学习的重要技术了,也正好是胶片人要懂的重要的知识(如何扩大动态范围),胶片人比数码人更加关注动态范围的知识,这多好啊!很多玩了三五年的数码人,至今也不懂动态范围是怎么回事呢。(当然了,批判我的人都不是这样的人。)

下面的话是对已经有摄影水平的人说的:

胶片味道确实是挺不错的,我做数码后期模仿胶片,很接近,还能做出更多数码特有的味道,但是胶片还有一些味道模仿起来非常费时间。当然,这就是个人的喜好了,有人只喜欢数码味道,但是有的艺术家(也包括高端图片收藏人)非常喜欢胶片味道!2010年3月的《摄影之友》就介绍了一位国外的大师,他就是放弃了高端的数码单反,转而使用大底片拍摄人体(见下图)。当然,这些都是无需讨论的风格问题。

我主张的是,胶片味道要借助胶片本身,电脑后期处理极大地丰富了艺术家的手段,比暗室直接放大的手段多了很多!这才是数码摄影和胶片摄影最大的区别。所以今天,电脑后期处理真是摄影人的福音!我在培训课中和胶片摄影的学员一同享受着两者结合的更多手段:胶片+电脑,有很多发挥空间。


[心民 编辑于 2011-06-07 08:58]




引用:
原本由 识途老马 发表
胶片与数码之争从03年就开始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数码走入寻常百姓家,胶片走进了收藏和奢侈品行列,更多的大师级人物加入数码大军,99%的摄影爱好者背的是数码相机,数码摄影交流起来很容易沟通,随时随地都可以请教别人,实践起来也容易上手,再过几年,新手想请教胶片是怎样完成的也许会让人觉得很另类了.....。
支持心民老师坚持胶片教学,坚持下去必定会独树一帜。
  



胶片教学是我所有教学内容的很小一部分,主要还是数码相机教学,满足大多数已经有数码相机的爱好者。教学中,摄影的技术和理念更重要,数码后期处理技术也非常重要。独树一帜如果只是谈“手段”,那还不是重要的。针对喜欢胶片的初学者和有了足够水平的摄影迷,玩玩胶片味道无所谓另类不另类,即使另类了,也挺好的。殊不见,胶片市场今天已经又热起来了。将来也许只是使用胶片算不上另类,有了自己的特色,才叫有意义!或者说,越另类越不怕,呵呵。

其实识途老马那么高水准的人像摄影,玩玩胶片味道,还真的属于可以参考的想法。这只是我的一个小小、不太重要的想法。


  

[心民 编辑于 2011-06-02 13:46]
引用:
原本由 识途老马 发表
其实胶片俺也没放弃,只是当客户需要时拍摄。几年前,曾有客户要求用胶片拍摄一组家具图片,我赶紧准备,结果几天后客户改口了,非要用数码的,一堆胶卷至今还在冰箱里,我倒了.....。
据了解,很多印厂已经把胶片电分等设备闲置起来了....。
  



印厂电分没有了,咱自己做好电子稿,反正扫完文件或许还要处理处理呢。正好有摄影师自己处理,控制的效果更好。我是说,你的人像摄影很有成就,自己搞创作也可以玩玩大胶片效果,这是另一种味道。把你的冰箱胶片拿出来用掉,以您的水平,不会光想着生意经吧?玩玩味道,或许过期胶片还有特别味道,也确实有一帮人在玩过期胶片,做出来特别的味道,和数码模仿的或有区别。



[心民 编辑于 2011-06-04 18:33]
引用:
原本由 jackphoto 发表
心民老师,您好!看了您的作品,上个月入手了DP1X感觉非常好!在考虑进一个胶片机,体会和理解摄影,在富士 klasse s与福伦达r2a间纠,因为可以买到这两种新机器。klasse 有W 和S 区别,W是28/2.8,S是38/2.6,福伦达配什么镜头?因为第一次用胶片机想听听您和给位老师意见,谢谢。。。在论坛里总能到您的帮助,谢谢了!  


这两台相机都是好相机,但是区别很大啊。且不说镜头成像谁好谁不好,福伦达是有手动曝光和自动曝光;富士的KlasseW 只有自动曝光。福伦达是M卡口,可以安装莱卡M系列镜头。操作方式大多和莱卡M7相似,所以叫做“穷人的莱卡”。

135胶片相机的题材主要是纪实摄影,因而最常用的镜头主要是28mm和35mm。但是你说的福伦达R2系列(带A的有光圈优先自动曝光)不能安装28mm镜头。R4系列可以安装广角头(21mm、28mm、35mm)。

手动曝光很重要,最能产生好的效果。当然,自动曝光也可以做很多事,要有很方便的曝光补偿操作才好用一点,这方面富士的KlasseW 做得相当不错。可惜旁轴胶片机的测光方式不很理想,一般只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这种测光方式常常不理想,所以,也就使得自动曝光不理想。因而完全依赖自动曝光就有一点不舒服。

原来的胶片AF单反机和今天数码单反都有“多区域评价测光(矩阵测光)”比“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好用,点测光也很好用(点测光后用于手动曝光),局部测光也不错。但是,旁轴胶片机没有这么多测光方式。那么还不如自己拿测光表测光(玩手动,外置测光表很有用),使用旁轴手动曝光功能曝光,更可靠,也更能拍出艺术味道来。

因此,仅这两种相机对比,我推荐福伦达R4。


[心民 编辑于 2011-06-04 18:57]




引用:
原本由 sunny1235 发表

用数码的都想着直出呢,哪有耐心冲片洗片呀。

不是很多人都盼着能有个一键完成照片软件,要有很多,成千上万个预置、动作插件吗。
  



JPEG直出就能达到好的画面品质,今天还属于梦想。任何画面都需要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做调整,数码只有RAW才能更好的调整画面。离不开后期处理。胶片则是另一个味道,也需要后期处理(传统暗室的手段不如电脑软件手段更多,这里不是说电脑合成的像素变化产生的改头换面,而是层次控制、影调控制的手段更多)。

什么插件都是拍照玩玩而已。拍照玩玩和认真的摄影,不是一回事。这是两类人,都是快乐,但是快乐的来源不同,所以说的事情也不同。这个帖子不是谈“玩玩”那一类。
引用:
原本由 摄政王 发表
不管是是胶片还是数码都需要认真,都需要动脑子!  


当然,说的对!
引用:
原本由 jackphoto 发表
引用:
原本由 心民 发表
引用:
原本由 jackphoto 发表
心民老师,您好!看了您的作品,上个月入手了DP1X感觉非常好!在考虑进一个胶片机,体会和理解摄影,在富士 klasse s与福伦达r2a间纠,因为可以买到这两种新机器。klasse 有W 和S 区别,W是28/2.8,S是38/2.6,福伦达配什么镜头?因为第一次用胶片机想听听您和给位老师意见,谢谢。。。在论坛里总能到您的帮助,谢谢了!  


这两台相机都是好相机,但是区别很大啊。且不说镜头成像谁好谁不好,福伦达是有手动曝光和自动曝光;富士的KlasseW 只有自动曝光。福伦达是M卡口,可以安装莱卡M系列镜头。操作方式大多和莱卡M7相似,所以叫做“穷人的莱卡”。

135胶片相机的题材主要是纪实摄影,因而最常用的镜头主要是28mm和35mm。但是你说的福伦达R2系列(带A的有光圈优先自动曝光)不能安装28mm镜头。R4系列可以安装广角头(21mm、28mm、35mm)。

手动曝光很重要,最能产生好的效果。当然,自动曝光也可以做很多事,要有很方便的曝光补偿操作才好用一点,这方面富士的KlasseW 做得相当不错。可惜旁轴胶片机的测光方式不很理想,一般只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这种测光方式常常不理想,所以,也就使得自动曝光不理想。因而完全依赖自动曝光就有一点不舒服。

原来的胶片AF单反机和今天数码单反都有“多区域评价测光(矩阵测光)”比“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好用,点测光也很好用(点测光后用于手动曝光),局部测光也不错。但是,旁轴胶片机没有这么多测光方式。那么还不如自己拿测光表测光(玩手动,外置测光表很有用),使用旁轴手动曝光功能曝光,更可靠,也更能拍出艺术味道来。

因此,仅这两种相机对比,我推荐福伦达R4。



心民老师的建议对我帮助很大!谢谢。。。那就考虑福伦达了。请问R4M和R4A区别?怎样选?  



带A就是有光圈优先自动曝光,也有手动曝光。M的就是只有手动曝光。
引用:
原本由 jackphoto 发表


心民老师的建议对我帮助很大!谢谢。。。那就考虑福伦达了。请问R4M和R4A区别?怎样选?  


带A就是有光圈优先自动曝光,也有手动曝光。M的就是只有手动曝光。  

心民老师建议的R4M和R4A,价格没差别,怎样选呢?28和35镜头推荐一下吧!能推荐北京哪里有卖?因为没有经验经常麻烦您。。。谢谢了!   


如果你很看重“全机械”概念,就买R4M;否则R4A电子快门、自动曝光还是挺好玩的。北京卖家?你上网查查吧。
引用:
原本由 standalone 发表
不考虑镜头,请问eos3和f100选哪个好,两者价格差不多  


两者功能确实差不多。胶片时代,尼康的对焦速度没有佳能EOS的快。佳能的超声波镜头确实很棒,今天的所有佳能镜头都可以完全在老的EOS相机上发挥作用。数码时代的新尼康镜头有超声波了,但是不能用在F100上。
引用:
原本由 点水蜻蜓 发表

谢谢心民老师,看了您的帖子,翻出了我的EOS1,居然电池还有电!还能拍!有点恐怖啊呵呵,算来已经6年未动啊!

还是在犹豫中……,因为我的包已经够沉啦。  



呵呵,专心拍摄一种,你的掌控会更成功,数码单反和胶片单反都带着,你确实会很累,也会很纠结,到了关键时刻,你倒是用数码还是用胶片拍呢?体力够可以考虑两个都拍,不过我,带着胶片的时候,只带一个数码小DC,拍拍生活照,创作时专心拍摄胶片。

胶片有两种味道:细腻的和粗犷的。135底片主要是表现粗犷的效果很适合纪实摄影。这种粗犷,数码难于模仿(比如森山大道的片子)。大底片表现细腻的(那也比数码粗犷一些),更适合拍摄风光和人像。彩色胶片更有一种清雅的味道,我不喜欢很浓郁的色彩(有人拍摄反转片,追求高饱和色调,我不喜欢),喜欢清淡的、飘飘然得味道,甚至喜欢胶片的粉尘。
[心民 编辑于 2011-06-13 15:40]
引用:
原本由 止于至善 发表
喜欢的照片似乎多是胶片的。
请问心民老师,如果给佳能E0S胶片机配个带28或者35焦距的轻便镜头,有哪些推荐?
已经有了个50mm,适合拍什么题材?以便物尽其用。  



佳能28mm/1.8头还撮合。其实原来的28/2.8的就很好,可惜买不到了。
引用:
原本由 止于至善 发表
引用:
原本由 识途老马 发表
引用:
原本由 心民 发表
引用:
原本由 止于至善 发表
喜欢的照片似乎多是胶片的。
请问心民老师,如果给佳能E0S胶片机配个带28或者35焦距的轻便镜头,有哪些推荐?
已经有了个50mm,适合拍什么题材?以便物尽其用。  



佳能28mm/1.8头还撮合。其实原来的28/2.8的就很好,可惜买不到了。  


其实这样的提问和回答没有实际意义,用什么镜头合适要看你想怎样拍?即便你拥有了所有的全系列镜头,拍摄时也只用一只头,镜头是为内容服务的,呵呵  


135胶片50mm适合拍什么,要怎么拍呢?我主要是拿来给家人拍环境人像,是否合适?  



135胶片相机就是数码135全画幅的成像尺寸,环境人像如果使用50mm,那么距离要远一些才行,因为视角比较窄。胶片时代50mm镜头一般成像不错,但是如果使用35mm(或者28mm)更适合拍摄环境人像。

35mmF2.8的镜头到处可以买到,成像很好,也更实用。
[心民 编辑于 2011-06-20 16:53]
引用:
原本由 识途老马 发表
引用:
原本由 心民 发表
引用:
原本由 止于至善 发表
喜欢的照片似乎多是胶片的。
请问心民老师,如果给佳能E0S胶片机配个带28或者35焦距的轻便镜头,有哪些推荐?
已经有了个50mm,适合拍什么题材?以便物尽其用。  



佳能28mm/1.8头还撮合。其实原来的28/2.8的就很好,可惜买不到了。  


其实这样的提问和回答没有实际意义,用什么镜头合适要看你想怎样拍?即便你拥有了所有的全系列镜头,拍摄时也只用一只头,镜头是为内容服务的,呵呵  



嘿嘿,识途老马老师,我跟初级影友打交道这么多年(包括八十年代在《中国摄影报》天天回答他们的问题),我可知道他们提问的习惯,您说的很对,可惜,要了解他们的需求,其实他们什么都想拍,更多的是生活纪实,没有专门的肖像摄影、静物摄影和特别讲究的风光摄影,所以,他们问镜头的事多数就是综合拍照的需求。看看,不是后来说到了他想拍“环境人像”么,正好就是我说的生活纪实。因此,50mm不如35mm和28mm更好用。——打交道多了,他们,我就比较了解了。您的回复“用什么镜头合适,要看你想怎样拍”说的没错,但是对他们的帮助就很不直接了。唉,给初级影友做辅导,还挺不容易吧?
引用:
原本由 荆棘鸟儿 发表
其实佳能FD头也是一种享受 ,俺有其中的5支
[荆棘鸟儿 编辑于 2011-06-20 17:02]  



手动对焦时代的FD镜头确实好镜头很多。不过,EOS胶片机那个时代镜头也很讲究,今天用个EOS胶片机(比如EOS-1v)就可以和今天的数码镜头通用,AF也很省心。我原来FD镜头也是一大把,在我的摄影公司每个摄影室都放着几个(机身是T90、NewF-1,镜头包括35-105mm双环变焦、135定焦、300mm定焦)。EOS时代就全换成EOS机身EF镜头了。今天手里还留着佳能“新F-1”和一只50mm/1.4 FD镜头,作纪念吧。

摄影么,还是拍照吧,器材就是工具,玩玩乐乐也就是了。
引用:
原本由 止于至善 发表
网上好像有28mmF2.8和35mmF2,没有35mmF2.8,哪个更实用?
50mm最适合的是不是拍半身或全身人像?  



关键是你要拍什么?是不是人像是你的主要题材?那么,头像、半身和全身,无非是摄影距离的不同。任何一个镜头都能拍。只是,如果距离在两米之内,头像变形会比较厉害。因此,只要在两三米之外拍摄就行了,其他就考虑距离。距离两三米想拍大头,就要用中长焦镜头,除此之外,什么镜头都无所谓。

35mm是比较常用的,也是很“中庸的”镜头,半身、全身人像、风景、人文民俗活动等等等,都可以用。28mm我更喜欢,因为我拍大头喜欢用100mm,28mm拍摄其它场合都够用了。50mm我们很少用,长不长、短不短的,环境不够,头像也不能拍,视角比人的眼睛要窄很多,并不是很多人说的“最接近人眼的”的镜头,最接近人眼效果的镜头是35mm,所以说35mm是中庸的镜头,“中庸”也就是说,很真实,透视感和视线很接近,但是也同时带来“平淡、无趣、不刺激...”之类的感觉。
引用:
原本由 双溪孤渡 发表
引用:
原本由 心民 发表
引用:
原本由 三七生 发表
心民老师这次出去带的什么相机呀?  


心民回复:
我这次出门主要是休息,其实我总是说一句话:“太甜美的景致,让我缺乏创作的冲动。”德国小城市非常安宁、恬静,每家每户、每个小区感觉都差不多,干干净净的、郁郁葱葱的。转了十天只看到三个人使用高级单反相机加上好镜头(一定还是游客),相信德国摄影师都跑到更偏远的地方去了。

我这次出门带了五机六头,哈哈,听着挺吓人,其实多是胶片机:
1、胶片机,哈苏Xpan:45mm头(在宽画幅的时候是25mm左右的广角);
2、胶片机,康泰时G2配蔡司T星头两个:21mm大广角、28mm广角;蔡司T星头要算是135相机的世界顶级镜头了。为了我那两台康泰时G2,我配了6个T星头。
3、胶片机,康泰时T3:配的是不可换的35mm蔡司T星头;
4、莱卡X1数码相机:也是不能更换的等效焦距35mm镜头;主要是太太用,她喜欢莱卡,更喜欢哈苏的66方画幅。
5、佳能S95(28-105mm头):我用来拍摄资料和高清录像。

如果出门使用数码,我会带着适马DP1和宾得K5加饼干头。DP1拍摄风光相当有味道,品质极佳;K5是为了快速的街头无声抓拍。

我有十个佳能镜头,除了35mm/2和90mm移轴不是红圈,其它都是红圈L头,可以配我的数码单反佳能5D2和胶片机佳能EOS-1v(拍摄商业人像和商务摄影业务,还可以在尘土很大的环境和下雨的时候使用)。用120胶片机拍风光和重要的人文纪实,我会使用胶片机“富士6×9”(65mm广角头,等效135镜头的28mm);如果拍风光再讲究,可以使用4×5干板大画幅。我原来使用瑞士仙娜单轨机,现在想用双轨机,更轻便。

说来遗憾,我原来的松下GF1加上一套三个镜头都不怎么用了,被我的宾得K5加三个饼干头顶替了。主要是快门声音太清脆,反应速度也没有K5快。不过GF1的高清录像效果很好,配着14-140做录像机用了。

————————————————————————————
只能说心民老师体力太好了,居然能背这么多器材远行。  



我身上四台相机听上去挺多,其实体积都很小,最大的脖子上挂着Xpan,摄影背心怀里装着T3和S95,背包里只剩下G2和两个小镜头,很轻的。四机全放在包里也不重。上火车和巴士,手里拿着T3,其他都入包。Xpan和G2拍摄的题材不同,前者拍左右展宽的视野(但是天地取景都很少),G2加广角拍摄上下宽阔的视野。哎,其实也就是玩个乐子。

下图手里拿着哈苏Xpan(45mm定焦),还挎着G2加28mm定焦,摄影背心里有T3和S95,摄影包里几乎是空的了(快门线、滤镜、测光表、几十个胶卷)。






这里是逛德国的花絮,带着小巧的胶片相机,撅着屁股按快门......


[心民 编辑于 2011-07-08 17:56]










哈苏Xpan拍摄

[心民 编辑于 2011-07-19 09:42]


你的问题在那个大帖子里给你回复了:

心民回复:

玛米亚7Ⅱ非常好!能换镜头的旁轴取景120相机,镜头也很好,机身很轻。不仅是风光摄影利器,而且是人文摄影利器。配上135附件,你就更灵活了。

其它轻便的120胶片机还有富士的旁轴机,但是镜头不能换。

路过

雷人
1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宇宙. 2016-6-2 08:56
学习老师诲人不倦,精心育人,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赞一个。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