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心民的个人空间 http://bbs.photofans.cn/?48821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学摄影用胶片拍摄,效果更好!(有问必答,不断更新)(六)

热度 1已有 150829 次阅读2011-5-22 12:07

引用:
原本由 功夫熊猫 发表
心民老师:您给看看这两张片子,天空出现奇怪的光斑,不知什么原因,同组其他片子没有。  


心民回复:
我认为是冲卷时造成的,不是天空,是整卷都有不均匀影纹。比如,你的药液是不是足够,比如你的定影液,你在定影时是怎样搅动的?很多人,定影时几乎不搅动。那也没什么,关键是,药液的量,不能小。

看见底片更好判断,有机会到北京天通苑,欢迎来我和徒弟几个人的工作室,一起交流吧。
引用:
原本由 hzzjt 发表
引用:
原本由 红绿蓝0009 发表
这几天,又重新看看心民老师的帖子。讲了很多很多挑选照相机的知识。有网友提问,也是在回答中说出了自己非常喜欢纪实题材摄影,拍人最有意思。挑选宾得相机是为了体积小,连拍快,高度的ISO也好。这个新手上路的地方,在此推荐胶片,不是恰恰违背了自己的见解?胶片相机的体积有大有小就不说了。连拍呢?速度呢?每人还要配一个电动机?每人要带多少个胶卷?这多少个胶卷又要分成多少个ISO(有没有先不说,各种照明不好的地方根本就不能用!)?数码照片不仅仅是拍完了就能看,而且每个图片都能分别对待。胶卷不仅仅是马上看不到,你一定要一整卷拍完才能冲洗,不管当中什么样的曝光量,多少种情形,放在一起一勺烩。怎么样针对个别的情形做?这当中有许许多多可以分别处理的机会都丧失掉了呀!出来的效果有黑有白,怎么办?数码相机照片上面有各种消息,快门,光圈,等等。胶片上什么都没有,学生还要用小本子记录消息。那一个更方便初学者呢?初学者本来对拍摄就害怕,数码相机很方便,才有这么多人喜欢照相了。现在让初学者反而陷进落后技术的坑里,不能把宝贵的精力用在构图,看光线,还有捕捉瞬间的能力上。学习摄影,就是让初学的人能够大胆按快门,捕捉瞬间。那个胶片不是小心了多少,而是缩手缩脚,哆哆嗦嗦,什么都不敢照。我也是刚刚从照胶片的转向数码,喜爱胶片是一回事,有经验的老师向初学者郑重推荐胶片是另一回事,一定要考虑周全了。认真和浮躁与胶片和数码没有必然的联系。
顺便一提,您习惯说反对您的人都是凭想象没用过,您怎么知道别人都是没经验的想想呢?
[红绿蓝0009 编辑于 2011-05-25 07:38]  

呵呵,心民老师的观点,正是要让学习者不怕麻烦,才容易认真.用胶片拍的成本,在今天看来,还是比数码的便宜.俺确实也体会到,以前用胶片比较认真,而现在用数码似乎并不太认真了,拍了99.9%的废片.比起用胶片时的成功率更低.反省一下,自己是被这浮躁的社会风气污染了.快餐文化席卷了整个社会,没几个人能静下心来,业余时间读几本经典著作(不含专做学问者),自己也不能免俗.马老师的观点也没错,摄影最终是成果的,这与摄影人自身的修养和悟性有极大的关系,成果与器材没有必然联系.我觉得马老师与心民老师的观点不是同一概念,在摄影终极目标上更不是相悖的,一个是为了促进认真,另一个并不反对认真.一个说最终要看成果,另一个也没反对成果的最终的.学习手段可以不一致,但认真还是少不了的.不过,我认为,要成为摄影成功者,还不是构图光影那么简单.不是说最重要的是镜头后面的头吗?脑袋里装着什么,对摄影影响可大啦.呵呵.  



心民回复:
这个问题早就不讨论了,我只和真正懂得胶片摄影的人,共享胶片的魅力;我们只给真正想认真学摄影艺术的人,建议他考虑用用胶片相机。

玩过一阵子胶片的人,和真正懂胶片摄影艺术的人,还是两类人。尤其那些连自己冲洗都不曾做过,即使做过,水平也低得很,这类人,还体会不到胶片摄影的魅力。所以,只是过去很多年前玩玩胶片,今天就来说反对使用胶片,那还不算有资格。

因为我非常确信,真正懂得胶片的运用(熟练运用)的人,都不会那样的反对胶片!
引用:
原本由 行者乐摄 发表
关老师,前些时候我提的问题你没有回答。
现在问题又来了:
广州有一家卖胶片相机的,它说有全新的玛米亚RB67(库存),卖9890元。这个价怎么样?
另:如果买一个放大器,要多少钱?  



心民回复:
或许有过去没有卖出去的存货。但是我不主张买它。二手的三千元已经很好了。

你说的放大器是指什么,有图片么?是暗室洗相片用的放大机?

放大机各种各样不下一百种。几百到几万的都有。去市场上看看吧,请懂行的人帮你现场挑选。
引用:
原本由 Mars-H 发表
心民老师,看了您的帖子让我感觉想用胶片机学习摄影,另外请问您如果想搭配nex5n来学习可以吗?  


心民回复:
不能对数码影像有依赖,要做到,拍了看不见,才是最好的状态。这样做,你拍之前会想得比较周全,这是一种极好的锻炼手段。

平时玩玩,我也用数码玩。但是当你一到学习摄影、练习摄影的时候,尤其是风光题材(初学者先从慢的题材开始),一定坚持胶片思路。即:测光如何做?曝光如何做?构图应该怎样?不要提前知道拍的样子(不借助数码)。出了问题,回家才发现、再后悔,那才特有感觉呢!

如果可能,尽量学习黑白胶片的冲洗技术,底片自己冲,然后用扫描仪自己扫,然后做PS处理。后期全程都不用暗室。等你以后水平高了,再考虑暗室放大。
引用:
原本由 行者乐摄 发表
关老师,请你说说腰平取景器好还是眼平取景器好?
另外,120胶片相机,能换后背才方便吗?像玛米7II和富士的一些120旁轴,不能换后背。用来照风光,不会用到感光度400的胶卷吧?能举个例子来说明换后背的方便吗?谢谢!!  



心民回复:
换后背的用途,见本帖第15页224楼。

120单反的好处比旁轴多,除了体积大,再没有缺点。腰平取景器很常用,眼平取景器主要是拍摄动体,拍人文比较方便。应该两种都有,如果只要一个,先配个腰平吧。我用它拍摄风光多,腰平更好用。

其实取景器很多,还有一种45度取景器,也非常好用。配了眼平取景器,常常手持拍摄,还应该配卷片手柄,持机更稳定。
引用:
原本由 sophie_yzx 发表
心民老师您好,一直很关注您的帖子。我开始接触摄影才半年,但是有一定的书法和美术基础,也很希望用自己的方式,把眼前所见拍出厚重的味道和意境。平常使用K5+DA15。前两天很冲动+激动地拍下(网上拍卖)一台二手玛米亚RB67-Pro S和C50mm镜头,花了500美元,卖家在英国,下个星期就可以给我寄到澳大利亚,想想自己真是很能折腾呵呵。可冷静下来发现自己没有测光表,这辈子还没有摸过胶片是啥样呢,除了三脚架其他啥配件都没有,短期之内闲钱也比较少了。想请教您,拍风光一定要用测光表吗?用我的K5将就一下行不行?初学者您推荐什么样的黑白胶片呢?我在悉尼也没有什么人可以教我冲洗胶片,您觉得刚开始对着书完全自学靠谱吗?还是有其他更好的建议?一口气问了这么多,先谢谢您了!!  


心民回复:
哇,我非常同情你,我感觉在国内比国外更方便玩胶片。你在国外,所有需要购置的东西,你和我都会不同。那么我只来说说我在北京是怎么做的吧:

胶片相机在中国买二手很简单,附件很多。你的RB67配50mm镜头真是物有所值,但是你还需要快门线(针式),北京只卖5元人民币。黑白胶片我们也很好买到,国产的有乐凯和上海两个牌子;进口的我们买柯达T-MAX或者ILFORD(伊尔弗),感光度越低越好。冲洗工具包括:显影药、定影药、停显药,我们买浓缩液(柯达和伊尔弗都有原装浓缩液,很简单易用),也可以自己配。去买分析纯级别的药粉,加上一个高级的天平。配方去书上查。国内有一本书《摄影手册》(沙占祥编)很厚,内容挺全。

还需要买冲卷的显影罐、暗袋、温度计、量杯(两个两千毫升的,一个一百毫升的)。我们都买AP的(据说淘宝里面很多是高仿的)。

还要买一个重要物品,那就是扫描仪。我们用中晶专业级底片扫描仪、爱普生V700和V750,还有人用爱普生V500.都能扫描120底片,价格两千多到两万不等。其中V700性能和价格比较平衡,不到五千。

测光表当然需要,如果你用单反相机的点测光替代,也暂时可行。只是测光时要安装长镜头,那样,点测光才比较靠谱。测光方法和曝光方式,都需要学习。需要花的钱不多了,但是需要学的东西还很多。

如今好书非常少了,《纽摄》这方面讲得比较简单,但是很适合初学者入门用。更深入的书应该是《亚当斯论摄影》。

真正玩起胶片摄影了,你就更能体会品味摄影的乐趣了。


引用:
原本由 sophie_yzx 发表
引用:
原本由 心民 发表
引用:
原本由 sophie_yzx 发表
心民老师您好,一直很关注您的帖子。我开始接触摄影才半年,但是有一定的书法和美术基础,也很希望用自己的方式,把眼前所见拍出厚重的味道和意境。平常使用K5+DA15。前两天很冲动+激动地拍下(网上拍卖)一台二手玛米亚RB67-Pro S和C50mm镜头,花了500美元,卖家在英国,下个星期就可以给我寄到澳大利亚,想想自己真是很能折腾呵呵。可冷静下来发现自己没有测光表,这辈子还没有摸过胶片是啥样呢,除了三脚架其他啥配件都没有,短期之内闲钱也比较少了。想请教您,拍风光一定要用测光表吗?用我的K5将就一下行不行?初学者您推荐什么样的黑白胶片呢?我在悉尼也没有什么人可以教我冲洗胶片,您觉得刚开始对着书完全自学靠谱吗?还是有其他更好的建议?一口气问了这么多,先谢谢您了!!  


心民回复:
哇,我非常同情你,我感觉在国内比国外更方便玩胶片。你在国外,所有需要购置的东西,你和我都会不同。那么我只来说说我在北京是怎么做的吧:

胶片相机在中国买二手很简单,附件很多。你的RB67配50mm镜头真是物有所值,但是你还需要快门线(针式),北京只卖5元人民币。黑白胶片我们也很好买到,国产的有乐凯和上海两个牌子;进口的我们买柯达T-MAX或者ILFORD(伊尔弗),感光度越低越好。冲洗工具包括:显影药、定影药、停显药,我们买浓缩液(柯达和伊尔弗都有原装浓缩液,很简单易用),也可以自己配。去买分析纯级别的药粉,加上一个高级的天平。配方去书上查。国内有一本书《摄影手册》(沙占祥编)很厚,内容挺全。

还需要买冲卷的显影罐、暗袋、温度计、量杯(两个两千毫升的,一个一百毫升的)。我们都买AP的(据说淘宝里面很多是高仿的)。

还要买一个重要物品,那就是扫描仪。我们用中晶专业级底片扫描仪、爱普生V700和V750,还有人用爱普生V500.都能扫描120底片,价格两千多到两万不等。其中V700性能和价格比较平衡,不到五千。

测光表当然需要,如果你用单反相机的点测光替代,也暂时可行。只是测光时要安装长镜头,那样,点测光才比较靠谱。测光方法和曝光方式,都需要学习。需要花的钱不多了,但是需要学的东西还很多。

如今好书非常少了,《纽摄》这方面讲得比较简单,但是很适合初学者入门用。更深入的书应该是《亚当斯论摄影》。

真正玩起胶片摄影了,你就更能体会品味摄影的乐趣了。  



哈哈,谢谢心民老师!您第一句话就让我做足了心理准备!仔细阅读您的建议三遍以后,我的初步打算如下(还在国外读书,时间精力有限,跟其他女孩子合租公寓,自己房间10平方米,奖学金也刚够,所以很难一次到位):

1. 友人下月来旅游,让她从国内采购:针式快门线(网上查了下跟数码相机的快门线不一样对吧?),国产黑白低感光度胶卷20-30卷,知识工具《亚当斯论摄影》。老师推荐用负片还是正片呢?

2. 今天去学校摄影协会打听到有人使用相同机器,胶片冲洗和扫描平均下来1张1澳元(类似美元),这样维持3个月。

3. 搞清楚测光是怎么回事后,网购测光表。世光758D有些贵,老师您还推荐其他型号吗?看到308比较便宜。。。

4. 剩下的10月底回国进行大规模采购。还想请问老师,《摄影手册》需要全面的看,还是只需要知道其中怎么冲洗胶片就可以了呢?那本书太厚了,我纠结着要不要买并且背到澳洲来。。。?

再次感谢老师!!!  



心民回复:
1、针式快门线是很传统的最普通的快门线。一头是一个推钮,推出来另一头的金属细线,由于这个钢线很坚硬,所以像一根针,这针伸出来,就能顶住相机的快门按钮,让它曝光,120相机拍摄风景,几乎所以画面都离不开快门线。

才买二三十卷?每天练习都会拍摄两三卷,你还可以再买多一点。国产卷千万不要过期,过期胶卷变得药膜不匀,效果很差。后来我们再也不买乐凯120卷了。富士黑白卷效果很棒,用起来很舒服,初学者可以考虑,20元一卷,比国产的12元确实贵一些。我们创作使用伊尔弗卷,四十元一卷。

2、嗯,关键是坚持,水平高了,乐趣就来了。

3、世光308没有1度点测光,不好!图便宜,或许买到二手的358.

4、《摄影手册》的内容就是查字典,需要查的资料去找找而已。
引用:
原本由 xkxk168 发表
心民老师,有个疑问。测光工具有反射和入射测光表,18%灰板3个工具。反射测光是测取被摄物体表面反光然后测光表将其设置成18%的反射率。灰板也是反射照射到其上18%的光线。入射式测光表是测取照射光线的强度,然后奶泡只能通过18%的光线。这不是很矛盾吗?一堆雪,用反射测光表测出结果是还原到18%的反射率,雪的样子就是灰的。煤炭也就不怎么黑了。那么用反射测光表测灰板有啥用?测取的灰板只反射18%的光,和光强有什么关系?入射测光表要了又有什么用呢?最终都是还原到18%实在没想明白。请老师解释下这几个工具的原理。书上看了越看越迷糊  


心民回复:
前些天我热伤风,一周之后病愈,然后软软的没气力。等我有时间给你好好讲讲测光工具。太多基础知识,回头慢慢讲吧。
引用:
原本由 xkxk168 发表
心民老师,有个疑问。测光工具有反射和入射测光表,18%灰板3个工具。反射测光是测取被摄物体表面反光然后测光表将其设置成18%的反射率。灰板也是反射照射到其上18%的光线。入射式测光表是测取照射光线的强度,然后奶泡只能通过18%的光线。这不是很矛盾吗?一堆雪,用反射测光表测出结果是还原到18%的反射率,雪的样子就是灰的。煤炭也就不怎么黑了。那么用反射测光表测灰板有啥用?测取的灰板只反射18%的光,和光强有什么关系?入射测光表要了又有什么用呢?最终都是还原到18%实在没想明白。请老师解释下这几个工具的原理。书上看了越看越迷糊  


心民回复:
别看你几行字,却包含一堆的基本知识:
1、18%的灰板在测光方面有什么用?
入射测光表有什么用?
对于同一个目标,反射测光表会与入射测光表数值不同,这不是矛盾吗?

首先,你应该知道什么是18%灰板。世界上的物体反射了光线,你才能看见它。反射的能力不同,有的物体反射能力强,就比较浅;有的物体反射能力弱(吸收光线),就比较深。从黑到白之间是灰色,深灰浅灰不同罢了,而正中间的那部分灰,就是反光率18%。一张白纸的反射率大约在35%到45%,可见,不是很多人以为的“中间灰的反射率是50%”,那就大错。

如果你能把中间灰的板子,在任何场合都拍摄成它原本的模样(照片上的灰板还是中间灰的样子),一般来说,这叫做“标准曝光”。我才不爱用“18灰”这个概念来讲课,那只会把初学者搞糊涂,用“中间灰”这个词更简单。此时,中间灰获得了还原,比中间灰更亮的灰或更暗的灰,也就同时表现为应有的明暗,于是这个世界本来的“黑白灰的明暗状态”都获得了表现。因此,如果相机的测光表(这都是反射式测光表)对准了中灰板来测量,那么就能拍出当时光线下的标准曝光照片。入射式测光表也就是这个工作原理,就是“根据光线强度,还原现场中灰板”所需要的曝光值,只是入射测光表比测灰板来的数值更精准,用起来更快捷。

——有了外置测光表的入射式测量,其实在测光方面就不需要灰板了。用此法拍摄一堆雪,雪就是白的,绝不会是灰色的;拍摄一个煤堆,也一定会拍成黑的。因为我们没有测量物体本身,测量的是标准灰板(入射测光表就相当于测量灰板),中间灰既然拍成了中间灰,那么,比中间灰亮的“雪”和比中间灰暗的“煤”,就拍成了应该有的亮度。

为什么说相机的测光表不准?就是因为,你多数场合举相机测量的地方不是中间灰,于是拍出来的画面比起标准曝光量不是多了就是少了。相机的多区测光(佳能叫做“评价测光”,尼康叫做“矩阵测光”,宾得叫“多分区测光”)就是权衡取景框里面的景物反射率,计算出一个平均的曝光值,不是接近中灰板的曝光值。

明白了什么是“标准曝光”,就知道中灰板的价值,也知道入射测光的意义了。那么,反射式测光表(1度测光表)又有什么用?

回答是:为了获得更丰富的层次,也为了个性化曝光。

1度式反射测光表,其原理和相机里面的测光表是一样的,都是测量物体的反射光,根据反射的情况,计算出一个曝光值,如果你按照这个值直接拍摄,那么测什么物体,就能把这个物体拍成中灰板的亮度。那么,你测什么,就把什么拍成中灰板。这是相机的测光表(反射式测光表)的基本工作原理。

前面说过,想把中间板拍成中灰板,应该直接测量中灰板,然后按照测光值拍摄。可是到了这里,你测量的不是中灰板,你对准白衣服曝光,那么白衣服再也不白;你居高连下对准一片黑压压的人头曝光,他们的头发再也不是黑色。因此,为了不错误曝光,就不能测了什么马上直接拍。

前面还说了,不测量物体本身,只测量物体现场的光线强度,获得了标准曝光,这样做,把中间灰拍成中间灰。但是,比中间灰更亮的物体可能非常亮,就会严重曝光过度,数码芯片和胶片都有一个曝光宽容度,错误的曝光不能超出一个范围。中间灰曝光合适,不说明所有物体曝光合适,很亮物体如果曝光太多,就表现不出来层次了。这叫做和眼睛看的不一样。因为,我们眼睛适应力很强,一眼望去,所有物体都有丰富的细节,可惜感光芯片和胶片做不到。

比如一个雪景,阳光明媚,亮的雪地很亮啊(刺眼),如果此时用入射式测量而拍摄,中间灰一定没问题了,但是很亮的雪地,可能变成纯白了,没有了厚厚的雪地的细节。怎么办?此时不能用入射式测光方式进行曝光,要用反射式测光方式,对准雪地测量,然后根据经验,曝光增加一级到一级半。如果不增加曝光,直接拍,雪地就拍成了中灰板!——可见,反射式测光,经常要依据你的经验做曝光值的改变,才能拍出好照片。即使如此麻烦,那也比入射式直接拍,来的效果更好。

好了,三个测光手段都说完了,用反射表测量灰板其实就是入射式测光。所以,测光方式只有两个:入射式和反射式。使用的场合不同,效果就不同。一般而言:

▲高反差场合使用反射式,测光后要根据经验做改变,不要直接拍;
▲低反差场合,使用入射式直接拍,基本靠谱。

我这里都是说比如风光艺术摄影、专业人像摄影这样的讲究的摄影题材。至于说“新闻摄影”这样的急活儿,我看使用多区测光并自动曝光就蛮好了,曝光准不准,不再是最重要的。生活照、旅游照也可以不讲究,自动曝光就凑和了。
引用:
原本由 etrs 发表
关键是胶片难找,扫描更难。
冲洗效果欠佳,投影画面更烂。

大约刑事摄影还能用到。  



心民回复:
嘿嘿,我们玩胶片,
1、关键是胶片太好找了,要什么有什么。负片反转,黑白彩色样样齐全,价格不贵。

2、扫描太简单了,买个扫描仪就行了。

3、学会冲击技术,黑白胶片冲洗简单,效果极佳!彩色没有黑白的动态范围大,所以彩色玩与不玩无所谓。可见任何偏远地域都能很方便的获得好的胶片艺术作品。

4、反转片幻灯投影极不好!主要是有损底片色彩和寿命,拷贝底片的事更可笑!我们平板专业底片扫描仪(比电分更好),变成电子文件,投影效果极佳!经过PS做艺术微喷,效果也很棒!

——别想当然,不明白先学习,别凭想象说话。 什么都不想买,玩摄影干嘛?摄影这东西,确实要花一点钱的啊!关键是,数码和胶片谁更省钱?艺术效果谁更好?
引用:
原本由 sophie_yzx 发表
心民老师,我网上拍卖的RB67寄到了。今天对着网上视频,把各部分拆下来检查。C50mm镜头很旧了,最关键是后组镜片正中央有个四边形的斑点,还带个小尾巴。强光下周围可见Z形的划痕。其他灰尘我也就忍了。

老师您看这个斑点最可能是啥呢?关键是它影响成像吗?卖家说镜头如新,我第一次买二手镜头,对成色没有概念,只知道我的DA15频繁地用了半年,镜头比它好百倍呀。

非常感谢老师!  



这个镜头确实不新,但是不会很影响成像的。拍起来吧,拍出照片就知道了。
引用:
原本由 sophie_yzx 发表
引用:
原本由 心民 发表
引用:
原本由 sophie_yzx 发表
  


这个镜头确实不新,但是不会很影响成像的。拍起来吧,拍出照片就知道了。  



好,非常感谢老师耐心的解答。我已经挖掘了学校的一伙同党,这个周末外拍。。。  



心民回复:
恭喜你还有同党!试用相机的关键是:
1、把所有相机的功能都试试。RB67除了正常的上弦、上卷、按快门按钮这三个动作之外,你要还学会快速给后背装上胶卷、快速更换后背;还有T门拍摄、预升反光板、多次曝光。

2、逆光拍摄能看出镜头控制眩光的能力,相信你的50头表现不会很好。

3、看镜头解析能力,那就顺光拍摄中景(五至8米)、远景(十米以外)的人物和树叶(在街头拍摄十米以外的人群)。近拍任何一米以内东西,还有远拍建筑这样的边缘很整齐的东西,都看不出镜头表现力。很差的镜头,拍摄这样的东西,表现都会不错,就像很多网站测试相机却拍摄花卉、路标、大楼,这样拍摄,就该归为欺骗。

——关键是稳定拍摄,用着世界顶级镜头,如果端相机不稳,也没有任何意义。我常常看到有人买70-200mmF2.8没有防抖的镜头,手持拍摄人像,我认为,他的画面弄不好一半会是虚的!镜头再好,也等于垃圾。



[心民 编辑于 2012-08-15 16:52]
引用:
原本由 因非子 发表
心民老师,您好:
请教一下,黑白胶卷自己冲,能区分出是没有冲好,还是曝光时间没有掌握好?比如曝光准确但显影时间不够,和显影时间正确但曝光不够,出来的有问题片子能看出是什么造成的吗。  



心民回复:
这可是经验比较多了以后才能很快判断出来。一般来说,要看胶片边缘的数字和字母,进口的胶片边缘都有不少数字和字母。正常显影的应该是很清晰的亚黑字迹(不是死黑,看多了就懂了),这和曝光多少无关。

1、如果字迹很好,底片厚了,说明曝光多了,绝不是显影多了。

2、如果字迹浅了,说明显影少了,底片可能也显影不足,说明曝光问题不大;

3、同样字迹浅了,如果底片此时挺厚,反差不大,说明曝光多了!

4、如果字迹很黑,字体边缘也不很清晰了,底片效果反差很大,说明显影多了,曝光却可能比较合适。

还有很多排列组合......总之需要你总结经验,积累经验。

我们在反差小的场合(比如阴天、雾天)要曝光少一些,显影多一些;反差大的场合(晴天阳光下的、室内外同时拍的、有天空云彩的等等)要曝光多一些,显影少一些。这样能控制好丰富的层次。真正的标准曝光和标准显影同时做的场合,其实不多。因此,不同场合的画面不要拍到同一个胶卷里面,这就是120换后背相机的优势,大画幅一张一张拍,可以每张单独显影,那优势更加明显,效果更好!


[心民 编辑于 2012-08-17 20:55]
引用:
原本由 行者乐摄 发表
最近一直在读《纽摄》,准备下手了。
关老师,请你推荐一款相片放大机,好吗?  



有钱就买德国“杜斯特(得力)”放大机,可放大彩色的,但是放大黑白也极好!日本“幸福”的,也挺好。关键还是镜头要好,施耐德、罗顿斯德。
引用:
原本由 行者乐摄 发表
关老师,RB67有几个镜头,50mm、90mm、127mm,50mm是广角,那另外两个镜头,它们是拍什么题材的?谢谢!  


心民回复:
什么镜头拍什么题材,不是很固定啊。

RB67的50mm镜头相当于135相机的24mm广角头,一般拍摄风光;

90mm相当于135相机的45mm,风景摄影可用,大半身人像、全身人像都可以;

127和90头差异不多,相当于135相机的62mm,也是拍摄人像为主吧。但是摄影距离不要近,否则人物变形。
引用:
原本由 Chiefstew 发表
心民老师好,

“看镜头解析能力,那就顺光拍摄中景(五至8米)、远景(十米以外)的人物和树叶(在街头拍摄十米以外的人群)。近拍任何一米以内东西,还有远拍建筑这样的边缘很整齐的东西,都看不出镜头表现力。很差的镜头,拍摄这样的东西,表现都会不错,就像很多网站测试相机却拍摄花卉、路标、大楼,这样拍摄,就该归为欺骗。”

——以上这段话就是针对胶卷相机镜头而言吗?还是目前所有数码相机镜头也普遍存在这类问题,以为每次我在手动曝光时候(白天没有带三脚架),总是感觉很合焦,可是在显示器上面看的时候还是成像很低,有的相片后期也没有办法矫正。
谢谢老师
小徐



心民回复:
那段话是针对所有相机镜头来说的。数码相机考验芯片的成像,也考验镜头的好坏;胶片相机主要是考验镜头的好坏,胶片的好坏不是你来考验的,早有定论。所以,用你的镜头拍摄远景里面的一群人物,就能知道你的镜头好不好,你这张图(548楼),分辨力太差了!佳能这只55-250mm镜头口碑确实很差!一分钱一分货!
引用:
原本由 行者乐摄 发表
关老师,能介绍“日本幸福LPL7451放大机”吗?
二手的,没有镜头,5500元,值吗?  



心民回复:
我还真不知道放大机有什么好介绍的?结构那么简单,操作那么简单。无非是灯泡、镜筒、色片。你还是见见真机器再玩网购吧。关键是定时器、稳压器、片夹都不能少。镜头,你要另购。5500元要看成色,成色好,这价格就好。

下面是我网上找到的图片。

[心民 编辑于 2012-08-20 13:06]


引用:
原本由 begonia 发表
老师,我用CONTAX T2拍了几卷黑白,但偌大的城市竟然没有一家愿意冲黑白的店(冲彩色的也不多了)。
如果自己在家冲洗方便吗?难掌握冲洗方法吗?  



心民回复:
冲洗黑白胶卷,是非常简单的技术。看看书《纽摄》或者其他书。本来就不该考虑拿到外面冲洗黑白,只有自己冲洗,才能保证质量。如果送到外面,在1995年,进口药液冲洗一卷就该收费30元!今天,应该收费两百元。而自己手工操作,半小时全完成。乐趣很多呢!
引用:
原本由 jackphoto 发表
引用:
原本由 心民 发表
引用:
原本由 jackphoto 发表
心民老师,您好!看了您的作品,上个月入手了DP1X感觉非常好!在考虑进一个胶片机,体会和理解摄影,在富士 klasse s与福伦达r2a间纠,因为可以买到这两种新机器。klasse 有W 和S 区别,W是28/2.8,S是38/2.6,福伦达配什么镜头?因为第一次用胶片机想听听您和给位老师意见,谢谢。。。在论坛里总能到您的帮助,谢谢了!  


这两台相机都是好相机,但是区别很大啊。且不说镜头成像谁好谁不好,福伦达是有手动曝光和自动曝光;富士的KlasseW 只有自动曝光。福伦达是M卡口,可以安装莱卡M系列镜头。操作方式大多和莱卡M7相似,所以叫做“穷人的莱卡”。

135胶片相机的题材主要是纪实摄影,因而最常用的镜头主要是28mm和35mm。但是你说的福伦达R2系列(带A的有光圈优先自动曝光)不能安装28mm镜头。R4系列可以安装广角头(21mm、28mm、35mm)。

手动曝光很重要,最能产生好的效果。当然,自动曝光也可以做很多事,要有很方便的曝光补偿操作才好用一点,这方面富士的KlasseW 做得相当不错。可惜旁轴胶片机的测光方式不很理想,一般只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这种测光方式常常不理想,所以,也就使得自动曝光不理想。因而完全依赖自动曝光就有一点不舒服。

原来的胶片AF单反机和今天数码单反都有“多区域评价测光(矩阵测光)”比“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好用,点测光也很好用(点测光后用于手动曝光),局部测光也不错。但是,旁轴胶片机没有这么多测光方式。那么还不如自己拿测光表测光(玩手动,外置测光表很有用),使用旁轴手动曝光功能曝光,更可靠,也更能拍出艺术味道来。

因此,仅这两种相机对比,我推荐福伦达R4。




心民老师,您好!于去年底入手了富士KLASSE S,拍了几卷始信您的建议,想入手福伦达R4M.我是近视眼,有帖子说视窗放大倍率。。不合适。是这样吗?镜头如何配?最好具体点。。想入手啊{:4_295:}谢谢了!  



心民回复:
我不主张买福伦达。你引述的我的话,是相对于富士那台相机而言的。我的建议是,你完全可以购买康泰克斯G2,镜头更好,操控快捷,自动曝光和手动曝光切换简单。你又是眼睛不太好,那么G2的自动对焦很快速呢!更有很多高端的镜头可以更换。福伦达快门声过于清脆,不利于街拍。


[心民 编辑于 2012-08-28 17:44]
引用:
原本由 fellg 发表
胶片的冲印很快就要在二三线城市消失了,国内只有北上广才有此项业务,这会很大的限制玩胶片的乐趣.  


心民回复:
确实啊,这是很遗憾的事。好在我个人更喜欢黑白胶片的味道,即使北京彩色冲洗很方便,我照样几乎不用彩卷。因为我认为,黑白胶片有着更大的动态范围,更好的层次表现,艺术味道也更浓。所以,玩黑白摄影,在多么小的城市和山村,都能毫无障碍!只要有水就行了。药液可以买到胶片厂家的浓缩液,你也可以自己配置,非常便宜。其实,胶片摄影的非常大的乐趣,就是冲洗黑白胶片!


[心民 编辑于 2012-08-28 20:37]
引用:
原本由 yzdapang 发表
心民老师您好。
能否介绍哈苏planar C100 3.5这个头,用作人像头怎么样?  



抱歉,我不玩哈苏。胶片机我玩到阿卡大画幅,也就到头了,暂时不需要中间层面的奢饰品了。等以后闲钱多了,一定买几套哈苏玩玩。目前使用的120单反是勃朗尼卡和玛米亚。
引用:
原本由 金海马 发表
天天看心民老师的帖子,受益匪浅,谢谢了!
这次有个小问题想咨询一下老师,看心民介绍迈克尔 肯纳的作品后,我也找了一些看了,还特意买了他的一本画册,看后感觉真是不一样啊,于是我也模仿着大师的拍法,找了一颗树,加上架子用慢门拍,结果发现一个问题,有风树叶在晃动,照出来都是虚的,像这样的情况怎么才能拍出大师那样作品呢?谢谢老师的解答!  



心民回复:
模仿只是体会神韵,不是严格复制。动态的物体就是模糊的,你如果需要这些模糊,就OK啊,不怕有风啊。如果你不喜欢树叶模糊,就等没风的时候拍么!我在想,树干清晰,树叶模糊,倒是不错的效果呢!关键是,你的相机在三脚架上能做到不晃动么?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你为什么要使用慢速快门?目的是什么?

人家大师使用慢速快门就是为了有模糊的东西产生;你既然不喜欢模糊,干嘛要“傻瓜式”的模仿,非要使用慢速快门不可呢?
引用:
原本由 yzdapang 发表
感谢心民老师回复。
那老师能不能谈谈中画幅的人像头及焦段选择?  



心民回复:
人像摄影的镜头选择,和画幅没有严格关联啊,你用135全画幅数码单反拍摄人像用什么镜头?这个你懂吧?那就换算到中画幅就是了,中画幅有很多画幅,你也没说清楚你用什么画幅,总之,自己换算就是了。

一般而言,中画幅拍人像,常常不像135那样构图那么严格,135怕浪费画幅,中画幅不怕,所以中画幅可以在后期剪裁而没有画质的损失。因此,中画幅拍摄人像的镜头焦距一般要短一些,换算到等效135焦距至60mm左右也常用于人像的(不同的中画幅此时焦距也不同:110、120、135......)。
引用:
原本由 行者乐摄 发表
关老师,你在578楼谈到中画幅的人像焦段。
你能具体到RB67配上哪个镜头要来照人像比较合适吗?  



RB67我原来用150mm那只头拍人像比较多。127头也常用。67底片对角线90mm,135底片对角线43mm,你算算他们之间的系数,就知道用什么镜头拍人像了。
引用:
原本由 行者乐摄 发表
关老师,感谢你对中画幅焦段的回答。
我看中的一款RB67,有一个6x7后背,还有一个6x4.5后背。你认为,哪个后背比较常用?可能我这样提问不业余,那就请你简要的谈谈这两个后背吧。谢谢!  



当然是67好用,645画幅小,而且用起来还要安装取景器的遮挡片,麻烦得很。只用67就行了,成像比645面积大很多,画质很棒的。起码两个67后背,645一般没用了。
引用:
原本由 a64831874 发表
心民老师您好  本人想入一款胶片相机 大概4000-8000都可以接受 人在德国 略微倾向于康泰时 徕卡 宾得

业余爱好 纯属娱乐 对出的片没什么太大要求 主要照风光  色彩好就OK 再就是胶卷购买起来方便一点

至于品牌也仅仅是在下愚见 并不作为最终选择

不是心民老师是否有兴趣推荐几款以供选择?  



心民回复:
你的问题看似简单,其实不简单,所以我看见了,一直放着没有马上回复,主要是我要找个时间多写几个字:

买相机为了玩,其实非常盲目。我不能明白什么是你能够容忍的“玩”的范围。照片只是扫描看看电脑屏幕图像?还是要打印出照片?照片是多大?颗粒粗你能容忍么?你拍摄什么题材?人像为主还是风景为主?你的四千至八千包括了扫描仪么?你玩不玩黑白胶片呢?......这一大串问题,你不说,我就没法给你推荐相机。

首先是题材;然后是放大展示的尺寸。

你说要色彩好,其实,彩色胶片本身的色彩风格是影响所有色彩方面的关键,相机镜头也会影响一定的色彩。你玩彩色反转片吗?

你该回答我这些问题,我就知道你的需求。因为,胶片机太多了,个性也太明显。不像数码相机,数码单反其实差异都不很大(除了X3芯片的相机)。
引用:
原本由 暗夜潇湘 发表
老师我在环摄的网店看到一款阿卡的大画幅:F-metric Field C 4x5\"顶级版户外照相机。
配置是:       
40cm 折叠轨
F-metric 前组托架
F-metric 后组托架
F-metric 6x9前组框架架
F-metric 4x5\"后组框架架
30cm真皮锥形广角皮腔
胶片夹和毛玻璃及增亮屏
Orbix micrometric tilt微调云台
重量:约3.2kg
能不能麻烦老师看看出门拍风景意下如何?谢谢了  



心民回复:
这是一套F-metric 的标准配置,很不错的东西!

剩下的事你就去买镜头、冠布、放大镜、测光表、板匣、底片、大号云台(齿轮齿条式的,我看曼富图的410和405型就很棒).....

这套东西是风光摄影的神器啊!
引用:
原本由 a64831874 发表
引用:
原本由 心民 发表

心民回复:
你的问题看似简单,其实不简单,所以我看见了,一直放着没有马上回复,主要是我要找个时间多写几个字:

买相机为了玩,其实非常盲目。我不能明白什么是你能够容忍的“玩”的范围。照片只是扫描看看电脑屏幕图像?还是要打印出照片?照片是多大?颗粒粗你能容忍么?你拍摄什么题材?人像为主还是风景为主?你的四千至八千包括了扫描仪么?你玩不玩黑白胶片呢?......这一大串问题,你不说,我就没法给你推荐相机。

首先是题材;然后是放大展示的尺寸。

你说要色彩好,其实,彩色胶片本身的色彩风格是影响所有色彩方面的关键,相机镜头也会影响一定的色彩。你玩彩色反转片吗?

你该回答我这些问题,我就知道你的需求。因为,胶片机太多了,个性也太明显。不像数码相机,数码单反其实差异都不很大(除了X3芯片的相机)。   



感谢老师回复 看屏幕多一点 打印的话 最多到A4 10x15mm的照片也会打一些 我不是100%放大党 颗粒不是太夸张的话 没问题  拍摄主要是自然风景和城市建筑为主  人像极少  打印机已经有了 Canon的8180 黑白胶片之前常识过  照不出感觉来 所以暂时还是放一下

自己玩摄影的主要目的 是能把到过的地方 看过的景色 比较真实的反应出来 算是把记忆留下来,就算是同样的地方  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人 也是天壤之别了,越活越珍惜时光了。
手上用的K5 这机器色彩已经比较满意了   不过据说好的胶片机 配上高档胶卷 照出来的感觉不是一般单反能比的,是这样吗?
  



心民回复:
胶片玩起来是另一种味道。至于你听说的“好的胶片机 配上高档胶卷 照出来的感觉不是一般单反能比的”,也不能离开“味道”,有人说,味道是品尝的,不是能看出来的,那是他还不懂胶片。玩过一阵子就知道确实有味道区别。这里说的味道,是指“画面的影调风格与质感风格带来的心灵感受”,胶片确实和数码不一样,如果放大成照片,一看就能看出来;但是网上分辨率太小、压缩太狠,这种差异就会混淆。

因此,一般玩玩,不放大很大,我看,你可以考虑康泰时T3,它是35mm定焦头,适应的题材非常多,不能换镜头,所以体积非常小,自动曝光、自动对焦、自动过卷,快门声音几乎听不到。过去就是很多大师做人文摄影的随身主力相机(不仅仅是备用机)。今天只能买到二手的了,成色好的大约四千五六百元;如果花更多的钱可以考虑康泰时G2,可换镜头,但是镜头比机身价格可能更贵,一机一头大约七千,每支镜头都在三千左右或更贵。都是蔡司T星镜头,世界顶级的镜头。135底片就买富士反转片或者伊尔福黑白片,供应量非常充足。我更主张玩黑白胶片。你这辈子不用担心胶片消失。

你没说扫描仪啊?你要有一台,比如爱普生V750,大约五千多元。

既然追求的是胶片味道,就不在乎胶片的颗粒。很多人以为,“胶片颗粒”是与数码噪点相似的东西,哈哈,不对啊!胶片拍出来的画面如果颗粒多一点,也不怎么影响画面细节表现;而数码噪点多起来一些,就会影响画面细节表现。所以,“颗粒”在胶片放大出来的照片中,往往不是可怕的东西。当然,我说话可真难以做到滴水不漏(总会有一种人,他不懂胶片,却来钻我语言的漏洞),我说的“颗粒多一点”就是那“一点”,不是非常多,但是可以明显看出来的。

顺便再说一句:别听那些反对胶片的人所说的话,是骡子是马遛一遛,大家一起拍拍胶片,他如果做得比我好,然后他再否定胶片,那我才会听他的!事实上,我一定相信,能和我玩胶片水平相似的人,就一定不会否定胶片了。这里说的“水平”也就是能熟练控制黑白胶片的曝光(和数码单反的曝光很不同)、胶片的冲洗、胶片的扫描和PS控制丰富的层次,配合黑白摄影的构思,你就能获得胶片的特殊艺术味道了,其他东西另谈。这帖子里面那么多人来否定胶片的艺术味道,否定胶片对心智的磨练,否定胶片更高的艺术地位,听听他们谈到胶片,就知道他还不懂。像有些人说“冲洗麻烦”之类,就更不在“路子”上了。

最后,祝你玩得快乐有加!有问题我们随时交流。



[心民 编辑于 2012-09-08 21:12]


引用:
原本由 行者乐摄 发表
关老师,还有各位RB67的使用朋友,我的RB昨天已经到,但调光圈刻度时,镜头光圈怎么没有变化?  


心民回复:
如果你拨动光圈环,就能看到光圈缩小,那就是老掉牙的相机了。现代相机镜头都是用最大光圈取景,你提前设定光圈比如F11,此时光圈不会变化,但是当你按下快门拍照时,光圈会瞬间缩小到F11,然后马上又恢复到最大光圈。这叫做“最大光圈取景联动机构”,这样你才能看得清楚焦点,才能在暗环境下取景。

RB67是现代相机的典范之一,你说的那种拍照前能看到缩小光圈的镜头,应该是没有联动的老镜头,大概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还能比较多的见到。我的俄罗斯(基辅60)广角镜头还是这样的,先用最大光圈取景对焦,然后手动缩小光圈后再开拍,那是很老的镜头了,无法做到调焦清晰马上拍照,除非只用最大光圈拍摄。总之,你放心吧,老镜头的事你也别想了,知道就行了。
引用:
原本由 行者乐摄 发表
谢谢关老师的解答。
我还以为光圈有什么问题呢!
好好的享受胶片相机的新鲜啦!!  



心民回复:
恭喜你!胶片摄影不能三分钟热乎气,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经历,然后就会体会到很多数码摄影体会不到的巨大收获。拍三五次就放下了,这种人很多。

你在35页514楼说的话,我居然没看到,是今天有人提醒我,说我没有回复这个好像很重要的问题。哈哈,你已经买到相机了,恭喜!同时我也不办学习班了,养身体;最后要说两句关于放大照片:

放大黑白照片分作两类:

一个是传统的暗室制作,用放大机、放大相纸、还有药水......这是很多人看好的方式,但是比较麻烦,如果做得好,效果将非常优异!

另一个是:手工冲洗底片,底片扫描仪将其变成数字文件,然后利用Photoshop后期处理,最后通过专业级微喷打印成照片。——这个方式目前非常流行,效果好坏取决于三个方面:1、原始文档非常不错,也就是底片冲洗很好,扫描品质很好;2、PS调整技艺就是“后期处理”的关键部分,要很会控制。3、打印送到专业输出公司,要能做到你需要的明暗和反差,这方面需要提前做明确的沟通。

《中国摄影报》头版刊载一片大部头文章,见下面的图片。希望能看清楚,我赞同其中关于底片的评价,当然这里也提醒大家:打印前的沟通多么重要。文中最后说“滚筒扫描仪”很好,但是我认为,滚筒扫描仪很麻烦,在国内叫做“电分”,我不喜欢,要抹很多油,对底片保护不利。实践证明,高级的平板底片扫描仪足够了。


[心民 编辑于 2012-09-22 10:37]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宇宙. 2016-6-2 08:55
学习老师诲人不倦,精心育人,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赞一个。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