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心民的个人空间 http://bbs.photofans.cn/?48821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学摄影用胶片拍摄,效果更好!(有问必答,不断更新)(二)

热度 1已有 101097 次阅读2011-5-22 12:07



日本有一位摄影家,如果我没记错叫做“荒木经惟”,就是朴实无华的纪实摄影风格。


下面说到的三台扫描仪都能扫描底片和普通反射稿(照片、书籍之类)

爱普生V700是比较好的家庭用胶片扫描仪,V500差一点也差不很多,但是,V700一次能扫四排135或两排120,V500只是一半,这样的工作效率差很多,如果每天只扫一卷,那也无所谓了。

V700五千五百左右;V500三千左右;V600和V500差不多,三千四百左右。扫描品质,当然是V700好一些,关键是,这个“好”,你能不能看得出来,135看不太出来,120可能会看得出来,主要是层次表现。一分钱一分货!

下图,是我在办公室,画面的右侧是V700,左侧是V500,我另有一台比较高级的扫描仪,中晶ArtixScan 2500(不是中晶FileScan 2500),市场价两万左右,后来有卖一万五的,比起前两台,扫描120底片会有很大的不同。体积比V700大两三倍。

为什么说120底片如何如何因为,玩胶片,回头很多人最终玩120底片,所以不建议买其胶片扫描功能中,只能扫描135底片的扫描仪,比如爱普生V300,佳能的F9000之类的家庭扫描仪。



呵呵,谢谢你的夸奖!我认为摄影本来就是快乐生活的一部分,不喜欢因观念的不同而搞矛盾,所以越是见到“骂骂咧咧”的人,我越是面带笑容的心平气和。我有一点书生气,非常不喜欢拉帮结伙搞派系,所以,社会交往也比较少,很多事,我也躲得远远的。

我见过多网上认识我的“心民粉丝”(“终于见到活的心民了”),多是40-60岁的男性,真遗憾女性真少啊!嘿嘿....!前天晚上,还接到了齐齐哈尔的七十岁影友的电话问候(同时还有冰雪摄影专家邹毅老师的问候),七十岁老先生专门研究数码后期处理,说在国内玩后期教育的人中,最最钦佩心民的数码后期理念。我们从未谋面,我很高兴有着这样心平气和地玩摄影的朋友。在这里,我有着很多亲密的影友,素不相识,彼此尊重,快乐摄影,摄影快乐!



V500一般够用。在色彩方面不甚理想。如果扫描黑白就无所谓。层次足够了。当然了,如果做比较大的图(24寸),那么还是能看出V500和V700的差异。我认为,扫描仪尽量选好的,因为这和数码摄影一样,属于“拍摄阶段”,采集世界的影调纹理,因此,采集得好不好,决定你最终的作品品质。

打印机么就更有差异了。爱普生8色、9色打印机都很好。最便宜的1390型也就是三千多吧?基本够用了。尤其是原装墨水配合原装纸,打印效果极佳,而且号称保存百年不褪色(正常的保护环境)。我打印A3以下自己玩(自己打A4更有意思,很多作品不需要画面很大,二三十张放一面墙,相当有艺术气息),A4相纸用爱普生原装的每张5至7元左右,经久不褪色;用国产的几毛钱一张,但是国产的挂在墙上半年褪色(即使使用爱普生原装墨水)。更大的幅面还是去专业输出公司,请他们使用原装墨水和最好的打印纸输出。






今天算是扫描完了所有底片,只能工作间隙慢慢扫。然后要挑选,然后做后期处理。看了看,没有太让我兴奋的画面。不过玩玩德国,还是值得好好回味。我也想搞一个专门的“德国之行”帖子,平时太忙了。月底要开设一个《风光摄影提高班(黑白胶片摄影)》,见下面链接:
http://www.photofans.cn/forum/showthread.php?threadyear=2011&threadid=16216&postid=1821480#post1821480







什么都没有,又想实现那么讲究的测光功能,呵呵,高级相机和测光表厂家该倒闭了!别异想天开,没有就是没有,困难就是难以解决,就是痛苦,没什么,我年轻的时候什么也没有,就是痛苦很多!

使用平均测光,改用长镜头差不多就是广角镜头的局部测光,点测光,那就是用特别长、特别长的长焦头,嘿嘿,就能实现广角头的点测光了。有那么长的镜头(400-600mm),还缺钱买测光表么?

我发现有一种方法挺简单,数码时代了,长焦一体机非常便宜,三四百毫米的长镜头也就是一千多(比如富士F85,1380元),确实可以作为测光表使用,那相机在长焦端成像很差,不过作为胶片机的测光表,倒是可作辅助。还有更长镜头的长焦机(800mm),不过价格就是三千多了,而好的测光表也就三千。如果你有旧的数码长焦机也挺好的,它成像不行了,但是测光还是可用的。

但是这样做,只有了反射式测光方式,而特别常用、特别简单的测光方式叫做“入射式”测光方式。那只有测光表才能有的方式。所有相机的测光方式都是反射式的。





心民回复:
老一代摄影,都是黑白摄影,底片宽容度很高,一般题材和一般的要求下,曝光差一点无所谓的。哪有亚当斯那么讲究,人家在二三十年代就使用测光表。我国落后,测光表在专业单位也就一块。

所以,“估计曝光”成了七八十年代我们学摄影的关键训练科目。良好的训练下,这种估计,一般不会超过一级的错误,都是黑白胶片可以容忍的。你的好奇没什么错,我们是痛苦的,但是,也很快乐,在同一个现场,三个人会有三个不同曝光值,争论中并快乐着......,在最复杂的光线下,梯级曝光(包围曝光、括弧曝光)也是常用的。


是啊,味道是需要慢慢品的,不是看不到的,是完全可以看到的差异,有人说那只是一种感觉,我说,不是感觉,是现实。

我这次去德国,很注意专业摄影画廊,几乎全是胶片作品。为什么?他们说:“数码摄影是给新闻记者用的,他们抢时间上传图片发往全世界,那些图片,无所谓艺术,无所谓风格。”他们接着说:“肖像摄影更希望是底片拍摄,如果某名人被邀请拍摄正式肖像,须大底片来拍(小的是120胶片,大的起码是4x5英寸的干板,这干板是135底片的13倍面积),他们很多人会拒绝数码拍摄。”

今天在中国就有很多高级白领喜欢拍摄很个性的肖像(收费的商业行为),几千元一张,用的就是大底片,且奉送底片。

下图是世界著名肖像摄影师纽曼在工作。这不仅仅是几十年前的行为,也仍然是今天很多摄影师的行为。



lomo摄影无所谓用不用所谓lomo相机,用什么都可以做“lomo的事”,数码相机也可以,任何胶片相机都可以,换上过期的烂胶片最好。其实lomo不是成相差这代名词,而是一种“随意拍”的思路。这种随意拍我们利用它鼓励初学者大胆按快门,对于没有拍摄激情的人,有利于开阔思路。

所以,你不必批判lomo,自己拍自己的就是了,喜欢什么就拍什么,不去争论什么是应该做的和不应该做的,初学者最大的问题是“没拍什么”,而不是“拍得太多”。第二大问题是“拍摄时的构思”。

我们最近将开设一个“黑白胶片班”就是来解决拍摄的构思,用不用胶片无所谓。请见下面的链接,见那个帖子的第156楼:
http://www.photofans.cn/forum/showthread.php?threadyear=2011&threadid=16216&postid=1822621#post1822621


新出的富士67两台,一个标头,一个广角,都很好!比双反好用。


心民回复:
认真学习摄影的人和拍照玩玩的人,不是一类人,学习的方法不同,还用说么?

认真学习摄影的人,也不全是商业。而且,纯商业摄影比如人像、婚礼、会议、小静物等等目前还是用135数码系统的人多,只有高端商业广告摄影,才使用高端胶片呢,完全是两个层面。

使用胶片学习,是针对那些想认真学习的人的一个建议;想把摄影玩得深一点的人,若使用胶片学习,效果来得更好。







心民回复:
GF67和GF67W都是定焦头,不可更换。折不折叠每个人看法不同,我认为,放心使用就是了。只需考虑镜头视角即可。固定不换的镜头,是专门给专业人士设计的。要轻便就不能搞成换镜头,否则机身比较重、尺寸比较大。专业人士往往非常喜欢使用一支镜头做事,因为专业就是专攻,题材很单一,和业余人士不同;业余人什么都想拍,人像、风光、微距、体育......呵呵

拍摄67底片算是比较大的底片了,那真是挺专业的感觉了,想要两只镜头就带两台相机,体积加起来也不大。专业使用底片的人,希望底片大一些,但是人人都希望相机不要太笨重。

如果你喜欢换镜头,那么“玛米亚7Ⅱ型”就有好几个镜头可以换,也是使用6x7底片,加上两三个镜头的价格和富士这两台新机差不多。恐怕要去买二手的了,见下图:



心民回复:
你问了半天GF67的问题,却还不知道645、66、67的区别?GF670W两万元,我以为你要下手买入了。

胶卷分做好几种规格,常见的有两种:135和120,为什么叫做135或120我没有考证,它们的尺寸是这样的:135胶卷宽度为35mm(长165厘米左右),所以叫做“35毫米胶片”才最准确;120胶卷宽度61mm,长度81.5厘米。拍摄的画幅好多种,宽度相同,长度不同。所以120拍摄的片子叫做“6乘几”,单位是“厘米”。因此,120画幅没有标准画幅概念,更没有全画幅概念。645就是6x4.5cm;6x6就是正方形;还有6x7、6x8、6x9、6x12等等。著名的宽画幅617就是6x17cm;

富士这两台67新相机就是6x7cm。宽度叫做6cm,实际尺寸56mm,长度也是如此“缩水”。于是你明白了吧,120相机都使用一样的胶卷,只是每拍一张的宽度相同,长度不同。这样每卷能拍摄的张数也就不同。一卷120胶片,645能拍16张;66能拍12张;67能拍10张;68能拍9张;69能拍8张;612能拍6张;617能拍4张。

67的120相机能拍摄的胶片面积是135胶片面积的四倍半,于是,画质上的很多优点就出来了。用135是为了快拍,67相机不为了快,为了更精致;体积也不很大,所以有一定的灵活性。

哈苏Xpan是很特别的135胶片相机,能拍摄两种规格,一个是标准的135规格(24x36mm),另一个是接近两张135底片宽度的规格(24x65mm),很多人喜欢这种宽画幅,画幅的长宽比例和用120底片的617相机一样的!只是617底片实在很大,面积大本身就使得放大倍率降低,放大照片后的画质好的多!当然,胶片成像很多因素不是面积大小的单一差异(还有胶片药膜涂布方式、片基品质、胶片平展度等等),但是面积大小确实很重要。所以喜欢宽画幅的人,有体力的买617,那是风光摄影人宽画幅不二之选;没有体力的、喜欢人文摄影和宽画幅,就买Xpan,轻便小巧,这相机的镜头成像在135相机里算是最好的了!风光摄影也一般适用。Xpan和617这两种相机价格都在两三万的样子。

富士新出来的GF670,质量很好,底片足够大,镜头成像足够好,体积分量足够轻便。不过,它是电子快门,离开电池就不能使用。去偏远地域一定要带着几块备用电池,寒冷地域更令人担心(据说散热不好就不能用)。所以不如不用电池的机械相机来的简单。只是,机械相机都是老型号,机身比较大、分量比较重,镜头尺寸很大造成取景时右下角遮挡取景框。即使如此多缺点,我还是更喜欢的富士老的120旁轴6x8或6x9。俄罗斯的基辅60也令我喜欢备至,体积大一点但是很可靠、很好用,成像非常好。





心民回复:
好的旁轴说多,也算很多,其实确实也不算多。我比较喜欢的是康泰克斯Contax系列,蔡司T星镜头,成像顶呱呱!比如下面四台:
1、康泰克斯T3(35mmF2.8定焦头)
2、康泰克斯T2(38mmF2.8定焦头)
3、康泰克斯Tvs3(30-60mmF3.7-6.7变焦头)
4、康泰克斯Tvs2(28-56mmF3.5-6.5变焦头)
——一般来说,当然是3型是新的,更好。多是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产品。其中康泰克斯Tvs3获2000—2001年度欧洲TIPA大奖(最佳便携式照相机)。
162楼的朋友说的不错。用什么都需要认真。我们华影锐视的胶片班如火如荼,学员们热情很高,真是远远和使用数码有区别。拍了冲卷、冲了就判断冲洗和曝光问题,然后是扫描,讲评构图问题。好的画面那画质真是魅力无穷!

我们几乎每个周六都是外拍活动,风光摄影黑白胶片班的活动(这个班还有七次,下个胶片摄影班可能十月份还有),现场教学,现场布置任务,然后回去冲卷、扫描、讲评。很好玩的,欢迎所有喜欢摄影的朋友一起来玩,免费旁听,我会亲自带队,连侃带聊和大家交朋友。8月20号那天来了三十四人,其中一半是旁听的朋友,希望大家确有收获。

其实摄影训练关键是构图和影调控制,使用数码相机也可学习。所以胶片班照样欢迎没有胶片相机的朋友来参加。不过,胶片毕竟有胶片的魅力,千把元的120胶片机就能使你获益更多!

每周具体实习地点和时间需要提前给“华影锐视摄影培训机构”打电话询问:84840003、84840007










心民回复:
这位lanjw123是刚注册的新泡菜,注册来到佳友没做任何事,只在心民帖子里说风凉话,阴阴冷冷的没有任何摄影人应有的善良、朴实的人格,没有任何热爱摄影的快乐之心。网络上什么人都有,这种人心底非常阴暗,正常的话非要阴阳怪气的说出来。网络这一特点我知道,但是专门跑到心民这里说闲话,可也是挺开眼的。可见此人需要大家防着点。

让lanjw123和他马甲以及他的同类继续扇阴风吧!没有打击,就没有更大的进步!


这张笤帚照片曝光了多少分钟啊?我记得咱们一大班子去胡同拍摄,都曝光很长时间,曝光十几分钟的都有。胡同摄影今天在北京叫做“记录消逝的北京”(北京的特色即将消亡,变成世界大同的现代城市,本来应该维护老建筑、修旧如旧,北京市却采用了“拆掉老建筑,仿造一个放在那里”这样的可笑且愚昧的做法!(全中国到处都有这样的现象!)

在胡同里摄影也无所谓胡同本身,摄影就是摄影,拍什么都好,不要限制自己,喜欢真实记录的、喜欢纯粹光影效果的都可以,首先是锻炼眼力,然后是锻炼构图,同时享受生活!(摄影的过程,就是生活的享受)

摄影不要太功利,不管别人怎么讥讽你,坚持住,多多拍。话说回来,作品是不需要多数人来认可的,自己有收获、有快乐就好。等大家把拍胡同的胶卷冲洗扫描出来,我们坐在一起讨论,这是最重要的学摄影课了。

这张笤帚照片曝光了多少秒啊?



心民回复:
昨天匆匆写了回复却以为发送了而在出门前关闭了浏览器,白写了五百字!今天简单写写吧:

我赞同买新品。如果很在乎换镜头就另当别论,不过真的需要换吗?很多专家使用一只镜头走遍天下,拍出无数大作,也就是说,初哥喜欢换镜头,反而耽误了大作的诞生啊!哈哈......!

扫描仪,我使用爱普生V700和中晶2500(比V700体积大好几倍),两者其实效果差不多。当然应该自己扫描,彩扩店的扫描精度很低的,使用精度高的专业级扫描仪(比如我的中晶2500),每一兆收费就不低!主要是专业机也有寿命,灯管和传动机构都有寿命,维修费很贵,应该提前收回成本,所以每一兆一元钱真是太便宜了!存成TIFF文件才更好,很多图片社都不提供那些服务。

比如6x9的120底片,正常扫描是每英寸1600dpi,那么扫完后,这张底片的长宽是:5200x3400dpi左右,彩色的TIFF文件就是51MB的大小。我们扫描4X5英寸的大画幅底片,每英寸1250dpi扫描,TIFF文件达到了300mb的大小(黑白的就是100mb),这些服务,图片社都不会低价格给你做。你要自己买扫描仪才能方便从容。在心民的摄影学校“华影锐视”里面,学校给影友提供的服务是:扫描一卷20元,扫描两张4x5也是20元,文件大小不限。效果比彩扩店的扫描精度高多了。


心民回复:
恭喜恭喜!用上了胶片机你会有很大收获的,摄影越来越快乐起来了!

难怪有专家说:不使用大底片,说明还没有“上正道”,艺术收藏界,没有人看得上数码作品。120底片6x6是起码的大小。


毫不犹豫的买120底片相机吧!Xpan开拓空间太小,画幅135标准太小,宽画幅又太特别,你会审美疲劳。你的67大底片完全可以通过后期剪裁获得和Xpan一样的画幅底片面积。


心民回复:
我忙着出门,才看到这个贴。简单回复:
两种选择:
1、富士的6x9旁轴120相机,5700至7300不等,五棵松器材城有二手,成色都很好。广角和标头两种,选你喜欢的。风光,一般使用广角的(相当于135相机的28mm镜头视角)。

2、玛米亚RB67,价格更低,三千多的成色已经很好,带一机一头。可以换镜头,可以换后背,非常好用。镜头三千左右可以买到50mm广角(相当于135镜头的25mm左右视角)。

——以上推荐的是比较廉价的,当然哈苏和禄莱更好(三镜头三个背,崭新的应该花六七万?),我看初学者暂时不考虑吧。我们胶片班大多使用的就是玛米亚RB67,两千元就能买到很好用的。

其它零碎附件(三脚架、测光表、快门线、胶片选择、冲洗用具等等),回头再说。遇到使用问题,请到“华影锐视”找我去,提前约时间。


骑士617很好。但是这类相机太小众了,不赞同什么都用617,拍多了审美疲劳。看多了,也烦了。有的摄影组织,一大片人都用617呢,真够不怕烦的。刚看看,很吸引人,其实远不如常规的画幅那么禁看。哈苏6x6正方形画幅,艺术界看一百年也不烦,那才叫做“经典画幅”。


心民回复:
记得亚当斯曾经说过:135底片放大到8英寸就是画质表现的顶端了。



我用V700主要使用它自带的原厂软件。银块主要在我另一台扫描仪(中晶Artix 2500)上面使用,英文版,看上去花活儿很多,但是需要认真研究。我没有好好研究,因为,我喜欢默认的效果(放弃扫描自动曝光和自动校色),黑白的扫出来灰一点,后期PS处理。反转片用银块效果不太好。总的感觉上,两软件效果差不多。

水货么,我不太了解。便宜好用就行吧。


你说的相机我听不太懂,总之,认真学习摄影人,用什么工具其实无所谓的,我这里只是说,胶片机更让人心静如水,更会让人很认真对待每一张。

傻瓜机?是指“全自动的、没有手动曝光功能的相机?”这类相机和学习摄影非常远。我带的胶片班的学生们,几乎全使用120相机,完全手动的功能(甚至连电池也不用的全机械相机),每卷拍十张或十二张,整上午常常也拍不完一卷。为什么这么慢?是因为他们突然非常认真地取景构图了,非常认真地确认曝光手段了(同时考虑后期处理的手段)。千把元的相机,让他们收获非常大(其实他们都不缺数码单反无敌兔之类加上长短大炮)!参加这个班之前,他们也不曾想到会有这样大的收获。


哈哈,你别太较真了,因为你喜欢较真啊。你的问题我真的无法回答,自己能接受的效果就OK呗,管别人怎么看呢。反正,S95的片子肯定难于胜任印刷杂志封面。


是啊,其实问题出在接受者的要求上。反正在画报封面,G11拍的明显有一点“质感松懈”的现象。摄影杂志《摄影与摄像》里面常常拿小DC印刷整页画面,可以看看效果的差异。不比,一般人也看不出来。


二手的可以考虑,关键是要有另一台正常使用的测光表作对比参考。看看测光准不准。也可以使用灰板,先用相机点测光测量,再使用测光表的反射功能测测看,应该很接近才对。





你说的相机(佳能小霹雳超级115N)可以用在街头摄影方面,135底片拍摄风光效果较差。它不能手动曝光,对于学习摄影没有帮助。


虚化么,当然可以虚化,你那佳能全自动有长焦可用,不过长焦端光圈很小了,手持稳定性会有问题。135底片不够细腻,你喜欢人像摄影,或许要有“粗狂也不错”的心理准备,没有S95细腻,但是背景虚化更好。总之,玩玩120底片,你会大有收获。一台普通的120胶片机不过几百元。比如海鸥4B,标头就足够人像好效果,虚化和立体感、细腻程度等等也不是135相机可以比的,摄影感觉也更爽啊!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宇宙. 2016-6-2 08:58
学习老师诲人不倦,精心育人,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赞一个。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