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心民的个人空间 http://bbs.photofans.cn/?48821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心民怪论:数码时代仍然离不开灰板和外置测光表

已有 30840 次阅读2009-4-30 13:55

(这里是佳友“新手上路”版园地,欢迎您光顾“新手上路”。“新手”的定义是:自我感觉拍摄水平中端以下、PS水平还不懂图层和通道的多种用途。我们将在这个园地多多交流。下面进入正文)

一共三个部分,1、看屏幕不可靠,看直方图也很粗略;2、灰板很有用;3、外置测光表更方便好用。

匆匆成文,若考虑不周,还请影友订正补充:

心民怪论之一:看屏幕不可靠,看直方图也不可靠

我的结论要先说:使用灰板和测光表的好处是两个:更快速、准确的测光;更快速、准确的调整白平衡

先说说为什么有很多人说“数码时代没必要使用测光表和灰板”:

他们认为在曝光时,先拍一张看看相机后面的屏幕就能知道好坏,若存在“小有不严”问题,后期处理补救就行了。

可是屏幕在不同情况给出了不同的结果,黑暗环境和明亮环境,屏幕效果相差很大;很多人都知道屏幕和实际拍摄效果差异很大是天生的(越明亮的屏幕往往越和实际结果相去甚远,比如现在流行的“高亮、高反差液晶屏”)。很多差异,在后期处理中是无法补救的。

他们还认为屏幕不准可以通过直方图判断曝光好坏,听上去这很专业,比那些只是看看液晶画面的人显得专业多了!但是相机上的直方图显示太过粗略,回到电脑上看,和相机的差别很大。需要学会一套观看、判断的技巧,让人觉得心里还是没底。

例如:如下三个直方图是不是出了问题?

左数1号:像素堆在了左侧,会让你以为这图片曝光严重不足,右侧一点点高光像素,说明亮区有点什么东西,但不确定是不是主体。

2号正相反,像素全体跑到高光区,显然曝光过度;

3号左右都有像素,左边很多,说明此图很暗,但是存在很亮的小块区域,这块区域曝光过度了,那么主体曝光合适么?真的……真的不知道!

喜欢看直方图的学究们,你们能说出这样的画面是好的,还是不好的?

(这是第1部分的前半部分,待续)

第2贴:
http://www.photofans.cn/forum/showthread.php?forumid=38&threadyear=2009&threadid=43528

第3贴:
http://www.photofans.cn/forum/showthread.php?forumid=38&threadyear=2009&threadid=43531







业余人士一直在学习专业人士的手段,因为他们很想把图片拍得像模像样,很多业余的人比专业的人更认真刻苦,没有商业和单位的压力,他们反而更心静如水,认认真真的追求最好的效果。

按照你的意思理解,业余人士可以囫囵吞枣,搞搞大概齐?其实他们真的不满足那样做。

再者说,你说的“经验”反而是给专家水准来说的,爱好者学会我说的量化手段,反而来得更快、更好。其实真的用起来,灰板和测光表非常简单快捷,完全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麻烦。其效果的精彩,全然不是经验可以完全替代的!



用手测光,就是我们没有灰板时候的简单方法。因为我们的皮肤的反光率接近18%。但是差异也很大,皮肤反光因人而异,手心手背不同、冬季擦了护手油就更有不同。

另外,灰板可以标定白平衡,它是灰色(叫做“消色”,也就是没有任何色彩偏差),手掌绝对不行啊!灰板很便宜,我平时在不同的摄影包里都放一小块。关键是买到真的灰影调,有的国产灰板偏色!
使用闪光灯的曝光是另一个计算方法,这时相机测光表对主体完全没用;对于背景,相机测光有用处。

具体说:闪光对于近处的主体(比如酒吧里面拍一个人),人物的曝光量按照下面的简单公式计算:光圈=闪光灯指数÷距离

这个公式里你需要知道闪光灯的指数。那么快门速度是根据算出来的光圈对背景测光后得出来的快门速度值(使用Av模式测光适当欠曝一点比较好),有了光圈和快门数值,改用M挡开拍,闪光灯应该充足电之后再曝光。

另外,使用原厂闪光灯,作自动曝光也是可以的,效果没有手动更讲究。

专业人士或有使用“外拍灯”的(是一种带着电源箱的、让助手举着的那种功率较大的闪光灯),那就离不开外置测光表了。

北京的五棵松器材城很容易买到“柯达灰板”八九十元两张一套,好好选可以买的质量好的。外地很多城市没有专业的摄影器材店,可以到淘宝网上看看,支付宝付款或许还好吧?
灰板和测光表不是所有时候都在使用,是在如下两种情况使用:1、光线复杂,主体与背景光比很大;2、色温特别:比如室内灯光。

看不见多少人在使用灰板,不说明灰板不重要。我看见无数专业摄影记者,拍出来的室内会议画面色温很不准,他们甚至不懂如何更准,无数人不求甚解,不能说做法就对。

再说了,过去时代没有测光表,全凭眼睛估计,经验第一,也产生了很多传世之作,以此否定测光表诞生无用么?以此否定自动曝光无用么?——争论这些就没有意思了。

我是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要学会利用,使你更方便快捷。我这样说一点错也没有,而且一点也不违反135相机的灵活快捷。数码时代越是讲究的摄影师,越尊重最佳的原始采集,后期处理才能更有空间,最终的效果必定比仅仅靠估计、仅仅靠经验来得成功率更高!

以为用了灰板和测光表,就降低工作效率,那只能说明使用得很不熟练。

问一个问题,请孺版说说:你如何在室内低色温环境拍摄到色温准确的画面?介绍介绍你的方法好吗?

再问一个问题:以我的例图前两个为例(酒杯和咖啡杯),如果都是长明光不是闪光灯灯箱,你如何确定曝光值?

  




你误解我了,我是简简单单的原因:这是纯技术讨论,不属于观念范围。测光当然有很多方法,技术上说:只有灰板或者测光表才更准确,把这个告诉初学者是个大好事,可以只用灰板代替测光表,这样花不了几个小钱(八九个人可以分享一套百元灰板,灰板面积手掌大就足够,我的学生就有这么做的,小小一块灰板都觉得很方便好用)。灰板尤其在白平衡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测光表的使用也属于纯技术上的需求,我们的发烧友比我们想象得更有钱,不足千元就有单一功能的入射测光表,两千多元就能拥有1°点测光功能,而且拥有了闪光测光功能(这是影室灯箱摄影不可或缺的功能),现在很多学摄影的人特别喜欢人像摄影,自己在家里支起一套灯具,千元三灯便携式,就必须有闪光测光表。

拍一张看屏幕,觉得不行调一调再拍,再看看屏幕,如果还不太行,就再调一调,这就是很多目前摄影人采取的方法!

总之,应该告诉初学者,数码时代灰板真的特别有用,如果不考虑钱,测光表一定会给你带来更好的结果。我不是为了争论而争论,是为了把最好的技术方法告诉大家。别让“数码时代不需要灰板和测光表”的观点流行起来,那真的很悲哀!


为什么呢?希望你也介绍介绍你的方法给初学影友啊?
第四贴上传了(2、3、4贴都在北京版):
http://www.photofans.cn/forum/showthread.php?forumid=38&threadyear=2009&threadid=44334


确定是否偏色的过程有一点复杂:在准确的色温下拍摄灰板,在电脑里测量它的RGB值。

我去市场上看了看,发现好的灰板品种很少。美侬的不错,比号称的“柯达原装”更不偏色,那原装的有点偏黄(RGB红绿蓝三原色中,蓝色最少,说明黄色多)。
如今市场见到两种灰板,一种国产美侬,一种说是柯达原装,不过我简单测了一下,柯达的偏黄(RGB的蓝色缺少10个以上),不太适于做白平衡参考(如我第三帖里说的灰板和白平衡的关系)。美侬的微微偏青(RGB的红色缺少三个左右),基本满足要求。

具体挑选产品,有作广告之嫌,可是没办法,有话只好实说。(下面的图里,右侧的是美侬,左侧是柯达,同时放在柯达的包装上。具体测试不是在商场里做的)



二手的测光表需要和新的表作对比,否则别轻易买。你说的淘宝,我不了解,我很少网上购买需要挑选的物品。我只在网上买软件和书。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