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ET视界 http://bbs.photofans.cn/?53224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国家宝藏 (不断添加)(一)

已有 10337 次阅读2008-7-19 22:38

这两年各地的博物馆随着国家的开放也越来越开放了,我们在能够近距离的欣赏那些国家宝藏的时候同时允许对那些宝贝拍摄了,这是一个国家的进步,开放的中国更加大度了,在此开个贴喜欢逛博物馆的朋友将你看到、拍到的国家宝藏一起放上来分享一下。

呵呵 昨天网络不好,开了贴子没上图,让VVA跑在前面了

蟠螭(音吃)纹兽耳鉴 首博收藏
战国时期 (前475-前221) 蟠是无角的小龙,蟠螭纹即卷曲,盘绕的小龙纹是东周时期对商、西周时期龙纹的变形,简化形式。鉴是大型盛水器,用来盛水或盛冰、沐浴、照容,“鉴”一名就是根据盛水后照容的功能而来。此鉴口有四个形态各异的兽耳,一对为兽首衔环,一对为爬兽探首伏耳,生动活泼,妙趣横生。

双耳蝉纹盘 首博收藏
西周早期 (前11世纪中期-前10世纪中期)

昭陵六骏   西安碑林收藏
昭陵六骏是指陕西礼泉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北面祭坛东西两侧的六块骏马青石浮雕石刻。每块石刻宽约2米、高约1.7米。六骏是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先后骑过的战马,分别名为“拳毛騧”、“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青骓”、“飒露紫”。为纪念这六匹战马,李世民令工艺家阎立德和画家阎立本(阎立德之弟),用浮雕描绘六匹战马列置于陵前。

“昭陵六骏”造型优美,雕刻线条流畅,刀工精细、圆润,是珍贵的古代石刻艺术珍品。六骏中的“飒露紫”、“拳毛騧”1914年被打碎装箱盗运到美国,现藏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其余四块也曾被打碎装箱,盗运时被截获,现陈列在西安碑林博物馆。

这组石刻分别表现了唐太宗在开国重大战役中的所乘战马的英姿,观时刻回念六骏的风采让人兴奋不已。

白蹄乌:平薛仁臬时所乘,无箭伤。李世民赞曰:“倚天长剑,追风骏足,耸辔平陇,回鞍定蜀。”   


拳毛騧:黄皮黑嘴,身布连环旋毛。平刘黑闼时所乘,身中九箭。李世民赞曰:“月精按辔,天马行空,弧矢载戢,氛埃廓清。”

青骓:平窦建德时所乘,四蹄腾空,身中五箭,其中前体一箭,后体四箭。

飒露紫:征洛都王世充时所乘,前胸中箭,丘行恭与李世民换骑,并为飒露紫拔箭。李世民赞曰:“紫燕超跃,骨腾神骏,气詟三川,威凌八阵。”浮雕里附一人,仿丘行恭拔箭。

什伐赤:虎牢关大战逐个击破王世充、窦建德时所乘,臀中五箭。

特勒骠:白里沁黄,平宋金刚时所乘,无箭伤。

作宝卣
西周早期(前11世纪中期-前10世纪中期)
盖内及底部有铭文“作宝彝”

鸟纹大钟 (前9世纪中期-前771年)
铜钟是悬挂起来以木槌撞击演奏的乐器,是中国传统金石之乐的典型乐器,中国古代铜钟最大的特点是“扁体双音”,即钟体截面为椭圆形形成共鸣,以木槌敲击钟体外侧近口缘部的正面与侧面,可以演奏出两个音阶,双音钟是中国古代青铜治炼技术与民族音乐高度发展的结晶


蛋蛋要借剑成啊小事一桩,明天来北京吧,我陪着你去拿,放在咱军博家中呢
清乾隆青花八宝纹抱月瓶 首博收藏

石雕释迦牟尼佛与二胁待菩萨像
这尊雕像是北京现存最大的早期佛教雕塑。具有北魏太和时期造像的鲜明特点。此造像曾失窃后被追回,现存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

戴金面罩铜人头像
商代后期 (公元前1300年-1046年)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收藏


无相兄这张片子拍得透亮,那玉看着晶莹透亮跃然赏目

青花穿花龙纹盘
明 正德

宋 白玉鸳鸯柄圆盒
玉盒上雕一对鸳鸯,口胸部相连,以均匀的细阴刻线啄出冠、眼、羽毛,盒子为子母口,鸳鸯却是平剖为二,打开时为两对鸳鸯


下回回北京你可以去首博看看,那个小盒就在首博东区的四楼玻璃柜里,看真货要比看PP更好看 首博现在参观不要钱,要在网上提前预约,然后直接过去就可以了。
明 白玉双螭耳杯
明代玉杯是当时的特色器物,此杯双侧镂雕螭虎,额头上阴刻有王字,带有元代遗风,是同期玉器中的代表作品,此杯主人万贵是明宪宗万贵妃的父亲,曾经显赫一时。


客气客气,一起赏玩
南宋 龙泉窑青釉凸龙纹盘 首博收藏
龙泉窑从宋开始烧,一直到清朝,南宋为龙泉窑烧制的高峰,采用薄胎厚釉的技术,多次上釉,烧出龙泉窑最好的釉色-粉青、翠青、梅子青,此盘心贴两条向相的翼龙,釉色青翠

西周大克鼎 上博
西周孝王(公元前10世纪未)清光绪中期陕西扶风法门寺任村出土,大克鼎是上博的镇馆之宝

子仲姜盘 上博收藏
春秋早期 (公元前770年-前七世纪上半叶)



明 沈士充 长江万里图卷  上博收藏
沈士充字子居,华亭人(今上海松江人),擅山水,此图作于崇祯年间,因画卷长轴不得尽观只取部分拍摄。










没想到老亨家中还私藏武器,奥运期间一切刀具都要交公,你该乖乖的交公了,要是不交说不定JCSS要上门抄刀的了。
清 雕漆山水楼阁人物盒 南京博物馆收藏
雕漆是在堆起的平面漆胎上剔刻花纹的技法,源于唐代,大多以鲜亮的朱漆制成,故又称“剔红”。雕漆常以木、金属等为胎,在其上层层髹漆,每髹一层就放入特殊的窖室,令漆凝结,髹到一定程度才开始雕刻花纹,少则八九层,多则一二百层,此件雕漆制于清乾隆时期,漆盒漆层极厚,雕工精细,立体感极强,华美典雅,此盒胎面髹漆一百层,制作花费需二、三年时间,费工费时,殊为珍罕,是清代雕漆的代表作。


知南兄说得是,只是我当时用了一只变焦头,现场光太暗,又是手持,只能追求大光圈了,博物馆拍摄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现场光暗及杂光造成镜面效应,同时又不能用闪光灯三脚架,障碍很多,也更有挑战性。

来张清晰的
清 雕漆高士吟诗图果盒 南京博物馆收藏

明正德 孔雀绿釉荷叶式觚

清 剔黑婴戏纹盒 南京博物馆收藏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