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莫天正的个人空间 http://bbs.photofans.cn/?657617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南风古灶》

已有 55 次阅读2024-5-30 08:18







南风古灶,又名“龙窑”。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街道镇岗上 ,始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沿用了500余年,至今仍在使用。
在中国古代,石湾当地居民大都以陶业为生,龙窑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生产工具,与家里煮食用的炉灶同等重要,因而称龙窑为“灶”。南风古灶的燃烧室正向南方,窑尾榕树成荫,每至夏日,凉风习习,故名“南风古灶”。










南风古灶窑体依山势向南伸展,紧靠东平河畔,经过多年来的不断修葺,现窑体总长32.6米,窑室内长30.87米。窑内结构大体上旧貌依然,窑腔似隧道,以小型砂砖结砌而成,顶部为券顶。窑内平面呈船底形,头、尾略窄而中部稍宽,宽2—2.4米,通高1.8~2米,以窑中段最高。窑膛头尾坡度各不相同,以窑头一段为最大,全窑平均倾斜度为12度,即每米平均升高20厘米。西侧设窑门四个,一般宽0.7米、高1.4米,作各段出入窑之用。东侧原有窑门二个,现已封堵不用。窑顶厚约0.25米,从窑头至窑尾共34排火眼(投柴孔),每排相距0.85~1米,除靠窑口一排为三个外,余均五个火眼,间距0.35~9.4米。









南风古灶属古代制陶业大行“水巷大盆行”的专业窑,历来以煅烧日用大盆产品为主,一窑可容产品约360担,煅烧时间为12小时,烧窑周期3至4天。



在南风古灶窑尾,有一棵大榕树,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据《佛山市古树名木图集》记载,这棵榕树树龄约430岁,树高约21米,胸围约7米,平均冠幅约16.5米。
据说此树的种子由鸟粪传来,落在温度十分高的灶后墙壁上顽强地生长着,形成大树抱灶的奇特景观“古灶榕风”。树长在窑顶上,根扎在地下,露出地面的根和窑一样高,足有四五米高。




令人称奇的是:砖石上,榕树无土可依但枝繁叶茂;生活在古龙窑尾上,窑内最高温达1250度,龙窑旁也是热气逼人,可大榕树和龙窑一样越来越旺。日本侵略中国时,在南风古灶上扔炸弹,被榕树挡住了,龙窑没炸着,只把榕树炸了半边,如今还能看到榕树身上的疤痕。
在当地民间传说中,榕树是古窑天生的守护者,它依附在古窑身边,无时无刻不在履行着自己的使命。据专家介绍,同等条件下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更高,植物光合作用则更强,而古灶烧制陶瓷排出的二氧化碳正好帮助了这棵古榕的生长。





南风古灶是历代窑改革的定型产物,更是石湾陶瓷生产技术进步的里程碑,是明朝人们在元代龙窑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划时代变革,是石湾陶瓷技术史上的一次重大革新,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
以“南风古灶、高灶”为代表的明代龙窑是石湾陶瓷乃至佛山陶瓷重要的“精神领袖”和“产业基础”,引领着石湾制陶工业走向鼎盛时期,并在清代进入全盛时期。






南风古灶对研究中国明清时期制陶业的专业化生产、龙窑型制结构以及煅烧技术的演变等一系列问题,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科学研究价值。 南风古灶以“世界保存最完好、持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传统柴烧龙窑”,载入了世界吉尼斯之最。2019年12月,南风古灶被认定为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

2024年元月7日拍摄于广东佛山石湾。



谢谢观赏!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