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老骆驼的个人空间 http://bbs.photofans.cn/?67389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秋意西北万里行(乌梁素海、巴丹吉林沙漠、张掖丹霞、额济纳)(二)

已有 13328 次阅读2008-10-7 20:42







有阳光真好!我们再见阳光可就是N多天后的事了。
谢谢各位的关注。其实我们这次出行的重要目标是巴丹吉林沙漠、张掖丹霞地貌、额济纳胡杨,其余全是捎带脚扫荡。对喜欢拍风光摄影人来讲,赶上不理想的天气是件很郁闷的事。


亚布来盐场这组片子我直接拍、用黑卡、HDR的方法都有使用,方法只是手段为目的服务,都在不断学习、尝试中。
到达亚布赖的第二天早晨下雨,约好带我们及沙漠的车没来,电话也联系不上。下雨了还能不能进沙漠不知晓,还进不进沙漠大家犹豫中。车没来不能死等,吃罢早餐决定开车到沙漠进口去看看是否有其他车,边走边联系其他车辆。车开到半路时昨天约好的司机才打来电话,找了N个借口,最后说好到沙漠进口见面再说。
沙漠进口处有些车,几乎全是北京吉普,价格压不下来。最后还是决定用昨天谈好的车,6缸2驱排量4.0的切诺基(据说是当地进沙漠的车队中排量最大的车),主要考虑切诺基的空间可以带更多的装备进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 中国第3大沙漠,世界第4大沙漠。位于北纬39°30'~42°,东经98°30'~104°,面积约4.43万平方公里。主要属内蒙古额济纳旗和阿拉善右旗,东部小范围属阿拉善左旗。巴丹吉林系蒙古语,沙漠以一居民点而得名。巴丹吉林沙漠被评为中国最美的沙漠。
在沙漠范围内,除东、南、北部有小面积的准平原化基岩和残丘外,广大地区全为沙丘覆盖,其中流动沙丘占83%。西部边缘的古鲁乃湖、北部的拐子湖、东部的库乃头庙附近有以梭梭为主的固定、半固定沙丘,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沙丘高大密集,其中高大沙山占沙漠总面积的61%,高度多在200~300米,最高可达500米,有叠置沙丘的复合型沙山、金字塔型沙山及无明显叠置沙丘的巨大沙山等3种形式,单纯的沙丘链所占面积较小。仅在沙漠的东南部,沙山之间分布有许多内陆小湖(俗称海子),约有144个,面积一般为1~1.5平方公里,最大深度可达6.2米。多为咸水,不能饮用。湖周植物生长茂密,多为湿生、盐生等类型,常以湖水为中心与周围沙丘呈同心圆状分布,接近沙丘的地段出现以沙生植物为主的固定、半固定沙堆。海子周围常为牧场及聚落所在。
沙漠地区属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50~60毫米,年均温7~8℃,绝对最高温37~41℃,绝对最低温-37~-30℃,沙面温度达70~80℃。年均风速4米/秒,八级大风日为30天左右,主要为西北风。沙丘上植物较少。仅于沙丘下部或丘间低地生长有稀疏灌木、半灌木,除梭梭林外,主要生长有沙拐枣、沙竹、霸王、木蓼、沙蒿、柽柳、沙葱等,盖度多在5%左右,在沙山与湖泊间常出现有白刺沙堆。
  巴丹吉林沙漠平均每10平方公里不到1人。在整个沙漠内部,仅有巴丹吉林庙和库乃头庙两大居民点。基本无种植业。全部经营牧业,骆驼为该地主要家畜,数量居全国各旗县之冠;次为山绵羊。沙漠内部无固定道路,横穿腹部异常困难,中部及东北部基本为无水区。东南部的雅布赖盐湖盛产食盐,西部的古鲁乃湖及巴丹吉林庙附近的一些湖泊内有碳酸钠的沉积。
在巴丹吉林沙漠内,沙山沙丘、风蚀洼地、剥蚀山丘、湖泊盆地和谷地交错分布,并以流动沙丘为主,约占沙漠总面积的83%,流沙面积仅次于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沙漠中部是高度约为200—300米的复合型沙山,形态复杂,高大密集,最高的巴彦诺尔、吉诃德沙山高度达5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沙丘。巴丹吉林沙漠属于温带干旱和极干旱气候区,气候极为干旱,降水稀少,且多集中在6—8月份,年降水量仅40—80毫米,而蒸发量却是降水量的40—80倍,光照强烈,是内蒙古自治区光照最充足、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夏季高温酷热,最高温度可达38—43℃,地表温度则更高,冬、春季大风强劲,是内蒙古地区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一年中大风天数可达60天之多。

大多开车进入巴丹吉林沙漠的都是租用当地的车,这主要一是心疼自己的车,二是不熟悉道路和缺少沙漠开车的经验。

















在沙漠中坐车很是辛苦,经常是几十米45度角的坡一冲而上,上上下下像坐过山车,长时间的这样折腾是很多人受不了,我的朋友是有20年驾龄的老司机,但也吐得一塌糊涂。

待续


好久没见了,一向可好!
巴丹湖,离公路最近的湖,收门票的地方。

站在神女峰眺看庙海子。

巴丹吉林沙漠中最著名的湖泊之一 — 庙海子,以该湖畔的一所喇嘛庙而名。湖泊形状似孕妇。









诺日图(探险大本营):巴丹吉林沙漠中最美的海子,有漠中江南之称,是沙漠中水域面积最大的湖泊(咸水湖)最深水域26米。

攀爬沙漠珠峰---世界最高的沙山必鲁图峰(海拔1700m)



山顶上风巨大,













沙漠上的小花,当地人叫她兔子眼睛。





整两张黑白的







沙漠里生存条件毕竟很差,这个小村子就完全废弃了。

沙漠中可居住的地方-庙海子



额日布盖大峡谷,当地人称为红墩子大峡谷。通往峡谷柏油路刚修好,还没有开始收门票,我们去时一直在下雨。











离开内蒙红墩子大峡谷冒雨前往甘肃山丹县,路一到甘肃境内就变得很差,翻山越岭坑坑洼洼还满山大雾,在地图上看不远只有70公里路走了3个多小时。

山丹大佛寺旧名土佛寺。明英宗朱祁镇为该寺题写“土佛”二字,悬于山门。历经各代,横遭战乱,几番重修已是六次。文革毁灭之后于90年代重修,得到香港佛教间鼎力相助,特别是捐赠金箔60万张,使原先的泥塑坐像金碧辉煌。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为全木质结构,高39米,宽九间,进深七间,重楼七层。内塑释迦牟尼讲经说法泥像一尊,高35来。被海内外佛教间高层人士誉为“天下笫一佛”。
河西三大佛:张掖卧佛、山丹坐佛、武威站佛,堪称佛教奇观。
山丹坐佛始建于北魏,距今1500年。张掖卧佛已经以”亚洲第一室内卧佛”名扬天下。而山丹坐佛,同样也称得上是世界室内坐佛之最。











万里长城在山丹境内蜿延连绵近百公里,被专家誉为"露天博物馆",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的一段古长城。山丹长城有汉、明长城两类,平行横亘于312国道两侧,相距10-80米。

汉明长城在山丹县境内由东向西蜿蜒近200公里,平行延伸。其中的汉壕始修于汉武帝时(公元121年),以壕沟代替墙,埂上筑烽燧,长约100公里,现存10余公里。明长城修筑于嘉靖万历年间,以黄土或黄沙土板筑的墙、墩、列障组成,全程282.7公里,现存98.5公里,是迄今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夯筑长城。像这样不同历史年代修筑而同时并行,并至今留存较为完整的长城段在国内绝无仅有。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