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呆了这么多年,也机会没把明十三陵的十三个陵转全,近期有机会才把明十三陵的十三个陵全部转了一便。
咱不是研究历史的,对明代建陵的很多讲究也不清楚,从同行的学者身上了解了一些明史知识,也算有所收获。我只是拍些照片,记录一下明十三个陵的现状。
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这里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
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依次建有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故称十三陵。景区已开放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神路。
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筑,分别建在东、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
明十三陵,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陵又自成一个独立的单位,陵墓规格大同小异。每座陵墓分别建于一座山前。陵与陵之间少至半公里,多至八公里。除思陵偏在西南一隅外,其余均成扇面形分列于长陵左右。在中国传统风水学说的指导下,十三陵从选址到规划设计,都十分注重陵寝建筑与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谐统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设"的完美境界,用以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
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个皇帝的陵墓。明朝历经十六帝,为什么叫十三陵呢?这要追述一下明朝的历史。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称“明孝陵”。
第二帝朱允炆(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难”(为皇帝解除危难之意)为名发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踪。有人说出家当了和尚,总之是下落不明(建文帝最终是自焚还是从秘密隧道中逃走,至今还是个谜。这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悬案),所以没有陵墓。第七帝朱祁钰,因其兄英宗皇帝被瓦剌所俘,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后英宗被放回,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场“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又做了皇帝。朱祁钰被害死,说是朱祁钰得病而死,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而以“王”的身份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这样,明朝十六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寿山,所以称“明十三陵”,
神路是明十三陵的第一个景点,由石牌坊,大红门,碑楼,石象生,龙凤门等组成。
十三陵各神道以长陵神道为主干,其余各陵神道均从长陵神道分出,因此长陵神道又称为十三陵总神道,总长约7公里,直达长陵陵门。目前,仅大宫门-龙凤门区间的神道保存或复原了明代原貌,其余地段已经改为柏油马路,是昌赤路的一部分。南北两座五孔桥为明代原物。七孔桥已经倾圯,仅存两个桥墩。修建昌赤路的时候,在七孔桥遗址旁边,另建了高大的新七孔桥。
石雕群 是陵前放置的石雕人、兽,古称石像生(石人又称翁仲)。从碑亭北的两根六角形的石柱起,至龙凤门止的千米神道两旁,整齐地排列着24只石兽和12个石人,造型生动,雕刻精细,深为游人所喜爱。其数量之多,形体之大,雕琢之精,保存之好,是古代陵园中罕见的。石兽共分6种,每种4只,均呈两立两跪状。将它们陈列于此,赋有一定含义。例如,雄狮威武,而且善战;獬豸为传说中的神兽,善辨忠奸,惯用头上的独角去顶触邪恶之人。狮子和獬豸均是象征守陵的卫士。麒麟,为传说中的"仁兽",表示吉祥之意。骆驼和大象,忠实善良,并能负重远行。骏马善于奔跑,可为坐骑。石人分勋臣、文臣和武臣,各4尊,为皇帝生前的近身侍臣,均为拱手执笏的立像,威武而虔诚。在皇陵中设置这种石像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就有了。主要起装饰点缀作用,以象征皇帝生前的仪威,表示皇帝死后在阴间也拥有文武百官及各种牲畜可供驱使,仍可主宰一切。
碑亭位于神道中央,是一座歇山重檐、四出翘角的高大方形亭楼,为长陵所建。亭内竖有龙首龟趺石碑一块,高6米多。上题"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文长达3500多字,是明仁宗朱高炽撰文,明初著名书法家程南云所书。该碑碑文作于1425年(洪熙元年),碑石却是1435年(宣德十年)才刻成的。在碑阴面还刻有清代乾隆皇帝写的《哀明陵十三韵》。碑文详细记录了长、永、定、思诸陵的残破情况。碑东侧是清廷修明陵的花费记录。西侧是嘉庆帝论述明代灭亡的原因。碑亭四隅立有4根白石华表,其顶部均蹲有一只异兽,名为望天吼。华表和碑亭相互映衬,显得十分庄重浑厚。在碑亭东侧,原建有行宫,为帝后前来祀陵时的更衣处,现已无存。
明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年号永乐)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区内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祾恩殿,又名享殿,是明十三陵地面建筑的主体部分,是举行祭祀活动的大殿。祾恩殿原名“X陵殿”,“X”取该陵的陵名之字。世宗皇帝于嘉靖十七年钦定殿名均为“祾恩殿”。清朝诸皇陵改称“隆恩殿”。“祾”寓意祭而受福,指的是墓主在这里接受祭祀,享用各种祭品;“恩”寓意罔极之恩,指的是后人在祭祀活动中怀念先祖的无限恩惠。
十三座祾恩殿中,以长陵棂恩殿的规模为最大。该殿建在三层汉白玉精雕细琢而成的基座上,面阔九间(古代建筑中,两根大柱子之间称为一间。面阔指的是建筑的宽度),进深(指建筑的长度)五间,象征的帝王的“九五之尊”,规模堪比故宫太和殿(图1.1)。支撑殿顶的60根楠木大柱,直径均在1米左右,是世界上难得的奇才佳木。到清朝时,南方的深山老林中已经很难发现如此粗壮的楠木了。于是民间有“乾隆皇帝拆大改小永陵祾恩殿,将永陵祾恩殿的楠木大柱偷偷换掉,运走修建圆明园”的“乾隆盗木”传说。长陵祾恩殿庞大的规模,考究的用料是其能完整保存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长陵最主要的看点。
长陵祾恩殿是十三陵中唯一保存至今的祾恩殿。昭陵祾恩殿为80年代后期复建,非明代原物,里面展出的是祾恩殿内陈设原貌明代秋祭的供品陈设情况。裕、茂、泰、庆、德五陵祾恩殿仅存殿身残墙;而献、景、康、永、定、思六陵祾恩殿连残墙都没有任何残存,仅保留基座和柱础(一般为石雕,长陵为大理石,其余为白石。上面有圆盘形突起,为支撑殿顶的楠木大柱基础)。
明楼,指的是帝王陵墓坟冢正前方的高楼,楼中立有圣号碑,作用相当于碑亭。十三陵的明楼建于方城(方形城台,宝城的一部分,位于坟冢正前方)之上。 明楼是十三座陵寝最主要的标志。
十三座陵墓现除思陵外均建有明楼。乾隆年间修葺十三陵时曾增建思陵明楼,民国期间倒塌,现仅存台基,即方城 。明楼也是目前各座陵墓仅有的保存至今的建筑物,其他建筑如祾恩门、祾恩殿绝大多数都已倾圯。
圣号碑即墓碑,是明十三陵各陵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方式之一,位于宝顶之前,宝城墙方城之上,明楼之下。唯独思陵圣号碑上无明楼(思陵原无明楼,清朝乾隆年间曾增建明楼,后来又倒塌)。
十三陵圣号碑上刻字规则完全相同。碑首阴文篆书二字“大明”,碑身阴文楷书七字。前两字为庙号,第三字为谥号简称,后面四字均为“皇帝之陵”。例如长陵圣号碑,上书“大明成祖文皇帝之陵”。成祖是永乐皇帝朱棣庙号,文是谥号的核心字。谥号全称“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简称“文皇帝”。
目前十三个陵的圣号碑都在,只是康陵和昭陵圣号碑破碎(重新粘贴)。
明献陵,位于天寿山西峰之下,是明朝第四帝仁宗昭皇帝朱高炽(年号洪熙)和皇后张氏的陵寝。
献陵的营建是在仁宗死后开始的。仁宗临终曾遗诏:“朕既临御日浅,恩泽未浃于民,不忍重劳,山陵制度务从俭约。”
由于献陵陵制不追求奢华,所以,前人在述及明陵时有“献陵最朴,景陵最小”之说,它为此后的明陵建筑树立了楷模。
献陵的陵寝建筑在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间曾得到修缮。在该次修缮中。明楼,外形未改,但内部木构梁架改成为条石券顶结构。方城下的甬道被封死,右侧增筑了一道可由方院上登宝城的礓石察 路。两庞配殿及神厨等附属建筑大多被拆。祾恩门则缩小了间量,且顶部由歇山式改成了硬山式。神功圣德碑亭被拆除了四壁,仅于台基之上,石碑的四周砌以齐胸高的宇墙。以后祾恩殿、祾恩门又相继在清末民初时毁坏。日军侵华期间,为修炮楼取砖,第一进院落的围墙及祾恩门、祾恩殿的山墙又被拆毁。现在,除宝城、明楼及第二进院落陵墙经修缮保存较好外,其第一进院落的建筑已全成遗址。
明献陵明楼与五供。
五供,是指一种象征性的祭器。十三陵每座陵寝明楼的正前方,均陈设有一套石雕五供,包括石质供桌一张,供桌正中间为香炉,香炉两侧分别为两个烛台,两个花瓶。
陵寝内陈设五供系长陵首创(南京明孝陵不设五供),以后各陵沿以为制。供器仅具有象征意义,并不真正点香、蜡烛以及插花。
十三陵中三座陵的五供供器没有完整的保存下来,景陵五供左侧花瓶佚失,永陵和庆陵都是右侧花瓶佚失。
裕陵、茂陵五供两侧分别设有用于栽植树木的雕花树盂,在十三陵中为仅有的两个例子。
明献陵-圣号碑
棂星门,指的是位于各陵方院最后一进院落内的,设于院门和五供之间的一座牌楼。棂星门象征着通往阴间的大门,是阴阳两界的界门。陵宫内设置棂星门亦系长陵首创,以后各陵演以为制。除思陵外,其余12陵目前均保留有棂星门或其残迹。
十三陵的棂星门结构基本一致,均为二柱木质牌楼,因此俗称二柱门。两根汉白玉石柱构成棂星门的骨架。木质的门牌和斗拱嵌在两根石柱之间。由于年代久远,棂星门的木结构部分几乎全部糟朽。除长、景、永、昭、定五陵的棂星门解放后先后修复,裕陵棂星门仅存一根残木之外,其余各陵棂星门现仅存汉白玉石柱。 献陵棂星门甚至连石柱也残缺不全,石柱的上部不知在何时被拦腰锯走,仅留基座。
在明十三陵中,长陵明楼下方城的券门不是完全通透的,永陵、定陵和思陵的方城无券门。另外九座陵,明楼下方城券门完全通透,登临方城和宝城的石道分列明楼背面的左右两侧。同时,为防止坟冢封土在雨季发生滑坡等事故,这些陵在正对券门门门洞的地方,与陵宫中轴线垂直修建了一道拦土墙。
九座陵方城券门内的这一建筑风格,使得方城两侧的宝城墙和拦土墙,共同组成了一个弓形的封闭院落(宝城墙为弓形的圆弧,而拦土墙为弓弦)。这种弓形院落也酷似月牙的形状。因此,这部分建筑被称为“月牙城”。十三陵的月牙城存在于献、景、裕、茂、泰、康、昭、庆、德九座陵寝中;长、永、定、思四座陵没有月牙城。
明景陵,是明朝第五帝宣宗章皇帝朱瞻基(年号宣德)与皇后孙氏的合葬陵寝。
明景陵-明楼、五供
明景陵
明景陵-圣号碑
裕陵位于天寿山西峰石门山南麓,是明朝第六位皇帝英宗朱祁镇和皇后钱氏、周氏的合葬陵寝。
明英宗朱祁镇,宣宗长子。宣德二年(1427年)十一月十一日生,三年(1428年)二月六日立为皇太子,十年(1435年)正月十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正统。 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十七日,英宗去世,谥“ 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临终遗诏止殉,结束了宫人殉葬的残酷制度。五月,陵寝玄宫建成,八月,英宗葬裕陵。
用活人殉葬,是中国古代一项残忍野蛮的制度,秦汉以后有所收敛,往往代之以木俑、陶俑。秦汉以后就很少有人殉葬了。但到了辽代,人殉之风死灰复燃,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死后,述律平甚至强迫一百多名大臣殉葬。此后,金,元,明初都有殉葬制度。直到明英宗结束了殉葬制度,后清初,殉葬制度再次重现,又到了康熙时才结束了封建时代的殉葬制度。但殉葬制度虽被废除,各种实际的自愿或强迫的殉葬还是存在。
裕陵目前在维修,不知是否要比较全面的复原历史原貌。
明裕陵大兴土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