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周路的个人空间 http://bbs.photofans.cn/?75261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西藏心语--火车窗外的风景(四)

已有 9608 次阅读2010-11-9 09:11

回来时的时间段光线非常好,所以拍到了很多更得意的画面。







高原上涓涓细流,就是长江黄河的源头









错那湖,藏语是“黑色的湖”可我几次经过,从没看见黑色。

只是有些黄色,估计是岸边泥土被浪打的。

河流是暗红色的水,估计是有矿物质,按常理应该是铁的成分比较多。西藏的矿产非常丰富,目前一点都没有开发的迹象和规划,估计是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着呢。



比较喜欢这张,云的影子就在下面,在内地,这种情况极少见,能拍下来觉得很美,也很得意。



蜿蜒的青藏公路,线条很好看,孤零零的一辆车。

























引用:
--------------------------------------------------------------------------------
原本由 无敌老妖 发表
怎么做到的,据说不让拍啊???
欣赏!真的很震撼!
--------------------------------------------------------------------------------


实际上藏民很淳朴,尤其是那些在漫漫路上长途跋涉,一路磕着长头,到拉萨朝拜的外省市地区的藏民,他们风餐露宿,不分冬夏的从四面八方扑向拉萨、奔向布达拉,贴近大昭寺,那种经历和虔诚非语言所能描述,我们只是拍到所见的行为就觉得非常震撼,但内心或许只有他们自己才能理解,但这一些表象已经令我震撼不已;

因为我是领队兼摄影指导,我去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拍出好片子,路上我们经常停车,我会与他(她)们沟通,征得同意后才拍片,我们也过拍过他们露宿的营地帐篷,吃过他们非常简单粗糙、不生不熟的的藏餐(我的经验知道肯定会拉肚子,但为了工作也必须这样做,这些团友们都拍了画面),我们拍了非常多的他们磕长头朝拜的画面,面对面的与朝拜的藏民交流、拍摄,那真是近在咫尺的拍摄啊!(那时候团友们真是兴奋!)我们也尽可能的来帮助他们,比如给他们一些水、食品、水果、钱(在西藏,施舍与被施舍都是很平等的交融,就是一毛钱也不能、不会损害双方的有尊严)但这种拍摄绝对需要事前的沟通!我似乎天生就有这种天份,多次沟通拍摄我们都和藏民相处的非常好。

我说的这些都是有画面的,我们大家都拍了很多,我甚至想过单独发一组《朝拜》,或是音画纪录片,待整理出来发表,现在想想就心颤心跳的鼻子酸,那种画面叫人一辈子难忘...

再说说器材和技术问题:在西藏拍摄风景、人文民俗(朝拜),我的经验是:长焦、广角都必须有!缺一不可!非常有用。应为去过几次,所以我这次比较轻装,机身;尼康D200、D700,镜头:尼康原厂18--70mm、80--400mm防抖、适马12-24mm(这个焦段的镜头非常有用!),第三次进藏就带了这些头,有条件一定要带二个机身,分别装上长焦和广角,如果是一个机身,有的时候跟们没时间换镜头!那时才真正体会了什么叫“稍纵即逝”!!!(带一个机身的,经常会拍大腿...)至于机器的使用,我想大家都不成问题,只是有些使用上的技巧,文字上很难解释的详细,当面交流沟通才能说得更清楚,其实就是一点就通的事。

我的回答,不知道能让大家满意不?

准备明年三月或四月天暖时候再组团去西藏,15天的价格应该在7000左右(火车硬卧往返、吃住车全含,只是不含门票,因为有的人对寺庙不感兴趣,其实西藏的寺庙很有拍头)
流彩飞云的片子很棒啊!总说自己刚开始学摄影,那就更是不简单了!在西藏布达拉海鸥很少见的,能拍到真幸运,纳木措湖边那张颜色调的不太准,记得你在纳木措没少拍,其他的也都非常好!祝贺!继续发片啊!那么多的美图,让大家一同欣赏;

去纳木措的路上

纳木措清晨

远处那个坐在沙滩上的身影,就是流彩飞云,当时我还以为他在欣赏美景,后来他说;那是高原反应严重,只好坐着拍片,那一夜和白天,大家都很难受。


那个网址视频看不到,无效。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