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tiger16的个人空间 http://bbs.photofans.cn/?82627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什么是正确的照片?

已有 2168 次阅读2010-12-10 15:56

 


  原创  tiger16   


   什么是正确的照片?



    看到很多初学摄影的网友的照片, 觉得有必要探讨一下。摄影是记录事件, 表达思想,
传递感情,对影象事物进行再创作的过程。在拍摄照片的过程中,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照片
是否曝光正确, 甚至拿出一些在专业人员看来是废片的照片.这样摄影能力当然不能提高。
简单的说, 记录事件, 就是能让观众看懂你要记录的事件。表达思想, 就是在记录的过
程中, 借助一定的拍摄手段, 表现你的题材, 视角, 影调, 色彩, 构图等。传递情感, 就是
在照片拍摄过程中, 加入你的思想, 情绪,你的认知度等。练就这些功力, 是需要经过长时
间的学习和磨练的.
从初学者的角度来看, 你首先要懂得欣赏, 解析照片. 懂得什么是优秀的照片, 这些
优秀的照片是怎样打动你的情绪的,怎么引起你思想强烈共鸣的.
曝光、色彩、影调
      别相信你手里的数码"多点万能测光"照相机 它只是创作的参考曝光而已. 自动测光
照相机也会犯错误,作为拍摄者的人才是照片拍摄的决定性要素.
照像需要根据具体环境的光线照度来测定曝光。相机的测光系统以18%的灰度来作为
测定标准,超过或低于这个标准, 相机就会产生误测光。而往往你的拍摄对象几乎大多不
是标准灰度。这样就需要你在拍摄时,测定曝光后,再进行调整。
借用一张屋脊网友J E R R Y Y 的照片( 看到他在屋脊提问) 原
照:</p><p>[upload=jpg]UploadFile/2007-6/20076128223220797.jpg[/upload]</p><p>
</p><p> 如果说作者想传递的情绪,就是清新,翠绿,闲适,恬静,惬意的情绪,构图简洁,
有一定形式感(韵律),画面主题突出,一目了然,(表达手段缺乏张力,感染力那是后话)
但是过度的暴光很刺眼,他忽略了绿色植物的亮度误导了测光表,如果降低一些暴光, 效
果是什么样呢? 修改1. 绿色叶子开始柔和起来, 不再那么刺眼了, 色彩还原更趋真实;
如果我们把照片的影调再修改一下, 调整它的光比( 反差)( 这是说利用合理的光比表达拍
摄, 不是叫你使用PS)修改2 主题更加突出, 深色树叶变得图案化, 更有形式感, 韵律,更
多的衬托出中间的嫩绿色树叶的清新, 淡雅, 构图需要裁减一点, 虽然16:9 的画面很悦
目, 但从画面构思, 比例, 美感来看, 有点牵强, 空旷, 影响主题表现, 个人见解修改如下:
[upload=jpg]UploadFile/2007-6/20076131033370379.jpg[/upload] 再来和前面原照比
较, 就好看多了, 是吧?在拍摄时的暴光修正是非常必要的, 从中可以看出, 暴光和色彩,影
调对我们视觉有多重要。(没找到照片,也无法链接)
古语云: 境语情语,就是说你的情绪是随时随地因环境改变而变化的,喜怒哀乐,惊恐
悲都是人之常理, 做文章可以有叙述, 也可以渲染, 拟人等的手法都是常用的, 摄影和做文
TIGER16 tel:13808036402
章一样, 需要有这些要素来表达它, 让你的照片增强感染力. 色彩是个非常个性化的表达
方式, 不同的理解有不同的表现手法, 不便强求, 只要和谐, 美观, 表达清楚, 没有必要强
求统一.
总之, 照片的色彩, 密度(明暗), 影调对照片的视觉影响很大, 有时看似报废的照片,
经过改变这些组合会变成优秀的作品, 优秀的作品一旦被错误调整也会报废, 这些都需
要你在拍摄时非常注意, 是完全可以一次拍摄成功完成的, PS 只是后期补救, 修改, 或创意
设计.
在长期拍摄实践和冲印照片的过程中,了解冲印的人都知道, 每个冲印店洗印出来的照
片都有细微的色彩和密度,影调差异, 他们一般会把旅游纪念照片印得偏蓝或青色,亮些, 而
影楼的人像照片会印得偏红色, 黄色, 密度适中,这是影楼技术总监特定设计的色彩, 要求
很是严格对于个人作品, 特别是影调表现强烈的作品, 一般冲印店是很难满足作者要求
的. 一个优秀的冲印师傅, 会很容易理解和满足, 甚至超越作者的冲印要求的 这就是冲
印人员对照片的理解是不同的, 我们初学者修改调整照片时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只有多
看, 多学习优秀作品对色彩和影调的处理, 才会真正理解什么是正确的照片.
优秀的作品
我们来说说优秀作品, 上面我们提到了表达思想,和传递情绪,表达是主观愿望, 是你想
通过照片说什么; 传递过程是客观的, 是你的照片告诉了受众什么, 是照片的两方面属
性. 有些摄影家的作品并不取名字, 或许是他们认为取名的文字是苍白无力的, 难以表达
作品所蕴藏的丰富内涵, 简单理解作品的意图是浅薄的, 受众的各种解读的集合才是他们
要表达的心声,优秀的作品总是有丰富的内涵, 耐人寻味的, 简单的去解读作者的用心对作
品有失公允.
优秀作品所传递的思想精神有不可复制性.
照片的构图, 色彩, 曝光等技术要件都是可以复制的, 可以学习借鉴的.如果说你有很高
级的相机, 也有拍摄的技术功底, 那么你完全可能拍出亚当斯的作品的, 我们所见到的安
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1902-1984)的那些美国国家黄石公园的精彩照片,近百年后,
你完全可以复制了(这里说的复制指临摹拍摄)。
但是, 有至少有两个方面我们永远不能复制, 就是亚当斯所创立的区域暴光法。其次是
开拓了照片作为媒体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属性, 从而唤起美国社会,民众对环境保护的意
识。这些都不是一百多年前摄影术发明时。亚当斯受到美国总统的褒奖和摄影家的尊重和青
睐. 这些传世之作背后蕴藏的丰富内涵, 我们能复制吗? 不能
附图(亚当斯的作品)
解海龙先生的<<大眼睛>>所告诉我们的丰富精神内涵同样是难以忘怀的. 美丽而灵
动的大眼睛, 表现出中国贫穷山区的女孩对山外社会的渴求, 恶劣的自然的环境和人文环
境,造就的人们的不平等, 唤起了我们对人权平等渴望的社会良知, 虽寓意贫穷, 但又温馨
的烛光唤起我们的爱心, 从而唤起了全社会支助山区教育的社会责任感 所以被希望工程
在万幅照片中选取为代表之作,那么这些丰富的精神内涵也是不可复制的。
附图解海龙作品<<大眼睛>>


 


                                                2004年8月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