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容儿的个人空间 http://bbs.photofans.cn/?83874 [收藏] [复制] [RSS] 你该是什么就是什么

博客

《行走埃塞俄比亚 探寻神秘东非部落》

热度 1已有 3737 次阅读2012-12-24 16:17

参加Lowepro与佳友在线举办的“我要去旅游”活动,我拥有了Lowepro2.1公斤重的小摄影包,十一假期去哪里旅行?非洲,非洲!非洲对于我们初次行走的摄影人充满着神秘与诱惑,或许人们更多的会选择肯尼亚或南非,但我们去了埃塞俄比亚。选择埃塞俄比亚确切说应该是因为津巴布韦,2008年我的十幅《箭扣长城》作品在津巴布韦展出,其中作品被其国家美术馆收藏,撩起了我择机想去津巴布韦看看的心愿,因此才有了此行15天去往非洲两国,埃塞俄比亚和津巴布韦。



出发前我们夫妇再三斟酌,决定还是重装非洲行,毕竟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TQ所带设备:佳能 EOS-1Ds Mark III、EOS 7D、EOS 5D Mark III及N只镜头;蓉儿所带设备:佳能EOS 600D、EOS 5D Mark II、EOS 5D Mark III及N只镜头。这么多的设备要分散装在三个摄影包中,TQ选用的Lowepro3.7公斤重的大摄影包,我则换上了Lowepro2.1公斤重的小包,能轻一点儿是一点儿,准备出发。


我的摄影包



2012年9月20日晚21:00点首都国际机场T2相聚,兴奋洋溢在每个人脸上,期待此次旅行有更多惊喜与收获。


此行埃塞俄比亚线路



 


 



说到人类的始祖,一定会把目光聚集在东非高原上。那片神奇的高原上,有一个古老的国家——埃塞俄比亚。这个东非之国的历史已经超过3000年,可以与世界上另一些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相媲美。从地理上看,埃塞俄比亚是非洲东北部内陆国家,人口约7760万。在埃塞俄比亚高原占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二,整个国家平均海拔近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称。

1941年,埃塞俄比亚这个称号才正式启用,在古希腊语中,“埃塞俄比亚”表示“被太阳晒黑人民所居住的土地”。它的另一个名字“阿比西尼亚”源 自阿拉伯语,意思是“混种人”。具有3000年文明史的埃塞俄比亚是许多流动的部落和城市组成的松散的、冲突不断的联合体,这些部落和城市几乎各自都拥有着时间一样久远的历史。或许是因为没有经历过外来殖民统治的缘故,至今,埃塞俄比亚人还以自己是非洲大陆上唯一一个没有成为殖民地的国家而自豪,每一个民族所继承的语言、习俗和宗教传统都被完好地保存,数千年来,生活在这个国度的80多个部族,都能依照各自独独特的生活方式生息繁衍,所以,它,能让众多的人类学者们欣喜若狂,不仅仅是因为这里有人类最古老的祖先——露西小姐。迄今为止,这里还有着给自己的出生的婴儿行洗礼的基督教徒,也有以割礼纹身来宣告其成年的初民部落。这是我们此行埃塞俄比亚放弃去北部著名旅游景点,远途南下到奥莫河谷,前往东非部落去看究竟的理由。


2012年9月21日凌晨00:10搭乘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ET605飞往首都亚的斯亚贝巴ADDIS ABABA。亚的斯亚贝巴与北京5小时时差,飞行11小时后早晨06:10平安落地。埃塞俄比亚落地签非常顺利,清新的空气让人心情舒畅。亚的斯亚贝巴早晨的气温虽略感凉意,见到机场中一张张陌生而亲切是笑脸,让我们每个人感受到非洲是温暖。想起摄影家孙海波的《行走的非洲》,默默感受着微笑的非洲之魅力。

我们乘坐的航班


 


落地后第一张合影,我便是背着Lowepro2.1公斤重的摄影包。因为埃塞俄比亚天气炎热的关系,在之后的拍摄行程中很难再有机会背包行摄。



来到大厅,阳光明媚,接机的人们非常礼貌有序,让你难以想象这是一个还有很多人吃不饱肚子的国家,每个人眼中的平和与友善的目光让我们感动。


 



开始拿出相机拍摄时我还有些胆怯,语言不通不知人家是否愿意被拍摄。微笑,微笑是最好的沟通语言。


 



微笑,微笑,镜头中的微笑留在记忆中是甜甜的味道。




 



走在埃塞俄比亚的大街上,过眼的美女绝对让你怀疑你是不是身处非洲。埃塞俄比亚姑娘是以身材修长,眉目清秀著称,没有印象中非洲人那么黑,而且都有一个整容者们向往的高鼻梁,细眉大眼,当然也拥有一口天生整齐洁白的牙齿,带有一部分闪米特人的面貌特征。
特别需要说明的就是,埃塞俄比亚姑娘们的皮肤细嫩光滑,这是跟当地的气候有关,埃塞俄比亚与干旱少雨的多数非洲国家大不一样,这个国家素有“东非水塔”之称,降雨相对丰沛,在雨季甚至还会发生洪灾。埃塞俄比亚虽然地处热带,但因地势较高,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10摄氏度至27摄氏度之间。
另外,由于埃塞俄比亚是一个具有三千年文明史的古国,曾是非洲的文化中心,素有“文明礼仪之邦”,所以埃塞俄比亚姑娘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她们能歌擅舞,而且言谈举止大方得体。

随着我们的行程叙述会逐步展现给大家。


车上抓拍美女




亚的斯亚贝巴机场带给第一次踏上非洲热土人们的印象是如此温暖,以至于我们乘车离开往市区行进的路上都舍不得闭眼暂做休息,生怕打扰了这份美好的感觉。
顺便介绍一下,埃塞俄比亚历法是13个月。刚刚看见机场大厅的灯箱海报上赫然印着“来埃塞俄比亚,享受一年13个月的阳光”的黑体标题时还有些诧异,询问当地导游后才知缘由。世界上,也许只有这个国家还遵循古老的罗马儒略(Orthodox Julian)历法——每年共有13月,前12个月均有30天,而第13月有5天或6天(闰年)。


离开市区向南部东非大裂谷进发,路边随处可见闲坐和行走的人们。埃塞俄比亚是拍人文的好地方,果然题材丰富诱人。上午的阳光不错,但满脑子都被灌输了今天要赶路的信息,只能让眼睛大饱眼福了。车上强烈节奏感的非洲音乐+咔咔高速连拍的相机声拉开了2012长城小队非洲摄影之旅的序幕。


在往南部的路上,我们这样的车队非常惹眼,除了见到欧洲人,就是零星三两的日本人,中国人似乎仅我们10位+导游小李。

越往南走越感人们生活贫穷,笑容也越少见了,但不时能够见到招手示好的人。


埃塞的人口密度很大,我们每天奔波上百公里,无论你在哪里停车,就会冒出一群孩子围住你索要。恰好我们出国前准备充分,几百支笔、几百个清凉油、十几斤糖果,正好可以给孩子们分发。谁曾想第一天糖果就分发出去三分之一,弄得后来数日“计划经济”,人多的地方司机都不敢停车了。


路上



越往南走,人们的肤色越重,难怪“埃塞俄比亚”称为“被太阳晒黑的人民所居住的土地”。


终于在SODO停下来吃午饭。在SODO的午餐中,我们第一次品尝到埃塞俄比亚的“英吉拉”,一种荞麦色酸酸发酵的薄饼。英吉拉是埃塞人日常生活的主食,它的主体部分是一种叫做苔麸的草本植物细小种子晒干后磨成粉,然后再加水调成浆发酵后,在一个大的铁盘上烙成水分含量很高的软饼,有点儿象中国的煎饼。柔软的饼卷成一个个的小卷,切成一段一段,就成了英吉拉的主料。英吉拉的辅料则是以典型的埃塞风味的酱料为主,这种酱料的主要特点是辣里带酸,与我们通常想得到的那种辣味大不相同。然后就是烤或者烧的羊肉,牛肉和各种蔬菜。如果需要,也可以添上生的新鲜的牛肉和羊肉。我们不很习惯,但还是用它卷着洋葱炒牛肉试了试。国内的旅游杂志称“英吉拉”为埃塞俄比亚的美食,不敢苟同呀。

SODO午餐合影中标注红圈的食物就是“英吉拉”



非洲的节奏应该说很缓慢,午餐就花费了一个多小时,等待间拍起一群小美女,这群女孩子是我们此行埃塞遇见的最佳女孩们,个个都是美人坯子。



SODO的小美女




阿拉巴门奇位于东非大裂谷,有两座湖,chamo湖和abaya湖,中间有一道山脊相连,当地人形象的叫它上帝之桥,Waneys可谓是最佳的观测点之一,它的每一间房间就是仿照了dorze人的象屋而建,房间外,就是能够看到chamo湖和abaya湖和那座上帝之桥,每一天的太阳就从湖的那边升起来,我们今晚就在这里下榻。

听麦克介绍阿拉巴门奇是埃塞俄比亚香蕉产地,真想买一大把品尝,没能有机会停车购买,可惜直到兰加诺才得以实现。

太阳西斜,我们不停的问导游日落前能否赶到阿拉巴门奇,在什么地方拍落日最佳,没有肯定答复,没有明确时间、地点。此时对于有着较比丰富的旅行经验的我们心里已经明白,先前所说的摄影线路与摄影导游只是预想,小李没有带过摄影团,更谈不上熟悉拍摄地和时间,沮丧情绪袭上每个人心头......


第二天早晨5:00沐哥担当起叫早的任务,大家陆续来到了昨晚餐厅外的观景台等待日出。昨晚天太黑无法看见东非大裂谷及前述的chamo湖和abaya湖及中间“上帝之桥”的山脊,无法判断日出的位置。天渐亮,隐约看清楚东非大裂谷的模样,与之前的想象完全不同,“这哪儿是裂谷?完全是块儿盆地嘛。”其实大家已经明白今天在这里拍日出是徒劳的,但大家还是平和的接受,认真的拍摄,迎接非洲的第一个日出。

踏上非洲的第一个日出


日出前的餐厅



迷蒙Chamo湖


从网络中搜索东非大裂谷的介绍有这样一段话:【东非大裂谷(East African Great Rift Valley)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去犹如一道巨大的伤疤。当乘飞机越过浩翰的印度洋,进入东非大陆的赤道上空时,从机窗向下俯视,地面上有一条硕大无朋的“刀痕”呈现在眼前,顿时让人产生一种惊异而神奇的感觉,这就是著名的“东非大裂谷”,亦称“东非大峡谷”或“东非大地沟”。由于这条大裂谷在地理上已经实际超过东非的范围,一直延伸到死海地区,因此也有人将其称为“非洲——阿拉伯裂谷系统”。这条长度相当于地球周长1/6的大裂谷,气势宏伟,景色壮观,是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有人形象地将其称为“地球表皮上的一条大伤痕”,古往今来不知迷住了多少人。】 是呀,我们就是当今被迷住而投奔的10/N人,在世界最大的裂谷带边,在阿拉巴门奇,我们看到的只能是这样一块“盆地”了,或许登上“上帝之桥”高些角度会好些?可惜那里路途险峻司机不敢冒险,我们只能在心中或许吧。


早饭后要去百草国家公园短暂游览,与第一天一样,第一个任务加油站加油。加油站车不多,但习惯性的也要花上半小时左右的时间,这就是我提到的“非洲节奏”。


非洲骄阳下的拍摄效果没有动物园中的唯美,但全自然的环境中如此近距离的真实再现却让我们兴奋不已,难怪同伴上岸后还在高兴的说:“太过瘾啦!”


离开百草国家公园,走过大片的湿地(车行),我们今天要赶到金卡。导游小李虽无经验,但他非常努力的希望把事情办好,一再叮嘱司机要在日落前赶到金卡。

又到了途中吃午餐的时间,我们尽情的享受着“非洲节奏”,这顿饭+等候用了一个半小时。当然,收获不小,打得漂亮小蓝鸟一只,结识三位来自美国的老太太,还有纪实片若干。

我在你的眼前晃动,
只为吸引你的眼球,
来追我,来追我吧,
我们共同游戏。


终于在日落前到达金卡,导游小李一直在与麦克沟通,是否能够找到一个拍摄的位置,车子一直开上了金卡小镇的最高点,虽然拍摄地并不十分理想,但大家包容的体量着没有怨言,到达埃塞俄比亚的第二天就这样渡过,期待明天进入马戈国家公园部落族的拍摄有所收获。
埃塞俄比亚,是1941年才正式使用的,它不是没有意义的音符,在古希腊语中,“埃塞俄比亚”是“被太阳晒黑的人民所居住的土地”。不过,这块土地上的文明史,却长达3000多年。或许,是因为没有经历过外来殖民统治的缘故——至今,埃塞俄比亚人还以自己是非洲大陆上唯一一个没有成为殖民地的国家而自豪,每一个民族所继承的语言、习俗和宗教传统都被完好地保存,数千年来,生活在这个国度的80多个部族,都能依照各自独独特的生活方式生息繁衍。迄今为止,这里还有着给自己的出生的婴儿行洗礼的基督教徒,也有以割礼纹身来宣告其成年的初民部落。奥莫河谷的丛林里分散着几十支原始部落。三千年来,这些部落,曾经为了土地争端和畜群归属而战争不息。 因此,虽然路途遥远,虽然交通不便,我们还是决意南下奥莫河谷,前往东非部落去看个究竟,这些部落,在现代文明无孔不入的时候,他们,将会是如何的生存?
金卡的儿童





金卡的落日



明天就要进入奥莫河谷拍摄唇盘族,此行的重头戏将会如何?一切充满期待,N种设想开始在脑子里转。夜色中的金卡神秘而安宁,第二天的旅行就这样结束了。


埃塞俄比亚奥莫河谷(Omo Valley)是世界上最独特的地区之一,部落众多,部落人口超过20万。该河谷坐落于埃塞俄比亚境内的东非大裂谷附近,有奥莫国家公园和马戈(Mago)国家公园两个主要国家公园,以其文化和野生物种丰富而闻名于世。

查阅网络资料,对于“唇盘族”的介绍是这样,【莫西族世代生活在埃塞俄比亚南部的奥莫河谷,这个地方十分偏远闭塞,是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原始部落之一。莫西女人把下嘴唇拉长透空,用泥做成的盘子填充支撑,把嘴唇撑得很大,形成“大盘子嘴”的奇景,因此,他们又被称为“唇盘族”。
莫西族是游牧部落,据估计目前人口在6千至1万人之间,他们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用茅草、树枝搭房,牛粪抹墙。房子十分矮小,室内简陋。
莫西女人佩戴唇盘的风俗是为了使自己变丑,以防被外族抢去做奴隶。久而久之,佩戴唇盘便成了美丽和勇敢的象征了。莫西族少女长到10多岁的时候,就会穿透下嘴唇,往嘴唇里放盘子,称为唇盘。唇盘直径大小不一,最大可达到25cm。
所置盘子愈大,谓之愈美,在出嫁的时候也可获得更多的财礼。唇盘越大,姑娘的身价也越高。唇盘最大的姑娘,其父母可得到50头牛的财礼,一下就成了富翁。唇盘成了致富的手段。】

我们即将前往的莫西部族就在马戈(Mago)国家公园内,赶紧上路去探究竟。



越野车蜿蜒下坡直向奥莫河谷底驶去,第一道检查站很快到了,检查站的标志牌是一块剪成大三角形的芭蕉叶,非常环保,呵呵。停车,孩子们围观索要糖果已经很习惯,他们忧郁的眼神让我们心情沉重。


马戈国家公园合影


出发前领队向我们介绍奥莫河谷部落族的拍摄条件和情况,对外开放的几个部落族(如唇盘族等)已经成为旅游点,进入拍摄需要支付保护费,我们10人团队需向每个部落首领交纳50-100美金就可以自由拍摄。这样的条件并不苛刻,想象着如同非洲他国“红泥人”的拍摄类似,便满心充满期待。
进入“唇盘族”之前还在为拍摄时间与导游小李探讨,因路途中“非洲节奏”的耽搁,原计划今天在这里拍摄半天的时间紧张,将会影响到下一个部落族的拍摄,大家商量决定努力拍好一个部落族,毕竟“唇盘族”是我们南下的重要拍摄地,时间不许可今天可放弃另一个部族拍摄。接下来出现的状况让大家始料未及,不多叙说,看图直观了解现场情况吧。


我们是第一辆车进入部落族,刚刚停车便被蜂拥而上围住,吓到后两辆车半天没敢进入。
之前介绍的状况全然乱了套,部落首领根本不知去向,每个人都被“唇盘族”女人们紧紧围住拉扯,要拍摄必须向每个被拍者付费(讲好的拍摄费是5比尔,但拍摄完不付给20比尔你别想离开)。尽管你被迫接受无信的条件,同样无法拍摄到理想的照片,你挎两部相机必须交双份钱,无数双手在你前后抓扯着,牧笛的镜头被戳了一个大手印,我护着两部相机惊魂未定的躲闪着,呵呵,我的心里很脆弱,以至于全然没有了拍摄欲望,只想赶紧逃离现场......

我们是第一辆车进入部落族,刚刚停车便被蜂拥而上围住,吓到后两辆车半天没敢进入。
之前介绍的状况全然乱了套,部落首领根本不知去向,每个人都被“唇盘族”女人们紧紧围住拉扯,要拍摄必须向每个被拍者付费(讲好的拍摄费是5比尔,但拍摄完不付给20比尔你别想离开)。尽管你被迫接受无信的条件,同样无法拍摄到理想的照片,你挎两部相机必须交双份钱,无数双手在你前后抓扯着,牧笛的镜头被戳了一个大手印,我护着两部相机惊魂未定的躲闪着,呵呵,我的心里很脆弱,以至于全然没有了拍摄欲望,只想赶紧逃离现场......


这批人相机挎得多,好收成赶紧上



不交钱你别想拍



5个比尔我就让你拍,拍完不给20比尔你别想走


看看同伴的狼狈相就知道什么状况



讲价、挑选、拍摄,这难道就是我们所要记录的唇盘族?悲哀的摄影人呀......


终于离开唇盘族,跃跃欲试准备一天的拍摄在不到一小时时间里就“逃跑”出来。


路遇唇盘族男子



导游小李告诉我们原来计划订的酒店没订上,只好换一家同等条件的酒店住,谁曾想这一换错过了原计划去的两个部落族,多跑了一百多公里看板凳族。


一路奔跑进入了“板凳族”的领地,遇见第一批该部落族的男人女人们,付费拍摄,我们越来越熟悉“业务流程”。

“板凳族”




为什么要多跑一百多公里路到孔索住Saint mary hotol有些迷惑,行程单上要在金卡的“murle lodge”住两晚,现在看来计划又要大变动。之后才知道“murle lodge”没有订上房间,再之后才知道“lodge”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一切在变化,我们第一次到这里,领队第一次到这里,连导游小李都是第一次到这家酒店所在地,无奈只有接受现实。
孔索的早晨没有理想的拍摄地,虽然我们依旧天亮前起床爬到房间后面的土包上等日出,但无获又是意料中的事,只好在院子中拍小鸟。


孔索的鸟儿


孔索的孩子




离开孔索,又回到SODO南部大镇,这些棚户吸引了我的视线



到达埃塞俄比亚已经是第五天了,几乎每天都在赶路,今天也不例外。早餐后出发一路奔袭,终于在天黑前赶到了兰加诺。因行程单上标注的里程出错,实际近800公里的路程只标注了350公里,原计划午后参观阿布亚塔沙拉国家公园只好改在第二天上午。
旅行前缜密的计划有多么重要,我们一路走来体会深刻,看似小小的改动有时将永远错过而无机会补救。

兰加诺度假酒店的环境非常美,是我们此行埃塞俄比亚所住过的条件最好、最惬意的地方,伴湖而居,听涛观鸟,让心灵休假的好去处。



酒店湖畔



晨曦中的非洲海雕



原计划我们应该在到达兰加诺的当天下午进入阿比加塔沙拉国家公园,行程单上将公里数标错(少标注了400公里),赶到时天色渐晚,因出发前功课做不到位,对沙拉国家公园没有概念,只得同意将行程修改第二天上午进入国家公园。
早餐后进入阿比加塔沙拉国家公园,当我们来到沙拉湖边时,真是再次懊悔......。
查阅沙拉湖的介绍,你会读到这样的概述:【沙拉湖位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市的南部,在阿比加塔-沙拉国家公园内(Abijatta-Shalla National Park)内。沙拉湖长度约28公里,宽度约12公里,湖泊面积是329平方公里,最深处达266米,海拔1558米,是埃塞俄比亚东非大裂谷湖泊地带最深的湖泊。
沙拉湖以其湖边的硫磺温泉而出名,以自然、原始的原生态美景而受人青睐。沙拉湖周围有温泉环绕,周边的陆地由于腐蚀作用和地震而有很多的裂缝,由于周边温泉的水温比较高,沙拉湖远远望去呈现一派雾蒙蒙般的仙境,鸟儿在湖泊上自由自在的嬉戏、觅食,原住民在温泉中洗衣、泡澡,呈现出一幅和谐的自然画卷。】
如果能够在日出、日落时在这里拍摄会是多么一幅动人的人文风光,可惜我们再次错过了。



莎拉湖畔



这是我们在埃塞俄比亚最后一天拍摄了,晚上赶回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明天一大早就要飞过赤道前往津巴布韦,期待着到那里一切会顺利。


 



路过

雷人
1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