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老游客的摄影博客 http://bbs.photofans.cn/?87975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 【 老游客---------- 台湾之印象 】 ==== (第二部)

已有 1598 次阅读2010-2-22 00:03

接第一部:


“jcll”老师说的极是,中正紀念堂不是蒋介石的陵寝。蒋介石死后一直没有安葬,只是暂时安放在距台北60公里处的桃园县大溪镇与复兴乡交界处的“慈湖”。 1959年蒋介石发现慈湖与溪口的景色十分相似,便建了一座中国四合院式的“行宫”,起名“慈湖”,并嘱咐在他死后灵柩暂厝此地。1975年4月16日,蒋介石大殓举行安灵仪式后改为“慈湖陵寝”。 蒋介石之所以至今仍未“入土为安”,这跟蒋介石一直想叶落归根回大陆有关。主要是因为他在病危之际曾留下遗言,希望日后“奉安于南京紫金山”,安葬在南京中山陵附近。据披露,早在1946年,蒋介石就在中山陵园为自己选好了墓地。该墓地位于紫霞湖北侧的山坡上,东临中山陵,西毗明孝陵。从地势上看,该处比中山陵稍低、比明孝陵略高。有学者分析,低于中山陵是为了尊重孙中山,高于明孝陵是自诩高朱元璋一筹。蒋经国则希望归葬浙江奉化母亲的墓旁。 据台湾人说蒋介石后代所以衰败是因为蒋父子没能入土为安,因此蒋氏后代已在台北五指山建好父子陵墓,只待择日下葬。



   
“中正纪念堂”是台北市最宏伟的纪念性建筑之一,实际上,它就是蒋介石的纪念馆。25公顷广大园区里,坐落着中正纪念堂、中正公园、牌楼、围墙、瞻仰大道。另外还有“国立剧院”和“国立音乐厅”,是台北市重要的大型活动广场、文艺表演中心。
   “中正纪念堂”1977年11月,1980年3月完工。2007年5月曾一度改名为“台湾民主纪念馆”。2009年7月,“台湾民主纪念馆”主管部门“教育部”将“中正纪念堂”匾额重新悬挂。“中正纪念堂”复名!



用台湾朋友的说法,虽“纪念堂”曾几经改名、复名,但楼下的蒋介石纪念馆,一点都没有改变过。估计,这应当得利于蒋去台后确实造福于台湾了,台湾在六、七十年代实现经济腾飞,一举济身亚洲“四小龙”,使台湾跨入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当然被台湾百姓所称颂。


“中正纪念堂”内,蒋介石的石像威严的坐在哪里,给我的印象是“英俊儒雅”。 据说,原本扁政府还准备用铁栏杆把蒋介石的坐像围起来,意味着这个象征着专制独裁的领袖,也尝到了牢狱的滋味。最终因为反对的声音太多,无疾而终。


对于在大陆长大的我来说,对于蒋介石的印象,可以说充满了矛盾。小时候,课本里面接受的教育,给我的印象,蒋介石是一个无赖流氓,瘌痢头,小时候穿着开裆裤在溪口的小镇上欺负别的孩子。我忘记了是从课堂上,还是课外读物上得到这样的印象,但是这个细节,却一直伴随着我儿时对蒋介石的记忆和印象,以至于长大之后,一直不明白,高贵的宋美龄怎末会嫁给这样的一个草莽之人,难道权利的吸引力如此之大?之后,大陆的文艺作品对国民党,特别是蒋介石的形象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蒋介石虽然还是一口“娘希呸”,但是却是一身整齐的戎装,那些国民党将领们,和满身棉衣制服的新四军八路军相比,为的是体现他们的装备精良。而这些年,看大陆的不少电影、电视剧,国民党的形象开始要比共产党的军队将领还要正面,几乎他们个个都是仪表堂堂,教育背景良好。只是,因为从小接受的教育,让我还是对于这些描述将信将疑,到底是真实的历史,还是只不过是因应时势的改变?


    站在蒋介石的石像前,忽然想起了毛泽东,相信对于大部分的台湾人来说,当他们看到当年儒雅的毛泽东的样子的时候,会有着和我现在一样,有点时空混乱的感觉。

    当我问到一位与我年岁相仿的台北人对蒋印象时,他非常自然的说:“蒋介石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位慈祥的老人。”
看着展览厅里面蒋介石与宋美龄和台湾的孩子们在一起的那些照片,眼前忽然会浮现起那些,带着红领巾,坐在孩子们中间的老人们。。。。。。。。




《自由广场》与《中正紀念堂》

《自由广场》与《中正紀念堂》

《自由广场》与《中正紀念堂》



《自由广场》与《中正紀念堂》  


《自由广场》与《中正紀念堂》

《自由广场》与《中正紀念堂》

《自由广场》与《中正紀念堂》
----------三张手工接片




《自由广场》与《中正紀念堂》
------------十张自动接片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