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大鸣的个人空间 http://bbs.photofans.cn/?93935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突尼斯、摩洛哥、 旅游风光照 (逐步更新中)(一)

已有 2058 次阅读2013-3-29 11:35

突尼斯、摩洛哥逛了一圈的旅游照,标个地名,给感兴趣的驴摄友参考用,感觉这些是比较漂亮的景点,大部份懒得码字,网查一些背景资料粘贴做注解,也做为旅游行程记录,免得时间长了就忘记了。
北非,地中海的日出,给人的感觉不像在非洲。



摩洛哥,菲斯,麦地那老城,手工的银器,阿拉伯蜜枣,类似新疆的穰,没有吃过,估计味道差不多。








摩洛哥 菲斯   麦地那老城
   


摩洛哥 菲斯  麦地那老城

摩洛哥 菲斯 麦地那老城,世界文化遗产,活着的历史遗迹之称,几百年前的街道还是如此这般使用着,遇到下雨比较泥泞,城内没有水,全部靠马或者驴来驮运。




摩洛哥,菲斯,麦地那老城,崤皮大染缸,很久的历史了,一直还在使用中,味道极臭,旁边时间待的长了很不好受,上面的人就是在谈价格做生意,几百年前也是如此。
菲斯的皮革业最为有名。据说,菲斯老城之所以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独一无二的皮革大染缸挣分不少。从空中俯瞰,形成于18世纪的皮革大染缸就像一块巨大的调色板。大染缸其实是上百个大石臼排列组合而成,石臼里的各色染料提炼自天然植物,据说几百年来从未更换过。烈日下,染匠们跳进五颜六色的染缸,或将一块块完整的牛羊皮革放进去,或将已浸泡在染缸里的皮革拎出来。


摩洛哥,菲斯古城,世界文化遗产,估计是世界上最容易迷路的地方了,进入参观必须要里面土生土长人领进去,一般非当地的导游也一直迷路。最早原来已经开始考虑拆迁了,联合国考察后立刻拨款请当地政府予以保护,很快就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了。现在名气实在响,最主要的看点是:它是一个还在正常使用中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的一切宛如几百年前一样,只是生活其中的人在变。
作为阿拉伯人的聚居区的菲斯老城,有着深厚的宗教、传统文化和哲学根基,于1981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区,世界重点文物紧急抢救项目。 菲斯古城占地250公顷,由伊德利斯二世兴建于公元808年,是摩洛哥的第一座皇城,17公里长的城墙基本完好,保留着浓厚的阿拉伯色彩。作为中世纪城市的经典,菲斯不仅是摩洛哥的宗教圣地与文化交流中心,也是摩洛哥民族的精神所在地。

               


摩洛哥,菲斯,麦地那老城。通过古老的巴巴布杰洛德这个城门就算正式进入这座举世闻名老城了。


卖的就是骆驼肉,不是挂羊头卖狗肉。不过这样直接把骆驼的头挂着比较血腥。

蔬菜很新鲜,当地几乎不用农药,这点比较羡慕。

正在打造手工银器的老人,真正的纯手工制品。阿拉伯人的银器还是比较有名的。
手工作坊里发出的“锵锵”声充满着浓郁的阿拉伯风土气息,懂点阿拉伯语的人估计能听出来,这里人们的吆喝声恐怕都和几百年前的一样吧。



这房子不加固估计马上就要倒了,城里面几乎40%的房子都是如此。

参观的人还是不少,摩肩接踵。



延续了几百年的手工作坊,面对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熙熙攘攘的游客依然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建筑只能进行加固,修缮工作显得比较缓慢,是否在修都是问题,不过加固也是一种修缮措施吧。




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哈桑二世清真寺,填海而建,真的雄伟。位于摩洛哥王国的卡萨布兰卡市区西北部,坐落在伊斯兰世界最西端。1987年8月动工修建,耗资5亿多美元,占地面积9公顷,其中三分之一面积建在海上,以纪念摩洛哥的阿拉伯人祖先自海上来。整个清真寺可同时容纳10万人祈祷,是世界第三大清真寺,排在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和麦地那清真寺之后。
1987年就耗资5亿多美元,真心雄伟。
哈桑二世大清真寺地上底下两层面积近2万平方米,是男人小净和祈祷的场所;中间一层面积为3550平方米,专供妇女祷告之用;最上面一层是活动屋顶,只要按动电钮,寺顶就会在几分钟内自动开启,阳光便直射寺内。200米高的宣礼塔,可通过楼梯或电梯直达其上,塔尖还装有激光设备,夜间设备打开后,35公里长的耀眼光束为穆斯林直指伊斯兰圣城麦加的方向。

  



摩洛哥 卡萨布兰卡 哈桑二世清真寺

哈桑二世清真寺不仅向全世界的穆斯林敞开大门,而且向游人免费开放。

哈桑二世清真寺前的摩洛哥儿童

之前的规定是:非穆斯林只有贵宾和经特别允许才能进入主体大殿内参观,而各国穆斯林可以在任何时候进入,只是在进入大殿之前,门卫要对你“验明正身”。现在已经对普通游客完全开放,殿内气势及其宏伟。

太大太高,全景也拍不下,因本人水平有限,接片也难弄。
清真寺分主体大殿和露天广场两部分,全部占地面积9公顷,洁白的大理石墙壁精雕细琢,殿内外回廊玉柱气宇轩昂。主体大殿内可容纳2.5万名穆斯林祈祷,广场上可以容纳8万名穆斯林同时礼拜。主体大殿屋顶可以遥控开启闭合,25扇自动门全由钛合金铸成,可抗海水腐蚀。正门重35吨,据说只有国王来了才会打开。正门不用钥匙,而是使用一组密码,否则就是撬也撬不开。
寺内还设有会议和演讲厅、博物馆、面积为4000平方米的古兰经学院、可同时停放1100辆车的地下车库,以及世界上最大的伊斯兰图书馆等附属建筑。其中,图书馆里珍藏有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赠给哈桑二世清真寺的一本1000多年的《古兰经》真本。在靠近清真寺的底部为6000平方米,可容纳1400人同时入浴。此外,该清真寺还配有先进的自动灭火装置、广播通讯系统和监控系统,因此,哈桑二世大清真寺是当今世界上设备最先进的一座清真寺。它为卡萨布兰卡这座享有“大西洋新娘”美称的城市又增添了几分诱人的魅力。








靠陆地的一边拍个留影,下面的是卡萨布兰卡的老城-麦地那。
宣礼员还可以乘电梯直达宣礼塔顶,从这里发出的诵经声可以传到市内的每个角落。
清真寺于1987年8月正式动工,1993年8月30日建成启用,从此成为卡萨布兰卡的新标志.

卡萨布兰卡是摩洛哥第一大城市。美国电影《卡萨布兰卡》更是让这座白色之城闻名世界。由于“卡萨布兰卡”实在响亮,知道城市原名“达尔贝达”(DarelBeida)的人反倒不多了。卡萨布兰卡是摩洛哥最大港口城市,濒临大西洋。原称卡萨布兰卡,摩洛哥独立后改称达尔贝达。 




摩洛哥 拉巴特 皇宫
这座神秘的宫殿历史悠久,但国王很少居住在这里,加之皇宫不对外开放,使其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尽管皇宫始建于1785年,迄今已有227年历史,但人们几乎找不到几张皇宫内部的照片。这也是皇宫显得神秘的一个原因。

摩洛哥 拉巴特 乌达雅 卡斯巴赫堡垒
乌达雅堡位于摩洛哥首都拉巴特老城以东,布雷格雷格河入海处,濒临大西洋,为一古城堡建筑群。始建于12世纪柏柏尔王朝,后为阿拉伯王朝所用,曾被葡萄牙人和法国人占领。城堡内居民区房屋全部都是蓝白外墙。故拉巴特也有蓝白城之说。在城堡高空平台,面对大西洋,对岸是美国,落日的方向便是纽约。

摩洛哥 伊斯兰古都 梅克内斯 沃吕比利斯城古迹
沃吕比利斯考古遗址位于梅克内斯以北约30公里处,据记载,公元1世纪时,这里曾经是一座繁华的城市,整个城市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后来这里留有保存完好的凯旋门和剧场的白色石圆柱。甚至连古城的街道、居民住房、油磨房、公共浴室、市场等都依然清晰可见,这里还有许多镶嵌式的壁画。从废墟中还挖掘出大批制作精巧的青铜人像和大理石人头像。

沃吕比利斯被称为“法老的宫殿”,这座城市是摩西时代的埃及法老兴建的。

沃吕比利斯是年代久远的古罗马废墟。公元1世纪,古罗马人在可能是迦太基城市的地方建立了定居点,即沃吕比利斯,并逐渐发展成为古罗马帝国在非洲当地的中心行政城市之一。
脚踩着古罗马废墟的猫。几个世纪之前估计这里也站立过一个猫?这只猫一只等在这个位置很久,周围只有荒芜人烟的荒野。时空轮回,物是人非,昔日繁华的罗马城已沦为废墟,这只猫还在等它的主人回来?



1874年,考古学家发现了沃吕比利斯遗址。1915年,这里开始大规模的发掘。沃吕比利斯还有许多青铜像,其中包括乌西亚的半身像、梳洗中的维纳斯像、穿草鞋的维纳斯像。

与其他很多罗马城市不同,罗马人在公元3世纪非洲地区失去立足之地后,没有放弃沃吕比利斯。直到公元7世纪晚期阿拉伯人征服北非后才被取代。
此后,人们又在沃吕比利斯生活了1000多年。18世纪沃吕比利斯初次遭到遗弃。当时为了在梅克内斯附近修建穆莱的宫殿,沃吕比利斯被拆除以便得到建筑材料。可想而知,如果当时没有拆除沃吕比利斯,沃吕比利斯有可能成为当今保留最为完好的一处罗马遗迹。

沃吕比利斯考古遗址,是沃吕比利斯的主要部分,也是唯一吸引摩洛哥和外国参观者的地方。如果你有一本好的旅游指南,在大门口就不用雇佣向导。许多最好的出土文物都送到了拉巴特王宫附近的考古博物馆。不过沃吕比利斯的废墟依旧很有价值。大约30块镶嵌砖依旧矗立在原来的位置上。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