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海不扬波的个人空间 http://bbs.photofans.cn/?107736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临涣茶馆 (结束篇,6日更新)(三)

已有 3646 次阅读2012-12-1 09:26





俗话说:“戏曲是用茶水浇灌起来的一门艺术”, 茶馆也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在节假日、赶集和一些特殊的日子里,下茶馆的人可以边饮茶,边欣赏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曲艺节目。常见的表演有评书、大鼓书、坠子,时常也有莲花唠子、清音、金钱板等客串。对临涣人来说,棒棒茶已不再是解渴了,主要是来享受茶馆那种氛围、那种情趣、那种滋味,泡茶馆已然是他们日常生活中难以割舍的一部分。

临涣茶馆(四)

当今临涣茶馆之所以引人注目并得以延续下去,除去它的传统、商业特点和经营之道外,摄影在提高临涣茶馆的知名度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上世纪末一些摄影人开始关注和拍摄了茶馆。特别是随着安徽当地摄影家刘小兵、张峰等先生的茶馆摄影作品陆续在国际和国内的各类摄影比赛中获奖,进而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摄影人前往。笔者也是这其中的一员,是摄影让我知道了临涣,知道了那里的茶馆和“棒棒茶”。









由于来临涣采风的摄影家、采编的记者越来越多,当地人也都对此习以为常了。他们对摄影人也很友善,面对镜头大多数人都视而不见,对周围的一切变化大多人也都无动于衷,这一点是我最喜欢的。三天的时间里,我从早到晚泡在茶馆里。泡上一壶茶坐在当地人中间,听着、拍着他们无拘无束地聊生计,海阔天空地谈古论今……

摄影人的频繁到访,自然就孕育出了一些当地出镜率高的“名人”。老董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国际“超模”,他那脸棱角分明的皱纹,嘴里叼着那二尺多长的大烟袋锅基本上成了临涣茶馆的形象代言人。老董不是临涣人,靠行乞为生,多年前他收养了一名智障儿童,如今已经长成一个大小伙子了,每日与老董形影不离……。老董在镜头前不惧不怯,深得摄影人喜爱。只要你的镜头一对准老董,他马上就会给你摆出标准的POSE,这一点我实在不喜欢。最让我纠结的是:我想拍张老董吃瓜的照片,谁知刚端起相机,老董突然说了句让我大跌眼镜的话:“慢点!那块瓜应该摆在那边。”无语!无语!老董真是被摄影人拍出来的大名人!难怪临涣到处都是老董的照片!























我喜欢这里茶馆的氛围、喜欢这些纯朴的茶客、喜欢这茶棒的淳甜……

临涣茶馆(五)
临涣茶馆,不仅仅是一处喝茶的地方,更是许多老茶客精神生活中的一部分。尽管近年茶叶、煤炭价格大幅上扬,茶馆茶价却依旧低廉,日益增高的经营成本使茶馆的利润已经不多,许多茶馆在热热闹闹中开张,又静静悄悄的歇业了。但是临涣茶馆的大多业主没有因这些私利而薄了亲情,他们宁可少赚,也要顾及乡邻四方,依然日复一日默默地传承这古老的习俗……





怡心茶楼是现在临涣规模最大的茶馆,它虽是近年新建的,但茶馆老板郑同川先生和夫人有着自己独特的经营方式,它在保持传统经营方式的同时,适当开辟新生茶道,把传统与现代人的生活需求结合起来,从而赋予了茶馆新的内涵。郑先生怀着恢复和弘扬临涣传统茶文化的志向,出资对临涣的泉源进行了保护,对茶楼进行了改造。仿古建筑营造出浓厚的传统氛围,传统的茶具,配上卡拉OK等娱乐设施,吸引了许多当地的青年人和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
    与怡心茶楼相邻的南阁茶楼,主人秉承着茶馆传统的经营方式,每天默默地招揽着茶客。老字号江淮茶馆也在为这传统的延续努力着……



随着城镇的扩张和重建,今日的临涣只因它独特的茶文化而出名。特定时代形成的特定文化是一个地区人们生活习俗的见证,从兴盛走向衰落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那厚重淳朴的乡土特色有必要加以保护和传承。临涣的茶馆能得以幸存,彰显出它的坚韧和旺盛的生命力。它是这个小镇独特的名片,展示了这个历史悠久小镇独特的风情。在这里的几天里,除了老年的常客,我见到了更多的孩子和游客,见到了更多的镜头和Ipad……而这就是我所看到的临涣茶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