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小奇同志的个人空间 http://bbs.photofans.cn/?115350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走山西——边塞关隘得胜堡

已有 2772 次阅读2007-7-24 09:28

6月13日早,乘王师傅的车前往得胜堡。得胜堡是明长城大同镇重要关隘,位于大同市北约45公里处。天气阴沉沉的。当车子驶出城外时,更见远处的云雾越来越浓,越降越低,下雨是无可避免的了,但愿不要下大雨。
   在往得胜堡去的路上看见有通往边墙五堡的路标。边墙五堡也是大同明长城上修建的堡城。边墙五堡有内五堡、外五堡、塞外五堡之分。通常说的“边墙五堡”是指“内五堡”,即镇边、镇川、宏赐、镇鲁、镇河五堡。
    得胜堡是当年为抗击蒙古瓦刺而建,因此处自古为联结晋北与内蒙古的主要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如今由山西大同通往内蒙呼和浩特的国家级主要干线公路亦由此通过。路上所见内蒙的车要比山西的车多。
    在车子快到得胜堡之前,王师傅指着左前方说:“如果在晴天,那山上的长城在阳光下特别好看。可惜现在都给云雾遮住了。”我心想,连一个普通的司机都说好看,那景色一定很壮观,可惜没有眼福。
    当我们到达得胜堡时,天已开始下起小雨。山西的天气温差较大,天一阴下来,温度马上骤降。幸好我备了件薄风衣,还可抵挡住这凄风细雨。
    得胜堡城墙为黄土夯筑,晋北长城大都是这种土长城,墙体十分坚固,保存较好,城墙高五米以上,保存有砖砌券拱南关门,关门洞上为十分精巧的砖雕图案。因年久失修,雕砖巳摇摇欲坠。据说关门外匾额上阴刻楷书“保障”二大字,并署有“万历丙午岁秋旦立”。关门里亦有一额匾,阴刻楷书“得胜”二大字,字迹皆已模糊不清。(下图:得胜堡关门)




我冒着细雨,从关门侧一坍塌处费力地爬到堡顶,皆因当年的登墙之处早已消失。雨水打湿了我的镜头,令图片上显出点点白斑。

当年明王朝与蒙古鞑靼部落化敌为友,在得胜口设马市,使这里不仅成了晋北与内蒙古的主要通道,也成了蒙汉进行物资交流和买卖交易的主要场所。站在堡顶上四处张望,只见四处静悄悄的,一片悠然安宁的田园风光,得胜堡过去特有的战则“南北交锋,烈马嘶鸣”,和则“贡使络绎,商队接踵”的兴盛景象已消失在历史的进程之中。

城堡外周围阡陌纵横,绿意盎然,景色清新。晋北的长城都有种质朴天然的乡野味,它们没有经过修整,也没有如织游人。素面朝天的长城毫不走样地保留着岁月的痕迹,更能让人感受到长城那古朴、苍凉的魅力。







俯瞰城堡之内,当年的屯兵之处已成为今日的得胜堡村。看来村子里的人并不富裕,也许是堡内不许盖楼房?有钱的人都已搬到外面去?




从堡顶下来,雨点越来越密,只好左手打着雨伞,右手拿着相机,在田埂上,在城墙边,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回跑,直踩得满鞋底都是厚厚的泥巴。




当地人把长城叫做边墙。边墙,很朴实的一个词。与帝王将相的丰功伟业无关。边墙,只是护住自家院落的围墙。但正因为把它当作自家的围墙,就不免有了些随意之举。村民为了开垦田地和出行便捷,在城墙上扒开了很宽的豁口。


城墙外就是内蒙地界,当年的大漠荒地已被开发为农田。



昔日宽阔的演武场已被农田所蚕食,一座孤零零的门楼在绿色菜苗的包围之中显得孤独与无奈。



村子里有许多被废弃的宅院,它们的主人也许是发达搬迁了?又或是到别处谋生去了?



堡内随处可见散落着的残砖碎瓦、石雕兽首、柱础基石等历史遗迹。 生活在得胜堡里的村民对身边历史遗迹的衰败早已漠然。据说这里几乎所有的人家里都能看到堡里的文物,有的村民用城墙上的砖石盖起了自家的房子,垒起了猪圈、鸡舍,有的村民家门口就摆着残破的石狮子,大家从来没有想过要去保护这些东西。由于无人看管,导致得胜堡里的文物丢失严重。



昔日繁荣坚固的得胜堡,如今却只剩下坍塌的城墙、摇摇欲坠的古建筑、四处散落的残砖断瓦……据有关专家说,得胜堡是长城沿线规模最大、保存相对完整的堡子之一,但如果再不加以保护,过不了几年,这里就没什么可以看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