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跳跃的乌龟的个人空间 http://bbs.photofans.cn/?191247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上海星期五》第二季: 2012年12月28日星期五:(2012《上海星期五终结篇)2012年的最后一个星期五:从南京路到淮海路(十)

已有 29438 次阅读2012-1-6 21:23


木老师,下次我们一起再去一次?
史先生在废墟上养了两笼鸟,院子里常见的,头上有簇白毛的那种。鸟儿和他已经很熟,可以从他手上吃食喝水了。



有一只鸟不久前不见了,史先生说是被人偷了,我更愿意相信是它自己逃出了囚笼。


欢迎老淡老师。
下楼出来,史先生带我去他家,就是前一排弄堂,前面说过,一排七个门洞,前几家都已拆了。史先生指着一户仅存的几根残掾非让我拍下来,说这是朱南田的旧居,只剩这几根断柱了。朱南田我知道,丰子恺先生的私淑弟子,南社诗人与书画家,当年曾变卖家私抢救丰子恺画李叔同题的《护生画集》,使之得以全壁留世的佳话流传至今,可自己的旧宅终未保住。

在一个破门洞前,史先生举手示意我拍照,我以为要告别了,拍了以后他告诉我,他曾经在此做白铁匠,一做七年之久,原来是要我拍他那只曾经拿铁锤的手,可惜我没拍好。

史先生后来还带我转了一些地方,见了几家老邻居,讲了不少掌故,可惜相机一点电没了,最后在篾竹街、紫霞路路口告别,史先生还没忘记告诉我,当中的那座楼以前是南市两座有名的教堂之一,这座叫“谦心堂”,现在是一家会所,另一座是“清心堂”,是所中学了。
本周五的收获真的很大啊!

上周去拍了王家嘴角街的史先生,今天下午印了一些有关他的片子给他送去,也想借机多了解一些趣事,惜未遇。上周这一带没转到的地方,也小转一圈。

有两位大师领着,今朝老幸运滴。片子俺慢慢理哈。


那俺先上这台相机昨天拍的片片。





感觉这些老屋就像在高楼衬托背景下刑场上的死囚。

这座老庙的历史还没有搞清楚,请诸位老师示教。









这张片子的大图可以看到那小孩手里拿着一枚钢蹦儿买糖吃。(以上m8+ hologon8/16)

朱启钤1872~1964,贵州开阳人,字桂辛,晚年号蠖公,人们称他桂老。1872年生于河南信阳,1964年卒于北京,享年92岁。朱桂老曾为北洋政府交通系重臣,一度为代理国务总理。1930年主持成立“中国营造学社”,其后五年间,学社成员先后调查了全中国137个县市,1823座各类古建殿堂房舍,详细测绘建筑206组,绘制了测绘图稿1898张,经他们调查被重新发现的珍贵建筑遗存上起汉唐下至明清各历史时期均有分布,整理出了清晰的中国古建筑发展脉络。许多现在名扬海内的珍贵古建筑如应县木塔、蓟县独乐寺辽代观音阁均系中国营造学社成员经田野调查和详细测绘研究而被人们重新认识的。
朱启钤在谈及学社宗旨时说:“所以为研求营造学者。岂徒为材木之轮奂。足以炫耀耳目而已哉。吾民族之文化进展。从一部分寄之于建筑。建筑于吾人生活最密切。自有建筑。而后有社会组织。而后有声名文物。其相辅以彰者。在在可以觇其时代。由此而文化进展之痕迹显焉。晚近王国维先生。著古宫室考。于中霤一名辨其所在。为礼记国王社稷而家主中霤一句。获一确切不移之解。知中霤为四宫之中央。则知明堂  为古代建筑通式。宜乎为一切号令政教所从出也。知中霤为一家之中心  则知五祀之所以为民间普通信仰。而数千年来盘踞民众心理者。其来有自也。循此以读群书。将于古代政教风俗。社会信仰。社会组织。左右逢源。豁然贯通。无不如不诸掌。岂惟古代。数千年来之政教风俗。社会信仰。社会组织。亦奚不由此。以得其源流。以明其变迁推移之故。”(民国十九年《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一卷一期)








不管白猫黑猫,都是流浪猫。



从没有见过,猫有那么忧郁的眼神。







南社会员、书画家、诗词家、收藏家朱南田的昔日庭院,已是垃圾堆放地。

拾荒者在朱家门楣。

本周五就这些,一些小景有手机拍摄,随后整理,谢谢。
以下是手机拍的。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