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废墟手记 http://bbs.photofans.cn/?308369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那些年 我们或将告别的单反系列

已有 3222 次阅读2013-9-28 21:16

有人说E-M1的到来意味着奥林巴斯E系列单反相机的结束。倘若一切属实,那么我们又将无奈的告别一个系列的单反相机。回首过往,从数码洪荒之年到如今这个时代,几乎每个数码品牌几乎都雪藏过一两个相机型号,而这些型号的离开,大多是因为新系列的替代。但作为高端产品的单反相机系列被雪藏多数是出于一种无奈的放弃。如若奥林巴斯的E系列单反相机真的离我们远去,那么所剩的单反型号已然就不那么多了。我们应该也不会再见到胶卷时代那样群雄并起的辉宏场面了。借着E-M1的到来,我们姑且认为E系列单反已经远去。我们来看一下那些远我们而去的数码单反相机系列吧。


E系——奥林巴斯


发源于1919年的奥林巴斯拥有着辉煌的胶卷时代。在一代中国摄影爱好者心目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如今热捧的PEN系列和OM系列在设计风格上依旧有着胶卷时代的缩影。情怀已然浓的有些化不开。然而真正开启奥林巴斯可换镜数码之门的却并非这两个系列。


由单反结构的不可换镜相机E-10作为一个发端。2000年后的奥林巴斯开始了他并不短暂的数码单反之旅。2003年,奥林巴斯的第一款可换镜单反相机E-1正式发布,自此开启了奥林巴斯数码单反相机的4/3系统时代。而今看来当时E系列单反小巧的机身是具有远见的数码产品小型化是后来的必经之路,E-1的出现让众多"O记"用户寻找到了胶卷时代后的延续。但是好景不长,随着数码单反相机的飞速发展,4/3系统单反相机受到相当的冲击,且不论全画幅单反相机的到来,即使APS-C画幅产品也直接影响着这个系统的生长。技术的提升也让APS-C画幅的数码单反可以变得越发小巧。对于E系列单反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冲击。



奥林巴斯E-1


2009年底发布的E-P1是一个转折,奥林巴斯在小巧型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无反的结构成为了09年之后奥林巴斯的主线。酷似胶卷时代PEN系列造型的E-P1再一次受到了用户的青睐,此后牢牢抓住“复古”关键字一代新人胜旧人。2012年全新的OM-D E-M5到来,自此奥林巴斯一个全新的可换镜时代到来。主打精巧与专业的无反时代悄然成为后奥林巴斯数码时代的主旋律。而得益于OM系列以及PEN系列在数码时代的复刻。相对于E系单反而言,毋庸置疑小巧的新系列更受用户欢迎。离开似乎成为了一种必然。


而尽管2009年至2010年间奥林巴斯还是不断发布着他的单反相机。但是E-5似乎成为了最后一台高端单反相机。有人说大抵是应该有一台E-7的。一个圈内的朋友这样解释在E-M1与E-7的同门角逐中,更为轻巧的E-M1获得了奥林巴斯的青睐。而E-7成为了一个未曾发布的产品。这样的说法大抵是可信的。E-M1成为了一个新的开始。而E系单反或许自此也就画上了一个句号。


S系——富士


2012年富士无低通滤镜的复古可换镜相机X-pro1、X-E1相继问世。当时可谓风光无限,富士在高画质领域又打响一炮。为何是“又”。我想很多听说过“人像王”的用户应该了解我为何会用一个“又”字。


2000年富士发布了S1pro开始了他的八年数码单反之旅。可以说富士也是日系厂商中最早一批推出数码单反的厂商。而这段旅程也始终让它与尼康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通用的接口以及尼康的机身让很多尼康用户富士用户亲密的走到了一块,而早年间胶卷老大哥的地位也让他的色彩上颇受好评。2004年发布的S3更是获得了“人像王”的美称。加之与尼康镜头良好的匹配度也让更多人愿意尝试富士的S系列单反。2007年“人像王”的后续机型S5问世。采用尼康D200机身的富士S5可谓是一台生不逢时的机器,一场数码单反全画幅变革就此到来。人们开始期待万元左右的全画幅相机。而正是在那年之后富士的S系列便再没有了更新。



富士 S5pro


好在多年之后的富士带着X系列重新回到了人们面前,相比于早年间的单反相机,如今才慢慢走向成熟的微单市场主打高画质富士或许更有竞争力一些。只是倘若假有一日微单全幅时代悄然来到,富士又该如何面对呢?


A系——柯尼卡美能达


Alpha-7 Digital是柯尼卡美能达的绝唱了,自那以后柯尼卡美能达便再也没有推出过单反相机,而在2006年之后单反相机甚至数码相机中便不再有这个品牌了。被索尼收购后的A系列用另一种方式延续着他A系列的传奇。有太多的胶卷品牌没能挨过那个换季的时节。柯尼卡在收购美能达之后不断推出着他的数码产品。最后还以一台经典的Alpha-7 Digita为自己短暂的数码时代画上了一个句号,大抵也算是一种完美谢幕吧。



Alpha-7 Digital


A系——索尼?


尽管索尼在今年还推出了A系列的新一代可换镜头相机A58,但我真的不知道A3000问世之后机体里的那块反光板还会呆上多久。但即使A58继续一路向前,他也终究是一台单电相机,A系列单反早在A580之后离我们远去,虽然迄今为止我一直深深的认为这是一台颇为经典的入门级单反相机,相信很多用户并不认同我的观点。
2006年收购柯尼卡美能达单反事业部之后的索尼推出了他的首款数码单反相机A100。一个全新的A系列单反相机时代到来。但这样的做法似乎并不受美能达用户的欢迎。2008年的A900以2460万有效像素成为了当年像素最高的一款全画幅单反相机,这台相机明亮的取景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努力着的索尼没有获得太多单反用户的认可。我个人认为对于没有胶卷历史的索尼而言这并不是一场公平的竞争。想来遭受打击后的索尼有了重新定位,2008年后索尼更多愿意尝试入门级市场,但在单反方面还是收效甚微。这或许也是索尼在2011年后再也没有推出过单反相机的原因之一吧。2010年推出了单电相机真的获得了多数用户的欢迎吗?值得商榷。



A900


所谓总有春天,2010年索尼抓住时机率先推出APS-C画幅的微单产品,如今可以说获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不知是巧合,还是索尼的战略调整,也正是在那一年后索尼的A系列单反便再也没有新机问世。


L-松下


若不是好友提醒,我完全忽略了这个品牌,他至今为徕卡做着代工,和奥林巴斯一起并肩于m4/3系统的事业上。他和索尼一样有着太多的家用电器而相机不过是他诸多事业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正如他在数码相机品牌中的地位一样。他便是松下,早年间和奥林巴斯一起走在4/3系统上的松下也曾尝试过单反相机。2006年推出的松下DMC-L1外形酷似旁轴却是一款实在的单反相机。这款相机是经典的相比于之后发布的入门级DMC-L10。他更有自己的个性。再相比于…………。没有可比了因为L10之后松下的单反就那么愉快的结束了。



松下DMC-L1


但无论如实,松下L1是一台值得记住的相机,他不仅开创了昙花一现的松下单反时代,而他的设计理念至今为人称道。也成为了相当一部摄影爱好者曾经的梦想机。我至今对他的那款特别的机顶闪光灯记忆深刻。


GX——三星


胶卷时代大抵是没有韩系品牌什么事情的,但是数码时代来临,三星坐不住了,正如现在雄心勃勃走入微单市场那般。曾几何时,他也对于单反有过美好的憧憬。有谁还记得2006年问世的GX系列。使用和宾得相同卡口的GX若昙花一现般在2008年GX-20问世后悄然离去。一个美好的憧憬自此成为了回忆。他来过或许他不曾来过……



N系——康泰时


N不是尼康而是那时的康泰时。这个如今已经有些久远的品牌,却是一个2000年推出过全画幅单反相机的品牌。然而那真的是一个绝唱。如今连同这个品牌也已经不再。多少人希望他能够重新缔造一段传奇。但是想来那也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罢了。即使有天他重新回到人们面前,我想也极有可能和柯达那样只是没了灵魂的躯壳罢了。康泰时告诉我们,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一个巅峰的到来或许也是一个无奈的终结。别了,康泰时,别了,永远的Contax N Digital。



CONTAX N1


R系——徕卡


我不知道可以装数码后背的徕卡R9能不能算作是一台数码单反相机。但他确实R系列自那以后的最后一款单反相机。好吧姑且让我将他凑个数吧。如今的S系列和奢侈品画上了等号。而R系列半犹豫间还是没能真正的跨入数码单反领域,仿佛不曾开始便已经走入结束。那,就这样吧。



徕卡R9


DCS-柯达


九十年代,柯达就开始陆续推出以尼康佳能机身为载体的数码单反相机这样的产品被命名为DCS系列,从1994年到2001年陆续有多台DCS产品问世,应该是以DCS720X作为一个结尾,2001年后登台唱戏的基本都是日系品牌。柯达本可以像胶卷时代那样靠着买CCD过活的,但是没有胶卷时代那般幸运,更多的品牌参与到传感器的角逐中,而指着硕大数码机身过活的柯达,显然还是不愿意将亚洲市场作为着力点。他似乎还沉睡在胶卷时代旅游景点挂着的一台台一次性相机中。2001年的数码洪荒之年,能够购买数码单反的用户并不多,于是乎相比于前几个系列了解的人相对会少一些。



柯达 DCS720X


细细想来,那些或将告别或者已经告别我们的单反系列中不乏经典,不乏我们过往的回忆,然而,而今的时代已不像胶卷时代那般适合于纷繁多彩。纯粹成为了数码时代的主旋律,正如同有太多的品牌没能挨过胶卷换季的时节。一切不由得因为你是经典而得以永存。于是乎只能用一篇文章聊以纪念罢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