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疏影轩 http://bbs.photofans.cn/?3169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走过坝上的恋恋冬日

已有 10291 次阅读2004-11-26 14:18

“坝上”释义:坝上西起张家口市的张北县、尚义县,中挟沽源县、丰宁县,东至承德市围场县。因地势在华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交接的地方陡然升高,成阶梯状,故名“坝上”。坝上海拔平均1500米、丘陵地形,树木多为白桦和落叶松。节气变化平均比内地相差近一个多月,春秋两季较短,冬季漫长寒冷。夏季雨水丰沛,凉爽宜人,是避暑的好地方。近几年“丰宁”段坝上因距北京较近,名气比较大,游人也多。但要感知草原的原始风貌,必须要到坝上深处——木兰围场的塞罕坝草原去。蒙语称之为“塞罕堪达巴罕色钦”,意为“美丽的高岭”。这里曾是清朝的御用狩猎场,清皇帝每年秋天都要在此举行木兰秋猎。本文提及的坝上,正是特指这塞罕坝。
(以上释义综合了一些网上资料,恕不分别注明出处)





匆匆匆!催催催!
  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
  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
  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
  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
   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徐志摩《沪杭车中》   

    我从梦中醒来……按亮了放在枕边的头灯。看了看表,凌晨3点左右——我们乘坐的2559次列车,还要有1个多小时才到四合永车站。已经没有什么睡意了——虽然昨晚11点多才进入梦乡。应该是被车厢中的暖气热醒的;没有披衣,我坐起身来,熄灭了头灯。
Jessili、James、罗德刚、晨波,还有红翻天一家三口、光头佬、金嗓子和我一行十人,这次要专程探寻冬天的坝上。而现在,除我以外,他们都在酣睡。此起彼伏但并不聒噪的鼾声,伴着车轮压过铁轨的“匆匆匆!催催催!”……

正月初二晚出发的这次列车,乘客如预期估计的那样稀少,小罗给大家都买了下铺。一进到空旷整洁的车厢,大伙都说这是佳能一族的专列,说笑的说笑,放毒的放毒,一时间好不热闹……

(Jesseli拍摄)

信手把窗帘打开了一道缝,玻璃上已经结了一层薄冰,但依然清晰地能看到萧索的夜空中挂着的几颗寒星,余下的便是大面积的黑。窗外没有月亮,也没有志摩先生描写的艳色的田野,然而我还是把那首《沪杭车中》,一字一句地默念了一遍:“……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催走了不平静的羊年,新的一年又将如何呢?——发现自己宿命论的味道越来越浓了。
四合永快到了,坝上也不遥远了……

说到坝上,我早从2001年开始,几乎每年的七、八、九三个月,每月都要去一次。而这三个月也刚好走过了坝上的春、夏、秋三季。坝上的春天,放眼皆是新绿,那种绿是可以滴出水来的,是清纯惹人爱怜的那种;仲夏,如茵的草地上,各色野花竞相开放,妖艳而多姿,是煽情且极具诱惑力的那种;而秋季,白桦林和小草把森林、草原染成了金黄一片,灌木丛则把山岗变成了五彩的世界,那色调会醉人,是梵·高画笔下疯狂的那种。
那么,冬天的坝上又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呢?这几年陆陆续续去了九趟坝上,饱览了草原三个季节不同的风采,却唯独没有领略她冬天的神韵。

    “四合永到了,快点下车!快点下!!” 在凌晨4点15分左右,列车到达围场县的四合永站。这是个小站,只停留3分钟。虽然大家已经基本就绪,但在这位女乘务员不近人情的催促下,多少有些慌了手脚。

     睡眼惺忪地出了小站,事先联系好的裴师傅等三位司机,坐在BJ2020吉普车中,早已经在站外恭候多时了。
从四合永经围场县,再到塞罕坝森林公园的山门,需要大概1个半小时的车程。坐在老式的2020吉普车中,寒风透过密封不严的门缝、窗缝,嗖嗖地钻了进来。拂晓前的黑夜被车大灯撕裂着,路两旁的树匆匆闪过,它们早已不是去年秋天的模样,干枯漆黑的枝杈对着天空默默地伸展着。
在山门买过票,车继续走,开始进坝。从山门至红山军马场路段为20多公里的盘山道,大部分都已铺上柏油,但也有一小段沙石路面,路况不算很好,还需要40分钟左右的车程。路上,要经过两三个比较陡的“胳膊肘”弯儿,必需谨慎驾驶,更何况冬天路面上已有了积雪和暗冰。

提起红山军马场,很多影友都知道,它已成为很多摄影师或摄影爱好者在坝上创作和生活的大本营了。从交通上讲,它是距离很多能“出片子”的景点最近的一个镇了。影友们为了拍好早上的日出,一个个争分夺秒,都争取抢占最好的拍摄时间和拍摄地点。因此把宿地选择在就近的军马场,也就再合理不过了。目前镇上已经有很多旅馆饭店,其中“大胡子饭店”“明仁山庄”是名气比较大的两家。“大胡子”姓张,因留有关公般的长髯,大家都叫他 “张大胡子”。他的饭店几乎是坝上最早开始接待摄影人的,不但饭菜好,而且“胡子”还常充当摄影人的向导,这一招,深受影人们的欢迎。还有一位就是名仁山庄的老板李殿民,人很热情,经常帮助影友在军马场租车。因为他是军马场当地人,对军马场的地形和景点,了如指掌,可以给影友们提供很多拍摄建议。目前老李的生意越做越红火,除了保留特色小木屋以外,又刚盖好了一栋有30个标准间的小楼,来接待影人和游客。目前名人山庄已是佳友在线摄影俱乐部,蜂鸟摄影网等很多网络知名摄影团体的摄影基地了。
不过,这次我们没有住在军马场,而是选择了离军马场大概5公里的燕子窑村米师傅家。原因有二:一是军马场在春节期间极少有游人光顾,住宿餐饮设施等基本处于休整状态,而米师傅家是家庭式的旅店,有温暖的火炕可以住宿。二是燕子窑村到正月初五会有扭秧歌等民俗表演。

等我们一行人到达燕子窑的时候,天光已经大亮了。热情的米师傅把我们迎进家中
,又端茶又上糖果,米师傅的老伴赶紧到厨房准备早餐。小罗已经在这里住了好几次了,
我也是第二次来了,大家交谈起来没有任何拘束。据米师傅讲,今年坝上算是个暖冬,雪下得不是很大,很多山坡没有被雪盖住,很多景点的路也可以开车前往。

吃罢了早饭,我才从寒意中挣扎出来。刚才坐在2020吉普车上,被灌进来的寒风冻得四肢发麻。看看天空已经很亮,太阳已经很高,我们决定先在村后的后山看看,适应适应气候。下午再去拍日落。
说是暖冬,那是相对而言的。坝上在正月里白天的平均气温也是零下5 –15°C。
晚上则是零下25-35°C。我们没在后山走多久,就刮起了“白毛风”。这是由于大风的作用,地面上一些细碎的雪花被刮起,在阳光照耀下看起来很像细小的白毛,当地人就管它叫“白毛风”。
白毛风真是不小,但我们也有我们的秘密武器:
    (jesseli拍摄)
我的羊绒帽和护脸三角巾。事实证明很管用,风再大,头部脸部也不会有刺痛的感觉。

(jesseli拍摄)

小罗的“打劫帽”。御寒效果很好,但摘取没有三角巾方便。


  (jesseli拍摄)
红色防雪护套。既能防止雪进入鞋内,也能起到保暖作用。

由于风大,很难架器材。不戴手套或戴着比较薄的手套调焦按快门,过不了几分钟,手就有些僵硬了;但如果戴上皮手套,操作起来又不是很自如。我们拍了一个多小时,就跑回老米家了。坝上冬天的冷果然名不虚传,这次可真的领教了。看看影友jesseli的镜头,就知道白毛风的厉害了:

(jesseli拍摄)



中午饱餐一顿后,稍事休息,就开始了我们几天来的拍摄活动。冬季到军马场附近拍摄,
原则上除了通往桦木沟的围-克公路(围场到克旗),还有马场-将军泡子的一段公路外,其它景点都不能开车去。今年由于是暖冬,雪不是很大,我们打破了这条规矩。


左起:光头佬,金嗓子,晨波,琴剑,罗德刚,jesseli,红翻天


(一)        夹皮沟

冬天的在坝上拍摄,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很多熟悉的景点,由于白雪的覆盖,都已经认不出来了。夹皮沟倒是有点例外,由于地形特殊,我还能很轻易地判断出来。它距离军马场比较近,很快能到达。
我们爬到了山梁上,眺望对面的山坡,那曾是金黄色的白桦叶如今早已埋在了雪下,只剩下光秃秃的桦树干。离太阳落山还有一个小时,现在感觉色彩太单调了。我架好相机,静静地等待夕阳余辉染红雪地的那个时刻。
坝上的太阳果然给足了面子,在即将日落的短短几分钟内,不但染红了远处山岗上的白雪,连白桦林的树梢也染成了红色,这是冬日坝上给我们的第一份礼物:


(EOS3, EF70-200mm/f2.8L,Av f16,E100vs胶卷)


同样这个角度,拍日出就出不来效果了。因此,第二天早上,我们的车路过夹皮沟,在附近两三华里的一个较为平坦开阔地方,停下车来,等待着日出。
太阳出来了,依然没有什么云,这和夏天坝上的日出不太一样。但和煦的冬日阳光,不像夏天那般热烈,光线柔和度好了很多,而且保持的时间也要长。我们依然可以在太阳升出地平线很高以后,继续在雪野中游猎,继续寻找着美丽的诱惑。看看这位孤独的猎手,知道他是谁吗?


(EOS3, EF70-200mm/f2.8L,Av f16,E100vs胶卷)

我用镜头锁定着远处雪地上的一棵小树,目睹着光影在她周围自如地游走,静静地却又那么生动,太阳就是这样向这棵小树致以清晨的问候的。而她则像一叶金色的帆,漂泊在蓝色的梦海里:


(EOS3, EF70-200mm/f2.8L,Av f11,E100vs胶卷)



(二)大峡谷

大峡谷距离军马场稍远,在夏天行车也要半个小时左右,冬天则要1个小时了。说是“大峡谷”,其实是一大片有小河流经的凹陷下去的湿地。由于土质好,“峡谷”内植被丰富,树种繁多。然而冬天一切色彩消失了,各种树木从秋天绚烂的千姿百态中都简约为一种肃穆。这要归功于雪,在雪的世界里,万物自有一种内在的统一秩序。
晨曦中,我们背着器材,各自散开,也在这种秩序中逡巡着。我发现了两颗正冬眠的小树。迷离的光影吸引着我;似乎感觉到她们正梦着去年夏日里的繁茂光景:


(EOS3, EF70-200mm/f2.8L,Av f8,E100vs胶卷)

我独自一人又走到了流经大峡谷的那条小河。小河早已冰封,却风韵独特。雪花在冰面上凝结为瑰丽的图案,晨曦的光辉洒在上面,似真似幻。一条枯枝在我眼前舒展着,形状是那样的自如洒脱。
记得一位曾活跃在西北地区的探险家说过:万物皆有情,无论是一尾荒草,还是一块顽石。几年前听到他的这番所说不以为然,现在似乎已经有点朦胧的会意了。
    几位影友已经离我有一段距离,我抱着相机独自伫立在枯枝和小河面前,致以长时间的凝视……四周很静,细小的雪屑在阳光中流动着,亮晶晶的,我可视的呼吸也随了这流动的韵律;快门启动了,清脆的回音在空气中持续着,似乎是我们之间唯一的交流语言......


(EOS3, EF70-200mm/f2.8L,Av f8,E100vs胶卷)



(待续)
(接首贴)


(三)小红山

小红山子周边,在夏秋两季,是军马场附近最出片子的景点之一。爬上小红山附近最高的一个山梁,视野会很开阔。在夏秋的早上,往往有地气出现(附在地面上不散开的白雾),太阳一出,便给小红山的山脊和地气都镶上了金边儿,这时候常有马群跑过,好似仙境一样。
冬天这里的视野依然很好,但感觉完全不一样,白茫茫的一片雪的世界。

(jesseli拍摄)

第三天早上我们便在这里拍日出。那天早上很冷,估计在零下30度左右。我们早早地爬上了山坡,在严寒中瑟缩地跺着双脚,等待日出。

(jesseli拍摄)


日出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因为云的形状不很理想。我一回头,以下这个场景吸引了我:仿佛一首很悠然的冬日田园诗,几头牛慢慢走过白雪覆盖的田野。这幅场景似乎在读过的某本古书里出现过,从那时候开始我就盼望着有一天我也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EOS3, EF70-200mm/f2.8L,Av f16,E100vs胶卷)


(四)        北沟

北沟的山相对高些,要爬一段时间。积雪比较厚,爬起来真不是那么容易。积雪厚的时候,下脚要稳,踩实了再继续走,这时侯若有个专业登山杖肯定能派上用场。爬雪山或许有些累,然而当你爬到山巅,那种极目皆画,御风而飞的体验,会让你忘掉一切辛劳:


(EOS3, EF70-200mm/f2.8L,Av f16,E100vs胶卷)

但拍日落切记不要忘乎所以。同行一位影友就是因为那天的日落很壮丽,高兴得在下山的途中走迷了路的。当时我们在下面等了半个多小时,看他还不下来,真是有些害怕了。冬日坝上,辉煌的日落一过,等天全黑下来,就寂静得吓人。空旷的四周一点灯火都没有,透骨的严寒马上侵袭过来。我们怀疑他是迷路了,也怀疑他摔倒了或是掉到雪坑里了。眼看天就要全黑下来,山下的人都呆不住了,纷纷大叫着他的名字,拿着手电筒或头灯,四处寻找。那时,真是恨没有买对讲机,手机在山里很多时候根本没信号。好在没过多久,他原路返回,看见了我们的灯光,也听见我们的呼叫了,着实虚惊了一场。现在想起这件事情,还是有点后怕,因为听说坝上以前在冬夜,确实冻死过迷了路的人。

(jesseli拍摄)
罗德刚在前方探路。


我们还去了三拐子沟,西马点等地方,就不一一介绍了。
总之冬天的景观与夏秋有很大的不同,脑中应该抛弃固有的对坝上的印象。我们能去比较多的景点拍摄,是因为雪比较浅,若赶上了严冬大雪,千万不能勉强选择较远的景点。


另外不能忽略的就是坝上民俗的拍摄了。

在燕子窑村,每年的正月初五都要扭秧歌,踩高跷,放烟花。
唢呐一吹,锣鼓一响,着装鲜艳的村民们就随着鼓点扭起秧歌,那种热烈欢快的气氛,会感染在场的每一个人。村民们热情而纯朴,你给他们拍照,他们挺配合,甚至还给你做些高难动作。若拿数码相机拍,当时就给他们看效果,他们会笑得合不拢嘴。


(EOS3, EF16-35mm/f2.8L,Av f5.6,EBII胶卷)


军马场场部初五那天上午也很热闹。按惯例,由四周各村村民组成的秧歌花跷队,会来厂部给军马场领导拜年。锣鼓阵阵,鞭炮齐鸣,热闹非凡。


(jesseli拍摄)


罗德刚和jesseli还拍了坝上的孩子们。我对人文题材不是很感兴趣,因此远远地只是看他们拍孩子,觉得挺有意思。不过等后来看到小罗的作品的时候,还是被坝上孩子们的天真和纯朴打动了。

(罗德刚拍摄)

(罗德刚拍摄)


下面着重说一下冬季在坝上拍摄的注意事项:

1,御寒装备

上文中已介绍了护脸的三角巾,打劫帽,还有雪套等。当然,全套的羽绒衣裤必不可少。鞋最好是雪地靴,或者是高帮儿厚底儿的登山鞋再加上1至2双毛绒袜子。手套最好是皮手套,要保暖同时又要保证操作相机灵活。羽绒衣裤不要那种连体式的,像那种连身滑雪服,看着暖和时尚,但如果在野外拍摄时突然内急,就很麻烦,因为一般滑雪服后身没拉链,解大手就要都脱掉。冬季在野外解大手,也要做好御寒措施,尽量找背风的地方,找不着就在林中挖一个雪窝,即避风又不冷。另外,摄影包中最好常备几块巧克力或者压缩饼干,有时候很管用。

2,安全措施

1)冬季到坝上拍摄一定要注意安全。北京距坝上将近500公里,夏秋一般也要开8小时左右的车。冬天不建议自驾车前去。若非要自驾车,也必须要驾驶四驱越野车。
冬天路况复杂而多变,日落后很容易迷路,轮胎也容易陷到雪坑里,比较危险。建议至少两辆车一同行使,并且要有当地人作向导。保持车况良好一样重要,要做好寒区驾驶的准备工作,如换高寒机油和齿轮油,玻璃清洁液的防冻能力要至少能抵御-35度。当地司机开的2020吉普车的车况不见得好,但司机都很有经验,有应付当地气候的高招,租用的话,会省去你不少麻烦。
2)对讲机(手台)不可少。上文中的小故事已经说明了它的重要性。军马场在夏秋的时候手机信号相对较好,但这次冬天去却意外的差,据说,由于冬天几乎没有游客,马场当地的移动信号是半关闭的。如今手台已经很便宜了,有的只要三百元左右。坝上比较空旷,手台的发射接受范围是出人意料的好。
3)拍摄时,不要远离其他队友。如果一下掉进齐胸深的雪坑也不必很惊慌。先让自己镇定下来,尽量想办法与其他队友联络上。如果联络不上,也不要胡乱挣扎,因为有可能越陷越深。若实在爬不出来,就大声求救。
4)手电筒,头灯等照明工具很管用。在夜长昼短的冬季坝上,随身带着它,总会有用的。
5)眼睛对雪的反光敏感的人最好带上墨镜。不过在拍照时候会嫌麻烦。我在坝上几天来从没戴过,眼睛也没什么问题。

3,拍摄方面的注意事项:

拍摄冬日坝上的时机,不宜选择在元旦前后。因为那时候雪还没下几场,山坡草地上一片惨淡,雪还没有把枯草盖严。相对适宜的时间还是在春节前后。
在坝上拍摄,相机要有足够的防冻能力。我知道的相机里面,纯机械相机如尼康FM2,电子相机如佳能EOS系列,120相机如禄莱6008,PENTAX645NII等都工作正常。旧型哈苏、宾德67等,都出现过误事的现象,问题有的出在润滑上,有的出在供电上。电子相机一定要多带备用电池,因为严寒中,电量会成倍的加速消耗。备用电池不要放在外衣兜或摄影包里,要放在贴身的兜里,用体温来保持电池的温度。摄影附件里,也会出现一些反常现象,如偏振镜的外镜片很难转动,快门线被冻成硬邦邦的铁丝一样等,不过基本上都还能使用。


EOS3和RS-80N3快门线在严寒中依然使用正常。(jesseli拍摄)

最后一点必须提醒的是:每天有洗澡嗜好的朋友,要是冬天来坝上,还真要掂量一下了,这时的卫生条件不比夏天,几天不洗不涮是平常事。而且对脸部最好的保养,就是根本不洗脸。坝上冬季拍片确实是有些艰苦,不过当你看见低色温的太阳光照在雪山上,演化出绚烂的色彩时,心中便充满了无限欢喜,早把那点辛苦抛到九霄云外了。冬天拍摄,其实与夏秋一样也是争一朝一夕,中午和晚上,和影友们一起喝酒吃肉、放烟火、过大年,会度过了一段非常快乐的时光。

大家放起烟火来都跟小孩子一样(左起:司机裴师傅,金嗓子,红翻天,晨波,光头佬)


走过坝上的几个冬日后,我对坝上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她不仅有夏秋的柔美和绚烂,也有冬日的肃穆和静谧。同时,我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视觉惯性:回京后,在城里拥挤的街道开车时,对两旁高耸的混凝土建筑很不适应了——在坝上,无论你从车中哪个窗户望出去,都是一幅幅广阔的流动的画面,那么有韵味,那么有灵性。

有人说世界上最美的有两种:一种是自然之美;一种是人类的爱情。我对这个观点并不反对。但还有一种美,我想就是人与自然的感情了。提起坝上,总感觉她像一个极尽柔美又神秘高贵的女神,总在我厌倦了人与人之间的争名夺利,厌倦了城市的喧嚣的时候,远远地,轻轻地召唤着我…… 在坝上高高的山丘上,我曾发现了儿时憧憬过的仙境;我也曾徜徉在广袤的草甸上,身背摄影包,放纵着飞扬的遐想;也曾在蒙古包中,身披洁白的哈达,豪饮着草原的烈酒……无论寒暑,每每徜徉在她的怀抱里,我都最真实地感觉到了心的自由。

她是我们的梦工厂,她是我们的乐土……



(完)
再次感谢大家的鼓励!
常飞兄:
我们这次冬日拍摄日期是:2004年1月23日(正月初二)~ 1月28日(正月初七)。文中只交待了正月初二开始,不够具体,见谅。
TO:小隐

在北京马甸桥的三夫等户外用品店,这些东东都买得到。
潜水好一段时间的帖子,又浮出来了。
再次谢谢晚妆,修女,baiwenqi,国彦的鼓励!

今年元旦已经有佳友去了,雪还不错,相信春节期间会更好,真想再次在凛冽的寒风中上坝阿:

元旦节:四驱坝上撒点野
哈哈,又见到MARS的会员照了,很亲切阿,从01年就没有换过吧?没错,是04年的春节阿,老贴又冒泡了。火星兄什么时候再来京阿?有四年没见了吧?真的很惦念……

谢谢DV视野的鼓励!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