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洗心空间 http://bbs.photofans.cn/?48112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关爱生命--潘文石教授和他的助手们(一)

已有 18816 次阅读2007-7-16 15:56

关爱生命--北京大学崇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

7月13日邀我一起去北京大学崇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采风,看看野外珍貴的白头叶猴,并有幸探访著名的熊猫之父潘文石教授.

SONAX版主是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的志愿人員,在崇左地区进行了7年的拍摄工作.

我虽然在广西生活过几年,基本都在北海,防城路上跑。对崇左是陌生的。上网看过一些资料和SONAX一起聊天,对潘文石教授和基地有了简单认识。

潘文石,男,1937年出生,民盟盟员,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大熊猫及野生动物保护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崇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主任,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987年他主持的“大熊猫生物学研究”获国家教委科学进步一等奖,1990年主持的“秦岭大熊猫的生态研究”获国家教委科学进步二等奖。


早年在海拔3000多米的山上研究大熊猫,经常连续三至五个昼夜坚守在零下十几度的帐篷里,几乎不间断地通过无线电监测大熊猫,记录下有关大熊猫交配、受精、产仔、哺乳的最直接而可靠的参数。真实、自然、近距离接触大熊猫20年。被誉为“中国熊猫之父”。

潘教授第一次发现了野生大熊猫的社会结构和行为方式、婚配方式;第一次发现了大熊猫的DNA多样性还没有下降到近亲繁殖的程度;第一次向世界宣告:“大熊猫并没有走入进化的死胡同!”通过研究,他们取得了多项重要的科学发现,澄清了许多大熊猫科学研究上的疑团。

多年来,潘文石一直把他的科研重心倾斜在哺乳动物上,而且总是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拓宽科研领域,从1989年秦岭的大熊猫,到1996年11月移师广西崇左建立白头叶猴科研基地。

以上资料参考
新华网、SINA,SOHU等网站 关键字 潘文石
白头叶猴

白头叶猴,名副其实

别名 花叶猴

学名 Presbytis leucocephalus

英文名 white-headed leaf-monkey

猴科 Cercopithecidae

分布 广西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外形酷似黑叶猴的白头叶猴是我国特有种。其头部连同冠毛及颈部和上肩均为白色,像戴一顶白色风帽,手、足背面亦杂有白色,尾的一段为白色。

生活于热带、亚热带丛林中,善于攀援,不仅能在树上悠荡,也会攀登悬崖。常聚集成家族小群生活,有一定的活动范围和路线,并有相对固定的栖息地。一般栖息于峭壁的岩洞和石缝内。以嫩叶、芽、花、果为食。


关键词:白头叶猴
了解了一些知识后,我对基地产生浓厚的兴趣?潘教授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们的日常工作会是怎样的?人与野生动物是怎样的交流的?带着这些问题踏上去广西之路。

随身带了
一个佳能30D/50.14,一个理光GX100,一个佳能18*55IS望远镜
衣物:凉鞋,高帮登山鞋,快干衣(长袖,短袖若干)快干裤,特地去买了彩系列的帽子,裤子;还有摄影包也换了吉尼弗帆布的.

还有一点带少了蚊子水,
中午结帐后,基地的梁老师来接我们,她看上去精明强干,基地的事他操心很多,说话温和,不紧不慢。

一个中型面包车里,驾驶员是梁老师,副驾驶座上是潘教授。我和SONAX坐中排,一个叫“苦瓜”的不喜欢拍照的女孩子坐后座,可别小看她21岁大学毕业了快一年了,曾经是江西高考状元呢,现在帮助潘教授整理书稿。
中午结帐后,基地的梁老师来接我们,她看上去精明强干,基地的事他操心很多,说话温和,不紧不慢。

一个中型面包车里,驾驶员是梁老师,副驾驶座上是潘教授。我和SONAX坐中排,一个叫“苦瓜”的不喜欢拍照的女孩子坐后座,可别小看她21岁已经大学毕业快一年了,帮助潘教授整理书稿。
忍不住深呼吸,路面上水气蒸腾看似有水却无水



教授非常亲切,他马上记住了我的名字,一路上聊体育聊钓鱼,说起基地他滔滔不绝,基地的食物纯天然,自己种菜,树上还有些芒果,西藩莲,很大的鱼塘,自己养鱼还能钓鱼。一提钓鱼我就来了精神,因为我爸爸超级钓鱼迷,都70多岁了还去平谷夜钓。年轻的时候研究台钓,自己写文章做实验。教授听了很高兴,马上就要求我爸爸来基地。他说崇左的基地有雨塘,04年在钦州的建立的基地能钓海鱼,还能用望远镜看到海豚……越说越高兴……

我爸爸的理想就是在郊外有自己的房子,享受纯天然的生活,如果如教授所言,真是有诱惑力呢!

暂短的休息后,我们兴致极高,马上就顺着园子转转,本来就是转转,SONAX着急看猴子,把我“骗”飞机场。这一圈走下来汗流夹背,大腿疼的抽筋,一会再给大家看(这里的网速慢,几分钟才能上一张,晚上继续)先上一张接片,在南宁跟SONAX学的。

听潘教授和他的助手秦大公说:2000年SONAX关注崇左基地,关注他们的研究,主动赠送他们一个尼康600mm镜头用于工作记录。教授他们都不太相信,难道有这样的人吗?

SONAX真的自己抗着器材来到崇左,义务帮助他们工作。一晃就是7年。

当年的情形他们还记忆犹新,条件简陋,能提供SONAX睡觉的床是三块木版拼起来的。吃的住的工作都艰苦,蚊子恶毒,被咬过之后都会起水炮。

基地是以前中越边境战争的军队驻扎地,周围的老百姓从开始敌意他们到后来支持理解他们的行动。这个过程教授和他的助手付出了巨大力量.




排空看上去很年轻,教授还没找到



我的住房




教授和学生们同吃一桌饭,每次都是等大家都吃上了他才再吃。最近他身体不是很好,发烧症状,另外也患有痛风、结石。仍然带病工作。

简单的饭菜,绝对天然


基地在群山环抱之中,四面的每一个山头都会有猴子居住。

这里的阿海是当地农民,从小就在这一片玩耍,对当地非常熟悉。96年潘教授到这里工作,他就做向导,一直到现在。他身边的小白(狗)象猎犬一样,能发现猴子在什么地方。

谢谢丽人关注


问:潘文石头教授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名字,以前往往都是和大熊猫联系到一起,有人叫他“熊猫爸爸”,还又人叫他“大熊猫之父”,现在呢?他的名字有和一群可爱的精灵联系到一起,那就是非常珍贵的——白头叶猴,那潘老师从“熊猫爸爸”和“熊猫之父”到现在的“猴王”这对您的研究有的领域上的跨越,那你当时是怎么想到去研究这群可爱的白头叶猴呢?

教授回答:其实在研究熊猫上呢,我后来进入了熊猫社会,就是对熊猫的内部社会的关系开始研究,就是研究《行为学》,我开始读一些关于《行为学》的书籍,很快读到哈佛大学一位退休教授的书,威尔逊写了一本书,里面提到人类社会究竟是部分的还是全部的?由我们组建的动物组建的。意思是说,人类的行为到底有多少动物的成分?我觉得这件事情特别特别的有意思,研究《行为学》应该进入这个新的阶段,20世纪90年代之后,才被承认的。我当时研究熊猫的时候90年代初期,对这个文件非常兴趣,当时我就想,研究熊猫到底和人类就要远一些,因为它到底是食草动物,我应该研究灵长动物,灵长动物的《圣经》里讲,人是万物之灵之长,跟我们长得很像的动物都是灵长动物,那么我就得在这些动物种类中挑选啊?最后选择白头叶猴来进行研究,如果在非洲去研究黑猩猩,一是因为太远,一个是因为没有那么多钱,要是一个队伍这么研究起来会很困难。90年我来过这个地方,我见过石山峭壁上的白头叶猴,而且还是我们中国所特有的,我觉得要它们,就一定要看见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我们用望远镜能看到它们在峭壁上的关系,因为你进入热带雨林,你就是我们现在这样,我们选择它就是想了解它的社会内部关系,那么研究它的目标是探讨它在科学上或者哲学上的大问题,这是你我的社会,我们的行为是部分的还是全部的,得从动物的遗传学上分析。这是我来这初衷。

问:您现在研究的白头叶猴和人类的关系是不是有了新的突破和一些新的进展呢?

教授:我觉得有一点进展的地方是,一期又一期的研究生、博士生都从这里毕业了,积累了11年了,在这11年里面呢?我有三个东西是最感兴趣的。我只能谈一种倾向性,至今有很多结果可能没出来,在南美洲,越到高等的猴子,它就有另外一种需要,不仅仅是吃饱饭,还有一种精神上的需要,低等的猴子,它吃饱了就睡觉,高等的猴子就会找那种叶子,吃了以后就像人类吸烟一样,表情特别舒服。从做熊猫的时候就研究那金丝猴,它有没有这种高等的行为?结果也没什么发现,在这11年里,看这的猴子有没有吃完树叶能不能带来精神上的放松?至今没有可靠的发现。我就到当地的百姓家到处的访问,他们说有一种叫“猴子蔗”的,实际上是一种热带的植物,我看见过一个老公猴去吃过它的芯,吃完后舒服不舒服,咱们也不知道,我也就看见过仅有的一次,可能这只老公猴心情不太愉快的时候,因为它经常处理群类的一些事情,再有我就想知道它们能不能使用工具。像南美洲的卷尾猴可以使用棍子,虽然不能说和他们的一样,毕竟它们还没到类人猿的地位,至今为止,我和助手都没看见过,但当地的一个老太太说,这干旱的时候没有水喝,一个半大的猴子在山背后,把甘蔗用脚踩断了就开始拧水喝,我说着是一个巨大的发现,这很有意思,生命在演化的过程中,只要对它们的生存有帮助,能帮助它们繁殖后代,这个行为就会逐渐的继承下来,这是半干旱地区,头一年的秋天到第二年的春天是最干旱的时候,这个时候呢?猴子就从树叶中得到,干旱的时候树叶里的水也很少,水是很珍贵的。恰好有甘蔗。可能经过适应,慢慢就会有很多猴子会从甘蔗中拧出水来喝。第三个是我的研究,灵长动物除了人类关心自己的孩子,至今我还没发现,我想猴子是不是能出现在个行为?那将是我研究下去的突破。猴子里面还是那种用暴力占有别人的妻子和女儿,我们观察的范围内,这只老公猴和新来的公猴分了地盘。不在伤害他的小公猴,让我想到古代时候的“文成公主”,知道和亲。在行为中,不再有战争。这是我的研究的“雄性的繁殖策略”,主要是想把自己的基因留下来,也就是说,再强大的、再有很很多领土和妻子,可是没有孩子,不就没有用了嘛?采用“和亲”的办法不采用“暴力”的办法要跟更好一写,可能在我研究行为学的发现。

问:白头叶猴的珍贵在哪里?再有为什么就在这个区有白头叶猴?生物的多样性,您的理论?

教授回答:世界上的灵长动物分为4个中心,我们从新大陆--南美洲,中美洲都是一种卷尾猴,是一种小巧绒猴,它就是一卷尾猴为中心。马达加斯加的弧猴,它就是特别的活跃,是原始的猴子,我们的祖先是由最原始的猴子进化而来的。弧猴只有在马达加斯加才有的,中心是在那里的,别的地方没有。第三个是,中心是古大陆--非洲,非洲是灵长动物最丰富的中心。第四个中心是在次大陆一直到中国的西南部,一直到南洋群岛,这个中心是叶猴的中心,其它地方都没有。我们今天的白头叶猴是四个灵长动物中心的其中的一个,它的主要性,它吃东西吧?和别的很不一样,它的胃的变化和牛差不多了,它吃进去不是反吐出来,它的胃很复杂,它有三个胃,其它的猴子的胃和我们的胃是一样的。它就只能吃叶子,不能吃果实、花生等食物则对它有害,它吃有丰富纤维素的叶子。就是说有这样一个部落,很穷,没有东西吃了,孩子就为了父母去山上吃一些野果,慢慢的就变了白头叶猴,所以当地的百姓见到它们都管它叫做“孩子”。那么我说今天的人类就是白头叶猴的孩子。白头叶猴就像孩子一样照顾老人,照顾人类,不和人类争食。各个生命在演化的过程中占有自己的地域。最早的化石在印度次大陆。经过演化才进入中国。从科学上看,是出现过后向四周扩散,我们在亚洲热带最北部,其它的地方都被占据,所以它来占有这块地方。印度的长尾叶猴非常的旺盛。因为印度的种族不杀生,所以生存的很好。其他地方有吃野生动物的习惯,其它的叶猴都很危险了,我们这的白头叶猴有了增加。10年中我们翻了3倍。

生物都有生存的权利,各种各类的动物都和人类一样有生存的权利,1800年就有10亿,1900年,我们有16亿,到2000年我们就要了55亿人了,这样的情况下,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开始保护生物多样性,否则我们将生存的环境就很是问题,我们的孩子将没有未来,生物的多样性包括遗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我们保护好了,才对人类是有好处的,最有保证的。全世界的保护中心有20几个,只占陆地面积的4%,但保有的物种和环境将接近一半。叶猴生存的环境在热带亚洲。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