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ET视界 http://bbs.photofans.cn/?53224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只向“精品”扔砖头(二)

已有 34832 次阅读2006-3-25 19:38

第三幅是来卡的西湖,这幅的取景与无尘兄的略近似,无尘兄以人为景,西湖为衬,来卡兄的西湖则全无烟火味,大有静寂萧瑟,夕阳晚照,对湖独悲的感觉,殊无欢愉之感,拍片若此那相机得往湖里扔了,这些算是笑话了。其实这幅作品的最大问题之处就是你找不到问题,缺少兴趣中心,拍平了,也许应增加些前景

说到西湖其实我也拍过很多,还贴过长贴什么“西湖的春天”,只做随拍,真当风光片感觉就欠了,与楼上诸兄一样也在大约相同的位置在人家背后打过枪,以前没贴过现在献献丑,我以为这样的片子是拿枪的主儿都能够打出来的,因此这类片子算不得精

大雁多承你看得起,不过你那点精棒我是不敢接的,好象《列宁在十月》里有一句话:一切权利归人民 ,其实加精的权力应给每一个坛上活动的朋友才对,一二人之观点不足以说明全部,我的认识只表明我个人的偏好,其实并不能够说明“精”与“不精”只是我人比较糙,想说就说吧了,少了些中庸、少了些蕴涵,这样的判“精”大多也不太客观的。我喜欢网络摄影作品的原因就是网络是平等的、公平的、共享的,在这里人与人之间都一样,没有权威没有高低,想说就说,想嚷就嚷,如果不是这样大约网络不会有今天这样能够聚集如许多人了。既然上海的佳友给予了班长点精的权力,那你就好好用啦,我们对点精的作品再作评价也是一种平等的象征,挺好
山方兄啊,我只能说说我感觉不够“精”的作品,具体如何“精”,怎样“精”,那兄弟力所不能及了。为啥仁兄不一起来扔砖头呢?还是一起扔好玩。

大庆浪可别叫我老师,他们都叫我老外,唉,我看你也算是老外,大庆人在上海与偶北京人在上海差不多,寂寞无聊时还是多扔砖头多拍片吧
楼上各位过奖了,在网上扔砖头其实大家都一样的,反正人家看不到你,脸都不会红的,只要你愿意扔谁不是扔,各位还是一起扔砖头吧。

在北京拍片皇家禁地最诱人莫过于故宫了,红墙碧瓦,宫灯鼋影,想一想都让人流口水。可是故宫这地方难拍,一是游人多,反正你可以抗着相机进去的时候一定是有游人的时候。二是时间受限制(早9:30-下午4:30),管你拍不拍片人家是定点开门定点关门, 三是如果环境不熟悉找不到好的拍点,李少白整天往故宫跑,跑了十多年了不也就出了一本《看不见的故宫》。

晨波上坝上走长城,一路行来最后进了故宫,用哈苏按了这一张故宫,但这张故宫不能称“精”。几点认识:
1 拍得闷了 虽然利用了傍晚的阳光,但是光线不理想,看上去整个片子闷得很(估计部分是扫描的原因)。
2、拍得憋了 皇家气象我以为用宽、博来表现才好,有些地方如果能够松一些,反显皇家威严。这幅作品过满,感觉压抑,不显皇家圣地的气势。
3、色彩上过于暗淡 难显故宫之美

晨波自己也说:第一次拍故宫没什么感觉,看见那么多旅人觉得更没心情拍了,随意拍了几张作留念

我在北京生活了这么多年,故宫进去了N多次,但拿着相机进去就三次,虽然进去了,但很难找到表现那皇家宫阙的感觉,真难为了当年规划建设这坐皇城的设计者了。

我也借此上一张今年春节后拍的故宫,虽然是近中午的时候,但运气比较好天上有云。

榆木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精致起来了,从MM情结慢慢的转到人文情结上了,小品拍得满有味道。

这幅鱼篓拍得随意,但很有内容,乡间人们的生活情趣都浓缩在一只插满乡间野草竹篓中了,我很喜欢这样的借景喻意的表现形式。这幅的问题有几个,1、高光处过曝了 2、墙是歪的(水平不正)3、光圈过大前景的一些细节不清(如果是用小光圈拍估计榆木不舒服,黑屋子拍着累)

纪实作品的决定性瞬间就定格了它的内容,纪实作品的内容比形式更重要,小鸡这幅片子很好的反映了一次活动,有内容,有背景有故事,虽然一张片子尚不足以概括全部事件,但该事件的重要特征被显著的标记在那里:老人、旗帜、人群、活动都在说明这一过程,唯一遗憾的地方是旗帜的颜色与老人头饰的颜色不易分辨,也许用彩色的表现会更加醒目,作为本次活动澳洲唯一信息提供者,小鸡可以得到佳赛的奖章了。(也许小鸡可以将原色的图片传上来让我们比较一下,是否彩色的更好)


VIVI这幅作品很简单,一看高天流云,二看飞檐凌空,现在下面的墙因为拍摄角度的原因墙是斜的,很是难看,而且与天上的云,墙上的飞檐相比,下面的墙可以说是多余了,既然多余留着它干吗?裁了它感觉图片的主体更突出

动了手术的图感觉舒服了许多

咆哮真人也!兄弟佩服得紧

宝乐 广州那个藏龙卧虎的地方有你一人足当千人了,你先扔砖我过两天就去广州帮你丢石子
古人曰: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今人山方曰:黄山是一种境界。对黄山评价之高那是无以复加了。

黄山以奇峰、异松、云海、流泉四样名于世,人们爱黄山拍黄山,当年几上黄山我也曾感叹:何日求得神仙笔,只绘黄山一片云。

黄山美,人们爱黄山,偶们老大见黄山之作则都加了精了,大有爱山及片之虞。现将加精的黄山都贴出来,大家小论吧

第一幅是形形色色的黄山,三十年前来黄山,蓬莱三岛问神仙

第二幅 随意山水三十年前:曾携侣友山中游,猴子观海问神舟

春光无限的猴子观海

第四幅古龙逸飞的黄山

第五幅山方的黄山

上面五幅黄山作品,形形色色与随意山水都是三十年前的陈年宿货,当年登黄山不知道拿的是什么相机,估计也好不了哪儿去,那时对摄影的要求估计也不如今天这样苛刻,估计二位当时都是旅游照吧,不会如今天一样到了山顶等光等影的去拍吧。

形形色色的片子左侧多了些东西,看着碍眼,景深处理不太好,一些地方都是虚的,如果说好只能说是黄山好。随意山水的片子拍得散了,平平淡淡,猴子放在画面中间,不是观海了,大些云中坐台的意思,这张片子算是到此一游留做纪念的照片吧,这也不错了,毕竟三十年前的事情有得回味,但不管怎么回味,这二张照片离“精”远些,如果这两幅能够算精的话,那2005黄山扫山队的每一张都“精了”。同是猴子观海春光的比随意的感觉就好些,猴子放在了左面,真有面朝大海的意思,但春光这次贴的片子我感觉好的是下面的这幅黑白片。古龙的这一幅黄山中间云大了,云中孤岛独立无援反而少意境了,其实这张片子还不及古龙其它两张看着好呢。山方兄的这张黄山层次感很棒,但感觉左下角那一块小山包有些碍眼。得了这一说将黄山之“精”都说得“遗精”了。其实2005黄山之行我更欣赏下面几张片子:
春光的这张照片比那张猴子观海感觉好,猴子观海那张暗部细节表现不好,这张层次感强,黄山峰的感觉强多了


古龙的这张比他那张云海孤岛要好

黄山“遗精”是这幅作品,近处的暗部层次,远处的天光云影,图片的色彩与质感都相当棒,可惜这幅没“射精”,“遗精”了

小鸡我与咆哮的看法不同,我以为作为新闻纪实性照片,这张照片的内容足够了,每个人对同一新闻事件的看法与认识是不一样的,没有一定之规,其实只要再加一段很短的介绍就能够让人明了事件的过程了。我个人感觉彩色的比黑白好,毕竟它更真实一些,因为你拍的是新闻照片,真实比什么都重要。
精品不精品见仁见智,各人眼光不同, 欣赏的角度也不一样,总得来讲,上海版所迭的精品都十分中肯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OL名Li 兄,我认同你的观点,各人眼光不同那是一定的了,仁兄何妨另开一个贴子,将精品之“精”一一评点,就来个说你精你就精。告诉大家“精”在何处,为何属“精”。其实一家之言了无情趣,我也希望大家能够各抒已见,非如此怎么能够相互提高。

好空之徒、上高地兄二位仁兄的意见偶接受。不过我还想说说我的观点,在新网络时代,语言的变化语义的变化早已经不是20-30年前课本上的东西了,我们都处在VS、PK、超女、F4、无厘头这样的语言时代,你不用去联想,它就代表了固定的语意。“点精”“设精”“遗精”都是现在摄影网站的俗语,没什么不雅之处,只是语言习惯的问题。没必要与人体排泄联想在一起,就算联想在一起了,我看也没什么了不起,人这东西,除了吃喝上床那是第一要事了,夫子都说:食色性也。怎么做得说不得,其实风雅之事说你雅你就雅,不过是人们的固定思维吧了。唐宋明清小说中那些文人墨客之雅都是在青楼里产生的,做完事后铺纸磨墨做画吟诗这就是文人之雅,要不哪儿来的苏小小、李师师、杜十娘千古传名。

设、射 古文通假,都是标记的意思,精 :精品、精良,精英,那是优秀的意思,作品射精=作品设精 那是标记出最好的图片的意思,好空兄想左了。

好空之徒兄,你的名字中有“空”,那定是入禅求道了之意了,既然都已经空了,怎么还会想到“精斑”,哈哈,阿弥陀佛看来还不够空,真要是空了,眼中还会有“精“吗,咱虽都是上海版的,还素未谋面呢,以后有机会多聚聚。

维维安恭喜你啊,得很正式的找个地方进行开光议事,那样镜头用着才灵呢
人文难写是精神

我也喜欢拍人文纪实的照片,因为在我的认识里,那是留给30年后50年后甚至更远的时间看的照片,与风光照片不同,它更加历史一些,也包含了更多的文化意义。拍人文纪实照片容易拍到了一个地方看到有意思的内容就可以按快门,拿回来都是人文纪实片,但最难描写的也是人文的精神。在上海版中喜欢拍人文照片的人也不少,都是些好古之徒,喜欢走古镇、逛古城、看木屋、走孤巷,专在断瓦残墙中搜寻灵感。咱还是看作品吧

1 风无痕的“婺源人家”

第二幅 大同的”流连忘返“

第三幅 佳人的”虔诚&卜楞寺

第四幅 晨波的“尼泊尔风情-母与子”

第五幅 咆哮的“7”号

同样都是人文纪实照片,同样都是“精”品,如果比较一下这五幅作品你是何种感觉?
我谈我自己的认识
1、作品画面杂乱,缺少兴趣中心,右侧的柜子占了太大的空间,而能够引起兴趣的灶台及煮妇却占了较小的空间,而且煮妇的神情与灶台全不搭界,因此作品不能够算成功的作品,因为作品的名字叫“婺源人家"而家的感觉却完全无法吸引人的目光。
2、大同的”流连忘返“好象是一组片中的一幅吧,脱离了那整组的片子,这张片子看上去完全不是”流连忘返“,人物与环境没有什么关系,大有游离于环境之外的感觉,不就是一个找不到北的老外吗?让她流连忘返但那神情却全然不是。
3、佳人的”虔诚“这样的叩长头的图片大家估计看得多了吧,图片拍得平平的,没有什么”虔诚“的感觉,虽然那个叩长头的人占了图片中重要的位置,但你无法引起共鸣。
4、晨波的”母与子“,晨波钟情于风光,人文照不多,但一组泥泊尔人文组照拍得非常精采,而这幅照片中的人物神情非常自然而丰富,那母与子的眼神都吸引着你,而母亲手中又抱又拿的东西表述了当时所做的事情,人物、环境、细节都有了,个人以为这是一幅非常不错的作品。其实我感觉晨波尼泊尔人文组照中还有两幅比这幅更好,但网速太慢我就不贴了,将连接接在这里,高兴的去看了
http://www.photofans.cn/showthread.php?threadid=175078
5、咆哮的人文照片非常有特色,如果有十幅作品放在这里的话,我能够从其中找出那幅是咆哮拍的作品,他的作品非常有性格。这幅照片孩子多么那眼光自然,而照片的色彩那样丰富,也让人不由不叫好。

五幅人文作品没有什么太多可以比较的,但当人与环境溶合在一起时你的感觉就大大的不同,而当人形在环境之内而神游离于环境之外时你根本无法感觉到人文的力量。拍好人文照片要让人成为环境可见的主体才能够产生共鸣。

我也上一幅我的人文照片,也算我对人文纪实照的实习作业吧,XPAN30MM,为了拍这幅照片,我与老太太聊了十多分钟

莫奈的日出:别说关注、学习什么的套话,就等你一起了扔砖了。。。。

咆哮:偶属于眼高手低,纸上谈兵的主儿,那个拍得一般是正常的情况,如果不一般了那一般都是偶然的事件

阿国:按你的想法扔砖吧,我那些评价没啥价值的,只算谈天,摄影本来就是遗憾的艺术,每个人对同一事务都会有不同的认识,按你自己的认识走吧,如果你认为那是正确的。

TT:很长时间你不冒泡了,在新岛长假休得差不多了吧,春天到了,也该你活动活动了,陆老师那里刚贴了你一张标准像,不知道一年不见现在长成啥样了。

申臣:不明白你说的‘只向“精品”扔砖头,此话有失偏颇’做何解释,可否说明确一些。
上高地“富士山”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