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排空 http://bbs.photofans.cn/?56379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速变秒杀】EF200-400mmf/4LISEX1.4x 解放俱乐部(八)

热度 1已有 41670 次阅读2013-7-26 17:08

摄像机是电动变焦环,但也有个"手动推拉杆"



战友,我不再孤独了!
被小姐淹没了,赶紧浮出水面

这波小姐来势汹汹
888



李敏镐演唱会

400mm
观众席是斜坡,北展15排是最理想的高度,李敏镐在舞台前沿儿,400mm才能拍到这个景别.

400mm


400mm


焦距400mm, ISO:5000



请把照片发到我的5D3俱乐部.

看来你还要多学习基本知识,你的问题犯了根本性的错误: 都M档了,怎莫还有曝光锁定问题?没有必要买测光表,那时胶片摄影的东东,看直方图或了解你的屏幕特点,看回放即可.
400mm


网友问:1.4x 是实时切换 还是需要在某个状态下,比如说关机啥的时候切换??
问的好啊,喜欢回答这个太关键问题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问的好,开始我也是有这个疑问的,现在全没问题了,答案是肯定的,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非5D3和1DX的话,需要谨慎操作,不是啥时候都行,当然都不需要关机的

【速变秒杀】的"秒杀"很重要的一点就在这个"实时"上! 拍摄多大景别是需要瞬间把握的,"推瘤"的动作我现在需要大约半秒完成,由于左手速变的限制,秒杀还需要这个左手移动的时间,半秒!我正在不断地练习,把这个时滞缩到更短!
著名低男中音沈洋中毒【速变秒杀】



建议你买摄像的,500元,前面介绍了
<费加罗的婚礼>
394mm


400mm


300mm

昨晚,国家大剧院迎来了建院以来独立制作的首部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虽说演出长达三个多小时,但观众并未觉得倦怠,因为剧好看,歌好听。

  莫扎特在短短35年生命中创作了22部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是世人公认的代表作。这部作品反映了当时法国社会处于“第三等级”的平民百姓地位的上升,歌颂了人民对虚伪贵族斗争的胜利。其中的《序曲》、费加罗的咏叹调《从军歌》、伯爵夫人的《摇篮曲》,以及苏珊娜与伯爵夫人的二重唱等,都堪称经典,听起来格外过瘾。

  这部剧风格明快幽默,具有强烈又极富张力的喜剧效果,很多段落都引得观众开怀大笑。有一位观众这样描述自己的观演感受:我是怀着“一定会睡觉”或者微信“打飞机”的心态被朋友拖来看歌剧的,对于朋友这种“阳春白雪”的爱好,我一向敬而远之,欣赏不来。但令我惊诧的事情发生了,长达三个小时的演出,我居然从头到尾看完了……是我疯了吗?好吧,认真地说,我被震撼了。

  以往,大剧院的歌剧都在自己的歌剧院里上演,这一次却是在戏剧场演出,舞台布景简约典雅、举轻若重,原汁原味地呈现了200多年前的欧陆建筑风情。由于戏剧场空间相对紧凑,舞台纵深减小,歌唱家可以在舞台最前沿表演,增加了与观众的亲近感,甚至令观众找到了看“情景喜剧”的感觉。

  由歌唱家沈洋、黄英、周正中、于冠群领衔的“全华班”阵容更是不负众望,完美演绎了这部西方经典歌剧。事实上,这部剧此前在国内上演的机会不是太多。30年前,中央音乐学院78级声歌系的毕业演出是《费加罗的婚礼》,全部是中文唱词。那一批学生日后都成了中国声乐界的顶梁柱,很多人还蜚声海外。这一次,大剧院邀请国际班底全新制作这部剧,是希望其日后能成为又一部“院藏剧目”。

  这部剧确有成为“当家戏”的面相——故事幽默诙谐,情节跌宕起伏,唱段精彩过瘾,再加上优秀演员的诠释,着实具有吸引力。该剧四场演出的门票在首演前一周便宣告售罄,这在大剧院歌剧演出中可谓罕见,不少没有购得门票的观众甚至希望大剧院能够加场。昨晚的演出还引来不少明星捧场,比如剧作家邹静之,歌唱家田浩江,演员张国立、邓婕等。中场休息时,张国立笑嘻嘻连连赞叹:“真棒!真棒!”

  大剧院版《费加罗的婚礼》将持续上演至8月18日。另外,有必要提醒一下观众,该剧是晚上六点半开演,而非惯常的晚上七点半。昨晚演出过程中,大约在晚上七点二十分那会儿,还有不少观众涌入场内,他们中大多数都是搞错时间了,遗憾错过了一个小时的欢乐时光。王小京摄


昨晚,国家大剧院制作的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首演。歌唱家沈洋(中)、黄英(右)领衔的中国版演员演绎了这部歌剧。此版由西班牙导演何塞·路易斯·卡斯特罗执导。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签约的80后歌唱家沈洋首次在大剧院舞台上挑梁演出,以饱满的嗓音诠释了机智的费加罗。花腔女高音黄英扮演的费加罗未婚妻苏珊娜,则以精致的唱腔与活泼的表演与高大、滑稽的费加罗相映成趣。
  新京报记者 陈然 报道 王小京 摄





232mm



无论在哪个焦距上推瘤,F4都变成F5.6
200mm


场地小了台上台下更亲近
  在经过数月的准备后,莫扎特歌剧代表作《费加罗的婚礼》昨晚终于与北京观众见面。由歌唱家沈洋、黄英、周正中、于冠群领衔的全华班阵容不负众望,完美演绎了这部广为中国观众熟悉和喜爱的歌剧经典。
  不同于大部分歌剧作品宏大的制作风格,《费加罗的婚礼》以小见大,明快、简约的特点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随着大幕拉开,男主角费加罗的婚房近在眼前,人们发现在演出场地从歌剧厅移师戏剧场后整个舞台更有视觉凝聚力,同时舞台纵深明显减小,歌唱家经常可以在舞台最前沿表演,增加了与观众的亲近感,生动活泼的表演甚至令观众找到了看“情景喜剧”的感觉。
  第三幕伯爵府邸的舞台延续了前一幕的样式,但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在舞台地面上多了一道弧形地槽。这一伏笔在第三幕结束后被揭晓,整个布景开始平稳旋转,场景从室内“转”向户外的花园。这让历来擅长无缝转场的大剧院歌剧制作在空间有限的戏剧场首次成功尝试了旋转式换景,让小舞台上实现了大动作。
  声音
  感觉中国歌剧真进步了
  邹静之(著名编剧)
  看了《费加罗的婚礼》感觉非常好,尤其没想到这些年轻的演员演唱和表演得都这么出色。他们站在舞台之上浑身所洋溢出的那种蓬勃的、积极向上的上升感特别打动我。而且我想起来我小时候最初听歌剧时,那时候很少有演员能够唱满全场,都是上半场一个人唱,下半场换另外一个人。而现在全场都是同一批演员,感觉到中国歌剧真的是进步了。
  网友
  我是怀着“一定会睡觉”或者微信“打飞机”的心态被朋友拖来看演出的。但令我惊诧的事情发生了,今天长达三个小时的演出,我居然从头到尾没有打瞌睡……是我疯了么?好吧,认真地说,我被震撼了。我特别喜欢第三幕结尾时的群舞,喜欢那个男扮女装的凯鲁比克!我想说,一切所谓的“不喜欢”也许都缘于“不了解”。我想我今晚特别有动力去网上将《费加罗的婚礼》的曲子下载到MP3里听。
  快评
  歌剧怎样“讨口彩”
  一周前,大剧院的工作人员就告诉记者,《费加罗的婚礼》四场演出票全部售罄,没买到票的观众希望大剧院能增加场次。通常情况下,歌剧在所有的艺术门类中相对小众,观众群也相对少一些,但是这次歌剧的4000张票卖得一张不剩,还依旧满足不了观众的需求,这在国家大剧院历年的歌剧演出中,十分罕见。
  “终于等来一部莫扎特歌剧了,而且还是《费加罗的婚礼》!”这是一位观众的感叹。看来莫扎特的号召力不容小视,而且《费加罗的婚礼》又是介绍到中国比较早的一部歌剧,特别是剧中费加罗的咏叹调《男子汉大丈夫要去当兵》,知道这首歌曲的中国观众尤其多,这些都增加了这部作品的知名度。
  除此之外,《费加罗的婚礼》是一部喜歌剧,名字听上去很喜庆、吉利,故事也自然轻松,旋律明快悦耳,对于喜欢“讨口彩”的中国观众,《费加罗的婚礼》满足了人们对于美好、融洽的追求。且不说中国观众,即使在全世界范围内,哪怕是歌剧传统和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人们对观看歌剧的选择也有明星效应、轻松愉悦的倾向,大腕的加盟、重要指挥家的出现、给剧目带来新活力的导演都是吸引观众的因素。剧目内容的通俗也很重要,有一些特别阴郁的、结局悲惨的悲剧,比如威尔第的早期歌剧《麦克白》、《唐卡洛斯》,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等,那种发人深省的震撼力,对人性深处的触碰,真是需要一定的勇气和心境,甚至还需要一些文化积累才能去理解的,对于普通观众很难对付如此厚重的作品。
  本报记者 罗颖 WJ132 王小京 摄  






329mm


350mm


371mm


200mm


舞剧<孔子>
400mm



路过

雷人
1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