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容儿的个人空间 http://bbs.photofans.cn/?83874 [收藏] [复制] [RSS] 你该是什么就是什么

博客

《长城脚下》(一)

已有 14531 次阅读2008-2-13 17:22

第一次在长城脚下过年,感觉非常好!

大年初二、初三是农村人走亲戚的日子,我们的到来把女主人拖留在了自家,原本准备招待亲戚们的年饭我们倒沾光享用了。暖暖的热炕、香喷喷的烧肉、大柴锅烤得脆嘎巴的贴饼子,一切都是那么新鲜、那么亲切、那么难忘。

1.


2.


3.




河北怀来县长城沿着横岭向东来到黄台子村,山上的长城也随脚下的村子而命名,今天的黄台子村常住人口不过十几户,无独立生产编制,归属陈家堡生产队管辖,因此当地人也有将这段长城统称为陈家堡长城的。其实这段长城叫什么已并不重要,由于年久失修和风化,石砌的墙体虽然没有坍塌,但墙上马道多为碎石和荒草,敌楼损毁严重,长城带着满身伤痕越过高山向八达岭方向顽强而去,而长城脚下的部分村庄也正在自然消失中。

4.


冬季一个寒冷有霾的下午,我们来到黄台子,在上山的路上遇到了村中的三个男人在路边结冰的小沟中打水,询问中得知他们取水是为了饮用非常吃惊,毕竟这里离八达岭镇只有20分钟车程,与延庆、昌平县界也几里之远,之前看到村中用长城砖石垒盖房屋、牲口圈的愤怒心情此时变得异常复杂……

5.





白岭关位于密云县与河北交界处,距北京138公里。与以往我见到的关口不同,一般关口多建在山沟中,借山势而修关门,而白岭关却建在山梁,分布在海拔916米高的燕山山脉上。关内的山坡上是白色的石灰岩结构,白岭关是否因其得名有待考证。
顺312省道到头道沟村,进村后沿水泥路一直开车可到关口的山脚下,40分钟可登关口。有意思的是我们大年初三中午初访到此正赶上农村走亲戚的日子,在关口上短短逗留的时候可看见三两的人们从关外(河北省界)经关口到头道沟村(密云县界)走亲戚,昔日的关口如今仍然发挥着作用。

因为缺少纪实摄影人的敏感性,没有能够拍摄到过关口的村民很是遗憾.

6.


7.


8.


位于怀柔县黄花城乡鹞子峪村。这里保存着一处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始建的用于驻军屯兵的古堡,堡子西处500米有外关口—二道关口。鹞子峪堡不大,估算1000平米左右,据当地老乡说,曾经近40户的小城堡现在仅剩10余户了。土地的贫瘠、人口的拥挤、交通不便,靠种植果树为生的村民已无法以连年下降的板栗收入维持生活等原因,使得大部分的村民搬出堡外或去县城定居了。
2007年政府拨款对古堡进行了粗糙修缮,固化了两面墙(西南两侧)的墙顶,小古堡内也翻盖了几处新房,但荒弃的老屋随处可见,未修缮的后墙上依旧保留着村民在墙上种地的痕迹。
9
这位村里的老人跟我絮叨着,“俗话说:三门以上为城,单门为堡”。攀谈中得知鹞子峪堡在过去的十年间外国人的到防不少于国人,这里产的怀柔板栗由原先十几元一斤跌至了几元/斤,修缮后的古堡来摄影旅游的人越来越少,留守在堡内的大都是老人、孩子和狗了。
10
11

撞道口关建于永乐二年(1404年),又称镇虏关。撞道口关门狭窄,出关往北的道路崎岖难行,只能通行骡马、行人,属古代黄花城关的偏关。一旦有战事可在此出奇兵迂回到进攻黄花城关敌人的背后作战,平时则供当地居民和守城士卒出入,鹞子峪堡就在撞道口关外北坡下。明万历五年(1577年)钦差守备都指挥刘勋重修撞道口关,门的南楣有石匾刻“撞道口”,北面门楣上石匾刻“镇虏关”。近两年政府拨款再次重修撞道口关,修缮后的撞道口关长城如同居庸关、慕田峪长城新得扎眼,是喜是悲待人评说。
今天的撞道口长城由关口东行数百米也已台阶平整如新,西行松树满坡,过百米新阶后放眼看见残城原貌,山上的敌楼和城堞保存还好。关口下的撞道口村旅游开发较早,农家院的卫生间是我见过长城脚下村庄中最干净“豪华”的。某周六的中午来到边墙人家,东院墙便是残长城,大炕屋的东墙也是依城墙而建,登关的半坡上已盖起了小房,不久的“将来”是否也要收费了不得而知。

边墙人家
12

母亲陪嫁的瓷罐儿
13


似乎长城上所有的排水渠都向着内城边,也许就是俗话说的“肥水不流外人田”吧。
14


15

16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